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那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尚宫女史


唐肃宗李亨之所以差点死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前面,说起来这还得怪他老爹李隆基。李隆基就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皇帝,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又一手毁掉了盛世,跟玩过山车似的。李隆基自己玩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一个“雄猜之主”,让儿子们也不得安宁。



李亨刚出生的时候,就差点被李隆基弄死。当年,李亨的母亲杨氏怀上李亨的时候,李隆基刚刚被册立为太子。李隆基怕给人留下喜好声色的印象,就想打掉这个孩子,不过最后还是没下得去手,李亨算是平安出生了。

可是在李隆基执政后期,他开始变得无所顾忌。什么,你说朕喜好声色?你说对了,看见没,这是我儿媳妇杨玉环。他喜好声色,宠爱杨贵妃。任用“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为相,帮他担下骂名。作为以血登基的皇帝,他又对儿子们疑神疑鬼。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由于太子李瑛披甲入宫,李隆基震怒之下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儿子全部赐死。第二年,李隆基立忠王李玙为太子,李玙也就是后来的李亨。可是李亨非但没有因为被册立为太子放松警惕,反而更加提心吊胆,从下面几件事情,就看出李亨之艰难和不安。

  • 在册立李亨为太子的大典上,按常例李亨应该坐在豪华的辂车上,但是李亨却宁可步行。

  • 有次李亨吃羊肉的时候弄得满手油,就顺手从旁边抄起一块面饼擦了擦,这时他发现李隆基看自己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就不动声色地把擦了手的面饼吃了下去。尽管这时李隆基已经奢侈的没边了,但是李亨还是要注意勤俭节约。

  • 安禄山进京面圣的时候,装傻充愣说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职,所以拒绝下跪。李亨对此只是一笑置之。

  • 李亨有次觐见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突然良心发现,看到太子李亨的两鬓已经斑白,不免生出一丝恻隐之心。于是对他说,你先回去吧,朕会去东宫看你。等李隆基到了东宫后发现宫苑冷落,乐器上也满是灰尘,于是就问太子如此落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朕?这个时候属于太子李亨一伙的高力士马上站了出来说,早就想向陛下说,但是太子不允许,说这点小事不值得惊动圣上。



看《长安十二时辰》的小伙伴们也都能感受到李亨的地位是多么的岌岌可危,正是靠着李亨如此种种费尽气血,才能免遭杀头之祸。哪怕是这样,李亨也还只是一个候补,什么时候上台全靠前面有没有人倒下。关键李隆基身体还挺能抗,看来他声色犬马之余还养生有道。

等到安禄山叛乱以后,李亨才趁乱策划了马嵬坡兵变,掌握大权,生生将李隆基顶到了太上皇的位置。在他在位的六年时间里,什么福也没享,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所以我才会说,皇帝差点死在太上皇的前面,李隆基是“功不可没”的。而马嵬坡兵变本来就是李亨策划的,所以谈不上有没有一说,如果没有安禄山叛乱的话,应该真能老子熬死儿子。


邯郸醉


在逼着老爹做太上皇的人物中,唐肃宗李亨无疑是比较失败的一位:即便他擅自称帝,将唐玄宗李隆基甩在了一旁,自己却差点死在老爷子前头。正因如此,不少人打趣说:事实证明,李亨的身子骨没有李隆基禁折腾。

此话诚然不虚。唐玄宗的骄奢淫逸,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后妃一大把,儿女成群,晚年还能把杨玉环诏入宫中,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当然,身子骨这事儿,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和马嵬驿兵变,李亨能不能顺利登上皇位,同样十分玄乎。

唐玄宗的猜疑心很重,第一任太子李瑛原本也没有什么过错,竟然在武惠妃等人的谗言和设计下被废,半月后又被赐死。而且,连同李瑛一起被赐死的,还有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三人可是李隆基的亲骨肉啊!此事便是震惊朝野的“三庶人事件”和“一日杀三子”。

由于前任太子被杀,李亨算是捡了个便宜。不过,即便坐上太子,他心里也不踏实。毕竟,有这么个生性多疑的老爹,而且身边那么多兄弟觊觎储君之位,没准儿什么时候也就如同李瑛一样,被一撸到底,然后来个恩赐自尽。

但李亨的幸运并未在此止步,谁也没有想到,安禄山有一次“帮”了李亨。由于眼见唐玄宗昏庸无道,加之自恃手握重兵,安禄山突然发难,掀起了安史之乱。在评叛过程中,唐玄宗瞎指挥,先是斩了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又逼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结果痛失潼关,长安失去门户。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唐玄宗吓得连夜逃窜,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向西南狂奔。结果,禁军怨声载道,在马嵬驿发动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唐玄宗老泪纵横却连个屁都没敢多放。

马嵬驿事变后,唐玄宗执意继续逃窜,但百姓苦苦哀求。无奈之下,李隆基封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下主持平叛。也正是这一决策,使得李亨彻底拥有了掌控李唐政权的资本。数月之后,太子李亨宣布登基,把唐玄宗隆基晾在了一边。

李亨登基后,李隆基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太上皇,却也是敢怒不敢言,过得十分憋屈,身边仅有老太监高力士还算忠心,一直陪伴左右。然而即便如此,李隆基的身子骨已经十分结实,在极度郁闷的情况下,硬是活到了公元762年夏天,而唐肃宗李亨则在不久后也离世。

所以说,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和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登上皇位的希望极其渺茫:

  1. 以唐玄宗的猜忌心和诸皇子之间的斗争来看,李亨的太子之位不一定能长久;

  2. 李隆基和李亨的身子骨来看,如果李隆基舒舒服服地继续做皇帝,没住李亨还真不一定能熬过自己老子。


史海烂柯人


唐朝宝应元年(西历762年),唐肃宗驾崩。此前半个月,已经成为多年太上皇的唐玄宗也离开人世。那么,倘若历史上,马嵬之变没有发生过,唐肃宗是否有机会做皇帝?

这一切,要从唐玄宗的天宝时代说起

玄宗的高寿与太子的不易

唐玄宗堪称一位文艺天子,戏曲、乐理都较为精通。有说法认为,音律书画,有助于陶冶情操,从而益寿延年。唐玄宗得享高寿,想必也与此有关。



唐玄宗的长寿,导致作为皇位继承人太子陷入痛苦状态:因为作为太子,能否继承皇位,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皇帝的寿命问题。比如后世洪武帝高寿,导致太子没活过洪武帝,洪武帝死后,皇位由太孙继承;第二则是皇帝的态度问题。虽然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却有大半的皇帝,不是出于嫡长子身份,其原因在于太子在位期间,或者不讨皇帝喜悦被皇帝废黜,或者遭到陷害丧失太子地位。

唐玄宗原本的太子李瑛,就是因为遭到别人陷害,而被唐玄宗处决的。唐肃宗为太子的时候,也面临政敌的打压:比如李林甫、杨国忠,就都对唐肃宗很不友好。

马嵬之变

杨国忠掌权期间,将唐朝朝政处理的极为混乱,同时有对外发动战争,最终,导致唐朝内政混乱,精锐丧失,为安禄山造反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对于杨国忠的打压,还是太子的唐肃宗也一直寻找应对的机会,只不过没找到罢了。

安禄山大军攻入长安前夕,深知长安守不住的唐玄宗带着宗室、贵族仓皇逃亡蜀地,在逃到马嵬坡的时候,唐朝禁军发动了著名的“马嵬之变”——即先诛杀杨国忠,而后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陷入无奈的唐玄宗也害怕这时候激怒禁军士兵,只好命人处决杨贵妃。之后唐肃宗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并且,唐肃宗利用这个机会,在灵武登基,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的皇位由此而来。

没有马嵬之变的唐肃宗会如何?

可以说,因为马嵬之变,唐肃宗做了皇帝。倘若没有马嵬之变,唐肃宗是否有机会做皇帝?

小编认为,历史没有假如。并且,有部分历史学者认为,马嵬之变并非一个偶发事件,而是唐肃宗有过预谋的一次对杨国忠集团的一次反击。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唐肃宗等于是通过变相篡位的手段,获得了皇位,并且马嵬之变可以定性为一场较为特殊、较为另类的政变。政变后的结果,对于唐肃宗来说是一种付出后的收获,而非被动的接受。


不过,如果唐玄宗时代,没有发生过安史之乱,没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出逃,或许,唐肃宗真的没机会做皇帝——或者被政敌害死,或者,被长寿的唐玄宗熬死。


藤树先生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或者仅仅只是没有马嵬兵变的话,李亨十有八九没有机会当皇帝。

李亨生于71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儿子,他能够坐上皇太子的宝座,可谓是运气使然,他能够活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则是局势和阴谋使然。

李亨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琮,一个是李瑛。

李琮虽然是李隆基的长子,但是却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许这也是他的幸运,因为没有机会当皇太子,反倒让他能够好好地活着,病死之后还被追封为靖德太子,虽然没什么用,可好歹也得了一个身后名。

李瑛生于706年,后于开元三年,即715年,时年9岁的李瑛被李隆基册立为皇太子。

不过,李瑛虽然当了太子,可却不意味着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可以稳稳当当地等李隆基一死,他便可以即位当皇帝了。

他想从太子变成皇帝,还得继续熬呀,得熬死了李隆基他才能当皇帝。

李瑛熬了22岁,从9岁熬到了31岁,却没有机会继续往下熬了,因为危机已经在向他走来了。

皇帝的后宫实际上是皇权争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哪个给皇帝生了儿子的妃嫔不想让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后当皇帝的接班人?恐怕除了少数几个难得看得开、看得明白的人之外,没有人不想。

所以,李瑛的危机也来自于后宫。

当时,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惠妃作为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她给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李一和李敏不幸夭折之外,余下二子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即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

武惠妃既然有儿子,也得李隆基宠爱,自然也有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将来当皇帝的心思,所以自然会出手对付李瑛。

她的手段也很直接,跑去找李隆基哭哭啼啼地说,太子结党,想要害我们母子三人,还说皇上您的坏话,您可得给我作主呀。

李隆基一听,瞬间怒了,直接便说要废了李瑛这个太子,连同李瑶、李琚一起贬为庶人,好在当时被张九龄给劝住了。

只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三人最后也没能逃过武惠妃的构陷,最终被贬为庶人,开始还说是流放,可还没走几步便被赐死了。

李隆基“一日弃三子”之事,在当时也引起了朝堂震动。

李瑛被废,李隆基是不是又得重新册立太子了?应该立谁为太子呢?李瑛被废,然后被赐死的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武惠妃也在这一年病死了。

如果武惠妃没死的话,凭她受宠的程度,估计只要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太子之位便会落到寿王李瑁的头上,只可惜她一死,她所作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了。

这才便宜了老三李亨,让李亨捡了个漏,坐上了太子的位置,真可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亨成为了太子,心里虽然很激动,可是却如坐针毡呀,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李隆基“一日弃三子”给他留下了很深很负面的心理阴影,当上了太子又如何?李隆基一不高兴,还不是一句话便能够废了他,一句话便能够让他死?

当太子最痛苦的便是熬,最怕的便是有一个命长的皇帝老爹,熬不过皇帝老爹。

李亨在738年被立为太子,这一熬,便熬了18年,熬到了755年,他心里慌呀,眼见着没了武惠妃,却又出了一个杨贵妃,更让他害怕的是杨贵妃的受宠程度比起武惠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好不容易熬了18年,如果杨贵妃突然给李隆基生了个儿子,然后学武惠妃构陷李瑛一样构陷他的话,他能躲得过去吗?

李隆基晚年行事全凭喜好,对杨贵妃的宠爱更是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所以杨贵妃如果真学武惠妃的话,李亨可以说是只有死没有生。

恰好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安禄山造反了!

737年,李瑛被赐死后,武惠妃病死,让李亨逆袭当上了太子。

755年,当李亨危机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再一次给了他一个摆脱桎梏的时机,不得不说他的运气确实很好。

他要以安史之乱作为契机,撇开李隆基,先斩后奏地自行称帝,让自己当皇帝成为一个天下皆知的既定事实。

这么一来,李隆基便几乎没有机会再威胁到他的生命,也不能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剥夺他继承皇位的权力了。

李亨所要走的第一步是削弱李隆基的政治影响力和威望,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他要等一个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机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

李隆基的出逃,显然给了李亨这样一个机会,于是,他在背后推动了一场让李隆基彻底颜面扫地的事——马嵬兵变。

马嵬兵变之后,李隆基的威望降到了最低点,这也成了李亨利用自己在军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威望取代李隆基的最好时机!

所以,李亨撇开了李隆基,也没有和李隆基商量,直接便向天下人宣布:我李亨从这一天开始正是即位当皇帝了。

李隆基听说李亨称帝,并且尊自己为太上皇之后,面色铁青,但也充满了无奈,他可不想当什么太上皇,这么被自己的儿子夺位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是不管他愿不愿意,不管他有多委屈,他也没办法改变,他只能接受李亨给他的安排,因为李亨已经掌控了军权,他没了军权,拿什么去反对李亨?

李亨在756年即位当皇帝,可是也没当多久,到了762年便一命呜呼了。

更有趣的是,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死的,虽然李隆基死在了李亨的前头,可是李隆基死后仅仅过了12天,李亨也紧跟着死了,这一点颇耐人寻味,这也是有人说李亨死前下手杀死李隆基的原因。

可见,如果没有马嵬兵变,李亨老老实实地等李隆基老死的话,他很可能熬不过李隆基,所以几乎没有机会当皇帝。


宁糊涂


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在太平年间,一位皇子想要继位就必须等皇帝驾崩才有机会,而题主也说道,唐肃宗只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而且是在唐玄宗折腾了这么久的情况下。所以综合来看,如果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很有可能会在唐玄宗之前离世,这样也不存在唐肃宗继位的情况了。况且在太平年代中,宫廷权谋斗争激烈,皇子能否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唐肃宗李亨生平】

李亨在李隆基还是太子时就已经被他的母亲杨氏怀孕在肚中,但是他的母亲只是李隆基的妾室而非太子妃,再加上此时宫廷关系紧张,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气氛微妙。而李隆基为了防止出现如太宗时期李承乾被废的状况,便试图将还未出生的李亨堕胎。但是幸好没有实施。而后,太子妃王氏多年没有生育,李亨的母亲为了保护母子的性命,便将李亨带往王氏交予抚养长大。



长大后的李亨也命运多舛。先是太子被废杀,后来又经历诸位兄弟被遗弃,此时的李亨心惊胆颤。但是李亨最终被册立为太子。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主张立李瑁为太子,所以李亨便从一开始就与李林甫结下了仇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李亨的太子不断承受着来自宰相等文官集团的冲击。而唐玄宗也不愿意看见太子势力壮大扩张,便也默许了李林甫的举动。李亨在太子之位过得颇为不顺。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玄宗出逃长安,给了李亨对宰相杨国忠的反击机会。在拉拢了禁军首领陈玄礼之后,李亨将杨国忠极其夫人、儿子杀掉,借着又逼杨贵妃自杀。但是在进一步动作之前,陈玄礼反水,保护了玄宗的性命。之后李亨前往玄武,玄宗前往蜀地。李亨称帝之后承担起了玄宗造成的艰难局面,而唐朝也开始走向衰败之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太平时期的皇子想要继位就得凭借一副好身板以及谁活得更久。而唐肃宗李亨如果没有马嵬兵变的话,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皇帝的。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历史上逼着皇帝做太上皇的皇子有很多,唐朝就有好几个,不过虽然都是让自己的父皇退位自己当皇帝,但方法有所不同。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属于逼宫,李渊不得不传位给李世民,不然自己的性命都难保。但唐肃宗李亨却是在唐玄宗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众大臣拥护称帝,唐玄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迫”成为了太上皇。而众多皇帝基本上都比太上皇多活那么几年,可李亨就不行了,他只比他爹唐玄宗多活了十三天,唐玄宗在762年5月3日驾崩,而唐肃宗于同年同月的16日驾崩。那么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依旧当他的盛世天子直到驾崩,作为太子的李亨还能顺利登基吗?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了解一下唐肃宗是怎么登基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马上就要攻破长安城了,唐玄宗立刻带着杨贵妃逃跑了,但是他没有带着太子一起,而是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抵抗叛军,这可是给了李亨一个天大的机会。李亨也知道唐玄宗年老糊涂,治国能力已经不行了,而且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拥护自己,于是他就在灵武登基称帝了,这也是唐朝唯一一位不在京城登基的皇帝,不过此时的唐玄宗并不知情,所以说是李亨篡位也不为过。

反观此时的唐玄宗,他在马嵬坡遇到士兵哗变,逼她赐死了杨贵妃,他悲痛欲绝。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安禄山被杀,唐玄宗回到长安,又得知自己此时已经不是大唐的皇帝了,这对他势必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回宫后唐玄宗被张皇后软禁在甘露殿,自己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当皇帝时肯定是有所下降,加上被软禁难免会郁郁寡欢,宝应元年就驾崩了。

唐肃宗在位仅仅七年,唐玄宗也就当了七年的太上皇。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就不会经历爱妃之死和皇位被夺得双重打击,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多活几年应该不成问题。而唐玄宗素来多疑,之前的太子李瑛没犯什么大错就被废了,就是因为唐玄宗听信武惠妃的谗言。所以说如果唐玄宗一直在位,那么李亨这个太子能做多久也是个问题,可能唐玄宗没驾崩呢就把李亨废了。

不过好在幸运之神站在李亨这边,让他能在安史之乱的乱世中称帝。也让他比自己的老爹多活了十三天。


风尘讲历史


唐肃宗李亨,是在安史之乱的非常时期,在灵武被拥立为皇帝的,其间还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杨国忠、杨玉环兄妹被杀,玄宗西逃长安。那么假如没有马嵬驿兵变,唐肃宗还有机会当皇帝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当时处在什么样一个位置。



李亨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在这之前,他的大哥太子李瑛因事被废杀,当时,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正当得宠,这个李瑁,正是杨贵妃的前夫。武惠妃极力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加上权相李林甫的大力推荐,李瑁差点就成了太子。不过,随着武惠妃的失宠,玄宗最终又弃李瑁而改立李亨。

不过,李亨的太子之位当的并不平静,首先就是之前极力推荐寿王李瑁为太子的权相李林甫,李林甫对李亨当太子早就心存不满。从李亨当太子起,到李林甫病死前,长达七八年时间,李亨在储君的位子上都是战战栗栗如履薄冰,李林甫通过个人手腕,逼得李亨两次废妃,在皇太子受到李林甫倍极打压的过程中,身为皇父的玄宗皇帝,不仅没有出面制止,反而也在怀疑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危及他的皇权,在皇太子最危险的时候,朝野上下甚至传言玄宗有废立太子之意,可见,李亨在当太子的头几年并不轻松,相反的,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政治挑战。

天宝十一年(752年),一代奸相李林甫病死。但前虎才去,后狼又至。继任的宰相杨国忠,一边忙着清算李林甫,一边继续死磕皇太子李亨。李亨与杨国忠,明争暗斗好几年,几次险象环生又都化险为夷,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才终于找到反击的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携杨贵妃匆匆逃出长安要往成都避难。太子李亨被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全权负责平叛。这一任命,等同于监国之实,李亨有了调遣兵马,掌握兵权的条件,为后来发动马嵬驿兵变提供了权利基础。

马嵬驿兵变乃太子李亨一手制造,他先派遣心腹宦官李辅国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玄宗的车队行至马嵬驿时,兵疲马乏,将士饥疲劳顿之际,迅速点燃不满情绪,杨国忠杨暄父子并韩国夫人被乱刀砍死,陈玄礼带领部分禁军将士在玄宗行辕前请求交出杨贵妃,玄宗无奈,含泪与杨贵妃告别,宦官高力士,一条白绫于当夜勒死杨贵妃。



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的计划是把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推到漩涡中,通过兵变迫使玄宗退位,但陈玄礼并没有这么做,在处死杨国忠、杨玉环兄妹后,依然表示忠于玄宗,继续护佑皇帝入蜀。随着叛乱的愈演愈烈,玄宗只能继续前进,而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太子李亨,身负平叛大任,他与玄宗注定要分道扬镳。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在朔方军所在灵武城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至德,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称帝当日,李亨即派人前往成都向太上皇告知此事。




李亨当上皇帝,而且是在非常时期当上皇帝,马嵬驿兵变可以被认为是助他当皇帝的重要事件。但是,即便没有马嵬驿兵变,李亨作为当了十几年的大唐储君,他的根基已经相当深厚。更何况当时手握地方兵权的两员大将郭子仪、李光弼都明确表示支持太子。身在四川的玄宗,因为对安史之乱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来就要给全天下写“罪己诏”,现在太子继位了,他连“罪己诏”都不用写了。

安史之乱,让太子李亨的太子系势力大大增强,他在储君位十余年,早已是朝野上下公认的未来的大唐天子。没有马嵬驿兵变,即便玄宗顺利逃往成都,身在前线的李亨,负有监国之实,也随时都有可能被拥立为皇帝。


大国布衣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他的上位可谓是崎岖坎坷,没有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他这辈子想要做皇帝不能说全无机会,但一定是渺茫至极,为什么这么说了,从他还没出生时就注定他这一生命运坎坷。

差点胎死腹中的陕王李亨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李亨出生了,彼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才是太子,在李亨还在他娘肚子里时(710年),李隆基刚被册立太子,由于根基不稳,怕太平公主借题发挥,说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命人弄了堕胎药,打算把李亨扼杀在母胎中,思来想去终不忍,李亨捡了条命。

李亨出生后没能与生母杨氏一起生活,杨氏只是小妾,不敢独享这种喜悦,而此时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育,为了讨好王氏也为了李亨好,杨氏把孩子寄养在王氏身边,王氏也特别喜欢李亨,对他百般呵护,如同亲生的一样,在李亨2岁时被封为陕王。

捡来的太子之位

开元三年(715年),李隆基次子李瑛被册立太子,后李瑛生母去世,李隆基专宠武惠妃,导致惠妃有了野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上位,逐陷害太子李瑛,同时被陷害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被处死后,太子之位空虚,虽李林莆极力推荐李瑁,但李隆基最终立李亨为太子,可能是怕武氏专权以及各方面的势力均衡才立了李亨。

李享虽被立为太子,但日子却过的艰难,李林莆一直与他暗中作对,任何事只要对李亨不利,他都要往他身上牵涉,两次大案,都牵扯到李亨的两任老婆,韦氏,杜良娣,为了摘清自己,不得不与她们离婚,李亨身心由此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后来玄宗又给他续娶了位有背景的女子张良娣。

马嵬坡兵变李亨有了反击机会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756),安史叛军破潼关,李隆基带领杨玉环她们出逃,途径马嵬坡时,发生兵变,将士们要求处死杨贵妃说她红颜祸水,没有她,大唐不会像现在这么狼狈,玄宗没法忍痛割爱,用爱妃的命换取自己的自由。自此杨氏一族被诛杀,李亨本想趁这次机会上位,可作为禁军首领的陈玄礼要保玄宗入四川,李亨没法只得跟玄宗分开自谋出路。

天宝十五年(756)李亨带领大军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在那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奉李隆基为"太上皇”,这是大唐史上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京师的皇帝。抵达长安城后,李亨怕老子李隆基重新夺权,于是把李隆基身边的得力干将流放的流放,辞职的辞职,监视幽禁李隆基,长期战战兢兢的生活,导致李亨命短,只比自己的父亲李隆基晚半个月去世。


综上所述,唐肃宗李亨如果没有马嵬坡兵变,能不能当上皇帝还真悬,本来马嵬坡兵变就是李亨有心策划的,要不然以李隆基的寿命,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和马嵬坡兵变,李亨估计都活不过他老爹,单就这一点就能把李亨熬死。李亨上位也只做了短短六年的皇帝就跟自己的父亲一同驾鹤西去。


史料未及尔


号称美女杀手的唐玄宗李隆基是雄才大略心狠手辣的一代雄主,他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先后发动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杀死伯母韦香儿、上官婉儿、堂姐安乐公主、姑母太平公主等绝色美女,在位43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发展到巅峰。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及马嵬驿兵变,霸占儿媳杨玉环龙马精神的唐玄宗李隆基肯定还要当很长时间皇帝,而苦大仇深身体不佳的唐肃宗李亨基本没有机会熬到父亲唐玄宗死后做皇帝。

李亨生于公元711年,是李隆基的三儿子,他能够登上皇太子的宝座,可谓是天上掉馅饼,他能够活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亨有两个哥哥,即大哥李琮,二哥李瑛。 李琮虽然是李隆基的长子,但因为身体有残疾却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许这也是他的幸运,因为没有机会当皇太子,反倒让他能够平平安安地活着,病死之后还被追封为靖德太子。

李瑛生于公元706年,公元715年9岁的李瑛被李隆基册立为皇太子。 李瑛虽然当了皇太子,可却不意味着他可以稳稳当当地等父亲李隆基一死,他便可以即位当皇帝了。 他想从皇太子变成皇帝,还得熬漫长的时间,得熬死李隆基他才能当皇帝。

皇太子李瑛好不容易熬了22年,从9岁熬到了31岁,却没有机会继续往下熬了,因为致命的危险已经在向他走来了。

李瑛的危险来自于后宫。 当时,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惠妃在后宫的权力相当于皇后,她给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除了两个儿子夭折之外,余下二子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活了下来。 武惠妃既然有儿子,也得李隆基宠爱,当然也有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将来当皇帝的心思,所以她想方设法陷害皇太子李瑛。


公元737年,武惠妃召唤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入宫,说是宫禁有盗贼。

李瑛三兄弟不知道是武惠妃的阴谋,他们立即披甲入宫抓捕盗贼,没想到武惠妃却对李隆基诬陷三兄弟发动兵变,已经杀入宫内,李隆基大怒,立刻将皇太子李瑛三兄弟逮捕并赐死。

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暴行,在当时也引起了天下震动。 皇太子李瑛被赐死的这一年,武惠妃因为经常梦见李瑛三兄弟的鬼魂讨债,也心力交瘁病死了。

如果武惠妃没死的话,凭她相当于皇后的权力,估计只要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皇太子之位肯定落到寿王李瑁的头上,只可惜她一死,大太监高力士建议李隆基立长子,便宜了老三李亨,让李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上了皇太子的位置。

李亨成为了皇太子,心里虽然很激动,可是却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因为宰相李林甫是武惠妃的亲信,他仍然支持寿王李瑁做皇太子,李林甫想方设法试图扳倒皇太子李亨。

在宰相李林甫与皇太子李亨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李隆基几乎不出面阻拦宰相李林甫对皇太子李亨的轮番冲击,因此皇太子李亨面临危机四伏岌岌可危的局面。

在宰相李林甫的穷追猛打之下,皇太子李亨捉襟见肘,被迫断臂求生,先后与妻妾韦妃以及杜良娣离婚。好在李隆基接受了“一日杀三子”的教训,自始至终不忍心对皇太子李亨痛下杀手。

公元753年,李亨做皇太子熬了15年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因为对皇太子李亨威胁最大的宰相李林甫终于被他熬死了。

李林甫死后,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当上宰相,花花公子杨国忠对皇太子李亨的威胁比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小多了,与世无争的绝代佳人杨玉环也没有武惠妃那样阴险毒辣。





而且杨国忠与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斗得你死我活,让皇太子李亨渔翁得利,趁机发展势力。

公元755年,掌握兵权的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安禄山铤而走险发动安史之乱,皇太子李亨等待已久登上皇位的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李隆基被迫放弃长安,带着杨国忠杨玉环兄妹等王公贵族逃亡四川。

皇太子李亨与妻子张妃、亲信太监李辅国等人密谋,勾结禁卫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发动马嵬驿兵变,杀死宰相杨国忠等人,逼迫唐玄宗李隆基处死贵妃杨玉环。

李亨一手策划马嵬兵变,诛杀杨国忠杨玉环兄妹,矛头已指向了李隆基。李隆基入蜀不可逆转,父子分道扬镳也已势在必行。

李亨决定分兵,另谋发展。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皇太子李亨一行才得以喘息。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改年号为至德,推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在四川的李隆基自从心爱的绝代佳人杨玉环被杀以后心灰意冷,再也没有精力争权夺利,他听说皇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并且尊自己为太上皇之后,面色铁青,但也充满了无奈,他可不想当什么太上皇,这么被自己的儿子夺位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是不管李隆基愿不愿意,不管他有多不满,他也没办法改变,他只能接受李亨给他的安排,因为李亨已经掌控了军权,李隆基没了军权,拿什么去反对李亨?

李亨在公元756年即位当皇帝,可是也没当多久,到了公元762年,51岁的唐肃宗李亨便一命呜呼了。

唐肃宗李亨据说是被气死的,李亨病重的时候,张皇后谋划废太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张皇后选择在唐肃宗即将病死时发动政变,召皇太子李豫进宫,准备与越王李系除掉皇太子李豫。

大太监李辅国勾结皇太子李豫发动宫廷政变,当做唐肃宗李亨的面杀死他宠爱的张皇后。李亨被活活气死。

更巧合的是,77岁的太上皇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死的,李隆基死后仅仅过了12天,唐肃宗李亨也紧跟着死了,这一点颇耐人寻味,这也是有人说李亨死前下手杀死李隆基的原因,事实上,李隆基是被张皇后与李辅国等人折磨死的,李隆基的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都被李亨李辅国等人赶走,李隆基孤孤单单被囚禁而死。

可见,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与马嵬驿兵变的发生,李亨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父亲李隆基老死的话,他绝对熬不过李隆基,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当皇帝。


厚德载物49847


马嵬兵变,并不是唐玄宗失去权力的核心因素。在很多人印象中,唐玄宗逃离长安,是因为安禄山的叛军已攻破潼关,随时将席卷整个西北。但问题是,在唐玄宗逃离长安后,安禄山仅仅是来长安走了一圈,然后又迅速退回潼关一线。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实际上是缺乏占据西北的能力。事实上,唐玄宗决定逃离长安城,绝不是因为大唐帝国在西北已山穷水尽,相反,是大唐帝国在西北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强大,而且隐隐呈现失控的状态。

当然,这种失控,并不是指西北的军事力量想要脱离大唐中央政府的控制,而是在当时西北军中,要求唐玄宗给大家一个交代的呼声越来越大。换而言之,天下被弄成这样,是谁的责任?

当时,唐玄宗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西北军追究他失职的责任,然后趁机支持太子上位,所以他才赶紧逃离长安到蜀中。因为,当时的川蜀和江南,仍然站在大唐中央政府一边。这也意味着,大唐帝国拥有着压倒性的物质基础。

在当时的背景下,西北的军事力量之所以无法脱离大唐中央政府,主要是因为西北军的对手太过强大。在西边,他的对手是强大的土蕃、回纥;在东边,他的对手是强大的安禄山叛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巩固的大后方给西北军持续供血,西北军随时可能崩盘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唐玄宗能够进入蜀中,他就可以通过把控川蜀和江南的经济物资,继续控制西北军;接着他再派遣文官或亲王回到西北来节制西北军各级将领进行平叛工作,至于他本人则不用受到西北军的威胁,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当唐玄宗一伙人逃到马嵬驿时,军队突然失控。

总而言之,我们大唐帝国有今天的惨状,到底是谁弄出来的?大家没敢把矛头指向唐玄宗,却齐刷刷的指向了杨国忠,于是愤怒的士兵将杨国忠给杀死。

当唐玄宗听到杨国忠被杀的消息后,那是惊呆了,因为该来的,终究会来。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随后的事情。三军将士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杨贵妃也必须死。

虽然唐玄宗一再想保住贵妃的性命,但大家的态度也很坚决。因为,现在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如果杨贵妃还活着,保不准她以后会借机报复。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安心继续追随您,只能希望您会忍痛割爱。

事情到了这一步,唐玄宗只能下令处死杨贵妃,而这也就是所谓的马嵬兵变。虽然说,马嵬兵变对唐玄宗来说,打击非常大,因为愤怒的军人先斩后奏杀了宰相杨国忠,又逼迫皇帝下令杀死自己心爱的女人。

但问题是,这只是意味唐玄宗的权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却并不代表唐玄宗由此失去了权力。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有马嵬兵变,唐玄宗还不至于失去权力。但是,在后面的向西南转移过程中,太子竟然拒绝和皇帝一块南行,而是独自北上到了灵武,西北军驻扎的军事重镇。

表面上看,太子这样做是要指挥西北军将叛军赶出西北,但基于隐秘的权力博弈,显然是太子想趁乱夺权。如果仅仅于此,唐玄宗依然还不会失去权力,因为西北军如果不买太子的账,太子即便到了灵武,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搞不好还会被西北将领将他抓起来送还给唐玄宗。

但很遗憾,太子抵达灵武后,西北军的两个佣兵大佬郭子仪和李光弼都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太子,这也就意味着唐玄宗彻底失去了军方力量的支持。此时的唐玄宗,相当于成为了光杆司令,但他的权力依然没有完全失去,因为川蜀和江南的还在他手上。

如果唐玄宗不服输,他还可以依靠川蜀和江南强大的经济资源,再和太子斗上一斗,胜败也是未可知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白白便宜安禄山。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终于恢复了一个大政治家应该有的胸怀和格局。所以当他听到太子在西北继位的消息后,非但没有追究太子的责任,相反马上追认它的合法性。这也就意味着,唐玄宗正式将自己剩下的权力全部移交给了太子,从此大唐帝国的合法皇帝,只有唐肃宗李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