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掐斷"的結果!看完嚇一跳

我們身體的一切大病、重病,都可以視為經絡淤堵的結果。而疾病的好轉,也是臟腑之間經絡暢通,聯繫恢復的結果。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素問·調經論》說到:“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用今天的話來理解就是:五臟要維持正常功能,依賴於經絡的通達,運行氣血。

經絡對於五臟間的相互聯繫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我們要看護好我們的經絡。

如何理解五臟的聯繫?

這就涉及到祖國傳統醫學獨特的觀念——整體觀。

比如,心臟可以跳動,看似只和心臟有關,實質牽連著其他內臟

“心與五臟”

1、心臟的跳動,離不開脾。

中醫認為,脾化生的水谷精微

,上輸於心,在心的作用下變化為血。所以,心臟所泵射出來的每一滴血,都離不開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勞。

如果脾的功能失常,則心血不足,血能載氣,血虛則氣虛,於是氣血兩虛,心臟還能正常工作嗎?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2、心臟和肺臟的關係。

現代醫學已經發現了,心肺是緊密相連的。心臟不好的人,早晚肺臟不好。呼吸系統有問題的人,心臟也別想健康。

而這個問題,古人用一個“宗氣”的概念很好說明了。

中醫學認為,肺化生而來的宗氣,能灌心脈。心臟的跳動,時刻離不開肺所產生的宗氣鼓動。所以說,心和肺,緊密相連。

3、心和肝之間的關係。

一次大怒之後,心跳很可能就不規律。總生悶氣的人,心臟位置就會覺得悶。

用中醫的理論解釋,肝主條達。肝鬱氣滯,則一切臟腑的功能開展,都會不順暢,心臟也在所難免。我們常看到電視裡面有些人一生氣就心臟病犯,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可見藝術源於生活啊)。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所以,從心臟的例子看出,我們的內臟之間聯繫緊密,而聯繫內臟的就是我們身體裡的一座座“橋樑”——經絡。

經絡淤堵是疾病之源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崇尚整體的“小團隊”。一切功能的開展,都是團隊努力的結果。由此可見,經絡這條通道在其中尤為重要。

氣血、津液、精微的輸布,無不以經絡為通道。臟腑之間的能量轉換、交流和協調,無不以經絡為溝渠。

通道一旦被掐斷,意味著臟腑之間失聯。內臟之間看著相互出現問題,也沒辦法幫忙,只能乾著急!於是身體出現問題,身體機能徹底拋錨了。

看見,保持經絡的疏通對保持身體健康尤為重要!

經絡不通的表現

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其實經絡不通的首要感覺就是

——疼痛。

具體到某條經絡,就比如心經淤堵會有咽喉乾燥、心口疼痛等症狀;脾經淤堵會有舌根部疼痛僵硬,胃脘疼痛等。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所以,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有時候我們會有莫名的疼痛,那就說明此處經絡不通,具體分型判斷如下:

1、疼痛氣血不通:冷。

疼痛說明經絡不通,繼而導致氣血不通,產生“冷”的感覺。

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肢體發冷可能是因為氣血不通,氣血難以到達。

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如最常見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

2、熱氣不通:熱。

體內經絡不通,熱氣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散發出去就容易引起身體某些地方低熱、乾燥,或者局部異常出汗。

除了外邪引起的紅、腫、熱、痛與發熱所在的經絡不通有關,一般低熱可能來源於相關聯的經絡。

3、經絡徹底堵塞通:麻和木。

比如我們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疼痛;如果經絡被堵死,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麻木,只有改變坐姿,氣血通暢才能恢復知覺。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4、經絡不通:腫和脹

①經絡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腫常由血瘀引起;

②經絡不通也可以是無形的,脹則由氣滯引起。

長期在空調房裡,飲食起居不良、壞情緒等都會使我們的經絡淤堵。

轉一轉,疏通12經絡

1、轉動手腕

手腕是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共同穿過的部位,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條經脈,通過這些經脈,會將刺激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

轉手腕方法:

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先側平舉,再慢慢立腕,掌形轉動,也可以是拳形轉動;

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每轉儘量周全圓滿,緩緩轉動。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2、轉動腳腕

腳腕是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共同穿過的部位。轉動腳腕,等於刺激了十二正經的一半經脈,有益於增強全身各個系統器官的功能。

轉腳腕方法:

①站著時:可一隻腳支撐身體,另一隻踮起腳尖,順逆時針各旋轉300下;

②坐著時:上身直,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③躺著時:上身直,膝蓋微彎易著力,腳腕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以上任一方法進行經絡疏通。祝大家週末愉快!

⊙注:本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享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供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