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2年前,我老爸时常感觉头晕、头痛,在我的监督下到医院查了血压,血压测量显示165/105mmHg,诊断为高血压。自此,我老爸和高血压的故事开始了。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一、老爸的倔强:“没有症状、血压正常了就不需要吃药了嘛?”

错!没有症状、血压正常了也要吃药。在医院诊断为高血压之后,找心内科医生开了相关降血压的药我们便回家了,刚开始的两天,老爸每天都很规矩的按时吃药,我们也为老爸买了血压计在家自行测量。到了第四天,老爸感觉头晕、头痛的症状也消失了,便拿出血压计测量,125/88mmHg,血压正常了,老爸便开始在我耳边唠叨起来:你看我这症状消失了,血压也正常了,可以不用吃药了嘛。在我说了不行之后,老爸还给我倔强的说他不想吃了,我只好详细的给他科普了一番:

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病,出现了症状才治疗是不行的,高血压治疗在于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血压越早得到控制,越能保护心血管,预防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同时,需要正常了不能停药,因为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于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

在听了我一番仔细的讲解和科普后,老爸终于愿意继续吃药了。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二、老爸的随性:我是不是每天任何一个时间点把药吃了就可以了?

开始每天都需要吃降压药后,老爸显然是不习惯的,有的时候早上想起来早上吃,晚上想起来又晚上吃,终于有一天被我发现,给他好好的科普了一下: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服药时间不对,反而可能带来较大的危险。如果服药时间不对,容易出现与自身血压波动不相符的情况,不但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还会增加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一般在起床后服药或在血压高峰出现之前30分钟左右服药效果是最好的。晚睡前上服用降压药容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所以我只好“命令”老爸,以后都每天早上按时服药。老爸在了解了危害后,还是很乐意的答应了。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三、老爸的好奇:功能枕头、手表等也能帮助降血压吗?

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有一天老爸找到我说:”听他们有的人说有的枕头、手表之类的可以降血压啊?要不我也买点来用,是不是就可以少吃点药了“。看着老爸好奇的眼神,我只能回复他三个字:不靠谱。

进年来,各类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帽子、降压鞋垫等,都打着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的广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效果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如果想要依靠这一类的保健品治疗高血压,显然是不可靠的。即便这类药物没有危害,也会耽误高血压的治疗。所以不要再相信各类保健品能良好的降血压的广告了,大部分都是骗人的。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四、老爸的担忧:听说降压药副作用有点大,会不会对我造成很大的损伤?

在吃了大约一年的降压药后,去年的某一天,老爸又忧心忡忡的问我:“我都吃了一年的降压药了,副作用会不会造成我其他器官的损害哟”。我明白老爸的担忧,因为任何药都有副作用,为了让他放心,我给他再一次科普了一番:

降压药是有副作用,但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如果按说明用药,其副作用是很轻微的。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就不吃,因为副作用和高血压的危害比起来,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有的降压药反而有保肾的功能。所以,不要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五、老爸的疑问:我平时测血压,要保持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在平时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老爸还是养成了每隔几天就自己测量一次血压的好习惯。有一天,老爸又突然问起我来:“我前几天在小区里面听到别的老年人说血压要控制在120/80mmHg左右,是不是真的呢?”。我再一次给老爸解释到:血压并不是都要保持在120/80mmHg才最合适,对于大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50/90mmHg以内就可以的;而小于60岁的患者,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就好。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血压降得越低,危害就越小。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医生分享,高血压和我老爸的故事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老爸终于在治疗高血压的路上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现在,老爸每天按时吃药,定期测量血压,同时每天都进行适当的锻炼,变得非常乐观、开朗,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时常看着老爸在小区锻炼的背影,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相信,在以后老爸和高血压斗争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把血压控制的很棒,高血压的并发症也会离我老爸越来越远的。

送给每一位:高血压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高血压的亲戚、朋友,但愿我老爸和高血压的故事能够给你启发,养成良好的习惯,轻松控制高血压,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我是影像科刘医生,专注分享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有疑问欢迎下方留言讨论或关注我私信,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