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月音吐槽


只要把高句丽看作是后来的契丹、女真、满清政权,就能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一定要灭它的原因了。



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就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几块面积不大,但也绝对不算小的平原,可以自给自足,孕育出一个独立政权;二是地理上相对离中原比较偏远,而且又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与中原相连,进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自成气候。

因而,东北地区自古就具备搅乱中原的战争,甚至有资格逐鹿中原。

中原的统治者不笨,知道东北原生民族若成气候,肯定会对关内造成巨大隐患。所以自古以来,中原的皇帝若是有实力,必然会扑灭东北地区的土著政权。

远的如汉武帝、司马懿,在卫满朝鲜和辽东公孙氏还未成气候时就将其剿灭,用一战换百年太平。司马懿之后,毌丘俭又再伐高句丽,他也是以一战定乾坤,保了大魏、西晋在东北方向几十年的和平。

后来中原大乱,五胡进入中原,长达三百年的乱华时代开始。在这期间,高句丽趁中原大乱之时,通过积蓄实力,逐步蚕食,发展到北周后期时,已经变成了一个雄据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拥有相当先进文明和69万户人口的大国了。



很多人对69万户这个数字没概念,我拿南陈做个对比。南陈灭亡时,官方统计的人口也就50万户,200万口。当然南朝有很严重的人口隐匿问题,南陈的实际人口肯定高于200万。但是高句丽作为半农耕民族,其民众战斗力和动员能力肯定是要强于南人的。后来隋朝征高句丽时,高句丽的总动员兵力竟然高达5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完全可以与后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相比拟了。远超同时代南陈的动员能力。

并且,高句丽当时还有一个让中原皇帝无法忍受的“缺点”——当时的高句丽已经在东北亚地区自成体系,建立了一个包含百济、日本在内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由高句丽为主导的小圈子内,根本不拿中原王朝当宗主国,它们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以农耕为主业,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可说是在东北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这就跟南陈一样,在江南自成体系,建立了一套以自己为中心的江南势力圈。

中原王朝对四方敌国的态度自古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惩,代我者死”。高句丽跟南陈一样,与隋朝打对台戏,具备了取代隋朝的潜力。隋朝征讨它,就是必然的。



公元598年,高句丽军万余人,试探性进攻隋朝辽西地区,被隋军挫败。隋文帝杨坚当即下令发兵三十万,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实施反击。这是隋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

不过,由于隋军陆路出山海关后,军中突然爆发了疫病;海路攻向平壤时,又遭遇了狂风大浪,船多覆没。因而隋军尚未与高句丽开战,这次远征就失败了。

这次远征失败后,隋朝由于与漠北强敌突厥全面开打,无暇顾及东北,因而当高句丽国王主动请和后,隋朝就没打高句丽了。

当然,休战只是暂时的,高句丽的小圈子不打掉,东北不臣服于中原,隋朝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隋军打服了突厥,隋炀帝继位后,就又开始远征高句丽,以完成隋文帝杨坚的未竟之志,彻底解除隋帝国在东北方向的隐患。

不过,我们知道,隋炀帝志得意满,决策荒唐可笑,而且他又十分虚荣,总是给高句丽钻漏子,使得隋军的三次远征,最后都失败了。而隋炀帝本人也因为暴力统治,最终被臣子所推翻。

后来,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击平四方群雄,尤其是打垮突厥后,高句丽问题就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对于李世民来说,高句丽是一定要灭的,否则后患无穷。

于是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亲率十万大军突入辽东,立求一战解决问题。

不过唐军当时虽然骁勇善战,在野战中连连以少胜多,斩杀高句丽军。但随着高句丽的坚壁清野,天气转冷,无法再战,唐太宗的这次远征最后也失利了。

唐太宗撤兵回国后,认真总结教训,他认为灭高句丽不能只靠陆路,还得走海路。于是唐朝自此开始,认真发展海军,力图水陆并进,消灭高句丽。

时间来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唐军的海军练成了,朝鲜半岛方向也出现内讧,灭亡高句丽的时机来临。于是唐军名将薛仁贵、苏定方等大将出击,在连续大败高句丽军,多次取得斩俘逾万的大胜后。最终于公元668年,由年过古稀的开国老将军李勣挂帅,历时两年,一举将高句丽犁庭扫穴,完成了隋唐三代皇帝的未竟之志。

值得一提的是,唐将苏定方攻灭百济时,日本为了救百济,曾派兵支援,但被唐将刘仁轨全歼于黄海。日本惧怕唐军渡海登陆,仓皇遣使请降,向唐朝臣服。昔日的“高句丽小圈子”至此终结,东北亚地区再次臣服于中原王朝的脚下。

高句丽灭亡后,其民众被唐朝内迁,后来与汉人同化。当然,唐朝不可能把高句丽人全部迁入中原,所以一部分高句丽人就与原本臣服于他们的粟末靺鞨人合流。这群人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建立了渤海国,并重新占据了原属高句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从这就可以看出,东北原生民族其实和草原民族一样,都是生命力很顽强,有一丝机会就能浴火重生的战斗民族。如果中原王朝对他们的发展壮大置之不理,其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

唐朝之后,辽国的崛起,金国的崛起,满清的崛起,事实上都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原生政权不在意,默认其发展壮大,种下的恶果。

最后说一点:高句丽和高丽没关系。高句丽灭亡时,极少一小部分高句丽人南迁,与朝鲜半岛的土著三韩人融合。新罗灭亡后,由三韩民族出身的王氏一族建立的王氏高丽政权虽然国号与高句丽极近相似,但从民族构成来说,二者完全没有关系。


Mer86


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前一世纪建国,到公元七世纪被唐所灭,前后存在将近700年之久。

高句丽的人种构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等。高句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流域,西北到辽河两岸,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PS:后来的高丽和本篇文章说的高句丽,不是一码事。

老人家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隋唐一定要前仆后继灭亡高句丽,得从最早说起。

一、历史上高句丽曾经多次入寇内地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句丽从建立伊始,就不是一个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内乱,高句丽就要发兵侵略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高句丽乘机联合乌桓侵扰辽东郡、乐浪郡,两郡百姓水生火热,中央无力顾及,地方长官颟顸无能,根本无法遏制高句丽、乌桓的趁火打劫。最后出了一个能人公孙度才将其摆平,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

西晋初年,高句丽充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复生气并且变得更强大。

等到五胡乱华,中原丧乱的时候,高句丽本性难移,再次内侵,不仅借机吞并了朝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时期,高句丽反复联合靺鞨、突厥南下,给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扰。

当隋朝建立时,拥军60万的高句丽,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后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时,无论是从边境安宁还是长治久安来看,消灭高句丽都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高句丽对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陈以前,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无疑是自己,早就积极备武,积粮近达百年,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二、隋唐两朝开疆拓土消灭威胁的本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扩张,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消除边境上的安全隐患。

秦汉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扩张性强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丽、准格尔蒙古,四夷八荒,无论多么强大,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最后都只能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为什么?

跟你丫死磕!

至于两晋,宋明以后,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内乱,或者重文轻武自废武功,视开边为生事,边境上的蛮夷部落,就有机可趁,前者是“五胡乱华”,后者是辽金元清相继入主中原,恶果就是生民披发左衽,文明文化,经济社会严重倒退。

隋灭陈完成统一以后,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警告说: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仅仅过了十年,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隋文帝大怒,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同时发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不过天公不给力,陆路进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无力作战;水路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最终,水陆两路被迫撤军,军队丧失大半。不过高丽王慑于隋朝军威,赶紧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谦卑得称自己为“粪土”了,天子还能跟粪土一般见识吗?

于是,罢兵。

我们知道,隋朝仅仅两代就灭亡,关于隋朝的历史都是由唐人所写。为了显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确性,唐人在记录隋炀帝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客气。

隋炀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灭亡高句丽上,却是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即诏书所言“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是因为,高句丽同时具有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的双层特性(就像后来的建州鞑奴),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非常致命。

否则如果征伐高句丽没有必要的话,为什么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父子两代,也要坚持继续隋朝的政策?

尽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丽,虽然达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称臣的目的,但也耗费了自己的实力,引发了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两代而亡。

不过,高句丽的威胁明摆在那里,所以到了唐朝,尽管代价巨大,依然坚持攻打,直到最终将其消灭。

三、唐朝历经两代终于“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主动接连遣使朝朝贡,唐高祖李渊也借坡骑驴,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朝虏获的高句丽人。

对此,高句丽也放还俘虏的汉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

在这期间,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双方使者来往频繁,似乎和平可期。不过双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终不免一战。

高句丽方面,不惜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沿边境修筑了高句丽长城,自夫余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总长度达千余里,前后历时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许高句丽卧榻在侧,因为如果唐朝不采取果断措施,任由高句丽一统辽东,那高句丽将继续吞并靺鞨、百济、新罗这些周边国家,最终联合北方的东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届时,唐朝面临这个强大的敌人,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十多年后,国力逐渐恢复,决心出征,于是下诏痛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并昭告天下"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

最后,历经父子两代,终于在唐高宗手里完成了中原王朝几百年来的一个心愿:灭亡高句丽。

公元668年,薛仁贵灭高句丽。唐朝分置9个都督府 42 州100县,总隶于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驻屯平壤。

不久,由于高句丽遗民常发生叛乱,就高句丽数10万户内迁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陇右诸州的空旷之地,余下的小部分高句丽族众或奔突厥和渤海国,或向南奔新罗。

高句丽作为一个政权,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也与其他民族融合,从此销声匿迹荡然无存。

PS:如果隋唐没有坚持消灭高句丽的话,恐怕辽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时间表就要提前了。


小奔说史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可以说已经是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对中原地带的威胁与影响随处可见,为了防止国家被侵犯,自然隋唐皇帝要多次征讨高句丽。关于具体的事情经过,不妨让我为你细细分说。


一、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原本只是中原的一个诸侯国,在公元前37年(汉元帝时期),他们的诸侯是朱蒙,后来随着中原的战乱以及衰弱,对诸侯国管理失控,最终导致高句丽不断发展强大,以至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实力雄厚,独立成国。

自从高句丽成为一个国家之后,可以说跟中原的战争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曹操东征高句丽,还是北魏时期与高句丽的战争,都打得轰轰烈烈,让人惊心动魄。

可是这个国家人民就是好战,不管怎么打,他们还是闲不住。在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原以后,高句丽的邻居兄弟新罗都已经向隋朝低头,就是高句丽还在阳奉阴违,专门搞破坏。

也就是隋唐时期,高句丽发展状况达到顶峰,他不仅国内整个运行系统健全完整,而且国家地势易守难攻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让这个国家过上富裕生活。一旦国家富裕了,野心也就会变大,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可谓是老大,还有小弟新罗总被欺负,不让新罗到中原进贡。

除了新罗之外,百济可是高句丽的铁杆粉丝,高句丽去哪里他去哪里,还有日本,三个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不管哪个国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国家,另外两个都会鼎力支持。

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不仅土地广袤,还人口众多,并且全民皆兵,军队人数高达六十万,要知道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十个节度使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六十万,足以见得高句丽的战斗力有多让人恐惧。

(高句丽)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隋书》

本来自身实力雄厚,再加上还有两个铁杆粉丝支持,高句丽在隋唐时期简直迷失自我,一不注意就偷偷偷袭中原。比如最开始在隋朝时期,高句丽就悄悄进攻辽西重镇,让隋文帝杨坚十分火大。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本来打算去跟他们好好沟通和平相处,结果高句丽高姿态对唐太宗李世民爱搭不理,气得李世民只想灭他国家。


二、隋唐时期对高句丽的征战

公元598年,由于高句丽突袭辽西地带,让隋文帝杨坚很是火大,就集中三十万军队去亲征高句丽,想要一举把高句丽灭掉。

可是隋文帝还是太小看这个国家,经过长途跋涉,隋文帝的军队很多士兵得了疾病,无法作战,还有高句丽特殊的地势条件,易守难攻,再加上高句丽军队还有点猛,这场战争最后匆匆结束,隋文帝也担心自己军力消耗过大,就带兵回家。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杨广更是暴脾气,必须铲除高句丽,曾经三次叫军队去攻打高句丽,但是还是同他父亲隋文帝一样的结果。毕竟这个国家还是有点厉害,哪有那么容易灭掉。

不仅没有把高句丽灭掉,隋炀帝杨广还把自己国家搞的支离破碎,最终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将其杀死,从此隋朝江山易主。直到李渊以及李世民等人最后再次统一,建立唐朝,中原局势才稳定下来。

在唐高祖李渊时期,为了国家内部稳定,当然是没有精力去攻打高句丽的,正是这些时间,高句丽继续悄悄在中原的一些地带进行揩油,最后李世民登基,不得不对这个国家引起重视。

公元645年,李世民觉得唐朝如此强大,想去跟高句丽谈谈,双方和平相处,谁知道高句丽并不买账,残忍拒绝李世民,让李世民一气之下再次带兵亲征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虽然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灭掉高句丽,高句丽更加猖獗。后来李世民去世,把灭高句丽的任务交给唐高宗李治。李治派手下大将薛仁贵、徐茂公等纷纷前往高句丽征战,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但是依旧没有灭掉高句丽,综合分析原因就是高句丽的两个铁杆粉丝日本和百济总派兵支援高句丽。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于是唐朝军队于663年将百济灭掉,又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支持高句丽。

基本战局胜利局势已经形成,666年,高句丽又给了唐朝一个助攻,他们的名将渊盖苏文去世,其儿子开始争夺政权,搞得内部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唐朝军队在徐茂公(李勣、徐世勣为同一人)的带领下趁虚而入,两年后(668年)一举拿下高句丽,完成了隋唐两个朝代四个皇帝持续七十年的大业。


三、为何要攻打高句丽

关于为何攻打这个问题,通过以上战事的再现,我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句丽不老实

前边已经说过,在隋朝时期,高句丽不仅打压新罗,不让他们到中原进贡,还时不时就对辽西重镇进行突袭,搞得隋朝国内一片恐慌。唐朝时期高句丽也是和百济、日本拉帮结派,对中原地带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情况下,隋唐君王当然会引起足够重视。刚刚经过数次战争取得国家统一的君主隋文帝与唐太宗,对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土完整看得十分重,并且坚决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犯自己领土。


刚好高句丽触犯了两个君主的底线,当然隋唐就要派重兵好好收拾高句丽。

2、高句丽威胁很大

高句丽除了人口众多地域广之外,还与百济、日本搞联盟,这在中原隋唐的眼中,明显他们就是想对中原有行动。只要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领导,都能很清楚明白这种形势,要是我方不主动剿灭对方,最后换来的结果必然是被对方剿灭我方,所谓先下手为强,于是隋唐纷纷攻打高句丽。

3、隋唐国力强盛

以上两个原因都是从利益关系分析的,现在我们从实力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的中原地带实力雄厚,不管是隋文帝杨坚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个人本来就是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对自己综合实力很自信。

不仅仅是自信,实际上当时实力也很强大,唐朝在李世民时期把周围国家打得服服帖帖,没人敢惹,还有隋文帝也是很不错,要是换一个时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估计就是高句丽打中原,而不是中原打高句丽。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要是隋唐时期综合实力不足,怎么可能与高句丽对抗,更加不可能主动出击,去灭掉高句丽。


结语

这场经过七十年的灭高句丽之战,不仅最后取得胜利,还是一场对中原地带后期稳定奠定基础的战争。它充分让周围国家看到隋唐的实力,从而再也不敢侵犯领土,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记入史册的大事呢?



嗔痴历史观


高句丽是位于东北亚的政权,有一部分疆土在中国东北的南部,也有一部分在朝鲜半岛的北部。

高句丽还有个别称叫“高丽”。当然,肯定有人不懂装懂地跑出来区分这两个词。事实上,自南北朝时期起,高句丽就开始以“高丽”作为政权的简称。此外,中原王朝也会册封高句丽的统治者为“高丽王”。

至于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消灭高句丽,这话说起来可就很长了。

首先,高句丽多次入侵过隋朝的边境。

这是隋朝和高句丽冲突的背景之一。

例如,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的婴阳王就率众入寇辽西,并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这一事件促使隋文帝杨坚决定发兵讨伐高句丽,派出三十万水陆大军,由汉王杨谅、王世积等人率领,奔赴高句丽战场。

但是,这场战争并无结果,隋朝军队准备不足,所以无功而返。最后,隋朝和高句丽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了这场纷争。

婴阳王向隋朝上表谢罪,隋文帝也相应地撤回军队。

隋炀帝伐高句丽,是因为隋朝改变了羁縻政策。

隋朝的周边,有很多不被其直接统治的部族。

对于这些游离在外的政权,隋朝原本采取的是安抚政策。然而,隋炀帝上台后,改变了这项政策,决定将其都纳入朝廷的管辖范围内。

对于高句丽,隋炀帝君臣是这么看的:

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

换言之,隋炀帝改变了羁縻政策,决定恢复汉四郡的旧制度。这就是他发起三征高丽的原因。

唐朝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本质原因,仍然是想要恢复辽东故土。


HuiNanHistory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简单说没有恩怨,完全是东亚政策使然。从公元598年到公元668年,隋唐两朝对高句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特别是隋朝的四征高句丽可谓是倾举国之力。据统计,在这70年的时间里,两个王朝共出动大军十余次,致使曾经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精疲力竭、油尽灯枯,如一颗枯萎的大树,告别了不再属于自己的春天。



隋初与高句丽的关系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当时高句丽已经与百济、新罗并列于朝鲜半岛。百济首先向隋朝派出使节以示祝贺,高句丽紧随其后,新罗则无动于衷。十三年(594年)后,新罗姗姗而致。然而半个世纪之后,高句丽与百济消声灭迹,动作迟缓的新罗却成了半岛的主人。

论三国实力,高句丽最强,疆域最广,因此也得到了隋文帝的另眼相待。就在高句丽第一次到隋朝朝贡时,隋文帝册封高句丽王高阳为“高丽王”,承认其领土及国家的独立。同时,隋文帝还授予高丽王“大将军”、“辽东郡公”。前者为正三品散官,后者为爵位。

而对百济王扶余昌则授“百济王、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对于节奏慢了数拍的新罗王金真平也没有吝啬,同样赐王封爵为“新罗王、上开府仪同三司,乐浪郡公”。注意,“大将军”与“上开府仪同三司”,同为散官,但前者为正三品,后者为从三品。可见隋朝有意将高句丽扶上主导位置。如此一来,高句丽应该“知恩报恩”,一直与隋朝保持良好关系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


隋朝与高句丽兵戎相见

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仅与隋朝维持了四年和睦关系的高句丽向岌岌可危的南陈抛去了媚眼儿,得到朝贡的陈叔宝眉开眼笑。好景不长,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覆巢之下无完卵,高句如同大石头下翻出的蚂蚁一样急匆匆、四处乱窜。

两年后,高句丽主动与隋朝修好。富有大国情怀的隋文帝不计前嫌,以礼相待,双方关系看似趋于稳定。然而,开皇十八年初(公元598年),高句丽率靺鞨部毫无征兆的袭击了辽水以西的隋境。隋文帝大为光火,马上派五子汉王杨谅率3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当然,既无作战经验的主帅与轻敌大意的隋军乘兴而去败兴而归,30万大军损失十之八九。隋朝遭遇惨败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成为隋唐连续远征高句丽的开端。


高句丽为什么要触怒隋朝

纵观历史,每一个统一王朝从建立到强大必然经历一个向外护张的过程。因此,隋朝建立不久,雄心勃勃的隋文帝就从关中本位路线转变为东亚扩张路线。但是隋朝的后院不稳,因为盘踞着强大的突厥。正当隋文帝忧心忡忡的时候,突厥自行分裂为东西两部。于是,隋文帝抓住机会将安义公主下嫁东突厥其中的小可汗突利可汗,表面上又支持突利统一突厥各部,实际上以此离间东突厥内部关系,层层弱化突厥的整体实力。

隋朝一石二鸟,如果威胁减除,那么就有可能将手伸向辽东,打压日益壮大的高句丽,或是突厥也会伺机东扩,吞并高句丽。所以高句丽先知先觉,故意搅乱这一局面的形成,不可否认,高句丽同样怀揣着蠢蠢欲动的大国梦。但是高句丽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对抗隋朝,因此用唇亡齿寒的故事将近邻靺鞨部忽悠上战船。

所谓靺鞨,就是通古斯系统的女真人祖先。隋朝时候靺鞨分化为粟末、伯咄、安车骨、白山、黑水、佛涅、号室等七部。与高句丽一起挑战隋朝的就是粟末靺鞨与白山靺鞨。隋朝当然清楚高句丽的意图,于是迅速做出反应,结局就是从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远征失败,致使隋朝国力丧尽,榨干百姓油脂,淹没于轰轰烈烈的起义洪流。隋朝意图成为东亚盟主的愿望化为泡影,也让唐朝前车可鉴。因此,唐朝不会重蹈隋朝覆辙



唐朝征服高句丽

高句丽拖垮了隋朝,如法炮制唐朝,积极未雨绸缪。从公元631年起,高句丽历时16年,筑起一条从扶余城到渤海沿岸,横贯西北边境,总长千余里的城墙,号称“千里长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句丽大将泉盖苏文联合百济入侵新罗,扩张野心呼之欲出。唐朝出于对新罗的保护,派出使者调停战争,而此时的高句丽已经如打足了气的皮球一蹦好几米高,仿佛将一切都俯视在脚下。所以,高句丽不仅对唐使傲慢无礼,而且还将其拘禁。于是,心高气傲的唐太宗被激怒,在有生之年连续发动了大小三次针对高句丽的攻击,但结局差强人意,称不上光鲜。

唐太宗戎马一生、纵横天下,而高句丽之战却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灰色。也许,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唐太宗之后,资质平平,以懦弱著称的唐高宗却出奇制胜,利用远交近攻游戏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联合新罗灭掉百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泉盖苏文去世,其三个儿子如当年袁绍几个儿子一样因争夺继承权而内讧不止,结果两年后被唐朝趁机攻灭。公元668年9月,唐朝大将李勣率军控制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为唐朝与高句丽的长期抗争画上句号。


结语:安东都护府的设立,是唐朝表明对待辽东的态度,同时也是隋朝意图的延续,那就是实现对该地区的羁縻统治,维护帝国的整体安定。而这个过程必需通过消灭同样雄心勃勃的高句丽来实现。其实隋唐王朝的美丽梦想并不会完全实现,事实证明,一直奉行亲唐路线的新罗并不安于唐朝的羁縻统治而小动作不断,因此逼迫唐朝于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再次远征新罗。新罗随即服软,唐朝撤军,但是安东都护府却在当地民众的骚扰下不断西迁,至到废置。

唐朝并不能从整体上控制这一片辽阔区域的势力,以致于渤海国应运而生。不过,总体上渤海国及新罗都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维持了这一区域的相对稳定。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还有不少新罗系统的居民移居山东地区,双方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一直持续到唐末。特别是在新罗时期,汉字传入新罗,中国姓氏也在当地形成。



通过消灭高句丽、瓦解百济,扶持新罗,唐朝终于确立起了稳定的东亚政策。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公元前108年夏,汉武大帝的军队平定了朝鲜,朝鲜故地变为了大汉朝的四个郡,即: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仅仅61年后,即公元前37年,扶余王室成员朱蒙因王室斗争南奔至大汉朝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建立了高句丽。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高句丽的国土已经扩大到几乎将原本的真番、临屯、乐浪三郡全部,玄菟郡以及辽东郡的很大一部分,渐渐成为了中原北面的一个威胁。

隋征高句丽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高句丽联合靺鞨共同发兵,袭击大隋的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这才引起次汉,大隋出兵攻打高句丽,结果,3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共三十万军竟都意外撤退,陆路碰上了雨季,道路难行,时间拉长,粮草不继,而水路则碰上了海上大风,多艘船支沉没,大军未到便撤退了。自此,隋文帝未再征伐高句丽,高句丽自然也不再守藩国之礼。

所以,一为教育高句丽不守藩礼,二为解除北方的威胁,隋炀帝于大业八年(612年)一征高句丽,结果惨败;大业九年(613年),二征高句丽,赶上杨玄感造反,隋炀帝不得不退兵;大业十九(614年),国内已经大乱的大隋第三次征伐同样不堪战争的高句丽,高句丽王被迫请降,以行缓兵这计。隋炀帝不知有诈,命令撤军。

结果,高句丽王不但没有来大隋朝见,还俘获了大量高句丽人。大隋国不但没有拿下小小高句丽,最后还在内忧外患之间,很快便灭亡了。

唐征高句丽

贞观十七年(643年),新罗遣使来大唐,述说高句丽如何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多么似曾相识的一幕。当年,辰国(位于朝鲜半鸟中南部)的国君想要朝见汉武大帝,也是被当时的朝鲜阻止的。本着先礼兵兵的原则,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不过被高句丽一口回绝了。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也做出了当年汉武大帝一样的命令,攻打高句丽。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到九月,整整打了半年的时间,大唐攻城掠地,收获颇丰,但是却迟迟未能拿下安市城,天气渐冷、粮食将尽,大唐的军队也只得撤退。

此后,大唐开始采用骚扰的政策,不再派大军大规模战争,却开始派一万余军队不定时进行骚扰,破坏高句丽的收成。与此同时,南方的新罗和百济也开始了对高句丽的战争。

最终,在668年,终于全面平定高句丽,并在其境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一管理。高句丽王被俘虏,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及众多百姓被迁至中原,融入中原民族之中。


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隋还是唐,对高句丽最初的态度都不是非灭不可的,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臣服,而不是成为自己的威胁,更不要因为高句丽的存在,而影响大隋或大唐与周围国家的邦交,这才是根本的。但是高句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几次三番挑衅,最终导致了自己亡国的命运。


水一白聊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隋朝和唐朝之所以要灭掉高句丽,最主要因为是一块地盘,它叫做辽东。

辽东这个地方,狭义上是指的我们现在的辽宁省,广义上是指整个东北三省。但不管是从狭义还是广义,辽东在中国版图上,是一块非常特殊的地区,从地理上来看它在长城以北。

因为它在长城以北,所以从地缘上,辽东似乎不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地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块地方都没有被开垦出来。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三国时期的公孙度家族开始,这块地方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农耕文明地区之一。

然而,因为它在长城以北,所以从地缘上,中原王朝对它多少是鞭长莫及,因此后来司马懿远征辽东诛杀公孙渊后,并没有对这块地方进行直接有效的统治,而是将这里近30万的居民全部迁回中原,主要也是避免这里又形成一个地方割据势力。

此后,中原王朝开启了近300年的南北朝分裂和动荡时代,中原王朝更加无暇顾及辽东,同时由于辽东本土居民被大量迁回中原,导致旁边的高句丽王朝趁机不断向辽东渗透,最终这块地方被高句丽成功占据。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开垦工具越来越先进,这块地方的黑土地被大量开垦出来,其农耕文明也是越来越成熟。这样所导致的潜在后果就是,这块地方一旦被长城以北某个强大的野蛮民族占据,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因为,随着辽东地区的农耕文明日益发达,野蛮民族控制这里后,就很容易实现汉化,也就是积累起足够的农耕文明统治经验。这对中原王朝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想当初,匈奴、柔然、突厥强大时,之所以对中原王朝的威胁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统治农耕文明地区的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对于长城以南的土地,缺乏不可遏制的欲望。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入侵中原,往往只是一番抢劫后就撤出,很少直接占据长城以南的土地。

但是,后来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清,却因为在统一长城以北的过程中,统治了辽东这种农业文明相对发达的地区,不仅积累了统治农耕文明地区的的经验和能力,还对传统农耕文明地区,有了无可遏制的欲望,由此也拉开了北方蛮族一再入主中原的序幕。



当时的高句丽,其地盘已经扩展到辽河以东,几乎占据整个辽东地区,其地盘和三国的辽东公孙家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辽宁、吉林和北朝。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高句丽,其整个格局几乎就相当于皇太极时期的清朝。

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有两点:一是黑龙江省还没被占据,但隋朝时期的黑龙江还是块荒蛮之地,所以这一点无关痛痒;

第二点就是,皇太极当时已经将统治蒙古高原这块地盘的蒙古部落给打臣服,所以他可以开始南下入侵中原王朝,但当时的高句丽还没有将统治蒙古高原这块地盘的突厥人给打臣服,所以他暂时还无法南下入侵中原王朝。但是,如果这样放任下去,后果显然是不堪设想。

换句话说,如果中原王朝不及时压制高句丽,它就有可能在东北地区,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地方秩序。这种格局一旦形成,蒙古高原、东北地区的蛮族,就有可能在中原王朝、高句丽之间纵横开合。到时,轻者会导致中原王朝苦心经营的国际战略地位可能彻底丧,重则就会提前出现北宋和辽国这样的对峙局面。

不仅如此,辽东地区还有非常丰富的铁矿石,这些铁矿石落在高句丽或者草原霸主突厥手中,对于中原王朝都大大的不利。虽然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和中原王朝不对付,但是能入主中原的,却大都是东北出来的,东北兵精粮足器锐,不可小觑。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基本事实,自然就会知道,为什么无论隋文帝、还是隋炀帝、抑或是唐太宗、还是唐高宗,为什么都要一门心思与高句丽死磕。因为中原王朝绝不能容忍这种地方,被一个地方强国占据。


我是赵帅锅


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你了解隋唐是起家于关陇集团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六镇,而北魏则是一个鲜卑化政权;而鲜卑人正是起家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高句丽占据的正是鲜卑故地。

而高句丽人正在复制鲜卑人的崛起。对于隋唐的当家人来说,由于其本身就脱胎于鲜卑军事集团,对于鲜卑人的发家史再熟悉不过,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再次发生,也就是说隋唐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成为下一个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你说他们反应过敏也好,有先见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绝对要把这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隋唐皇室一点都没有神经过敏,他们所担心的都成为了现实。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远古的商周不论,二十五史的记载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乱华的鲜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鲜卑,还是后来的辽金,其实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东北渔猎民族;而尽管草原游牧部族强豪层出不穷,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后威胁中原,但真正能够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却只有蒙古一族。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说,慕容氏、拓跋鲜卑乃至更晚一点的青海和陇西地带的吐谷浑,已经向人民证明了来自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的战斗力。

同样的,当隋唐建国的时候,高句丽已经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数百年的发展,高句丽从一个小小的部族发展成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割据政权,其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代北时期的拓跋鲜卑之下。

随着实力的增强,到了南北朝后期,高句丽已经开始频繁介入中原争霸,甚至在北周进攻北齐时,还借兵于北齐,插手中原事务。

这些事情,隋唐的当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当杨广大军南下攻陈的时候,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又开始骚扰辽西,与陈南北呼应。

这些举动自然极不友好,虽然当时的隋唐都足够强大,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拥有50余万军队,已经成为东北亚一个不容忽视的强权。

虽然后世可能对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为突厥的攻击性更强,而高句丽走的步子更稳,相对不那么引人注意罢了。而且当时高句丽已经开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来越有趣。

当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扩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路数,发家于白山黑水,向西统一大漠,然后南下;现在高句丽与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后世的辽金蒙古女真路数都是一样的,统一东北,灭掉草原诸部,成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统天下。而凡是解决了漠北问题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统;凡是漠北解决的不干净的,比如拓跋鲜卑、辽、金,在其进入中原之后,漠北很快会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辽、金就得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一统天下自然就无从谈起。

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身旁虎视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灭掉高句丽,留着过年么?

但隋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却没有在东北建立有效的统治,当其衰落以后,还是吃了当地部族的亏。比如崛起于唐后期的契丹。

这个难题一直到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清入关以后,一直不允许中原人士进入关东龙兴之地,而且在东北驻有重兵。但当清开始衰落,不得不允许汉人闯关东以后,东北还是和关内一样,变成了汉人的地盘。只能说,文化的力量虽然缓慢,但更长久。


江上一峰青


隋唐是中国帝制时代的第二个鼎盛期,它们都曾数次兴兵辽东,征伐高句丽,直到唐高宗总章元年才艰难的将其灭国。高句丽作为一个偏居东北一隅的小国,为什么被强大的隋唐视作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其实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草原汗国勾结,威胁中央王朝

高句丽之所以有底气和强大的中央王朝抗衡,不是他自身有多强,而是借助了草原汗国的威势,用来以小博大。除此以外,辽东所在的位置也得天独厚,进可威胁中原王朝的河北之地,退则能依托茫茫大山进行防守。

隋朝消灭南陈,统一江南以后,偏居东北的高句丽就已经很有危机感了,其君臣上下都很清楚,强大的隋军马上就会剑指辽东。

在这段时期,高句丽的处境开始变得尴尬,由于地区小强国的身份,一直遭到辽东各部族忌惮。如当时还不是很强大的契丹,始终频繁接触突厥和隋朝,试图摆脱高句丽的控制。

所以,突厥对待高句丽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一面削弱,一面又拉拢。当隋朝有意联合突厥共同打击高句丽时,突厥往往很愿意出兵。但是,一旦隋朝要打灭国之战,突厥就会消极抵制,甚至在背后捅刀。

开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便遭遇了突厥人大规模的袭扰犯境。与高句丽开战以后,隋朝不得不同时在东北、漠北、西北三处分别作战。

当隋军遭遇挫折时,隋文帝对形势做了清醒的判断,果断选择撤军。为了报复突厥的背后插刀,隋文帝在开皇十九年大举进攻突厥,此战突厥汗国大乱,自此以后分裂为东西两汗国。

表面上隋朝已经控制住局面,但突厥并不甘心臣服于隋朝,于是又搞起了外交战略。从西北的吐谷浑到东北的契丹、高句丽都成了它拉拢的对象。

直到隋炀帝继位以后,突厥的外交战略已经基本实现,隋朝周边大大小小的部族均已被拉拢过去,由西北到东北对隋朝形成了包围和夹击的态势。

而高句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这个包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业三年,隋炀帝征发五十万众北巡,当他发现突厥牙帐中竟然聚集着奚、室韦、吐谷浑、高昌以及高句丽等数十部落的酋长时,不免心生警惕。

为了打破突厥的外交包围,隋炀帝在大业五年征讨吐谷浑,扫平来自西北的威胁,大业六年又谋划分裂西突厥,到大业八年,基本达成目标。

当解决了来自西北方的威胁以后,隋炀帝在大业八年正式下诏,亲征高句丽。只要灭了高句丽,就会彻底打破突厥谋划的包围战略。

这也是隋炀帝执意攻打高句丽的直接肇因。

而唐朝灭高句丽,其原因固然是解除来自东北方的军事威胁,但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

大一统思想下的收复故土

由于有了隋朝三征高句丽而亡国的前车之鉴,唐朝在对待高句丽时就谨慎了许多,即便这个东北小强国带来的威胁一点也不比隋朝时代小。出于现实局势考量,从唐高祖到唐太宗执政早期,与高句丽始终都维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

这种情况直到唐军生擒颉利可汗才有了改变,草原上的突厥汗国轰然倒塌,围绕在唐朝周边的敌对部族基本都被消灭,孤零零的高句丽失去了可堪借力的支点,再无法博弈于大国之间而得利。

即便形势一片大好,唐太宗也没有急于兴兵征讨高句丽,而是安稳的消化突厥内附以后众多的部众。

所以,这一时期,唐朝征讨高句丽,主要目的已经从消除威胁转为收复故土。唐太宗曾不止一次提过:

“高句丽所居本四郡。”

这明确表示了,攻打高句丽乃是恢复汉家四郡之地。高句丽窃据于此,唐朝出兵讨伐,为了收复故土,是正义之师。

收复故土,看起来只是迟早的问题。

可惜好景不长,突厥内附以后,薛延陀部填补了草原上的权力空间,建立薛延陀汗国,很快就成为唐朝最强劲的对手。

想必高句丽君臣上下肯定长长松一口气,他们又可以玩博弈于两强之间的把戏了。

贞观十七年,高句丽打算吞并新罗,为了阻挠唐朝的干涉,遣使往薛延陀,挑拨他们与唐朝之间的关系。

高句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唐太宗在进行了一年的准备以后,于贞观十九年御驾亲征。此战虽然未能全功,但仍旧大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使之距离亡国只剩下一步之遥。

唐太宗尚在辽东战场时,薛延陀汗国可汗夷男病死。短短一两年间,这个曾经敢于叫板唐朝的草原汗国分崩离析。

高句丽再次失去了可堪利用的支点,这一次,再没有奇迹出现,草原上也没有出现取代薛延陀的强大汗国。

在薛延陀汗国瓦解以后,唐朝边境的军事压力变得相对宽松,针对高句丽的战争便不再追求速战速决,而是打成了持久战,步步蚕食。

直到总章元年,九月,唐军攻入平壤城,高句丽灭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四郡故土尽归唐朝。

高句丽极度敌视中央王朝,隋唐为了维护宗藩体制

高句丽作为区域强国,对中央王朝一直怀有深深的敌视。而中央王朝出于自汉朝以来的政治传统,对周边部族小国均采取羁縻朝贡政策。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藩属,叛服不定,对中央王朝的宗藩体制带来了严重冲击,为各藩国做了极不好的示范。

如果中央王朝不能对此予以适当的惩罚,身为宗主将威信尽失。

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尚能遣使来朝,但随着双方关系恶化,高句丽便断绝了与隋朝的一切往来。

直到隋朝灭南陈以后,双方关系在短暂的缓和以后再度恶化,其整体外交策略也是亲突厥而远隋朝。尤其是隋朝频频要求高句丽国王亲自来朝的情况下,高句丽出于不信任,几次三番的明确表示拒绝。

从开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开始,直至隋亡,高句丽始终以强硬之态对抗隋王朝。就算隋炀帝第三次亲征时,高句丽曾短暂称臣,也仅仅是权宜之计的表面敷衍。更何况,隋炀帝返回国内以后,其君臣仍旧不奉命,甚至连隋朝俘虏都不肯放归。

所谓称臣,就是高句丽对隋朝彻头彻尾的欺骗。隋军前脚刚走,它马上就变脸不认账。

当然,隋炀帝已经没有能力惩罚这种欺骗行为。回去以后,他被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折腾的焦头烂额,心灰意冷,社稷尚且难保,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继续征讨东北一隅的高句丽?

唐朝立国以后,高句丽虽然与之保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但在某种程度上,双方之间更像盟友,而并非宗主与藩属。

高句丽始终试图让自身与唐朝保持相对一致的地位。其中缘由,除了隋炀帝以送人头方式带给他们的自信以外,更多则出自于对中原王朝怀有深深的敌意和蔑视。

这种看似与实力不匹配的自信并非无中生有,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三次都损失惨重。高句丽将斩杀的隋军将士尸骨堆成一座座“京观”,一者炫耀武功,二者用以警告来犯者。这些京观在辽东十数年,至太宗贞观年间,才为唐军所捣毁,隋军将士遗骨得以运回安葬。

如此强悍的高句丽又怎么可能甘心情愿认中央王朝做宗主呢?当唐军生擒颉利可汗以后,高句丽的态度才有所改变,遣使入唐,进献封域图,以示臣服。

但这种所谓的臣服也仅仅是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态度,让唐朝承认它对辽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权治。

在这个桀骜不驯的藩属面前,无论隋朝或唐朝,都会脸面无光。他们所能做的,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兴兵讨伐,维护宗主权威。

隋唐都是强盛的朝代,当然只能选择出兵。然而,更多时候,所谓维护宗主权威,不过是维护政治利益的借口而已。

归根结底是中央王朝与高句丽的政治利益冲突

如前文所述,无论解决军事威胁、收复固有领土抑或宗藩体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为了维护政治利益。

高句丽不但不肯放弃辽东,还要对辽西有所染指,更将朝鲜半岛南端视作自家后院。这是隋朝和唐朝绝对无法容忍的。

所以,隋唐若要保住自身利益,就势必要灭高句丽而后快。收复故土或宗藩体制就成了发动战争,维护利益的绝佳借口。


五酒煮史


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末期,建国人是朱高蒙,出生于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从朱高蒙的出身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鲜半岛原来大都是汉朝的领土。公元前8年,朱高蒙被为高句丽侯,并未建立国家。高句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迅速发展,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自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时期,先后70年对高句丽进行攻伐,最终于668年被灭亡。为何隋唐一定要消灭高句丽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情节。

西汉时期高句丽所属地区归中原王朝管理,并且有州郡的设置,如下图:

所谓的“三韩”只在朝鲜半岛的南端,汉朝在朝鲜半岛设置了真番郡、临屯郡、乐浪郡、玄菟郡,高句丽建立后,汉朝时期的四郡基本都归了高句丽,并且向北扩张,占领了辽东的一部分地区。高句丽的初期的都城在吉林省境内,后迁都到朝鲜半岛。

曹魏时期,辽东的公孙渊占据辽东后打压了高句丽的发展,曹魏攻打辽东时高句丽积极协助曹军,当时的统帅是司马懿。消灭公孙瓒后,高句丽和曹魏决裂,企图占据辽辽西地区。244年,曹魏军队攻破高句丽首都丸都城(现在吉林通化境内),以为消灭的高句丽,70年后高句丽重新在此建都。此时中原地区处于混乱的西晋王朝末期,中原王朝无力攻击高句丽,高句丽得以发展壮大。

隋唐是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帝王们为了解除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对已经壮大的西北、正北、东北的未臣服地区进行军事进攻,解除王朝的外部隐患,居于东北方向的高句丽首当其冲。隋唐的帝王们也想恢复拓展原来中原王朝的疆域。

二、高句丽对隋唐的军事威胁。

根据边疆史和高句丽历史研究专家估计,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有军队60万,当时高句丽为了对抗隋唐中原王朝的进攻,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战略。

隋文帝时期,高句丽联合靺鞨人派军攻打辽西地区,企图驱逐中原王朝所占领的地区,瓜分占领地区,联合对抗中原王朝。假如成功的话,中原王朝将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联合进攻,这是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愿意看到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图)

高句丽王朝奉行对外侵略政策,对百济和新罗实施打压,并且出兵东北地区,任期发展壮大对中原王朝的渤海湾地区、东北地区都形成军事威胁,不得不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惨败而回,唐朝的李世民、李治父子对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也不敢小觑,不消灭高句丽始终是王朝稳定的一根刺。

三、中原王朝对北方藩属国的考量。

中原王朝的兴亡,导致北方民族和国家的兴亡。中原王朝混乱,北方民族兴起,中原王朝统一,必然对北方民族的部落和国家打击,以期获得稳定的北方边疆。

隋唐都是大统一的王朝,对待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政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心结。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王朝桀骜不驯,不断扩张领土,对中原的隋唐王朝时而归顺,时而反叛,自认为手中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对抗。况且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派军征讨大都归于失败,更加助长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隋唐皇帝对藩属国有这样的考量,第一,要真心归顺中原王朝的统治;第二,藩属国之间不能太融洽,这样不容易制衡;第三,藩属国的军事力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综合以上三点,高句丽都不符合,而且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对外进行扩张,影响了中原王朝周边的稳定。

四、百济、日本联合援助高句丽的威胁。

隋唐时期的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新罗臣服于中原王朝,而百济同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称臣,高句丽和日本互相勾结、进行贸易。唐高宗频繁征讨高句丽,百济和日本派军增援。

唐高宗认为,必须剪除高句丽的羽翼,联合新罗攻打百济,663年,灭亡了百济政权。

同年,唐朝将领刘仁轨率军在白江口打败日本的舰队,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至此,高句丽的外援彻底断绝,迫于唐朝的军事压力,高句丽太子作为质子到唐朝长安侍奉唐王室宗祠,缓和高句丽与大唐的对峙局面。(白江口之战图,唐军和新罗军队联合,日本版)

666年,高句丽的权臣名将渊盖苏文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争夺权力而大打出手,唐朝趁机出兵,历经2年,最终灭亡了高句丽。



日本白江口之战惨败,高句丽灭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新罗一直与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宗属关系,有唐一朝,来自于朝鲜半岛、日本的军事威胁几乎没有,赢得了几百年的边疆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