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掐断"的结果!看完吓一跳

我们身体的一切大病、重病,都可以视为经络淤堵的结果。而疾病的好转,也是脏腑之间经络畅通,联系恢复的结果。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素问·调经论》说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用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五脏要维持正常功能,依赖于经络的通达,运行气血。

经络对于五脏间的相互联系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看护好我们的经络。

如何理解五脏的联系?

这就涉及到祖国传统医学独特的观念——整体观。

比如,心脏可以跳动,看似只和心脏有关,实质牵连着其他内脏

“心与五脏”

1、心脏的跳动,离不开脾。

中医认为,脾化生的水谷精微

,上输于心,在心的作用下变化为血。所以,心脏所泵射出来的每一滴血,都离不开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劳。

如果脾的功能失常,则心血不足,血能载气,血虚则气虚,于是气血两虚,心脏还能正常工作吗?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2、心脏和肺脏的关系。

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了,心肺是紧密相连的。心脏不好的人,早晚肺脏不好。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心脏也别想健康。

而这个问题,古人用一个“宗气”的概念很好说明了。

中医学认为,肺化生而来的宗气,能灌心脉。心脏的跳动,时刻离不开肺所产生的宗气鼓动。所以说,心和肺,紧密相连。

3、心和肝之间的关系。

一次大怒之后,心跳很可能就不规律。总生闷气的人,心脏位置就会觉得闷。

用中医的理论解释,肝主条达。肝郁气滞,则一切脏腑的功能开展,都会不顺畅,心脏也在所难免。我们常看到电视里面有些人一生气就心脏病犯,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啊)。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所以,从心脏的例子看出,我们的内脏之间联系紧密,而联系内脏的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一座座“桥梁”——经络。

经络淤堵是疾病之源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崇尚整体的“小团队”。一切功能的开展,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由此可见,经络这条通道在其中尤为重要。

气血、津液、精微的输布,无不以经络为通道。脏腑之间的能量转换、交流和协调,无不以经络为沟渠。

通道一旦被掐断,意味着脏腑之间失联。内脏之间看着相互出现问题,也没办法帮忙,只能干着急!于是身体出现问题,身体机能彻底抛锚了。

看见,保持经络的疏通对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经络不通的表现

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实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就是

——疼痛。

具体到某条经络,就比如心经淤堵会有咽喉干燥、心口疼痛等症状;脾经淤堵会有舌根部疼痛僵硬,胃脘疼痛等。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所以,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就说明此处经络不通,具体分型判断如下:

1、疼痛气血不通:冷。

疼痛说明经络不通,继而导致气血不通,产生“冷”的感觉。

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肢体发冷可能是因为气血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如最常见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

2、热气不通:热。

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就容易引起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源于相关联的经络。

3、经络彻底堵塞通:麻和木。

比如我们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如果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4、经络不通:肿和胀

①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肿常由血瘀引起;

②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胀则由气滞引起。

长期在空调房里,饮食起居不良、坏情绪等都会使我们的经络淤堵。

转一转,疏通12经络

1、转动手腕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转手腕方法:

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掌形转动,也可以是拳形转动;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2、转动脚腕

脚腕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转动脚腕,等于刺激了十二正经的一半经脉,有益于增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

转脚腕方法:

①站着时:可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300下;

②坐着时:上身直,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③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以上任一方法进行经络疏通。祝大家周末愉快!

⊙注:本号为中医健康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