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不会画画的人画出来东西很有艺术感,学过画画的人反而画不出那种感觉呢?

開在荊棘裏的花--


绘画艺术的魅力就无需多言了,其中,“写意”就是国画的魅力;“写实”就是油画的魅力,因为艺术的魅力,所以画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不会画画的人画出来的东西很有艺术感,学过画画的人反而画不出那种感觉呢?



不会画画的人画出来的东西很有艺术感,学过画画的人反而画不出那种感觉

一个不会画画的人画出来的东西很有艺术感,这种例子是极少数的,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一万个人里面才有一个,这就是传说中的绘画天赋,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可以自学成才,以至于画出来的画,要比那些学过画画的人更有艺术感,


之所以有些学过画画的人,画出来的画没有艺术感,那是“墨守成规”,而且色彩对比效果不协调,构图不合理,导致画作的主次不分,主题不鲜明,也就没有艺术感,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学过画画的人,就什么都会的,学画的时候是临摹别人的画,当自己画时,就又不一样了,

其实,一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艺术感的作品与那些平淡且又毫无艺术感的作品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图;构图是将组成一幅画作的各个元素严谨规范的组合在一起,比如,人和物的相互组合、光与影的线条、明暗虚实以及主体的运动方向等元素,被统一而协调地安排在画面中,



然而,构图是要通过学习的,也就是说,学过画画的人,要比没学过画画,不会画画的人,更懂得如何构图,所以,学过画画的人,画出来的画,肯定要比那些没学过画画的人,画出来的画更有艺术感,如果专业画家,还不如业余画者,那这不是笑话吗?对吧!更何况,那些绘画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也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


诗夜城主


野生的最好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从艺多年,一直思索这是为何?这涉及我们的美术教育。画家喻红读大学时的素描作品

这种现象是事实存在的,我时常留意那些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人画画,其作品确实是很有意思,而美术专业生们却是画得死气,毫无灵气。

特别是幼儿绘画,简直是五花八门,异想天开。

我曾和一位家长深聊过,他说他9岁的孩子原先画得挺好,可是进入美术培训班后,画得不如以前了,我说那是美术培训班束缚了孩子的灵气。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以前的一篇回答,就是关于美术培训班问题的文章。

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其目的是什么?如果连这个还不明白的话,我觉得这样的美术培训班就是骗子班,忽悠班,会误人子弟的。

有的老师则不以为然,家长懂什么艺术,孩子想学就得按部就班,学素描,画得不像不行,因为十有八九要将来要考美术类大学的。

这个是培训班的通病,因为要有升学成绩,才会有名气,学子们才会慕名而来。

可是就这么下去,培养的是艺术生吗?我觉得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是在扼杀天赋。画画绝不是老师说了算的事,画画也绝不是只有走写实绘画这一条路,而是让习艺者懂得艺术的真谛,想怎么走?那是习画者说了算,我们为师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调动每位习艺者的主观能动性,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曾比喻现在的美术教育如同打月饼,一个模样。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还不如多带孩子去学学美术史,看看不同的艺术展览来得深刻。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打进去,但跳不出来的现象,丧失自我,毫无灵气。以上油画作品均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年),是一位生于爱尔兰的英国画家。培根几乎全靠自学,运用多变的技法表现各种恐怖、愤怒和兴奋的形象。他最擅长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恐怖、荒蛮、孤寂、兴奋和愤怒。所以,野生最好,科班刻板!


00Art


说起来挺有意思,总有些没怎么正经学过书法的人,写出来的字大家都觉得很漂亮;也总有些没受过多少绘画专业训练的人,画出来的东西令人惊叹不已。

事实上,有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画,可能也没有创作出一幅真正有灵气、有艺术个性的作品,还不如别人兴之所至的涂鸦之作更有艺术感,这种事并不少见,也很正常。

现在的绘画界有点乱,真正沉迷于绘画创作并有执着艺术追求的画家越来越少了,更多的画家都在迎合市场,随波逐流,甚至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追名逐利上面,创作思维几乎都凝滞了。正因如此,照片对于绘画创作的帮助已经不再停留于参考层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依赖照片进行创作,甚至是直接临摹照片完成绘画作品。就连全国美展这样的美术界权威殿堂,竟然也被吐槽成了“照片临摹展”,网上一片哗然。

在这样的情形下,画家们还有多少心思愿意花在艺术思维的追求上面可想而知。所以,别看书画市场似乎一片繁荣,天价作品也是层出不穷,但是绘画界整体创作水准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要想出现达芬奇、安格尔、塞尚、梵高、毕加索他们那样的经典作品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


倒是一些业余的或是自己摸索着画画的人,不时创作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绘画作品,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之专业画家的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业余的绘画爱好者对于艺术的态度更为单纯,在没有掺杂那些名利思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沉下心来去追求更为纯粹的绘画艺术。

不可否认,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绘画爱好者,在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的掌控方面一定会有所欠缺,“神笔马良”不过是传说,凭空而来的绘画天才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看到的那些并非专业画家创作出来的出色的绘画作品,其背后大多有着鲜为人知的自学成才的故事。


现在的人都觉得梵高是个绘画天才,但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一生从未正经卖出过一幅作品的梵高,充其量也就是个绘画爱好者罢了。我们在惊叹于梵高作品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时,可曾想过他10年的绘画生涯到底付出了多少?谁又能肯定,当今绘画界就不会出现梵高那样的“业余”绘画爱好者呢?

总之,绘画作品是不是有艺术感染力,首先就要看画家对待创作的态度。不然,专业画家的作品中看不出创作激情,还不如那些绘画爱好者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包含的艺术魅力,或许将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说白啦!就是绘画艺术不是学的,学的是技术,悟的才是艺术,学的技法越多未必是好事,玩艺术更适合减法,要忘我,忘我之境,无我之境。因为绘画艺术不等于美,技法却离美很近。下面是我最近画的一幅画,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无花居主人


女画家周思聪曾说过:"儿童做画,画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观。孩子不可能热衷于解剖,透视,素描关系这些技巧的搬弄,而是情感驰骋,随心所欲,“万物皆备于我”。这正是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所以现在孩子画啥,从不干涉,给其一枝画笔,尽情释放想象力。

毕竟,长大后,我们都会慢慢失去这项能力。


歪踢先生


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是要靠天赋的。

就像一个生来身体孱弱的人不可能成为运动健将,一个先天缺乏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人要想通过学习成为优秀的画家或者画出优秀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简单说就是有天赋则学习会更好,没天赋学习也枉然。

因为学习就是学习常识和基础,学习基本技能,对世界的感觉和创造性是非常个性化无法传授的,即使你模仿老师惟妙惟肖仍然不是艺术创造。

艺术最宝贵的是对世界天真未凿的感觉,是水灵灵的新鲜,不是理论认识,因此很难传授。

艺术在于创造,不能重复,没有学习过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条条框框,他画出的是他的唯一。

艺术必须生动形象,而书斋和教室非常枯燥非常概念。

系统学习可以节省对艺术认识和技巧掌握的时间

,但不能保证谁会成为画家、大画家。



大悔忆智冰


首先回答者什么是艺术,艺术是门槛的,门内与门外不一样,米开朗基罗到晚年时才觉得自己的艺术才刚刚入门。再者,艺术需要通过天赋与技术相结合。有技术没天赋就是许多培训班的成果,有天赋没技术不排除成一家风格。比如梵高竭力的表现与主观用色,其实恰好是梵高的技术程度。比如培根的画你会说他粗犷恐怖狰狞而事实上他大概只会粗犷扭曲变形的程度,他们的艺术价值是因为特色与历史发展的需要契合。但是,让他们去画蒙娜丽莎那就是个死。而天赋加技艺的天才自达文西始打开美术史那灿若星河,我国可追溯到隋代展子虔。当前美术教育评价标准,不能考量出天赋,导致培养出大量的只有技术的人,令人颇为惋惜。







天行健84534896


绘画是艺术不是技术,有的人功夫下的很大但由于缺少天份而始终不能登堂入室,这类人往往碑技巧所束缚,被技法的规则束缚了创造性,使作品失去了灵魂而空留一个躯壳。而另外一部分人天资聪颖,不被技法规律所困一任自己随性而为,恰恰使作品具有了最可贵最难得的“生命和灵魂”,技法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正如一些画家专门找来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以激发灵感,就很能说明问题。


张彪书法工作室


艺术感并不一定非要取决于技巧。

技巧只是一种手段,真正要展现的是创造力和思想。

学习画画的人很多,但成为大画家的不多。

有时候科班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太体制化的东西,就没有了艺术性和震撼力。我觉得画画不能太注重技巧,思想才是最主要的。

真正会画画的,是遵从自然和本心,是以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艺术的激情去创造性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就像狼一样,它得是自由的。艺术也得是自由的。


宽宽字画


的确是有这种现象,这种情况自己就有亲身经历,但还是应该只是很少数的情况,要不然艺术就真的太肤浅了,那九大美院也该关门了。再者,问题中说的很有艺术感自己也有异议,觉得应该是更有灵气比较准确。

首先说为什么会是少数,这有三层意思,

第一能够没学过画画就能画出有灵气画的毕竟就是少数。

就像常常讲的艺术天赋,也许其天赋点就是绘画,就是有画画天分。

艺术依赖天赋的比例有多大,毕竟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但对于绘画来说,的确很重要,甚至一直如果可以发展下去,可能是绘画成就更高层级的分水岭。

第二没学过画的有灵气并不一定学过以后就没有感觉了。

没学过画的好学过以后画不好,也不是一个必然结果,也许是自己学艺不精,也许是教导五方,至少正确的教育是提高最好的办法,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少数的个例,就否定人类整个的教育体系就太可怕也太大了。

更多的人是因为通过正确的学习后,不但灵气不减,还更具有了艺术性,毕竟绘画要表达内心,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高超的技术基础是绘画表达内心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就像中国画常说的意在笔先,但意到手不到也是不行的。

第三天然去雕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绘画最注意自然天然,没有学过的时候绘画,更是一种天然无雕琢的状态,更符合艺术的本质,所以我们会觉得多了灵气少了匠气。

中国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前面技的积累,没有各方面的修养是达不到的,就是西方绘画也是如此,只有学习了更复杂的素描,速写才能有一定水平,毕加索的公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自己亲身经历的是自己孩子的一些表现,自己头条文章悟空问答很多过于如何发现天赋,是否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画画的相关文章中,都提到过自己虽然一直画国画,但却从来没有教过孩子画画,至于原因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这里就略过。

但既然笔墨纸砚都有,孩子自然也会有兴趣时画画临临,画出来的的确很有灵气,用其他人的评价来说,更加活灵活现,甚至会有这样的评论,自己画的一看就是画的,而孩子画的像活了。

现在孩子从事了美术专业,也并没有失去所谓的感觉,而是有了更大的提高,现在孩子自己也更着急的学习绘画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绘画技术的功底,其自己就感觉能想到但却画不出来。

所以,对于问题的回答,只能说有这种现象,并不是必然的结果,而且最重要还有一点,就是对绘画作品艺术性的判定,也是一个比较深奥玄妙的东西,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并不能简简单单就说具有了艺术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