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環境:臥薪嚐膽練內功 戰略謀變現曙光

博天環境:臥薪嚐膽練內功 戰略謀變現曙光

春節將至,A股上市公司2019年報業績預告披露也進入密集期。環保行業工業水處理龍頭企業博天環境(603603. SH)於1月22日晚間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


公告顯示,經初步測算,博天環境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為-8.85億元至-10.85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8.81億元至-10.81億元。


在分析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時,博天環境稱,受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競爭格局變化影響,公司戰略方向調整,放緩對PPP類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報告期內公司新中標合同金額大幅減少;對在手的PPP項目進行全面評估,緩建了部分PPP項目,因此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大幅縮減。


這份業績預虧報告似乎正面回應了近期業界對博天環境經營狀況的猜測,業績大幅下滑、負債突破百億、流動性持續緊張成為不爭的事實,種種問題追其根本都逃不開“資金短缺”這四個字。然而造成目前現狀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


從行業宏觀形勢來看,2019年全年,環保上市公司市值累計增長6.5%(總市值加權平均),跑輸上證綜指和創業板。1月14日,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在京發佈的《生態環境產業上市公司排行榜及分析報告(2019年)》顯示,環保板塊漲幅在申萬一級行業漲幅中排名倒數第4,漲幅僅高於建築裝飾、鋼鐵和採掘行業,整體表現較為疲弱。


《報告》顯示,由於融資環境收緊、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公司財務成本提升等因素,在後PPP時代,此前承接較多水環境治理等PPP業務的公司正處於自我瘦身、收縮投資、向輕資產轉型的修復階段。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表示,“目前,環保產業整體仍在低谷,表現在企業營收和盈利能力疲軟,營收和歸母公司淨利潤增速單季度有所回暖。整體資金壓力依然比較大,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率仍呈上漲趨勢。”他透露,“2018年以來,有超過20家環境上市民企遭遇較為嚴重的資金難題,不同程度地出現現金流承壓、債務危機。”


引資利好懸而未決


2019年12月,博天環境發佈利好消息,公告稱博天環境與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通生態”)協商,雙方有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發揮各自業務領域優勢,實現互利共贏,並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誠通生態似乎並不被業界所熟識,但是卻大有來頭。誠通生態成立於1986年12月,經營涉及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城市園林綠化服務等生態環保相關領域,100%持股大股東為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紙業為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誠通”)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國誠通是國資委指定的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毋庸置疑誠通生態擁有強大的資金背景和市場資源。


此前,業內流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與博天環境啟動盡調工作,並非空穴來風。三峽集團為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經國務院批准於1993年成立。此前12月7日,北控水務集團獲三峽集團438.8萬股增持;三峽集團溢價入主國禎環保,深度參與長江大保護;12月,三峽集團逾13億參股啟迪環境子公司。三峽集團正在快速推進參股國內水務公司的計劃可見一斑,其憑藉資本優勢參股控股多家全國性龍頭水務環保企業,其每一筆併購業務的實施都引起了業內的驚呼! 博天環境是否會成為其下一個成功參股的標的,值得期待。


據知情人士透露,戰投人選遲遲沒有落錘,主要與博天環境大股東股權禁售期未滿有關。2020年2月17日,第一大股東匯金聯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將有1.48億股即將解禁,屆時戰投入股路徑將更加清晰,引入外部資金幾成定局。誠通和三峽,最終究竟花落誰家?值得期待。


業內資深專家、E20平臺執行合夥人薛濤稱,資本確實是一張王牌,一般引入國資成功,回款就會順利的多,銀行也不會對國資抽貸。


合作共生帶來效益最大化


引入國資,是不止一家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做出的選擇。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統計,2018年以來,國資入股上市環保民企事件已超過20起。在2019年中國環境企業50強中,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已有10家上榜民營企業股權發生變動,其中7家已被或者即將被國資收購,2家引入國資戰投,1家投身其它民企。


著名經濟學家邱曉華在談國有企業出路時表示,經過4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中國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具有機制靈活、市場應變能力強、創新驅動力強等獨特的優越性,而這恰恰是當前國有企業比較薄弱的領域,因此,國有企業在這些方面需要進一步與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緊密結合。他提到,在組織形式上,更多地強調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發揮國企、民企特有優勢的融合、共生,讓國有企業與市場機制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真正搞活、搞好國有企業,讓國有經濟、國有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在這一輪優勢互補、資源協同的配對過程中,對於民營環保企業來說,這個選擇可謂是一次“轉身”。截至目前,不乏已然走出了艱難時刻的企業開始朝著“轉身”後的方向行進,其中包括清新環境。


此前,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現在我們已是一家國有控股的混合制企業,未來希望發揮國有平臺的資源、資金優勢,以及原來上市公司的管理、技術優勢和市場化運營機制,為環保企業的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新路。”他對公司此次變化深有感觸。他說:“一年來,金融去槓桿和控股質押、應收賬款較高、現金流不好、融資受限等,都給企業造成了相當大壓力。”這是清新環境引入國資的主因。


業內一度陷於相同困境的還有碧水源、啟迪桑德、中金環境,及東方園林等,這幾家企業無不選擇了轉讓控制權與國資合作。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巡視組組長趙華林說,當前央企中有近50%或以上都建立了環保板塊,併購在加速。他認為,央企進軍環境產業,是其社會責任。有很多民企過去搞PPP,出現了問題,現在央企進入解決了一些機制、資金問題,形勢有所緩解。


業內分析人士評論,一旦資金進來,博天環境在負債率、質押率、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困局將立即得到緩解。


“打鐵”還需自身強


引入戰投固然可以解決眼下資金的困局,但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看,無論外部環境有多差,所有企業面臨的是同樣的市場,歸根結底,只有通過企業自身不斷調整戰略,適應市場發展需要,才能跑贏行業競爭對手,取得先機。


回顧博天25年的發展歷程,這家公司的成功印證了這個邏輯。博天環境經歷過多次股權結構和業務結構變化,但其一直保持在工業領域的深耕細作。早期,伴隨國家環保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視逐年加強,博天乘著政策利好在工業領域快速佔據優勢地位。2008年博天環境承接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廢水處理EPC項目,這也是全球首套生產性DMTO煤制烯烴項目汙水處理項目,為博天成為世界領先的煤化工行業環境整體解決服務商奠定了基礎。2012年,其簽約的兗礦未來能源煤間接液化示範工程汙水及回用水處理項目,是全國首批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示範工程汙水及回用水處理項目。2019年博天環境服務的渭北煤化工園區180萬噸甲醇70萬噸聚烯烴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金獎”。


博天環境抓住煤化工產業大發展的機遇,憑藉優異的業績積累,持續夯實在煤化工領域的根基,行動之果斷、決心之大不僅讓業內工業強勁的對手萬邦達難以應付,就連國際巨頭GE、威立雅這些企業也毫無還擊之力。截至2018年底,博天工業水系統業務佔博天環境集團總體收入比例已經超過40%。


薛濤表示,博天環境是一家在工業廢水治理領域比較優秀甚至是國內最領先的公司。但出於業績要求,進入市政主做PPP,客觀說,後期出現問題,跟PPP收緊、金融去槓桿有直接關係,失血太多。


2001年,博天環境將業務戰略從工業延伸至市政汙水,由於自身在科研上的重金投入以及與當時像清華大學、北京環科院、北京市政院、重慶三建公司這些具備各種資質的單位合作,博天環境的市政汙水項目做的風生水起,項目在全國遍地開花。憑藉對品質的極高要求,其口碑迅速在業內傳開。無論是管理還是品牌,博天在當時都是環保行業裡明星級的企業。


然而,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國家大力推進PPP模式,在政策支持鼓勵的驅動下,迎來2014年-2016年環保行業規模高速擴張。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環保企業為了PPP項目,在2015年-2017年期間向銀行舉借大量貸款,併發行了大量的信用債。但從2018年開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減稅降費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不具備大幅增長的可能,限制從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對以政府付費模式為主的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受到較大影響,大量環保類PPP項目被叫停。數據顯示,2019年1月-11月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庫退庫項目1146個、退庫金額12949億元,其中環保行業退庫項目251個,退庫金額1180.98億元。因此,參與項目的環境企業無法繼續獲得融資,或市場認為這類企業未來現金流將出現問題而大幅提高了其融資成本。PPP項目的治理對環保產業,尤其是民營環保企業影響巨大,至今仍在消化過程中。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也發出呼籲,重啟市場化改革,強化中央轉移支付和地方財政支付監督,加強地方政府信用體系建設,並將環境設施運營情況和費用支付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責範圍。


此外,金融去槓桿的影響亦不能忽視。環保產業財政撥款及政策性貸款額曾在2016年及2017年兩年出現大幅增長。2018年政府支持力度減小,斷貸抽貸事件頻發,直接導致融資難度激增、融資成本攀升,諸多企業資金週轉困難,項目停滯不前。據瞭解,環保行業的平均投資收益為6%左右,而融資利息則已高達8%以上。


與多數民營環保企業一樣,博天環境也深陷在這個泥潭中。特別是進入2018年,由於資金鍊緊張引發股權批量質押、主體信用等級下調、被“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等等危機。作為業內工業水處理領域的龍頭企業,博天環境是否能夠平安度過,備受業內關注。


在2019年半年報中,博天環境明確戰略調整,聚焦自身優勢業務,逐步剝離非主營業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博天環境憑藉自身25年所積累的工業水系統及水務優勢,逐步推進“工業市場+水務市場”的雙輪驅動戰略,輔以“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市場”的整體佈局。


工業方面,2019年上半年其工業水系統佔總體收入比例,同比增長84.23%。目前,工業廢水的商業模式已非常清晰,隨著“水十條”、“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及排汙許可證等一系列強制性“市場透明化”制度情況下,市場發展機遇近在眼前。


近期,博天環境連續成功中標華誼、巴斯夫等大型工業廢水、園區水系統管理項目,採用BOO、BOT運營服務方式,減少建設投入,說明博天環境已經在逐步推進迴歸優勢業務。


業內分析人士稱,對於工業廢水領域而言,技術與管理是最關鍵的要素,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與高水平的管理服務將成為環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博天環境在這方面在行業內的業績和經驗有顯著的優勢。


博天環境的戰略調整正在步步推進,落地需要時間和驗證。外部引入戰投,內部調整戰略,博天環境調轉船頭的決心顯而易見。這家中國環保界老牌企業無數次從生死危機中走出來,每一次都呈現出煥然新生的姿態,以更加紮實、強大的實力打拼在環保戰場第一線。“事不避難、知難不難”,正是博天環境當下所處的狀態;扭轉危局、開創新局,正是博天環境當下所做的努力。新博天將如何呈現在我們面前,接下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