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都有哪些機槍?怎麼樣?

潘越暗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機槍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了戰場,雖然它們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機關”槍,而且有詳細的資料記載“加特林”多管機槍在美國內戰和法國的“普法戰爭”中就已經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槍效果不盡人意,比如,機槍過於笨重難以運輸,而且還有需要配備一個大型的水箱,用來製冷。所以,一戰中的機槍大多數是用於防禦,極少會用於進攻,那麼以下就是一戰中曾經出現過的機槍。

1914年德國-馬克沁MG08重機槍

戰爭中的德國陸軍標準的馬克沁MG08重機槍是改編自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1980年設計的Maxim(馬克沁)機槍。這位設計師是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英國發明家,他畢生為歐洲國家設計了很多大型設備,也因此成為武器史上最傑出的發明家之一。

馬克沁MG08重機槍採用的依舊是水冷式設計,有效射程為2000米、最大射程為3600米,每分鐘可以發射450-500發子彈。在空曠的區域馬克沁MG08重機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它能對著敵人進行瘋狂的火力輸出,說一戰中的很多戰壕都是為它而設計的一點也不為過。

與當時的大多數國家一樣,德國軍隊還有沒有意識到這種武器是“無敵”的存在,所以在1914年德國陸軍依然只有4411挺馬克沁MG08重機槍。戰爭來臨時,德國每個月也只是生產200挺,到了1917年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生產數量直線上升,每個月生產14400挺。

1918年德國-MG-08 / 15重機槍

德國陸軍看到了MG08機槍的威力後,於1915年為其部隊製造了一個全新的版本。MG08 / 15機槍採用手槍式的握把和木製槍托。總體來說它比來說MG08要輕很多,不過最原始的版本依然很重,不適合進攻。

雖然該槍有很多缺點,但是,在戰爭中它是德國最常見的武器,MG08/15機槍的數量是馬克沁MG08的4倍多,可見德軍對其依賴性非常高。初期使用的仍是水冷設計,在戰爭開始後幾個月德國改進了氣冷式版本,不過由於無法更換槍管,在連續射擊後很容易發熱,這也是它最致命的缺點。

1914年法國-M1909哈奇開斯輕機槍

在歐洲的大國之中,法國率先不使用馬克沁系列武器的國家之一。哈奇開斯公司開發了自己的一系列武器,和“馬克沁”一樣,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來自美國的勞倫斯·V·貝尼特和亨利·梅爾西。該公司收購了奧地利的Adolf OdkolekvonÚjezd機槍設計專利,經過改進成為了哈奇開斯M1909輕機槍。

哈奇開斯M1909輕機槍的射速每分鐘可達400-600發,最初使用的是30發的彈鏈供彈,後來改為彈板供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還生產了一種“坦克專用”的版本,而便攜版的哈奇開斯M1909在巴勒斯坦戰役中被英國各個部隊使用,最著名的就是英國“駱駝軍團”配備的正是哈奇開斯M1909輕機槍。

1914年英國-維克斯機槍

和德國一樣,英國也使用馬克沁系列的機槍,這支維克斯機槍是維克斯公司在1896年收購了馬克沁公司生產的第一版本。

該維克斯機槍是在馬克沁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改變了原來的閉鎖機構,從而大大減輕了機槍的重量。維克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標準的武器,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仍然服役於世界各地的軍隊中。

維克斯機槍每分鐘可以發射450-500發子彈,有效射程為2000米,但是它就和馬克沁一樣,需要一個特定的人員來供彈,而且需要好幾個大漢才能移動。所以說戰爭中的很多水冷式機槍都只是用於防禦,想要用來進攻除非你把它安裝在大象的背上。

1918年英國-劉易斯式輕機槍

劉易斯式機槍可以說是英國最具代表的武器之一,但是,最諷刺的是在戰爭前夕,這支劉易斯機槍是在美國設計的。只不過英國人的眼光更長遠,意識到了輕機槍在戰場中的重要性,所以率先採用。

劉易斯機槍採用的是頂部“平底鍋式”彈匣(實際上叫“彈盤”)供彈模式,每分鐘可以提供500-600發的射速,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可達到3200米。重量為28磅,比德國的MG08 / 15機槍要輕一點。劉易斯機槍分為步槍式槍托和鐵柄式槍托,鐵柄式的一般用於飛機上,當作航空機槍。

1914年俄羅斯-馬克沁M1910機槍

1910年,俄羅斯帝國軍隊採用了馬克沁機槍,使用的是7.62x54mmR彈藥。在德國和英國都使用腳架式槍架時,俄羅斯偏偏使用了輪式槍架。早期的馬克沁M1910機槍頂部還有一個散熱口,可以將冰塊或者雪球放進裡面,用於快速散熱。

槍機短後退式的設計使得該槍每分鐘可以發射600發子彈,而索科洛夫輪式槍架使它的重量增加了一倍,但是,在移動的時候卻非常容易。馬克沁M1910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俄羅斯用於內戰,同時在抗美援朝時志願軍有部分使用馬克沁M1910機槍。

1918年美國-柯爾特M1895機槍

美國的柯爾特M1895機槍的操作方式非常獨特,所以被人們戲稱為“土豆挖掘機”。該槍採用導氣式發射原理,每分鐘可以發射450發子彈,它和槓桿式步槍一樣,由於射擊時槓桿活塞不斷的在槍管下襬動,所以像極了挖土豆的鏟子。

柯爾特M1895機槍曾經參加了美國-西班牙戰爭、菲律賓戰爭,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並沒有看到使用,雖然它已經誕生了,可能是性能不及馬克沁系列,所以不被採用。

1918年美國-勃朗寧M1917式機槍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1917年美國就參加了戰爭,而那個時候他們幾乎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武器。幸好他們還有一個天才設計師“約翰·勃朗寧”他在M1917機槍中引進了馬克沁機槍的設計,使原來每分鐘450發的射速,提高至每分鐘600發。

勃朗寧把M1919改為氣冷式後,這種機槍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就算是今天依舊有些軍隊還在使用。假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繼續下去,毫無疑問勃朗寧M1917機槍肯定是美國標準的軍用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槍就是以上這些,如果有不足歡迎大家補充。很顯然,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很多自動步槍,不過由於篇幅有限就不過多介紹了,如果對槍械、戰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以下“縱橫戰略”我們下期再見。


縱橫戰略


...這可真是太多了,我覺得題主這是刁難我(大霧)

按照重機槍-輕機槍以及不重不輕的機槍這麼來。

一戰的重機槍大多是馬克沁的徒子徒孫

比方英國的維克斯

德國的MG08

毛子的M1910

美帝的M1904馬克沁

當然,也有不是馬克沁系的,比如一直喜歡站在潮流風口的法國人用自家的風冷哈奇開斯

然後意呆利的菲亞特M1914也是特別沙雕的一把重機槍,別看他長得和馬克沁似的,但實際上原理不同。而且供彈方式特別鬼畜,使用一個老鼠籠子一樣的盒子插在上邊,通過一排排直列的彈條供彈

還有美國人到後來參戰的時候也用過自家勃朗寧M1917

輕機槍在當時用的不算多,比較著名的應該就是英國人的劉易斯,注意那個筒子並不是水冷的,而是風冷,通過開火後膛口出現的低壓區吸出筒內熱量,然後筒後邊是開槽的,可以引入新鮮空氣。

法國的哈奇開斯Mle1909也算個當時主流的輕機槍,看著是不是很眼熟?對,日本歪把子他爹

還能算作輕機槍的大概也就邁德森了,不過這玩意設計之初也考慮到了用三腳架。要不是它用彈匣供彈,我都打算把它歸為通用機槍。

剩下的一些諸如

B.A.R

、紹沙我個人傾向於把他們歸為自動步槍而非機槍

比如紹沙這個過熱速度和200多發/分的射速我很難把它當成機槍看

BAR同樣容易過熱,而且設計之初並沒考慮兩腳架,本身他就是作為一種行進火力的補充。


另外還有一把勉強算作輕機槍的東西...MG08/15,特喵這麼個玩意雖然是由步兵扛著走的,但它實際上就是把MG08拆了架子,裝了個手槍握把和槍托方便單兵射擊...舉著這玩意的士兵我敬你是條漢子

當然還有一些不是很常見的,比如美國人還用勃朗寧早期的導氣式土豆挖掘機(M1895)

意大利還有一款打9mm手槍彈的雙管機載機槍(其實這玩意後來被認為是衝鋒槍鼻祖)等等不一一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