报废的炮管一般怎么处理?

Hxiam


首先,你得先看看这炮管是怎么报废的,是哪种类型的炮管、报废的数量、程度和地点等,然后才能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去处理。另外,一些工业能力不强“专买进口”武器的国家,一般炮管报废以后也就只有“扔”这一途径了。

▲土耳其M60T主战坦克炸膛

比如上图这辆土耳其的M60T主战坦克,不仅炸膛炸的如此均匀好看,还很好的给你演示了现代120mm滑膛坦克炮内部的真实面目。这样子的炮管,算得上真正的报废了。

▲被丢弃的土耳其M60T坦克炮

说起来土耳其的M60T,算得上是土耳其3600辆主战坦克中的绝对主力(那300多辆豹2除外)。这款坦克是以色列军工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土耳其在M60(对,就是最后一代巴顿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现代化改装而来,实际上就是以色列曾经推出的”魔改版“M60 Sabra。改进工作的一项重点,就是用以色列IMI公司的MG251型120mm滑膛炮替换了原装的106mm线膛炮。炸膛报废的这根120mm滑膛炮,到底是以色列供的货还是土耳其根据技术许可自己生产的,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根报废的炮管“回炉什么的,是不存在“,处理办法就是扔了,要知道这可是一根120滑哦

▲泰国将退役坦克”扔“进大海

报废炮管被”扔“掉,别觉得大惊小怪,也别觉得有什么可惜,很正常的事情。上图泰国将退役坦克扔进大海的新闻各位应该早就耳熟能详了,这不连炮带车都扔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回炉处理?回收利用?想的太简单了,这东西拆解就颇为麻烦,回炉重炼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做的。当然,你可以说泰国工业基础差,不具备回收利用的能力,那么美国总有这种能力了吧?但是美国也扔了不少坦克去填海,连带着坦克炮一起,所以是否回收处理,还要考虑个经济因素,毕竟炮钢的成分并不稀有,拆解-回收-处理的成本和新造还是要考虑考虑。

▲美国战机挂载GBU-28

当然报废炮管”废物利用“也是可以的,比方说美军当年海湾战争的时候,为了应急摧毁伊拉克巴格达附近的地下设施,利用M110自行火炮的报废203毫米炮管切割后当做弹体,加装各种附件后制作出最初的GBU-28钻地炸弹,不过这批用废炮管做的钻地弹只制造了4~5枚,前两枚用于测试,还有2~3枚用于伊拉克实战,摧毁了巴格达附近的 Al Taji地堡。仔细看上图中的弹体,就是下图这货的报废炮管制造的

▲美国M110自行火炮

所以这类废物利用总是有其特殊性,并不常见,另外你要是愿意费点功夫,把报废炮管分割切除,好好打一打,去做个菜刀或者扳手,也是极好的,毕竟印度用航母造摩托也不是没有先例。

至于过去还有些炮管是多层嵌套结构,在内管损坏后来回去修一修,换一个内管接着用也不是什么难事。


装备空间


提起报废炮管,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回炉重新炼钢,成型的钢制品都是特种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等大型基建项目上,当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还有很多其他的处理方法。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了规模庞大的海军舰艇,在二战中对日本的大洋作战中消耗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哪些被日本海军击伤击沉的战列舰驱逐舰被拖回美国军舰修理厂时,本着能修就修,无法维修的舰炮拆走当作零部件装在需要的舰船上,一些损坏的舰炮炮管被拆解改造重新膛炮管内管的膛线装在岸防炮上用作军事要塞和海岸线的防御,也有的装在近岸重炮巡逻舰上执行巡逻任务。

当然美国还曾发明一种另类的报废炮管用途,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在巴格达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地下混凝土加固碉堡,萨达姆对此颇为得意,想以此对抗西方的斩首空中打击。美军轰炸几次后发现现有的激光制导炸弹即使能准确命中瞄准点,也无法炸穿位于地下的加固碉堡,用美军的话就是“仅仅是在给花园翻土”

为了实现对重要地下目标的一发入魂,美军紧急对国内军火商求助,要求研发相应的武器弹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军火企业的研发人员来不及重新设计一款钻地弹,只能即兴发挥,于是这帮天才找出一批M110自行火炮的报废203毫米炮管(也有传闻说是老式重巡洋舰的8英寸舰炮)切段当作弹壳,内壁涂上一层隔热材料,然后将炸药加热融化倒进去,再对前部安装制导组件,后部安装机动舵面,资产阶级捣鼓的钻地铁拳便应运而生。

实际投掷试验由一架F-111F战机进行,炸弹以超音速触地并钻入地下超过110英尺(30米)的深度,以至于连把弹体挖出来在经济角度评估都不可行。另一枚未装药的炸弹进行了火箭滑橇测试,仅靠动能就打穿了22英尺(7米左右)厚的钢筋混凝土,然后又飞行了半英里之远。

美国空军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破天荒的在仅进行了一次实弹投放测试的情况下就提出了采购合同。正式编号即大名鼎鼎的GBU-28。第三和第四枚炸弹立即被运往沙特阿拉伯的美军基地进行参战。两架F-111F战机各挂载一枚,飞到巴格达西北约15英里处轰炸了一座此前用F-117投掷GBU-27激光制导炸弹,在至少三次命中之后都没能摧毁的地下堡垒。领机认错目标投歪了第一枚炸弹,但第二枚炸弹成功地击穿地堡的钢筋混凝土外层,炸死了里面所有人(有资料披露死亡人数达上千人)。这次攻击也意味着在传统地下建造堡垒的做法已不在安全。

首批研制第一批4枚GBU-28(2枚测试,2枚实战)的弹体取自于报废的203毫米炮管,后续的GBU-28弹体为专门设计建造出来,但GBU-28一共也只有三枚投入了实战(海湾战争2枚,伊拉克战争1枚)。





鹰隼之利


这个还不简单,报废之后回厂回炉啊!


楠爸爸家常菜谱


一般都是回炉重造。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也只能回炉了,作用在其他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