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能評高級教師職稱嗎?

用戶9773141790349


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能評高級教師職稱嗎?

在有的地方,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不光能評上高級教師職稱,而且還比奮戰在教學一線的教師要評得早,評得快。

有人說他們那裡從校長到老師,從教務處主任到總務處主任,都是上課的,而且都是骨幹教師。他們的教學水平很高,深得學生和老師的信賴。

我不知道這是哪裡的情形。不過在一些地區,中小學校(小學主要指中心小學)校長都是有行政級別的,都是不代課的。雖然不代課,可是校長的貢獻是最大的,獲得的獎勵多,年終考核優秀多,主持的課題多,評審職稱的時候,校長的業績條件自然遠遠超出其他的教師,自然要評得早,評得快。

不光是校長,其他工勤崗位的等到評職稱的時候也都是象徵性地代一兩節課來評職稱。這種現象,是制度不夠完善造成的。只有不斷推進職稱制度改革,讓校長及不代課的教師的工資跟職稱無關,只跟校長的職級掛鉤,那時候,學校領導也就不會去跟教師搶職稱了。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對於“不上課的校長有沒有資格評審高級職稱”的問題,這得看各地的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據“三味"大體上的瞭解,現在全國各地在教師職稱評審上,基本上重心已向一線教師傾斜。因此,不上課的校長,是很難評上職稱的。

在這點上,“三味”所在的省市,已下發了文件,做出了明確規定,不上課的校長是沒有資格申報職稱的。

下附我省市中小學高級教師評審條件明細表,供各位參照比較:

因此,在我們當地,只要有意申報職稱評定的,必須保證在申報當年及前五年內是在一線擔任有規定課時數量的班級學科教學任務,校長也不例外。而且,這項不達條件者,一票否決。

現在我們這裡的情況就是這樣:有評職稱意願的校長,會主動帶班上課;當然,也有一些評上了職稱的校長,會選擇不再上課。因為現在我國的職稱制度也是終身制,一旦評上,只要不違法違紀,就不會撤消。


下面再與各位談點“很切題”的“題外話”:

目前,在“教師職稱”這件事上,老師們(特別是一線老師)多有“心痛"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評審條件和過程中的一些不公和不透明,心生怨恨。辛苦積累了大半輩子的業績條件,再充分,也難評上。相反,個別比自己條件差的人卻如願以償。

針對一線老師們這種現狀,“三味”希望老師們在評職稱時,樹立兩個意識:

一是,必須有法規政策意識。

任何事公不公平,關鍵取決於執行者或當事人是否在法規政策內行事。任何法規政策下,有人獲益,也有人受損。但無論怎樣,既然有了法規政策,遵照執行,就是公平!

比如本題所提到的,如果政策並沒有“不上課的校長沒有資格評職稱"的規定,那麼,校長評上了,當然是他的權利所在,沒什麼不公平。

建議:教師參評職稱前務必找到上級下發的相關文件,仔細研讀,正確領會。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隱瞞文件。

二是,必須有民主監督的勇氣和意識。

事實上,在職稱評審上,有一個“公示"的重要環節,這是保證評審公平公正,避免教師誤會、生怨的關鍵。

參評老師作為利益當事人,在發現別人以弄虛作假等不正當、不公平的手段在傷害自己的利益時,理當舉報和制止。這是法律予以的權利!

如果老師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他人(既便是領導)傷害時,一方面害怕得罪人,想要面子,而另一方面,在事後又對不公大發牢騷,怨聲載道,實為不該啊!


三味聊教育


我不是校長也不是教師,來談談一點看法:

1.校長是學校老師的帶頭人,必須是優秀教師並評上了高級教師才能提拔當校長,真正實現內行領導內行,實現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2.校長的主要職責是學校內的行政管理工作,調協內外關係。規模大的學校校長肯定沒有時間到第一線上課,規模小的學校,行政事務小,可以兼職上小量的課。

3.沒有教師高級職稱的外行不能當校長,這是領導者的問題。


夕陽紅155908541


  每年每個地方每個市都有一些不帶課的人,參與職稱評審的時候,被通報下來取消資格,各種原因其實我們都明白,基本上都是有人舉報,他們才被篩選下來的。可是如果沒有人舉報,那將會出現什麼情形呢?那他們就是順利的晉升了高一級的職稱了。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拿我們本地來講,就是我們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其實大家都知道,不僅僅是我知道,就是我們本地某鎮一個領導,他在去年的時候被舉報,然後浪費了一個名額,結果人家今年又進行了報名,今年沒被舉報,接著晉升上去了。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舉報也沒有用,人家可以一年浪費一個名額,直到沒有人舉報,這就是領導的思維。今年我們瞭解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本縣有一位校長級別的領導沒代課,但是評審的時候通過了報到市裡面的時候被篩選下來了。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不代課是絕對沒有資格的,但是,評上的幾乎都是不帶課的,你說奇怪不奇怪?奇怪奇怪,真奇怪。 歪嘴的和尚念真經#####對於“不上課的校長有沒有資格評審高級職稱”的問題,這得看各地的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據“三味"大體上的瞭解,現在全國各地在教師職稱評審上,基本上重心已向一線教師傾斜。因此,不上課的校長,是很難評上職稱的。在這點上,“三味”所在的省市,已下發了文件,做出了明確規定,不上課的校長是沒有資格申報職稱的。 下附我省市中小學高級教師評審條件明細表,供各位參照比較:因此,在我們當地,只要有意申報職稱評定的,必須保證在申報當年及前五年內是在一線擔任有規定課時數量的班級學科教學任務,校長也不例外。而且,這項不達條件者,一票否決。現在我們這裡的情況就是這樣:有評職稱意願的校長,會主動帶班上課;當然,也有一些評上了職稱的校長,會選擇不再上課。 因為現在我國的職稱制度也是終身制,一旦評上,只要不違法違紀,就不會撤消。下面再與各位談點“很切題”的“題外話”:目前,在“教師職稱”這件事上,老師們(特別是一線老師)多有“心痛"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評審條件和過程中的一些不公和不透明,心生怨恨。 辛苦積累了大半輩子的業績條件,再充分,也難評上。相反,個別比自己條件差的人卻如願以償。

針對一線老師們這種現狀,“三味”希望老師們在評職稱時,樹立兩個意識:一是,必須有法規政策意識。任何事公不公平,關鍵取決於執行者或當事人是否在法規政策內行事。 任何法規政策下,有人獲益,也有人受損。但無論怎樣,既然有了法規政策,遵照執行,就是公平!比如本題所提到的,如果政策並沒有“不上課的校長沒有資格評職稱"的規定,那麼,校長評上了,當然是他的權利所在,沒什麼不公平。建議:教師參評職稱前務必找到上級下發的相關文件,仔細研讀,正確領會。 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隱瞞文件。二是,必須有民主監督的勇氣和意識。事實上,在職稱評審上,有一個“公示"的重要環節,這是保證評審公平公正,避免教師誤會、生怨的關鍵。參評老師作為利益當事人,在發現別人以弄虛作假等不正當、不公平的手段在傷害自己的利益時,理當舉報和制止。 這是法律予以的權利!如果老師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他人(既便是領導)傷害時,一方面害怕得罪人,想要面子,而另一方面,在事後又對不公大發牢騷,怨聲載道,實為不該啊!#####這麼看:主要依據我們這裡評審標準來分析……一是要看高級職稱評審要求,上課,中一五年以上,考核合格,高級賦分達到有求……按照常規,校長除去上課,其他方面應當佔優……可是晉升高級,必須上繳備課本,我們這裡是一年的備課內容……二是校長沒上課怎麼晉升,細細思考,無怪乎就這麼幾種可能:

1。 說是上課了,造個假備課本。

2。不在本單位評,到另一個單位評,說是上課。別人不一定發現。

3。說是沒參評,暗中參評……實際都很危險,明智的校長不會冒自己被處分風險的……三是很多校長在做校長之前,就是優秀教師,課上的挺好……也晉升了高級職稱,做了校長可能不再上課,但是已經是高級了,不應當在題主提問範圍之內……

但是,過去上課不代表現在上課,所以,不是高級教師的校長還是不能參評的……四是老師們既要盯緊校長是否上課,沒上課,就不能評老師。們常犯的毛病是背後議論,吐槽,當面不指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應當敢於碰硬,畢竟邪不壓正嘛……還要換位思考,校長總歸是校長,他會更全面的思考問題,知道其中利害……不會因小失大的……優秀校長更不會與老師爭利的。總之,按照規定,不上課的校長不能參加高級評審,明智的校長如果現在不上課也不會去參評的……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成功。 當權者校長很會作秀造假,要求上職稱者必須代課。他代課或造假代課。就是代課也為一般“象徵”性的代課。一但晉級成功。馬上不代課了成為正宗“揮手老闆”。職稱上,工資隨之上。而實質“揮手老闆”橢性上升了。所起作用反之差了。

普通教師看在眼裡,恨在心裡。 只能拜拜了職稱!出工不出力……。教師職稱的數宗罪:

1、助長了腐敗之風,給廣大教師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前些年,一些教師為了一箇中級職稱指標,四處託關係找人送禮,敗壞社會風氣。而一些無關係的教師只能望洋興嘆。而想要評上高級更難,即使條件符合,找不到關係,託不上人也是白費。 而找上關係也要投資幾萬元,否則定會讓你折戟沉沙。

2、逼著教師造假。職稱評定設置了一些條件,教師為了“創造”這些條件,就會投機取巧,獲取一些假的論文,花錢買些個這榮譽那榮譽。

3、破壞廣大教師的團結,使教師隊伍喪失凝聚力。同一單位的教師,一年給的職評指標極少,特別是農村學校指標更少,面對僧多粥少的現象,為得到指標,條件相差無幾的教師便互相攻訌,大有魚死網破之狀,豈利於教師隊伍的團結?

4、 嚴重挫傷廣大教師獻身教育的熱情,給教育事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評上職稱的教師容易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而更多無各種“優勢資源”的教師,只能灰心喪氣,逐漸產生了厭倦心理,認為反正到退休也難評上職稱,乾脆破罐子破摔,工作失去激情。

5、打擊教師的生活期望與信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一定的傷害。 有些教師被職稱傷害太深,加上個人的性格特點,經受不起打擊而走上不歸路,留下血的教訓,給家庭帶來極大的悲哀,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讓廣大教師寒心。

作為一個一線教師,只有發言權,沒有執行權,而事實恰恰相反,幾乎很多校長都是高職稱,不是因為他們有才,而是因為有權,所以!!!!這種現象很普遍。 其實職稱就是一個水貨,造假太多,教師間礙於情面,彼此成全,少數心裡不平衡就舉報揭穿。職稱讓教師、教育、學生很受傷。都是“縣管校聘”惹的禍。“縣管校聘”實質放大了校長的權力,他可操控職稱評定,當然先為自己評職稱,教師只能唯校是從,進一步淪為奴才,不聽話,不聘你,更別說評職稱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別忘了給我點贊,評論,轉發加關注哦!


師錦教育


9幾年以前校長都是帶課的,還是畢業班。都是優秀教師當的校長。晚上批改作業都到10點多。現在的小學都是小組長批改,開家長會看到我女兒匣洞裡有一沓試卷。我父親95年退休。老一輩人真是認真。去年走了82歲。2016年工資才長上來


全家福lad


不上課了,評高級教師職稱幹啥?!

完全脫離講臺的校長沒有資格去憑專業技術職稱。

不教書了,脫產了,就去拿管理崗位工資嘛。

這也是目前職稱評審中的亂象,為何得不到糾正。


龍行龘龘dada


作為十幾年來一直和校長帶同一個班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發言權。

按照原則,不上課的老師,哪怕是校長,也沒有評上高級教師職稱的資格,因為職稱評聘的方案中對教學工作量有明確的規定。就算你是校長也不例外。但是,那些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就真的評不上高級教師的職稱嗎?

能當上校長,一般情況下,連眼睫毛都是空的,區區工作量這一“絆腳石”就讓他們無可奈何了嗎?有些校長的處事能力相當穩妥,比如給自己一週安排了寥寥幾節課“應酬一下”,或者乾脆找個代課老師過來,工作量掛在校長名下。比如代課教師一週的工作量是18節,那麼校長的“工作量”(在我們這邊)就可以翻倍,變成36節。試問:一週教學工作量36節的校長,能評不上高級職稱嗎?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與校長搭檔,與校長帶同一個班級。在十年前的時候,我覺得和校長帶同一個班級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因為校長上課的時候,往往上到一半,教育局的人或者學區裡的人就要過來檢查工作,所以只能讓我把他剩下的課包下來,校長要忙著“接客”。近年來就好多了,校長開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對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不甚在意。甚至在今年,我們學校的老校長果斷辭掉校長一職,心無旁騖投身數學教學中去。

可以說,校長也是很辛苦的,“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就拿我們學校的新校長來說,他不僅要每週親自上很多節課,而且每天還有很多任務要求他去完成。一次,新校長把他校長群的信息拿給我們看,哇塞!短短一個小時上百條信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且,每一條消息都明確規定學校應該在幾點幾分之前要把某種任務按時按質完成,否則會……

在我們這邊,職稱評聘的過程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們地區教師職稱評聘的名額非常有限,哪怕是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基層校長用出“洪荒之力”,想評上高級職稱,也不一定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整體上看,校長源於一線的優秀教師。那些懂得“靈活變通”的校長,自然是優先評上高級職稱的不二人選。在很多地區,校長是職稱評聘的“裁判員”,而當校長這一“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時候,到底誰更容易評上高級職稱?不言自明。

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能否評上高級教師職稱?“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古之牛人蘇麟的名言雖然只有14個字,但足以精準地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就是這麼現實!你贊同嗎?


微雨潤苗


一個工廠,只有生產線上的工人等行嗎?那麼多管理人員能不要嗎?讓生產線上的工人兼著管理崗位能行嗎?如果學校裡只有代課的老師,那些管理工作誰幹?讓管理人員和一線老師代一樣的課,管理人員缺心眼嗎?


史地糾錯專家


我來說說吧,一線老師評職稱真他媽難,而且累得像條狗,除正常上課以為外,動不動拉去開會,湊人數,給領導點贊當觀眾,大小領導一一上臺講話,找存在感,實際鳥事沒幾件,還有各種學校活動都是強迫一線教師參加,要簽到,和績效掛鉤,一線老師真的是早出晚歸,老師也是有家庭的,也是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父母的,拿點工資真的不容易,評職稱不聽話,不給領導捧場,沒有後臺沒有關係,那是不存在的。領導要評職稱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去調查下,大小校長,副校長,學區主任,學校領導,學區大小領導那個不是優先評職稱的,哪個沒有評到呢?至於怎麼評的,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了,找代課老師公款代課,大部分課時掛自己名下,把教學任務分配給下面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這已經是潛規則了,學校領導相比以前腐敗,打壓不聽自己指揮的老師,亂搞男女關係,一個學校領導好幾個情人,換老婆再婚的比比皆是,何以教育好學生,帶好教學風氣!各位看客相信的點個贊,不相信的當我吐槽!


見賢思齊134190073


校長能不能評高級職稱,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可能省份不同,規定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以河南為例,我們來看看哪類校長可以評高級職稱,哪類校長不能評高級職稱?

2014年,河南出臺了新的職稱評定辦法,對老師進行了細分。主要分了校長、教務員和一線老師三類。下面看看校長應該怎樣評職稱:

校長分了兩類,一類是專職校長。哪類校長屬於專職校長呢?標準是:學校規模超過12個教學班的學校,學校規模大,事務多,校長工作比較忙,擔任教學工作,容易“誤人子弟”,就是單純的行政校長。這類校長評職稱時,申報專業為“教育管理”,就是按照教育管理人員評職稱,評上後,享受的是管理崗位待遇。



另一類是兼職校長,學校教學班低於12個,規模小,校長事務少的,每年任課不少於120課時,聽課不少於40節。校長和一線老師一樣,擔任比較重的教學任務,這樣的校長可以和一線老師一樣評職稱。

看到這裡,題主應該明白,不帶課的校長是不能評高級職稱的。

可是,政策歸政策。,該評的還是要評。據我所知,很少有校長是按“教育管理”崗位評職稱的,因為相對於副高級職稱,“教育管理”崗位的職稱待遇要低不少。所以,很多校長是即不帶課,也要評高級職稱。

再說了,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條件:縣市級模範、優秀班主任、哪個證書不經領導手?“近水樓臺先得月”嘛,校長比一般老師更容易取得證書和指標,幹嘛不評?

雖說在面試環節的“講課”上,有一定難度,不過,哪個校長不是教師出身?稍微複習複習,突擊一下,讓學校的“名師”指點指點,矇混過關也不是很難的事!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