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會越來越豐富,而以長大後的眼光去看當初童年時期的影視劇,往往會得到跟當時不同的結論,最典型的就是《情深深雨濛濛》裡的何書桓,小時候看的時候並沒覺得什麼,但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卻是個渣男。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何書桓渣男語錄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影視作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都是毀三觀的,比如今天要談到的這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當幸福來敲門》

不同年齡段所獲得的不同感受

一般來說,如果是《變形金剛》這種純爆米花片,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看完以後都不會有什麼差異特別大的感覺,而能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能獲得不同感觸的,也只有像《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種對故事、人物刻畫深入於髓的電影。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肖申克的救贖》,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當然,《當幸福來敲門》也屬此列。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很典型的勵志片,故事的題材與框架其實也是比較通俗的,就是主角在生活中遭遇各種挫折或不幸,但他並沒有向生活屈服,而是不斷通過各種努力來從逆境一點點的走出來,最後終於獲得成功的故事。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開始的主角父子是很貧窮的,兒子只讀得起一些低等幼兒園

有童鞋就說了,不就講述了這麼一個簡單道理的電影嗎?哪個年齡段看不都一樣?看起來也沒有值得二刷甚至多刷的意義啊?

其實,電影所講述的道理是否深刻,並不是評判它是否值得多刷的標準,最重要的是影片對其想表達的思想的表現方式與細節,理性的觀眾一般在意前者,而感性的觀眾則更注意後者,只要這兩點處理得好,這部電影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有二刷多刷的價值,同時不同年齡的人也會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感受。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細膩的表現方式

黑白分明

童年時期的我們,如果是看了這部《當幸福來敲門》,大概就只有一個感受,男主角好厲害,這麼大的挫折都打不倒他,我以後也要像他一樣那麼厲害。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電影的結局,是男主角終於獲得成功,入職了一家大公司

其實,小時候的我們想法很簡單,而且都喜歡將自己代入到各種藝術形象中的主角,因為大多數作品的主角都是偉光正的人物,一般最後還都有好結局,

這個時候的我們,通常都不會去想主角遇到的是什麼挫折?如果換成了我們又能否克服得了?我們是否又有主角那樣的先天/後天的硬實力或運氣?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但這一切其實都得來不易,但小時候的我們並不知道這些

畢竟孩子的世界是很簡單的白黑分明,“只要我們XX,就一定可以XX”又或者“這個是壞人,那個是好人”的想法,就是當時我們的標準。

毒雞湯?

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年輕氣盛,更喜歡類似《鋼鐵俠》之類的炫酷科幻片,慢節奏的文藝劇情片顯然與這個年齡段的我們相性很差,而這個時期的我們,往往心態都有一種急劇與童年時期完全割開的想法,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了。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少年時期的我們喜歡這種炫酷的!

因此,少年時期的我們,對這部《當幸福來敲門》,就沒有那麼多的讚許了,更多的,是質疑

比如,我們會覺得克里斯在出租車裡短時間內就把魔方拼好太假,克里斯每天為了賺錢而到處奔波,之前也只玩過這個魔方一次,又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拼好呢?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因為克里斯迅速把魔方弄好了,所以獲得了一次面試機會

克里斯因為被送到警察局,第二天只能穿著那套骯髒不堪的衣服去面試,而眾位高層面試官本來對他這衣著十分不滿,也知道他不過是高中學歷,然而卻聽他說了一兩句廢話以後,就讓他通過面試了?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原本很不滿,後來卻還是讓克里斯面試通過

而克里斯本身已經窮到沒辦法交房租被趕出去了,這個時候最後卻依然去這間迪安·維特公司做一個長達6個月而且沒有任何薪資的實習生?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6個月沒有薪資的實習.......

實習期間,克里斯因為要照顧兒子因此每天工作時間比其他實習生少了三分之一,然而他最後卻成為這群人裡面招攬到最多客戶的一個?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克里斯招攬了31個客戶

假,太假了!這就是騙人的毒雞湯!

什麼?你說因為這電影裡克里斯運氣好,比如他成功把之前投資的昂貴儀器賣出去了,因此暫時有了資金度過那段難捱的日子?又因為他運氣好剛好碰到一個願意跟他父子一起去看球的客戶擴充了人脈?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克里斯與客戶看球賽

社會那麼黑暗,哪裡來那麼多好運氣跟好人呢!所以這還是毒雞湯!

這大概就是少年時期我們看這部電影的感覺,質疑一切,同時因為內心希望大人們認可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儘管尚未踏足社會,但竭力要表現出自己已經熟知這個社會的樣子。

折中?不,那是受過傷之後的重生

區別於童年時的相信,少年時的質疑,進入社會遭受生活磨練之後的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部《當幸福來敲門》,卻又有一種全新的看法。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個時期我們的痕跡,因為找不到工作,克里斯只能各種省吃儉用,而我們剛進入社會一時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剛開始工作薪資很低時,也經常在“望物而嘆”。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克里斯只敢在賣出儀器,手頭稍微寬裕點的時候才敢給兒子買一條巧克力棒

在工作裡,經常被上司叫去做一些雜活或工作之外的事,甚至為此耽擱自己的事,最後有苦也只能自己吞下去。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現實中很多上司的影子啊

即使生活再艱難,但因為有家人,為了他們,我們仍然要繼續努力,再多的磨難,再大的風浪,在我們哭過之後,仍然要繼續前進。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克里斯跟兒子相依為命,我們也有自己的家人

這個時候的我們,不會再想著去挑這部電影的毛病,只會為裡面的情節而觸動,覺得它跟我們的生活多多少少都有點相似。

電影的主角克里斯,他在遭遇如此多挫折之後都能堅持下來,從來不放棄,對於我們來說,他變成了一個我們想成為的人。

現實裡我們遭遇工作上的困難,生活上的挫折,往往都會很打擊自己的自信心,這種時候,堅持對於我們來說,有時候是很遙遠的事情,但克里斯他能做到,這個時候我們會想,倘若自己能有像他一樣堅強的鬥志就好了。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我們如果可以成為他.....

說起來也是有意思,兜了一圈,

我們嚮往的東西又變回童年時期的。

當然,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小時候的我們,只是覺得主角厲害,只要他努力,任何挫折都可以克服。

而青年時期的我們,知道除了不屈的鬥志以外,更需要準確的方向以及對自己實力的增強,就好比電影中的克里斯一樣,他知道自己擅長跟人交際所以才投身投資行業,而同時他也一直在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硬實力。

少年時以為這電影講毒雞湯,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最想成為裡面的主角

不管機會是否到來,充實自己是首要條件,也是幸福的敲門磚

我們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像克里斯那樣成功,但我們不能因為“或許不能成功”就放棄對夢想、對美好的生活得追求。

這並不是《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而是長大以後的我們回顧這部電影所得到的感悟。


第一次看《當幸福來敲門》,我們覺得幸福一定會來敲門。

第二次看《當幸福來敲門》,我們覺得幸福怎麼可能會來敲門?

第三次看《當幸福來敲門》,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努力讓幸福來敲門。

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