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期待过春晚。”武汉“封城”第二天,我一个在武汉的朋友终于能从疫情信息中抽离,得到暂时放松。

“我咳嗽了几下,就担心了一天。”回山东老家过年的一个小伙伴,疑心自己被感染,精神高度紧张。

“这几天,我觉得自己开始有心理问题了。”一个同事看到各种抗击疫情的故事后,被悲伤和同情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这个春节,无论你身处何方,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着疫情信息。对疫区医护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同情,对疾病的恐惧,对疫情发展的担忧,让很多人的心态“崩”了。这些负面情绪一旦蔓延,可能出现“心灵瘟疫”,带来更多社会问题。

疫情当前,如何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呢?

最容易出现的4种心病

心病一:“恐慌症”

对策:会“防”才能不“慌”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全面认识疾病,减轻对未知的恐惧

人类对传染病有本能的恐惧,这主要是因为对疾病的感染渠道和后果不够了解。目前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方法能够有效预防。

感染者中,以轻症为主。目前已经有治愈出院的病例,相关药物、疫苗也已经进入研究阶段,要重视防疫,但不必过于恐慌。

弄清自己担心的事是什么,并正视预期后果

例如是疫区物资紧缺,还是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压力来自两个因素:把结果想的过于严重,把自己的应对能力想的过于弱小。

如果发现结果不那么严重(物资已经得到补充,疾病死亡率并不是很高),自己的能力也不是那么弱小(做好防护和不出门并不难,人体自身也有一定抵抗力),就不会那么担心。

全方位社会支持,促进大众心理稳定

有关部门、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如果及时、准确、科学,有助于大家心理上的稳定。媒体及时辟谣,能遏制恐慌蔓延。

国家的迅速部署和各地医护工作者、社会人士的支援,也是强大的社会支持。这种支持越强大,每个人的感受就越稳定,越不容易恐慌。

心病二:“疑心病”

对策:过得“日常”,心才“稳当”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由于此次疫情的早期表现可类似普通感冒,很多人一旦咳嗽、头痛,或者稍有发热,就担心是被感染了,反复查体温才能放心,甚至没有明显症状也四处求医问诊。这反而不利于预防疾病,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若没有明确症状和接触史,做好防护,还是很担心,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调节心态:

放松训练:听音乐、进行室内锻炼、跟亲友视频聊天等。

做最日常的事:保持平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只有吃得好睡得好,过得越“日常”,越让自己觉得能掌控生活节奏,越有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

弱化对疫情氛围的感受:适度跳出来,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症状上。如果担心体温,可每天测1~2次,且至少隔开几个小时。不要过于频繁的测量,以免强化自己对症状的关注,紧张情绪也可能引起体温波动和升高。

如果因为过于担忧,出现了躯体症状,如焦虑、紧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病三:“忧虑症”

对策:适当断网最解忧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得知疫情严峻,以及疫区人民、医护的高强度工作环境和物资匮乏时,很多人出于同情和共情,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身心困扰。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替代性创伤”,往往在同情心较强的人(尤其是女性)和一线医护工作者身上更加明显。

预防和减轻“替代性创伤”,建议做到以下3点:

首先,建议不要短时间大量浏览这类信息;

其次,多关注官方信息,以免被谣言影响;

最后,可以通过其他事转移注意力,例如看电视剧、看书等。

心病四:“负能量收集症”

对策:关注官方信息,不信谣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这类人往往容易被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影响。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做好这些事:

远离散发负面情绪的人。

尝试认知行为疗法。认识到“今天你是一个正常的人”,只有你正常,大家都正常,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吃好饭、睡好觉,完成好自己的事,就是做好了一个正常人。

不信谣不传谣。很多负面信息是谣言,加强自己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多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能减少被负面情绪影响。

相互鼓励,给“心”打一针疫苗

只有不断攻克医疗、管理等方面的难关,保证一系列措施落实到位,才能阻断疫情蔓延。这就需要每颗心都有一股向上、向前的力量。我们呼吁大家相互鼓励,充满信心地面对和抗击疫情。

鼓励自己:

“做好防护,就能有效防病”

抱怨不能解决问题,配合各地做好监测、隔离,做好自身防护,就是对防疫的支持。积极的心态有助免疫系统运作,让你拥有更强的“防病盾牌”。

鼓励家人:

“等疫情结束,我们就能相聚”

不串门、不聚会的“电子拜年”,除了节日的问候,也建议带上鼓励。尤其是亲友中有疑似或确诊患者的,一定要告诉TA,现在已经有治愈出院的病例,家庭成员都很好,大家等着TA回家。这种信念,有助患者战胜疾病。

鼓励疫区朋友:

“我理解你,但一切正在好起来”

当疫区,尤其是“封城”区的朋友找你倾诉时,首先要在心理上跟对方站在一边,不要简单否定;其次要向对方提供科学的支持,及时向对方辟谣;最后一定要告诉对方,这种情况是短期的,疫情正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支持你们,大家支持你们,请一定保护好自己,打好这场硬仗。加油!”

疫区一线医护工作者,经历了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和一段时间的物资缺乏,他们身心疲惫。强烈的责任感,是医务工作者的一种“天分”,也可能让他们肩负过重的精神压力。

我们要鼓励认识和不认识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告诉他们,疫情不只是你一个人在面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指挥,正协调物资、人员,最担心的事正在得到解决。

及时求助,寻找疏解通道

疫情发生时,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人,自我保护都是第一位的,这包括了保护身体健康和心态。如果心态崩溃,就很难坚持下去。

除了自我调节,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

医务工作者如果感到极度疲劳和焦虑,要寻求医院的帮助,在物资和人员充足时,哪怕稍微离开诊室,休息半小时,也是一种有效放松;

疫区居民如果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一定要找到焦虑源头,有针对性地解决;

确诊、疑似患者和正处在医学隔离观察期的人,如果感觉的到焦虑,可向朋友、同事求助,寻求精神支持。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仍在研究中,但对“心病”,乐观、自信、鼓励就是良药。无论你身处何方,都希望先疗愈好心灵,向光明处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