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一、基本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為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徑路。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脈是經脈的分支。《醫學入門-經穴起止》說:“經者,徑也,徑直者為經;經之支脈旁出者為絡。”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一)經脈

1、十二經脈。又稱“十二正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闕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闕陰肝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2、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以外別道奇行的經脈,包括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但是隻有督脈和任脈有專行的路線與專屬的穴位,故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合稱“十四經”。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3、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十二經別(從十二經脈別行而離入出合、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筋(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十二皮部(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應於體表的部位)。

(二)絡脈

絡脈,是從經脈中分出而遍佈全身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1、別絡。是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處之絡與脾之大絡的總稱,又稱“十五別絡”。也有加上胃之大絡,“十六別絡”之說。 2、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且常浮現的脈絡。3、孫絡。是最小的絡脈,屬於絡脈的再分支,分佈全身,難以計數。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經絡研究:經絡是一種高聲波線

1987年,九十多歲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我曾經預言,經絡之謎,將由中國人民自己揭開,有幸言中,實是餘生之幸”。然而在科學昌明的今天,經絡之謎也沒有被揭開,但有許多研究和假設,正一步步掀開經絡的神秘面紗。

其中有項研究認為,經絡是生物體內隱性傳感線,國際上公認稱此線為LP-SC線,又稱高聲波線。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經絡的特性是低阻抗、高電位、高發光,就象壓貼在皮下及插進臟器內的透明薄膜管,很難分離,構成集成線路,起類似光導纖維的器能作用。1989年蘇聯西伯利亞醫學科學分院,也發現人體經絡的光導特性。這種特殊線路,對聲、光、電熱(紅外)和放射性同位素都有特殊的反應,本質上就是全波段的傳感線。每一種波段的傳導都有各自的特性,也就是個性,當在不同波段密度環境下,會發生不同波段的生物物理功能的效應,由此在人身上發生許許多多的奇妙反應。

經絡佈滿全身的功能作用,其獨特性就是它不依賴於中樞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而獨立存在,而依賴的是植物神經系統來控制,與中樞神經系統是並列協同關係;心臟、血液是絕對受植物神經系統獨立控制。怪不得在你身上,又不知要發生許多不由你中樞神經系統調控的神經“怪”現象,就是所謂“由不得你的一一不自主的行為”。

請人們要特別領悟這其中的道理,那麼就不要輕易冤枉說別人氣功態(放鬆練功態)非正常情景是“神經病”云云。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經絡下方,在表皮層和其皮層內的神經和血管的密度大於非經絡線路區,經絡線下方皮下組織中肥大細胞相對集中,這是讓經絡發生生理效應又一環境基礎。

植物同其他動物和人類一樣,也存在類似這樣的經絡,離開人體後的殘肢,依然還能起經絡效應功能。

請特別注意,經絡又叫高聲波線,除自身會發聲外,聲波傳感第一優良,怪不得佛家功法很早就形成了利用聲波的特殊功法和特殊療法,即利用聲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帶動其他波段(內氣)加快傳導,構成混合氣流,達到意到、氣到、聲到,增加頻率和溫度,提高了能量的蓄積和運行。

由於聲波的脈衝和遙控作用,經絡敏感的人,線路通暢的人,極易出現自發功,以至於自動跳舞、打拳等,甚至臥著,雙腳也同樣會舞動。

古代先民是從跳舞活動中體察到氣功的效應。跳一跳,身心愉快,健康隨舞而來。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唸經、誦經、唱經、咒語、唱哼,吐納、噓嘆聲等形式,都是以聲波功能為主的功法手段,通過聲波練功、傳(導)功。利用聲波的物理性及心理治療的醫療價值很高,以顫動音效果最好,頻率最高,能量最大,怪不得有些氣功師“怪聲怪氣”的,一般人深感不解!

黃帝內經說,五臟有聲,聲各有音,人有五音,宮(1)、商(2)、角(3)、徵(5)、羽(6),聲音相應則無病。就是說各臟器、皮、肉、肢體,物質特性不一樣,接收與發射的波都不一樣,由此也構成信息語言結構。

各種發聲的吐納功,都是聲波不同方式的運用。有代表性的功法中的“哼”、“哈"、“嘿",代表對“精”(治腎經系統)、“氣”(治任脈之胃、心、肺系統)、“神”(治督脈系統)的調理。還有六字真言功,連尾音其實是七個音(嗡嘛呢叭彌吽敕)為正順音或正音,起溫補的治療、保健作用;還有變音,即逆音,起瀉的作用,即“烏、姆、滷、補、譜、敕”與1、2、3、4、5、6、7音相對應。

另一種代表是吐納法六字訣,即“吹、呼、嘻、呵、噓、呬”,其對應性見下圖: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此外,還有人們在勞動過程中,隨時都要吶喊“啊——嘿!”。

經絡敏感性有遺傳性,父、母敏感,子女都敏感;一方敏感,有的隨父,有的隨母。

其他波種、波段,主要從眼、嘴、鼻、手掌、手指、腳掌、腳趾、穴位(如天目)、腦部思維(意念)器官都可以發射給功。給功有載荷性,但大多數波段很快就會衰減掉的,不要把信息物看得過分神秘,以至於迷信上當受騙。

各種手印,即為經絡線路的交接,其意義是起輸入與輸出作用,接通各臟器、器官進行能量傳輸運與推動生理功能的作用。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中醫基礎理論——初識“經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