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呢?

月音吐槽


只要把高句麗看作是後來的契丹、女真、滿清政權,就能理解隋煬帝和唐太宗一定要滅它的原因了。



我國的東北地區自古就有兩大優勢,一是有幾塊面積不大,但也絕對不算小的平原,可以自給自足,孕育出一個獨立政權;二是地理上相對離中原比較偏遠,而且又只能通過一條狹窄的遼西走廊與中原相連,進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自成氣候。

因而,東北地區自古就具備攪亂中原的戰爭,甚至有資格逐鹿中原。

中原的統治者不笨,知道東北原生民族若成氣候,肯定會對關內造成巨大隱患。所以自古以來,中原的皇帝若是有實力,必然會撲滅東北地區的土著政權。

遠的如漢武帝、司馬懿,在衛滿朝鮮和遼東公孫氏還未成氣候時就將其剿滅,用一戰換百年太平。司馬懿之後,毌丘儉又再伐高句麗,他也是以一戰定乾坤,保了大魏、西晉在東北方向幾十年的和平。

後來中原大亂,五胡進入中原,長達三百年的亂華時代開始。在這期間,高句麗趁中原大亂之時,通過積蓄實力,逐步蠶食,發展到北周後期時,已經變成了一個雄據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擁有相當先進文明和69萬戶人口的大國了。



很多人對69萬戶這個數字沒概念,我拿南陳做個對比。南陳滅亡時,官方統計的人口也就50萬戶,200萬口。當然南朝有很嚴重的人口隱匿問題,南陳的實際人口肯定高於200萬。但是高句麗作為半農耕民族,其民眾戰鬥力和動員能力肯定是要強於南人的。後來隋朝徵高句麗時,高句麗的總動員兵力竟然高達50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這已經完全可以與後來的契丹人、女真人相比擬了。遠超同時代南陳的動員能力。

並且,高句麗當時還有一個讓中原皇帝無法忍受的“缺點”——當時的高句麗已經在東北亞地區自成體系,建立了一個包含百濟、日本在內的利益共同體。


在這個由高句麗為主導的小圈子內,根本不拿中原王朝當宗主國,它們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以農耕為主業,依山修築無數易守難攻的城池,可說是在東北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這就跟南陳一樣,在江南自成體系,建立了一套以自己為中心的江南勢力圈。

中原王朝對四方敵國的態度自古就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懲,代我者死”。高句麗跟南陳一樣,與隋朝打對臺戲,具備了取代隋朝的潛力。隋朝征討它,就是必然的。



公元598年,高句麗軍萬餘人,試探性進攻隋朝遼西地區,被隋軍挫敗。隋文帝楊堅當即下令發兵三十萬,水陸兩路浩浩蕩蕩,實施反擊。這是隋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

不過,由於隋軍陸路出山海關後,軍中突然爆發了疫病;海路攻向平壤時,又遭遇了狂風大浪,船多覆沒。因而隋軍尚未與高句麗開戰,這次遠征就失敗了。

這次遠征失敗後,隋朝由於與漠北強敵突厥全面開打,無暇顧及東北,因而當高句麗國王主動請和後,隋朝就沒打高句麗了。

當然,休戰只是暫時的,高句麗的小圈子不打掉,東北不臣服於中原,隋朝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隋軍打服了突厥,隋煬帝繼位後,就又開始遠征高句麗,以完成隋文帝楊堅的未竟之志,徹底解除隋帝國在東北方向的隱患。

不過,我們知道,隋煬帝志得意滿,決策荒唐可笑,而且他又十分虛榮,總是給高句麗鑽漏子,使得隋軍的三次遠征,最後都失敗了。而隋煬帝本人也因為暴力統治,最終被臣子所推翻。

後來,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擊平四方群雄,尤其是打垮突厥後,高句麗問題就又擺在了他的面前。對於李世民來說,高句麗是一定要滅的,否則後患無窮。

於是公元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親率十萬大軍突入遼東,立求一戰解決問題。

不過唐軍當時雖然驍勇善戰,在野戰中連連以少勝多,斬殺高句麗軍。但隨著高句麗的堅壁清野,天氣轉冷,無法再戰,唐太宗的這次遠征最後也失利了。

唐太宗撤兵回國後,認真總結教訓,他認為滅高句麗不能只靠陸路,還得走海路。於是唐朝自此開始,認真發展海軍,力圖水陸並進,消滅高句麗。

時間來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唐軍的海軍練成了,朝鮮半島方向也出現內訌,滅亡高句麗的時機來臨。於是唐軍名將薛仁貴、蘇定方等大將出擊,在連續大敗高句麗軍,多次取得斬俘逾萬的大勝後。最終於公元668年,由年過古稀的開國老將軍李勣掛帥,歷時兩年,一舉將高句麗犁庭掃穴,完成了隋唐三代皇帝的未竟之志。

值得一提的是,唐將蘇定方攻滅百濟時,日本為了救百濟,曾派兵支援,但被唐將劉仁軌全殲於黃海。日本懼怕唐軍渡海登陸,倉皇遣使請降,向唐朝臣服。昔日的“高句麗小圈子”至此終結,東北亞地區再次臣服於中原王朝的腳下。

高句麗滅亡後,其民眾被唐朝內遷,後來與漢人同化。當然,唐朝不可能把高句麗人全部遷入中原,所以一部分高句麗人就與原本臣服於他們的粟末靺鞨人合流。這群人後來在唐玄宗時期建立了渤海國,並重新佔據了原屬高句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從這就可以看出,東北原生民族其實和草原民族一樣,都是生命力很頑強,有一絲機會就能浴火重生的戰鬥民族。如果中原王朝對他們的發展壯大置之不理,其後果必然是非常嚴重。

唐朝之後,遼國的崛起,金國的崛起,滿清的崛起,事實上都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原生政權不在意,默認其發展壯大,種下的惡果。

最後說一點:高句麗和高麗沒關係。高句麗滅亡時,極少一小部分高句麗人南遷,與朝鮮半島的土著三韓人融合。新羅滅亡後,由三韓民族出身的王氏一族建立的王氏高麗政權雖然國號與高句麗極近相似,但從民族構成來說,二者完全沒有關係。


Mer86


高句(gōu)麗(lí),位於今天中國的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相傳是由扶余王族高句麗人朱蒙所建立,從公元前一世紀建國,到公元七世紀被唐所滅,前後存在將近700年之久。

高句麗的人種構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鮮遺民等。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臨日本海,南到漢江流域,西北到遼河兩岸,北到輝發河、松花江流域。

PS:後來的高麗和本篇文章說的高句麗,不是一碼事。

老人家早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為什麼隋唐一定要前仆後繼滅亡高句麗,得從最早說起。

一、歷史上高句麗曾經多次入寇內地

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高句麗從建立伊始,就不是一個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內亂,高句麗就要發兵侵略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高句麗乘機聯合烏桓侵擾遼東郡、樂浪郡,兩郡百姓水生火熱,中央無力顧及,地方長官顢頇無能,根本無法遏制高句麗、烏桓的趁火打劫。最後出了一個能人公孫度才將其擺平,消停了好長一段時間。

西晉初年,高句麗充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復生氣並且變得更強大。

等到五胡亂華,中原喪亂的時候,高句麗本性難移,再次內侵,不僅藉機吞併了朝鮮半島以及遼東半島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時期,高句麗反覆聯合靺鞨、突厥南下,給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擾。

當隋朝建立時,擁軍60萬的高句麗,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後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此時,無論是從邊境安寧還是長治久安來看,消滅高句麗都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高句麗對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陳以前,就知道下一個目標無疑是自己,早就積極備武,積糧近達百年,即“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二、隋唐兩朝開疆拓土消滅威脅的本能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規律: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擴張,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是消除邊境上的安全隱患。

秦漢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擴張性強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麗、準格爾蒙古,四夷八荒,無論多麼強大,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最後都只能進入歷史的垃圾堆。

為什麼?

跟你丫死磕!

至於兩晉,宋明以後,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內亂,或者重文輕武自廢武功,視開邊為生事,邊境上的蠻夷部落,就有機可趁,前者是“五胡亂華”,後者是遼金元清相繼入主中原,惡果就是生民披髮左衽,文明文化,經濟社會嚴重倒退。

隋滅陳完成統一以後,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很不客氣地警告說:

“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麗的嬰陽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冊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麗王。

僅僅過了十年,598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隋文帝大怒,下詔黜除高麗王高元官爵,同時發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不過天公不給力,陸路進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無力作戰;水路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

最終,水陸兩路被迫撤軍,軍隊喪失大半。不過高麗王懾於隋朝軍威,趕緊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謙卑得稱自己為“糞土”了,天子還能跟糞土一般見識嗎?

於是,罷兵。

我們知道,隋朝僅僅兩代就滅亡,關於隋朝的歷史都是由唐人所寫。為了顯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確性,唐人在記錄隋煬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太客氣。

隋煬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滅亡高句麗上,卻是有說不出口的苦衷,即詔書所言“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這是因為,高句麗同時具有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的雙層特性(就像後來的建州韃奴),對中原政權的潛在威脅非常致命。

否則如果征伐高句麗沒有必要的話,為什麼唐朝歷經太宗高宗父子兩代,也要堅持繼續隋朝的政策?

儘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麗,雖然達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稱臣的目的,但也耗費了自己的實力,引發了天下大亂,最終導致隋朝兩代而亡。

不過,高句麗的威脅明擺在那裡,所以到了唐朝,儘管代價巨大,依然堅持攻打,直到最終將其消滅。

三、唐朝歷經兩代終於“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主動接連遣使朝朝貢,唐高祖李淵也借坡騎驢,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並放回隋朝虜獲的高句麗人。

對此,高句麗也放還俘虜的漢人萬餘,並毀了由戰死隋軍骸骨堆積而成的京觀,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

在這期間,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雙方使者來往頻繁,似乎和平可期。不過雙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終不免一戰。

高句麗方面,不惜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沿邊境修築了高句麗長城,自夫餘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總長度達千餘里,前後歷時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許高句麗臥榻在側,因為如果唐朝不採取果斷措施,任由高句麗一統遼東,那高句麗將繼續吞併靺鞨、百濟、新羅這些周邊國家,最終聯合北方的東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屆時,唐朝面臨這個強大的敵人,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勵精圖治十多年後,國力逐漸恢復,決心出征,於是下詔痛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並昭告天下"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

最後,歷經父子兩代,終於在唐高宗手裡完成了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一個心願:滅亡高句麗。

公元668年,薛仁貴滅高句麗。唐朝分置9個都督府 42 州100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2萬,駐屯平壤。

不久,由於高句麗遺民常發生叛亂,就高句麗數10萬戶內遷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隴右諸州的空曠之地,餘下的小部分高句麗族眾或奔突厥和渤海國,或向南奔新羅。

高句麗作為一個政權,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高句麗人,作為一個民族也與其他民族融合,從此銷聲匿跡蕩然無存。

PS:如果隋唐沒有堅持消滅高句麗的話,恐怕遼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時間表就要提前了。


小奔說史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可以說已經是發展到最頂峰的時候,對中原地帶的威脅與影響隨處可見,為了防止國家被侵犯,自然隋唐皇帝要多次征討高句麗。關於具體的事情經過,不妨讓我為你細細分說。


一、高句麗的歷史

高句麗原本只是中原的一個諸侯國,在公元前37年(漢元帝時期),他們的諸侯是朱蒙,後來隨著中原的戰亂以及衰弱,對諸侯國管理失控,最終導致高句麗不斷髮展強大,以至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實力雄厚,獨立成國。

自從高句麗成為一個國家之後,可以說跟中原的戰爭基本上沒有停止過。不管是曹操東征高句麗,還是北魏時期與高句麗的戰爭,都打得轟轟烈烈,讓人驚心動魄。

可是這個國家人民就是好戰,不管怎麼打,他們還是閒不住。在隋朝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原以後,高句麗的鄰居兄弟新羅都已經向隋朝低頭,就是高句麗還在陽奉陰違,專門搞破壞。

也就是隋唐時期,高句麗發展狀況達到頂峰,他不僅國內整個運行系統健全完整,而且國家地勢易守難攻再加上得天獨厚的肥沃土地,讓這個國家過上富裕生活。一旦國家富裕了,野心也就會變大,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可謂是老大,還有小弟新羅總被欺負,不讓新羅到中原進貢。

除了新羅之外,百濟可是高句麗的鐵桿粉絲,高句麗去哪裡他去哪裡,還有日本,三個國家形成戰略合作關係,不管哪個國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國家,另外兩個都會鼎力支持。

根據史料記載,高句麗不僅土地廣袤,還人口眾多,並且全民皆兵,軍隊人數高達六十萬,要知道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十個節度使的兵力加起來還不到六十萬,足以見得高句麗的戰鬥力有多讓人恐懼。

(高句麗)其國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隋書》

本來自身實力雄厚,再加上還有兩個鐵桿粉絲支持,高句麗在隋唐時期簡直迷失自我,一不注意就偷偷偷襲中原。比如最開始在隋朝時期,高句麗就悄悄進攻遼西重鎮,讓隋文帝楊堅十分火大。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本來打算去跟他們好好溝通和平相處,結果高句麗高姿態對唐太宗李世民愛搭不理,氣得李世民只想滅他國家。


二、隋唐時期對高句麗的征戰

公元598年,由於高句麗突襲遼西地帶,讓隋文帝楊堅很是火大,就集中三十萬軍隊去親征高句麗,想要一舉把高句麗滅掉。

可是隋文帝還是太小看這個國家,經過長途跋涉,隋文帝的軍隊很多士兵得了疾病,無法作戰,還有高句麗特殊的地勢條件,易守難攻,再加上高句麗軍隊還有點猛,這場戰爭最後匆匆結束,隋文帝也擔心自己軍力消耗過大,就帶兵回家。


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楊廣更是暴脾氣,必須剷除高句麗,曾經三次叫軍隊去攻打高句麗,但是還是同他父親隋文帝一樣的結果。畢竟這個國家還是有點厲害,哪有那麼容易滅掉。

不僅沒有把高句麗滅掉,隋煬帝楊廣還把自己國家搞的支離破碎,最終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將其殺死,從此隋朝江山易主。直到李淵以及李世民等人最後再次統一,建立唐朝,中原局勢才穩定下來。

在唐高祖李淵時期,為了國家內部穩定,當然是沒有精力去攻打高句麗的,正是這些時間,高句麗繼續悄悄在中原的一些地帶進行揩油,最後李世民登基,不得不對這個國家引起重視。

公元645年,李世民覺得唐朝如此強大,想去跟高句麗談談,雙方和平相處,誰知道高句麗並不買賬,殘忍拒絕李世民,讓李世民一氣之下再次帶兵親征高句麗。

李世民親征,雖然取得一定的勝利,但是還是沒有滅掉高句麗,高句麗更加猖獗。後來李世民去世,把滅高句麗的任務交給唐高宗李治。李治派手下大將薛仁貴、徐茂公等紛紛前往高句麗征戰,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但是依舊沒有滅掉高句麗,綜合分析原因就是高句麗的兩個鐵桿粉絲日本和百濟總派兵支援高句麗。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於是唐朝軍隊於663年將百濟滅掉,又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支持高句麗。

基本戰局勝利局勢已經形成,666年,高句麗又給了唐朝一個助攻,他們的名將淵蓋蘇文去世,其兒子開始爭奪政權,搞得內部一片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唐朝軍隊在徐茂公(李勣、徐世勣為同一人)的帶領下趁虛而入,兩年後(668年)一舉拿下高句麗,完成了隋唐兩個朝代四個皇帝持續七十年的大業。


三、為何要攻打高句麗

關於為何攻打這個問題,通過以上戰事的再現,我們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高句麗不老實

前邊已經說過,在隋朝時期,高句麗不僅打壓新羅,不讓他們到中原進貢,還時不時就對遼西重鎮進行突襲,搞得隋朝國內一片恐慌。唐朝時期高句麗也是和百濟、日本拉幫結派,對中原地帶虎視眈眈。

在這樣的情況下,隋唐君王當然會引起足夠重視。剛剛經過數次戰爭取得國家統一的君主隋文帝與唐太宗,對國家政權穩定和國土完整看得十分重,並且堅決不允許其他國家侵犯自己領土。


剛好高句麗觸犯了兩個君主的底線,當然隋唐就要派重兵好好收拾高句麗。

2、高句麗威脅很大

高句麗除了人口眾多地域廣之外,還與百濟、日本搞聯盟,這在中原隋唐的眼中,明顯他們就是想對中原有行動。只要稍微有點政治覺悟的領導,都能很清楚明白這種形勢,要是我方不主動剿滅對方,最後換來的結果必然是被對方剿滅我方,所謂先下手為強,於是隋唐紛紛攻打高句麗。

3、隋唐國力強盛

以上兩個原因都是從利益關係分析的,現在我們從實力分析一下。隋唐時期的中原地帶實力雄厚,不管是隋文帝楊堅還是唐太宗李世民,兩個人本來就是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對自己綜合實力很自信。

不僅僅是自信,實際上當時實力也很強大,唐朝在李世民時期把周圍國家打得服服帖帖,沒人敢惹,還有隋文帝也是很不錯,要是換一個時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估計就是高句麗打中原,而不是中原打高句麗。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要是隋唐時期綜合實力不足,怎麼可能與高句麗對抗,更加不可能主動出擊,去滅掉高句麗。


結語

這場經過七十年的滅高句麗之戰,不僅最後取得勝利,還是一場對中原地帶後期穩定奠定基礎的戰爭。它充分讓周圍國家看到隋唐的實力,從而再也不敢侵犯領土,這何嘗不是一件值得記入史冊的大事呢?



嗔痴歷史觀


高句麗是位於東北亞的政權,有一部分疆土在中國東北的南部,也有一部分在朝鮮半島的北部。

高句麗還有個別稱叫“高麗”。當然,肯定有人不懂裝懂地跑出來區分這兩個詞。事實上,自南北朝時期起,高句麗就開始以“高麗”作為政權的簡稱。此外,中原王朝也會冊封高句麗的統治者為“高麗王”。

至於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消滅高句麗,這話說起來可就很長了。

首先,高句麗多次入侵過隋朝的邊境。

這是隋朝和高句麗衝突的背景之一。

例如,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的嬰陽王就率眾入寇遼西,並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這一事件促使隋文帝楊堅決定發兵討伐高句麗,派出三十萬水陸大軍,由漢王楊諒、王世積等人率領,奔赴高句麗戰場。

但是,這場戰爭並無結果,隋朝軍隊準備不足,所以無功而返。最後,隋朝和高句麗通過外交渠道,解決了這場紛爭。

嬰陽王向隋朝上表謝罪,隋文帝也相應地撤回軍隊。

隋煬帝伐高句麗,是因為隋朝改變了羈縻政策。

隋朝的周邊,有很多不被其直接統治的部族。

對於這些遊離在外的政權,隋朝原本採取的是安撫政策。然而,隋煬帝上臺後,改變了這項政策,決定將其都納入朝廷的管轄範圍內。

對於高句麗,隋煬帝君臣是這麼看的:

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乎?

換言之,隋煬帝改變了羈縻政策,決定恢復漢四郡的舊制度。這就是他發起三徵高麗的原因。

唐朝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麗的本質原因,仍然是想要恢復遼東故土。


HuiNanHistory


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呢?簡單說沒有恩怨,完全是東亞政策使然。從公元598年到公元668年,隋唐兩朝對高句麗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特別是隋朝的四徵高句麗可謂是傾舉國之力。據統計,在這70年的時間裡,兩個王朝共出動大軍十餘次,致使曾經不可一世的高句麗精疲力竭、油盡燈枯,如一顆枯萎的大樹,告別了不再屬於自己的春天。



隋初與高句麗的關係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當時高句麗已經與百濟、新羅並列於朝鮮半島。百濟首先向隋朝派出使節以示祝賀,高句麗緊隨其後,新羅則無動於衷。十三年(594年)後,新羅姍姍而致。然而半個世紀之後,高句麗與百濟消聲滅跡,動作遲緩的新羅卻成了半島的主人。

論三國實力,高句麗最強,疆域最廣,因此也得到了隋文帝的另眼相待。就在高句麗第一次到隋朝朝貢時,隋文帝冊封高句麗王高陽為“高麗王”,承認其領土及國家的獨立。同時,隋文帝還授予高麗王“大將軍”、“遼東郡公”。前者為正三品散官,後者為爵位。

而對百濟王扶余昌則授“百濟王、上開府儀同三司、帶方郡公”,對於節奏慢了數拍的新羅王金真平也沒有吝嗇,同樣賜王封爵為“新羅王、上開府儀同三司,樂浪郡公”。注意,“大將軍”與“上開府儀同三司”,同為散官,但前者為正三品,後者為從三品。可見隋朝有意將高句麗扶上主導位置。如此一來,高句麗應該“知恩報恩”,一直與隋朝保持良好關係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


隋朝與高句麗兵戎相見

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僅與隋朝維持了四年和睦關係的高句麗向岌岌可危的南陳拋去了媚眼兒,得到朝貢的陳叔寶眉開眼笑。好景不長,公元589年,隋朝滅掉南陳。覆巢之下無完卵,高句如同大石頭下翻出的螞蟻一樣急匆匆、四處亂竄。

兩年後,高句麗主動與隋朝修好。富有大國情懷的隋文帝不計前嫌,以禮相待,雙方關係看似趨於穩定。然而,開皇十八年初(公元598年),高句麗率靺鞨部毫無徵兆的襲擊了遼水以西的隋境。隋文帝大為光火,馬上派五子漢王楊諒率30萬大軍征討高句麗。當然,既無作戰經驗的主帥與輕敵大意的隋軍乘興而去敗興而歸,30萬大軍損失十之八九。隋朝遭遇慘敗並沒有知難而退,反而成為隋唐連續遠征高句麗的開端。


高句麗為什麼要觸怒隋朝

縱觀歷史,每一個統一王朝從建立到強大必然經歷一個向外護張的過程。因此,隋朝建立不久,雄心勃勃的隋文帝就從關中本位路線轉變為東亞擴張路線。但是隋朝的後院不穩,因為盤踞著強大的突厥。正當隋文帝憂心忡忡的時候,突厥自行分裂為東西兩部。於是,隋文帝抓住機會將安義公主下嫁東突厥其中的小可汗突利可汗,表面上又支持突利統一突厥各部,實際上以此離間東突厥內部關係,層層弱化突厥的整體實力。

隋朝一石二鳥,如果威脅減除,那麼就有可能將手伸向遼東,打壓日益壯大的高句麗,或是突厥也會伺機東擴,吞併高句麗。所以高句麗先知先覺,故意攪亂這一局面的形成,不可否認,高句麗同樣懷揣著蠢蠢欲動的大國夢。但是高句麗並沒有足夠的勇氣來對抗隋朝,因此用唇亡齒寒的故事將近鄰靺鞨部忽悠上戰船。

所謂靺鞨,就是通古斯系統的女真人祖先。隋朝時候靺鞨分化為粟末、伯咄、安車骨、白山、黑水、佛涅、號室等七部。與高句麗一起挑戰隋朝的就是粟末靺鞨與白山靺鞨。隋朝當然清楚高句麗的意圖,於是迅速做出反應,結局就是從第一次到第四次的遠征失敗,致使隋朝國力喪盡,榨乾百姓油脂,淹沒於轟轟烈烈的起義洪流。隋朝意圖成為東亞盟主的願望化為泡影,也讓唐朝前車可鑑。因此,唐朝不會重蹈隋朝覆轍



唐朝征服高句麗

高句麗拖垮了隋朝,如法炮製唐朝,積極未雨綢繆。從公元631年起,高句麗歷時16年,築起一條從扶余城到渤海沿岸,橫貫西北邊境,總長千餘里的城牆,號稱“千里長城”。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高句麗大將泉蓋蘇文聯合百濟入侵新羅,擴張野心呼之欲出。唐朝出於對新羅的保護,派出使者調停戰爭,而此時的高句麗已經如打足了氣的皮球一蹦好幾米高,彷彿將一切都俯視在腳下。所以,高句麗不僅對唐使傲慢無禮,而且還將其拘禁。於是,心高氣傲的唐太宗被激怒,在有生之年連續發動了大小三次針對高句麗的攻擊,但結局差強人意,稱不上光鮮。

唐太宗戎馬一生、縱橫天下,而高句麗之戰卻給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層灰色。也許,人們大都追求飛揚的人生,其實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唐太宗之後,資質平平,以懦弱著稱的唐高宗卻出奇制勝,利用遠交近攻遊戲於顯慶五年(公元660年)聯合新羅滅掉百濟。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泉蓋蘇文去世,其三個兒子如當年袁紹幾個兒子一樣因爭奪繼承權而內訌不止,結果兩年後被唐朝趁機攻滅。公元668年9月,唐朝大將李勣率軍控制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為唐朝與高句麗的長期抗爭畫上句號。


結語:安東都護府的設立,是唐朝表明對待遼東的態度,同時也是隋朝意圖的延續,那就是實現對該地區的羈縻統治,維護帝國的整體安定。而這個過程必需通過消滅同樣雄心勃勃的高句麗來實現。其實隋唐王朝的美麗夢想並不會完全實現,事實證明,一直奉行親唐路線的新羅並不安於唐朝的羈縻統治而小動作不斷,因此逼迫唐朝於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再次遠征新羅。新羅隨即服軟,唐朝撤軍,但是安東都護府卻在當地民眾的騷擾下不斷西遷,至到廢置。

唐朝並不能從整體上控制這一片遼闊區域的勢力,以致於渤海國應運而生。不過,總體上渤海國及新羅都與唐朝保持了良好的關係,維持了這一區域的相對穩定。不僅如此,這一時期還有不少新羅系統的居民移居山東地區,雙方關係越來越密切,並一直持續到唐末。特別是在新羅時期,漢字傳入新羅,中國姓氏也在當地形成。



通過消滅高句麗、瓦解百濟,扶持新羅,唐朝終於確立起了穩定的東亞政策。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公元前108年夏,漢武大帝的軍隊平定了朝鮮,朝鮮故地變為了大漢朝的四個郡,即:樂浪、玄菟、真番、臨屯。

僅僅61年後,即公元前37年,扶余王室成員朱蒙因王室鬥爭南奔至大漢朝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建立了高句麗。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高句麗的國土已經擴大到幾乎將原本的真番、臨屯、樂浪三郡全部,玄菟郡以及遼東郡的很大一部分,漸漸成為了中原北面的一個威脅。

隋徵高句麗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年),高句麗聯合靺鞨共同發兵,襲擊大隋的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這才引起次漢,大隋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30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共三十萬軍竟都意外撤退,陸路碰上了雨季,道路難行,時間拉長,糧草不繼,而水路則碰上了海上大風,多艘船支沉沒,大軍未到便撤退了。自此,隋文帝未再征伐高句麗,高句麗自然也不再守藩國之禮。

所以,一為教育高句麗不守藩禮,二為解除北方的威脅,隋煬帝於大業八年(612年)一徵高句麗,結果慘敗;大業九年(613年),二徵高句麗,趕上楊玄感造反,隋煬帝不得不退兵;大業十九(614年),國內已經大亂的大隋第三次征伐同樣不堪戰爭的高句麗,高句麗王被迫請降,以行緩兵這計。隋煬帝不知有詐,命令撤軍。

結果,高句麗王不但沒有來大隋朝見,還俘獲了大量高句麗人。大隋國不但沒有拿下小小高句麗,最後還在內憂外患之間,很快便滅亡了。

唐徵高句麗

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來大唐,述說高句麗如何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多麼似曾相識的一幕。當年,辰國(位於朝鮮半鳥中南部)的國君想要朝見漢武大帝,也是被當時的朝鮮阻止的。本著先禮兵兵的原則,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不過被高句麗一口回絕了。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也做出了當年漢武大帝一樣的命令,攻打高句麗。貞觀十九年(645年)四月到九月,整整打了半年的時間,大唐攻城掠地,收穫頗豐,但是卻遲遲未能拿下安市城,天氣漸冷、糧食將盡,大唐的軍隊也只得撤退。

此後,大唐開始採用騷擾的政策,不再派大軍大規模戰爭,卻開始派一萬餘軍隊不定時進行騷擾,破壞高句麗的收成。與此同時,南方的新羅和百濟也開始了對高句麗的戰爭。

最終,在668年,終於全面平定高句麗,並在其境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統一管理。高句麗王被俘虜,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及眾多百姓被遷至中原,融入中原民族之中。


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隋還是唐,對高句麗最初的態度都不是非滅不可的,更多的是希望他們臣服,而不是成為自己的威脅,更不要因為高句麗的存在,而影響大隋或大唐與周圍國家的邦交,這才是根本的。但是高句麗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幾次三番挑釁,最終導致了自己亡國的命運。


水一白聊歷史


從某種意義上說,隋朝和唐朝之所以要滅掉高句麗,最主要因為是一塊地盤,它叫做遼東。

遼東這個地方,狹義上是指的我們現在的遼寧省,廣義上是指整個東北三省。但不管是從狹義還是廣義,遼東在中國版圖上,是一塊非常特殊的地區,從地理上來看它在長城以北。

因為它在長城以北,所以從地緣上,遼東似乎不是傳統的農耕文明地區,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塊地方都沒有被開墾出來。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從三國時期的公孫度家族開始,這塊地方逐漸成為最重要的農耕文明地區之一。

然而,因為它在長城以北,所以從地緣上,中原王朝對它多少是鞭長莫及,因此後來司馬懿遠征遼東誅殺公孫淵後,並沒有對這塊地方進行直接有效的統治,而是將這裡近30萬的居民全部遷回中原,主要也是避免這裡又形成一個地方割據勢力。

此後,中原王朝開啟了近300年的南北朝分裂和動盪時代,中原王朝更加無暇顧及遼東,同時由於遼東本土居民被大量遷回中原,導致旁邊的高句麗王朝趁機不斷向遼東滲透,最終這塊地方被高句麗成功佔據。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是開墾工具越來越先進,這塊地方的黑土地被大量開墾出來,其農耕文明也是越來越成熟。這樣所導致的潛在後果就是,這塊地方一旦被長城以北某個強大的野蠻民族佔據,後果常常是災難性的。

因為,隨著遼東地區的農耕文明日益發達,野蠻民族控制這裡後,就很容易實現漢化,也就是積累起足夠的農耕文明統治經驗。這對中原王朝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想當初,匈奴、柔然、突厥強大時,之所以對中原王朝的威脅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統治農耕文明地區的的經驗和能力,所以對於長城以南的土地,缺乏不可遏制的慾望。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入侵中原,往往只是一番搶劫後就撤出,很少直接佔據長城以南的土地。

但是,後來的契丹、女真、蒙古、滿清,卻因為在統一長城以北的過程中,統治了遼東這種農業文明相對發達的地區,不僅積累了統治農耕文明地區的的經驗和能力,還對傳統農耕文明地區,有了無可遏制的慾望,由此也拉開了北方蠻族一再入主中原的序幕。



當時的高句麗,其地盤已經擴展到遼河以東,幾乎佔據整個遼東地區,其地盤和三國的遼東公孫家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遼寧、吉林和北朝。從某種意義上說,當時的高句麗,其整個格局幾乎就相當於皇太極時期的清朝。

唯一的區別可能只有兩點:一是黑龍江省還沒被佔據,但隋朝時期的黑龍江還是塊荒蠻之地,所以這一點無關痛癢;

第二點就是,皇太極當時已經將統治蒙古高原這塊地盤的蒙古部落給打臣服,所以他可以開始南下入侵中原王朝,但當時的高句麗還沒有將統治蒙古高原這塊地盤的突厥人給打臣服,所以他暫時還無法南下入侵中原王朝。但是,如果這樣放任下去,後果顯然是不堪設想。

換句話說,如果中原王朝不及時壓制高句麗,它就有可能在東北地區,建立以它為中心的地方秩序。這種格局一旦形成,蒙古高原、東北地區的蠻族,就有可能在中原王朝、高句麗之間縱橫開合。到時,輕者會導致中原王朝苦心經營的國際戰略地位可能徹底喪,重則就會提前出現北宋和遼國這樣的對峙局面。

不僅如此,遼東地區還有非常豐富的鐵礦石,這些鐵礦石落在高句麗或者草原霸主突厥手中,對於中原王朝都大大的不利。雖然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直和中原王朝不對付,但是能入主中原的,卻大都是東北出來的,東北兵精糧足器銳,不可小覷。

只要我們知道這種基本事實,自然就會知道,為什麼無論隋文帝、還是隋煬帝、抑或是唐太宗、還是唐高宗,為什麼都要一門心思與高句麗死磕。因為中原王朝絕不能容忍這種地方,被一個地方強國佔據。


我是趙帥鍋


原因並不複雜,如果你瞭解隋唐是起家於關隴集團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

關隴集團起源於北魏六鎮,而北魏則是一個鮮卑化政權;而鮮卑人正是起家於東北的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高句麗佔據的正是鮮卑故地。

而高句麗人正在複製鮮卑人的崛起。對於隋唐的當家人來說,由於其本身就脫胎於鮮卑軍事集團,對於鮮卑人的發家史再熟悉不過,當然不會允許這種局面再次發生,也就是說隋唐絕不會允許高句麗成為下一個慕容鮮卑、拓跋鮮卑。你說他們反應過敏也好,有先見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絕對要把這個潛在的敵人扼殺在搖籃之中的。

事實上,後來的歷史證明隋唐皇室一點都沒有神經過敏,他們所擔心的都成為了現實。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遠古的商周不論,二十五史的記載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亂華的鮮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鮮卑,還是後來的遼金,其實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東北漁獵民族;而儘管草原遊牧部族強豪層出不窮,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後威脅中原,但真正能夠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卻只有蒙古一族。

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說,慕容氏、拓跋鮮卑乃至更晚一點的青海和隴西地帶的吐谷渾,已經向人民證明了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的戰鬥力。

同樣的,當隋唐建國的時候,高句麗已經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數百年的發展,高句麗從一個小小的部族發展成一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割據政權,其實力已經完全不在代北時期的拓跋鮮卑之下。

隨著實力的增強,到了南北朝後期,高句麗已經開始頻繁介入中原爭霸,甚至在北周進攻北齊時,還借兵於北齊,插手中原事務。

這些事情,隋唐的當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楊堅建立隋朝以後,當楊廣大軍南下攻陳的時候,高句麗二十萬大軍又開始騷擾遼西,與陳南北呼應。

這些舉動自然極不友好,雖然當時的隋唐都足夠強大,但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肯定是無法容忍的。

巔峰時期的高句麗擁有50餘萬軍隊,已經成為東北亞一個不容忽視的強權。

雖然後世可能對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為突厥的攻擊性更強,而高句麗走的步子更穩,相對不那麼引人注意罷了。而且當時高句麗已經開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來越有趣。

當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擴張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路數,發家於白山黑水,向西統一大漠,然後南下;現在高句麗與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後世的遼金蒙古女真路數都是一樣的,統一東北,滅掉草原諸部,成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統天下。而凡是解決了漠北問題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統;凡是漠北解決的不乾淨的,比如拓跋鮮卑、遼、金,在其進入中原之後,漠北很快會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遼、金就得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困境,一統天下自然就無從談起。

這麼一個強大的敵人在身旁虎視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擺在眼前,不滅掉高句麗,留著過年麼?

但隋唐雖然滅掉了高句麗,卻沒有在東北建立有效的統治,當其衰落以後,還是吃了當地部族的虧。比如崛起於唐後期的契丹。

這個難題一直到清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清入關以後,一直不允許中原人士進入關東龍興之地,而且在東北駐有重兵。但當清開始衰落,不得不允許漢人闖關東以後,東北還是和關內一樣,變成了漢人的地盤。只能說,文化的力量雖然緩慢,但更長久。


江上一峰青


隋唐是中國帝制時代的第二個鼎盛期,它們都曾數次興兵遼東,征伐高句麗,直到唐高宗總章元年才艱難的將其滅國。高句麗作為一個偏居東北一隅的小國,為什麼被強大的隋唐視作眼中釘,必除之而後快?

其實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點:

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草原汗國勾結,威脅中央王朝

高句麗之所以有底氣和強大的中央王朝抗衡,不是他自身有多強,而是藉助了草原汗國的威勢,用來以小博大。除此以外,遼東所在的位置也得天獨厚,進可威脅中原王朝的河北之地,退則能依託茫茫大山進行防守。

隋朝消滅南陳,統一江南以後,偏居東北的高句麗就已經很有危機感了,其君臣上下都很清楚,強大的隋軍馬上就會劍指遼東。

在這段時期,高句麗的處境開始變得尷尬,由於地區小強國的身份,一直遭到遼東各部族忌憚。如當時還不是很強大的契丹,始終頻繁接觸突厥和隋朝,試圖擺脫高句麗的控制。

所以,突厥對待高句麗的態度則比較曖昧,一面削弱,一面又拉攏。當隋朝有意聯合突厥共同打擊高句麗時,突厥往往很願意出兵。但是,一旦隋朝要打滅國之戰,突厥就會消極抵制,甚至在背後捅刀。

開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伐高句麗,便遭遇了突厥人大規模的襲擾犯境。與高句麗開戰以後,隋朝不得不同時在東北、漠北、西北三處分別作戰。

當隋軍遭遇挫折時,隋文帝對形勢做了清醒的判斷,果斷選擇撤軍。為了報復突厥的背後插刀,隋文帝在開皇十九年大舉進攻突厥,此戰突厥汗國大亂,自此以後分裂為東西兩汗國。

表面上隋朝已經控制住局面,但突厥並不甘心臣服於隋朝,於是又搞起了外交戰略。從西北的吐谷渾到東北的契丹、高句麗都成了它拉攏的對象。

直到隋煬帝繼位以後,突厥的外交戰略已經基本實現,隋朝周邊大大小小的部族均已被拉攏過去,由西北到東北對隋朝形成了包圍和夾擊的態勢。

而高句麗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成為這個包圍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大業三年,隋煬帝徵發五十萬眾北巡,當他發現突厥牙帳中竟然聚集著奚、室韋、吐谷渾、高昌以及高句麗等數十部落的酋長時,不免心生警惕。

為了打破突厥的外交包圍,隋煬帝在大業五年征討吐谷渾,掃平來自西北的威脅,大業六年又謀劃分裂西突厥,到大業八年,基本達成目標。

當解決了來自西北方的威脅以後,隋煬帝在大業八年正式下詔,親征高句麗。只要滅了高句麗,就會徹底打破突厥謀劃的包圍戰略。

這也是隋煬帝執意攻打高句麗的直接肇因。

而唐朝滅高句麗,其原因固然是解除來自東北方的軍事威脅,但這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

大一統思想下的收復故土

由於有了隋朝三徵高句麗而亡國的前車之鑑,唐朝在對待高句麗時就謹慎了許多,即便這個東北小強國帶來的威脅一點也不比隋朝時代小。出於現實局勢考量,從唐高祖到唐太宗執政早期,與高句麗始終都維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

這種情況直到唐軍生擒頡利可汗才有了改變,草原上的突厥汗國轟然倒塌,圍繞在唐朝周邊的敵對部族基本都被消滅,孤零零的高句麗失去了可堪借力的支點,再無法博弈於大國之間而得利。

即便形勢一片大好,唐太宗也沒有急於興兵征討高句麗,而是安穩的消化突厥內附以後眾多的部眾。

所以,這一時期,唐朝征討高句麗,主要目的已經從消除威脅轉為收復故土。唐太宗曾不止一次提過:

“高句麗所居本四郡。”

這明確表示了,攻打高句麗乃是恢復漢家四郡之地。高句麗竊據於此,唐朝出兵討伐,為了收復故土,是正義之師。

收復故土,看起來只是遲早的問題。

可惜好景不長,突厥內附以後,薛延陀部填補了草原上的權力空間,建立薛延陀汗國,很快就成為唐朝最強勁的對手。

想必高句麗君臣上下肯定長長鬆一口氣,他們又可以玩博弈於兩強之間的把戲了。

貞觀十七年,高句麗打算吞併新羅,為了阻撓唐朝的干涉,遣使往薛延陀,挑撥他們與唐朝之間的關係。

高句麗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唐太宗在進行了一年的準備以後,於貞觀十九年御駕親征。此戰雖然未能全功,但仍舊大大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使之距離亡國只剩下一步之遙。

唐太宗尚在遼東戰場時,薛延陀汗國可汗夷男病死。短短一兩年間,這個曾經敢於叫板唐朝的草原汗國分崩離析。

高句麗再次失去了可堪利用的支點,這一次,再沒有奇蹟出現,草原上也沒有出現取代薛延陀的強大汗國。

在薛延陀汗國瓦解以後,唐朝邊境的軍事壓力變得相對寬鬆,針對高句麗的戰爭便不再追求速戰速決,而是打成了持久戰,步步蠶食。

直到總章元年,九月,唐軍攻入平壤城,高句麗滅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四郡故土盡歸唐朝。

高句麗極度敵視中央王朝,隋唐為了維護宗藩體制

高句麗作為區域強國,對中央王朝一直懷有深深的敵視。而中央王朝出於自漢朝以來的政治傳統,對周邊部族小國均採取羈縻朝貢政策。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藩屬,叛服不定,對中央王朝的宗藩體制帶來了嚴重衝擊,為各藩國做了極不好的示範。

如果中央王朝不能對此予以適當的懲罰,身為宗主將威信盡失。

隋朝建立之初,高句麗尚能遣使來朝,但隨著雙方關係惡化,高句麗便斷絕了與隋朝的一切往來。

直到隋朝滅南陳以後,雙方關係在短暫的緩和以後再度惡化,其整體外交策略也是親突厥而遠隋朝。尤其是隋朝頻頻要求高句麗國王親自來朝的情況下,高句麗出於不信任,幾次三番的明確表示拒絕。

從開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直至隋亡,高句麗始終以強硬之態對抗隋王朝。就算隋煬帝第三次親征時,高句麗曾短暫稱臣,也僅僅是權宜之計的表面敷衍。更何況,隋煬帝返回國內以後,其君臣仍舊不奉命,甚至連隋朝俘虜都不肯放歸。

所謂稱臣,就是高句麗對隋朝徹頭徹尾的欺騙。隋軍前腳剛走,它馬上就變臉不認賬。

當然,隋煬帝已經沒有能力懲罰這種欺騙行為。回去以後,他被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折騰的焦頭爛額,心灰意冷,社稷尚且難保,哪裡還有心思和精力繼續征討東北一隅的高句麗?

唐朝立國以後,高句麗雖然與之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但在某種程度上,雙方之間更像盟友,而並非宗主與藩屬。

高句麗始終試圖讓自身與唐朝保持相對一致的地位。其中緣由,除了隋煬帝以送人頭方式帶給他們的自信以外,更多則出自於對中原王朝懷有深深的敵意和蔑視。

這種看似與實力不匹配的自信並非無中生有,隋煬帝征討高句麗,三次都損失慘重。高句麗將斬殺的隋軍將士屍骨堆成一座座“京觀”,一者炫耀武功,二者用以警告來犯者。這些京觀在遼東十數年,至太宗貞觀年間,才為唐軍所搗毀,隋軍將士遺骨得以運回安葬。

如此強悍的高句麗又怎麼可能甘心情願認中央王朝做宗主呢?當唐軍生擒頡利可汗以後,高句麗的態度才有所改變,遣使入唐,進獻封域圖,以示臣服。

但這種所謂的臣服也僅僅是以一種相對緩和的態度,讓唐朝承認它對遼東以及朝鮮半島北部的統權治。

在這個桀驁不馴的藩屬面前,無論隋朝或唐朝,都會臉面無光。他們所能做的,要麼忍氣吞聲,要麼興兵討伐,維護宗主權威。

隋唐都是強盛的朝代,當然只能選擇出兵。然而,更多時候,所謂維護宗主權威,不過是維護政治利益的藉口而已。

歸根結底是中央王朝與高句麗的政治利益衝突

如前文所述,無論解決軍事威脅、收復固有領土抑或宗藩體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為了維護政治利益。

高句麗不但不肯放棄遼東,還要對遼西有所染指,更將朝鮮半島南端視作自家後院。這是隋朝和唐朝絕對無法容忍的。

所以,隋唐若要保住自身利益,就勢必要滅高句麗而後快。收復故土或宗藩體制就成了發動戰爭,維護利益的絕佳藉口。


五酒煮史


高句麗建國於西漢末期,建國人是朱高蒙,出生於漢朝玄菟郡高句麗縣,從朱高蒙的出身可以看出,當時的朝鮮半島原來大都是漢朝的領土。公元前8年,朱高蒙被為高句麗侯,並未建立國家。高句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獲得迅速發展,建立了高句麗王國。

自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時期,先後70年對高句麗進行攻伐,最終於668年被滅亡。為何隋唐一定要消滅高句麗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中原王朝的固有領土情節。

西漢時期高句麗所屬地區歸中原王朝管理,並且有州郡的設置,如下圖:

所謂的“三韓”只在朝鮮半島的南端,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置了真番郡、臨屯郡、樂浪郡、玄菟郡,高句麗建立後,漢朝時期的四郡基本都歸了高句麗,並且向北擴張,佔領了遼東的一部分地區。高句麗的初期的都城在吉林省境內,後遷都到朝鮮半島。

曹魏時期,遼東的公孫淵佔據遼東後打壓了高句麗的發展,曹魏攻打遼東時高句麗積極協助曹軍,當時的統帥是司馬懿。消滅公孫瓚後,高句麗和曹魏決裂,企圖佔據遼遼西地區。244年,曹魏軍隊攻破高句麗首都丸都城(現在吉林通化境內),以為消滅的高句麗,70年後高句麗重新在此建都。此時中原地區處於混亂的西晉王朝末期,中原王朝無力攻擊高句麗,高句麗得以發展壯大。

隋唐是大統一的中原王朝,帝王們為了解除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對已經壯大的西北、正北、東北的未臣服地區進行軍事進攻,解除王朝的外部隱患,居於東北方向的高句麗首當其衝。隋唐的帝王們也想恢復拓展原來中原王朝的疆域。

二、高句麗對隋唐的軍事威脅。

根據邊疆史和高句麗歷史研究專家估計,隋唐時期的高句麗有軍隊60萬,當時高句麗為了對抗隋唐中原王朝的進攻,採取了全民皆兵的戰略。

隋文帝時期,高句麗聯合靺鞨人派軍攻打遼西地區,企圖驅逐中原王朝所佔領的地區,瓜分佔領地區,聯合對抗中原王朝。假如成功的話,中原王朝將面臨北方少數民族的聯合進攻,這是任何一箇中原王朝都不願意看到的。(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圖)

高句麗王朝奉行對外侵略政策,對百濟和新羅實施打壓,並且出兵東北地區,任期發展壯大對中原王朝的渤海灣地區、東北地區都形成軍事威脅,不得不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都慘敗而回,唐朝的李世民、李治父子對高句麗的軍事力量也不敢小覷,不消滅高句麗始終是王朝穩定的一根刺。

三、中原王朝對北方藩屬國的考量。

中原王朝的興亡,導致北方民族和國家的興亡。中原王朝混亂,北方民族興起,中原王朝統一,必然對北方民族的部落和國家打擊,以期獲得穩定的北方邊疆。

隋唐都是大統一的王朝,對待強大的北方少數民族採取強硬的政策,“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心結。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王朝桀驁不馴,不斷擴張領土,對中原的隋唐王朝時而歸順,時而反叛,自認為手中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足以對抗。況且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派軍征討大都歸於失敗,更加助長了高句麗的囂張氣焰。

隋唐皇帝對藩屬國有這樣的考量,第一,要真心歸順中原王朝的統治;第二,藩屬國之間不能太融洽,這樣不容易制衡;第三,藩屬國的軍事力量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綜合以上三點,高句麗都不符合,而且利用手中的軍事力量對外進行擴張,影響了中原王朝周邊的穩定。

四、百濟、日本聯合援助高句麗的威脅。

隋唐時期的朝鮮半島處於“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新羅臣服於中原王朝,而百濟同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稱臣,高句麗和日本互相勾結、進行貿易。唐高宗頻繁征討高句麗,百濟和日本派軍增援。

唐高宗認為,必須剪除高句麗的羽翼,聯合新羅攻打百濟,663年,滅亡了百濟政權。

同年,唐朝將領劉仁軌率軍在白江口打敗日本的艦隊,以少勝多,大獲全勝。至此,高句麗的外援徹底斷絕,迫於唐朝的軍事壓力,高句麗太子作為質子到唐朝長安侍奉唐王室宗祠,緩和高句麗與大唐的對峙局面。(白江口之戰圖,唐軍和新羅軍隊聯合,日本版)

666年,高句麗的權臣名將淵蓋蘇文去世,他的兒子們為爭奪權力而大打出手,唐朝趁機出兵,歷經2年,最終滅亡了高句麗。



日本白江口之戰慘敗,高句麗滅亡,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新羅一直與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宗屬關係,有唐一朝,來自於朝鮮半島、日本的軍事威脅幾乎沒有,贏得了幾百年的邊疆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