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強大,它憑什麼會被稱作“巴爾幹之虎”?

雲石君


2003年這個南斯拉夫也步了蘇聯的後塵,《塞黑憲章》表示小南徹底從地圖上消失了,它沒有掛在外族入侵的手上,掛在了自己人瓜分自己這個坑裡面。



斯拉夫民族最早是起源於俄羅斯烏克蘭附近,在中世紀南遷到巴爾幹半島,這支南遷的部隊被稱為南斯拉夫。





經過一系列若干的歷史,在兩次巴爾幹戰爭後,南斯拉夫民族跟猶太人一樣也想建立一個自己的統一的國家。


這個國家在一戰中曇花一現,然後二戰一來南斯拉夫就分崩離析了,被匈牙利和保加利亞使勁瓜分它的領土。





然後南斯拉夫的救世主來了,出生於克羅地亞的鐵托受共產主義感召,帶領人民解放軍屢戰屢勝。


在老大哥蘇聯的提攜下,出現了統一的民族共和國,隨後在鐵托的領導下南斯拉夫一路開掛。





首先是戰後20年裡,南斯拉夫飛一樣完成了工業化建設,人均GDP居然排到了老大哥蘇聯前面,成為了當時社會主義國的土豪。


南斯拉夫的福利政策絲毫不差瑞典丹麥,鐵托時代就有了免費教育和醫療,養老保障也沒落下,這水平實打實的追上了發達國家。





拿數據說話,當時他們國內100萬軍隊,800萬外國遊客,平均1.8戶1臺電視機,36%的有車一族。


這指標放在今天那也是實力可見,這樣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才有了“巴爾幹之虎”一稱。


這歸功於鐵托的領導才能,即使在50年代跟蘇聯的關係破裂,南斯拉夫也沒有走向絕境。


鐵托堅決不肯走斯大林路線,不做附屬國,南斯拉夫直接被踢出共產主義國際。


鐵托轉向尋求跟西方國家的緩和關係,並跟印度和埃及等國發起不結盟運動,在世界的兩極冷戰中試圖走第三條道路。





在49到59年的短短十年裡,憑藉西方國家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南斯拉夫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東歐國家裡逐漸成為了富起來的一員,南斯拉夫也成為了當時的第三世界的領導者。



作為一個東歐的小國,南斯拉夫幾乎是憑藉著鐵托一己之力,強硬的手腕和極高的個人威望,在美蘇冷戰的前沿地帶中夾縫求生。



然而鐵托的去世再也沒能給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續命,南斯拉夫民族不斷受到西方的“民族化”浪潮的侵蝕,克羅地亞、黑山等國不斷尋求獨立和發生衝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信仰,最終導致了這個聯盟國家的瓦解,南斯拉夫國家短暫的一生就此終結,不禁令人唏噓。


虎歷


前南斯拉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卻在不到50年裡,發展的相當出色。全稱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45年建國,1992年宣佈解體。前南斯拉夫曾經有很多讚譽:“巴爾幹之虎”、“社會主義陣營裡最富有國家”、“不結盟運動領袖”、“歐洲最強陸軍之一”、“東歐巴西”,代表了這個國家曾經取得的成就。

前南斯拉夫還有一個名字叫“第二南斯拉夫”,因為它起源於南斯拉夫王國(被稱作“第一南斯拉夫”)。地理上,巴爾幹半島西面亞得里亞海,東部是黑海,南部是地中海,歷來是各大勢力爭奪的焦點。歷史上,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曾經在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沙皇俄國的勢力也有插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奧斯曼被肢解,沙俄被列寧革命,巴爾幹半島抓住了機會。以同是“斯拉夫人”為號召,北馬其頓、克羅地亞、波黑、塞爾維亞、黑山、斯洛文尼亞等6個國家合併成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意大利佔領,南斯拉夫王國滅亡。鐵托領導南斯拉夫游擊隊,進行了四年抗戰,並與1945年建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國家由6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省組成。1948年,鐵托受不了斯大林的壓迫,南聯盟與蘇聯斷交,南聯盟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只用了10到20年時間,南聯盟的發展跟西歐差不多,超過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南聯盟發展有多突出?

經濟富裕、工業化程度很高。上世紀60-70年代,我們還是困難時期,人家南聯盟居民電視機基本全國普及,每三個人就有一輛車(相當於家家都有車)。跟當時西歐的英法德相比,也毫不遜色。

軍事實力相當雄厚。2000多萬人口的南聯盟,擁有100萬大軍,加上將近兩百萬的預備役,軍備也屬於世界先進行列,妥妥的全球前十,號稱“歐洲最強之一”。以它的人口、面積和實力,就是巴爾幹半島的小霸王。因此,冷戰時期,南聯盟可以既不鳥蘇聯,也不懼美國。

南聯盟的一直是體育強國。南聯盟的足球、排球、籃球、水球四大球均有很強實力,尤其是足球,不但盛產有實力的球員,還出現了很多享譽世界的教練,與阿根廷、巴西這些強國,均有一戰之力,素有“東歐巴西”之稱。

讓南聯盟大出風頭的是,冷戰時期的“不結盟運動”。那個時候,南聯盟就是不結盟運動的代言人之一。不結盟運動當時有110多個國家參與,包括了世界上一多半人口和國家。想想看,南聯盟當時的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有大吧,德意日至今也只有羨慕的份。

就這麼一個牛氣哄哄的國家,跟著蘇聯前後腳,說倒就倒了。原因嘛,南聯盟解體和蘇聯解體沒什麼兩樣。他們本身都是由國家聯邦組成,多民族、多信仰、各地區發展不均衡,這種國家結構相當不穩定。


爾朱少帥


南斯拉夫當年被稱為“巴爾幹之虎”,要感謝一個風雲人物鐵托,他一手建立了南歐最強大的國家——南斯拉夫,實力在當時中東歐各國中位居第一。但鐵托創立了南斯拉夫,也毀滅了南斯拉夫。

鐵托之後所以可以建立這個強大的國家,是因為南斯拉夫在二戰中幾乎完全獨立自主的將納粹國家軍隊趕出南斯拉夫,甫一建立就是一個完全民族獨立和擁有強悍實力的國家。南聯邦沒有成為蘇聯的衛星國,而是選擇了一條獨力自主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到1980年代時南聯邦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國民收入高達2300美元,在1970年代南斯拉夫的汽車保有率就已經高達36%,電視機普及率超過50%,由於十分開放,每年的旅遊人數超過800萬。達到這樣發達的程度,令當時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豔羨不已。

而巴爾幹之虎的稱號則是對其軍事實力的讚譽,最高峰時期南聯邦擁有60萬軍隊,其軍事實力當時高居歐洲第四強,擁有1100多輛坦克,600多輛反坦克自行炮,1300輛各型裝甲車,各種火炮上萬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南陸軍仍被視為“歐洲最強地面武裝力量”之一,以至於北約轟炸南聯盟時,都將部隊部署在南陸軍的高炮射程之外;海軍實力也不俗,最高峰擁有1萬名官兵和80艘各型艦艇,還擁有自主生產的潛艇;空軍擁有3.2萬人,400多家固定翼飛機和200多架直升機,國產攻擊機就有160架。而且軍工自己能力很強,幾乎可以生產當時其三軍所需的所有裝備,如M84坦克,M56高射炮,軍工產業創匯甚至一度是其旅遊產業的2倍。

而且南斯拉夫當時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中堅力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就是鐵托和納賽爾、尼赫魯等人組織起來的,對美蘇兩極格局起到很大的緩衝作用,對世界多極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是國際舞臺上一支較有影響力的力量。

南斯拉夫的強大歸功於鐵托,南斯拉夫的覆滅,也歸咎於鐵托,他沒有處理好南斯拉夫複雜的民族問題,導致其去世十年後南聯邦就被歐美肢解成了七個國家,讓人不禁唏噓感嘆。


標槍防務


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地區,一直是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勢力博弈的不安之地,被稱為“火藥桶”一點也不為過。

一戰中奧匈帝國的失敗和分裂為南斯拉夫的形成提供了土壤,1918年,黑山併入塞爾維亞。接著,以塞爾維亞為主,與周邊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新的王國,次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中的失敗為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提供了喘息和發展的空間。1929年,馬其頓併入南斯拉夫。

由於巴爾幹地區並無大國,南斯拉夫在這裡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勝時的南斯拉夫包含6個共和國(現在多分出了科索沃地區),面積25.58萬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有2300萬人,其中塞爾維亞族為主體民族。這面積與人口與巴爾幹地區的另一大國希臘相比,佔據絕對優勢。希臘面積僅有13萬平方公里,2016年的人口也僅有1075萬。單以體量來看,南斯拉夫在小國林立的巴爾幹地區優勢明顯。

但是說南斯拉夫強盛,也是不準確的。自成立之初,國內一直被各種問題困擾。因為民族、文化、宗教組成較為雜亂,同時這裡也是各種政治力量博弈的地方,南斯拉夫始終很難形成一種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這也是導致南斯拉夫最終分裂的根本原因。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逐解體,境內各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

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有一種全國上下統一的民族或文化認同感極為重要。身為華夏後裔,對中華文化倍感自豪,同時,我們更應該維護和發揚中華文化。


校園小天地


世界共運史好像有這麼一個規律,當共產黨在臺上執政的時候,整個國家都不曾分裂獨立。當共產黨下臺後,國家就面臨著分裂和獨立了。蘇聯、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都是如此。

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這些共產黨執政的國家都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群體,有一個最高統帥是鐵腕人物,有一個具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當年蘇聯的斯大林,南斯拉夫的鐵托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南斯拉夫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地區,如今已經分裂成好幾個國家了。像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等,都是當年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二戰時期,南斯拉夫出了一個鐵托,領導著南斯拉夫游擊隊和解放軍與德國軍隊幹,與南斯拉夫政府軍國民陣線幹,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戰後,鐵托又帶領南斯拉夫人民,同帝國主義幹,同蘇聯修正主義幹,得到了廣大南斯拉夫人民的尊重。南斯拉夫的經濟發展也突飛猛進。

可惜,鐵托病逝後,他的接班人沒有前任治國理政的雄才大略,再加上東歐鉅變,南斯拉夫共和國終於瓦解分裂獨立了!



一風2008


這裡我從各個層面來分析一下南斯拉夫的強大之處。


軍事上,南斯拉夫充分利用境內多山地形不利於現代化機械部隊兵力發揮的特點,積極訓練發展靈活流動、速戰速決的游擊戰。說到游擊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偉大的軍事家老毛就是打游擊戰的行家。他的理論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正是憑藉著神奇的游擊戰,二戰時南斯拉夫硬是把一往無前的納粹德國打得無可奈何,成為歐洲僅有的二個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德國法西斯趕出去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蘇聯)。

從1941年7月在全國舉行反法西斯武裝起義到1945年將德國法西斯驅逐出境,4年時間裡南共領導的8萬游擊隊逐漸發展、壯大為一支擁有35萬正規軍、45萬地方民兵的強大武裝力量。南斯拉夫長期牽制著軸心國60多萬精銳部隊,先後殲敵逾98萬人,而南斯拉夫軍民也付出了近170萬人死亡(佔當時全國人口11%)的巨大民族犧牲。

南斯拉夫軍事力量在鐵托時代達到頂峰,得以傲視整個歐洲,乃至於放眼全球也是排名靠前的強大軍隊。南斯拉夫陸軍人數最多時(1974年)有60萬之眾,另有200萬預備役人員,配置6個軍團,裝備1100多輛坦克、超過1300輛各式裝甲車,以及105毫米口徑以上重炮1000餘門、火箭炮160門、4個防空導彈團和11個高炮團。南斯拉夫陸軍經過80年代的軍事體制改革後,到90年代初都一直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


南斯拉夫海空軍實力同樣不俗——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空軍擁有3.2萬官兵、400多架固定翼飛機和200架直升機,其中國產索科系列攻擊機就有160多架,還有80架米-8直升機。南斯拉夫空軍主力戰機為米格-21,從上世紀80年代末南斯拉夫開始國產多用途戰機。1987年南斯拉夫又購入16架蘇制米格-29戰機。南斯拉夫海軍也十分了得,鼎盛時期擁有1萬官兵(其中海軍陸戰隊約900人)和近80艘各型艦船,而且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初步具備了潛艇國產建造能力。

當然強大的國防力量與鐵托時代南斯拉夫的經濟繁榮是分不開的。


經濟上,二戰後,在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相繼快速崛起重新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南斯拉夫結合本國國情,也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截止到70年代,短短20年時間,南斯拉夫就迅速實現了高度工業化,國民經濟隨之快速發展,人均GDP也神奇的超過了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比蘇聯還富有。

最能顯示南斯拉夫的富有是,在70年代就有36%的南斯拉夫人擁有汽車。如果把每個家庭按3個人頭算的話,那就意味著在南斯拉夫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輛車。這是個多麼恐怖的概念呢?就是即便是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今天也沒有實現每個家庭均有一部車,可見當年的南斯拉夫經濟之發達。更牛逼的是,到80、90年代電視機在中國都算是奢侈品,當時幾乎一個縣城都沒幾個人家有1臺電視機。

但是南斯拉夫在60年代,電視機的普及率就超過了50%,平均1.8個家庭就擁有1臺電視機,國民富裕程度可見一斑。


夏目歷史君


確實,南斯拉夫很強大。他的強大首先在於他是自己打的天下,而非蘇聯的傀儡和木偶,第二南斯拉夫拒絕蘇聯的干預和和指手畫腳。第三在於他沒有實施蘇聯的經濟和政治方式。第四就是鐵托個人的能力。第五就是歐美國家的幫助和扶持。



與東歐六國不同,南斯拉夫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國家的解放和從新立國。因此又底氣和蘇聯叫板。再就是南斯拉夫本身歐美化很大,與蘇聯相距遙遠,鞭長莫及。在客觀上也造就了蘇聯難以介入的情況。但最關鍵的就是,歐美國家的支持和援助。

在南斯拉夫鼎盛時期,也就是鐵托在世的時候。南斯拉夫經濟,軍事,文化。科技,體育,諸多方面都極其強盛和輝煌。南斯拉夫電視和家用電器的普及率是73.6%,南斯拉夫汽車的普及率是36%,也就是說大概每三個家庭就有一輛汽車。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普及基礎義務教育。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而且免費提供書本與午餐。這而且是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



在文化和體育上,南斯拉夫更是不俗。歐美等西方電影和書籍如果不是太‘過分’’都可以在到南斯拉夫播出和放映,南斯拉夫的普通人幾乎可以同一時間看到好萊塢的電影,每年有超過700萬西方遊客進入南斯拉夫旅遊,南斯拉夫普通人也可以到歐美國家旅遊。在體育上,南斯拉夫的籃球僅此於美國。在足球上,南斯拉夫紅星堆和遊擊者隊更是傲世歐洲盃。南斯拉夫的經濟主要以為礦冶、汽車製造、紡織和食品加工為主。依靠著歐美國家的支持以及南斯拉夫合理的政治措施。自己的威望,保證了國家安全,獨立和穩定。



正式由於鐵托公然反對蘇聯與斯大林干涉南斯拉夫內政。出於國際戰略考慮,歐美國家給予南斯拉夫鉅額經濟援助。美國按準盟友待遇給予南斯拉夫金融貸款,關稅基準。西歐國家也對南斯拉夫行事經濟援助計劃。南斯拉夫在經濟最鼎盛時期,經濟水平高於希臘土耳其,與意大利不差上下。


但隨著鐵托的逝世,以及蘇聯的解體。南斯拉夫的做用日益降低。加上六個國家間發展的不平衡。向心力不足。缺乏核心力量的領導,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解體。偉大的南斯拉夫就此不復存在。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來回答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老牌的列強奧匈帝國被打的直接崩潰肢解成眾多小的國家,而奧匈帝國內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正式定名南斯拉夫王國。這是歐洲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由眾多地區拼湊而成,文化、民族和宗教異常複雜。

1941年納粹德國侵略並南斯拉夫,而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與納粹德軍展開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在1945年初迫使德軍撤出南斯拉夫,這也是整個歐洲被德軍佔領的國家中,唯一一個通過自己國內的反德軍部隊打敗德軍並解放全國的,隨後在鐵托的領導下建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南斯拉夫軍隊通過與德軍的長時間的交火鍛煉出來一隻戰術素養高超的軍隊,南斯拉夫人民軍18萬人的部隊當中,有超過10萬人是屬於志願軍。另外還設立了南斯拉夫"邊防軍"作為輔助部隊。


南斯拉夫被稱為“巴爾幹之虎”,是因為南斯拉夫人民軍擁有完整的陸海空三軍編制,全盛時期曾經為世界第四大作戰部隊。南斯拉夫人民軍最輝煌的時候陸軍有60萬大軍(另有200萬預備役人員),並裝備1100多輛坦克其中T-72和M-84約520輛、600輛自行反坦克炮、超過1300輛各式裝甲車,以及105毫米口徑以上重炮1000餘門、82毫米和120毫米迫擊炮8000多門、火箭炮160門、各型反坦克導彈、4個薩姆防空導彈團(和11個高炮團(5000多門不同口徑高炮)。是當時歐洲一股不可忽視的作戰力量。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南斯拉夫人民軍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百萬大軍對歐洲虎視眈眈。


歷史SHOW


對於這個問題,還要從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鐵托已認識到,社會主義不能拘泥於一種形式,政治對立是沒有出路的。所以他以政治家的超前意識,迅速擺脫共產國際的一種統一行動方式,政治上獨立,陣營中立,羸得了西方國家的認可。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經濟模式不單一,政治上寬鬆,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工人以自治為主,真正做到小政府,大社會。其政治主體深受人民歡迎,他們的GT卩在當時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最高的,人均達到一萬多美金。人民生活幸福,安寧,社會穩定,政治上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認可。這是其主要原因,總之現在看來,鐵托脫立共產國際,走中立路線,發展經濟,是非常有政治眼光的,雖然受到社會主義陣營的廣泛批判,(也包括中國)。但不得不說鐵托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為馬克斯主義學說的本本理論,實在認人敬畏。就聯赫魯曉夫上臺以後,對蘇聯改革,都受到南斯拉夫的啟發。所以說巴爾幹之虎是名至實歸。也是世界各國對鐵托的廣泛讚譽所得。


恩格思滄


斯大林去世後,蘇南恢復了正常關係,但是南斯拉夫吸取了“一邊倒”的教訓,在冷戰對峙的情況下,南斯拉夫與埃及、印度等國共同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1956年7月,鐵托與埃及總統納賽爾、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簽署了《布里俄尼聲明》,提出積極和平共處和致力於團結一切非集團國家等不結盟主張,後來印尼總統蘇加諾也加入這一運動。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籌備會議在開羅召開,提出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五項條件:1、奉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的外交政策;2、支持民族獨立運動;3、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4、不與大國締結雙邊軍事協定;5、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1961年9月1日至6日,第一次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了,25個國家的政府首腦齊聚一堂,正式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誕生。

鐵托指出,不結盟的實質在於反帝反霸,既不是所謂中立主義,也不是謀求建立所謂第三集團,更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工具。

隨著尼赫魯、納賽爾去世、蘇加諾下臺,鐵托成為了不結盟運動的當然領袖。1979年,不結盟會議在古巴召開,卡斯特羅雖然有意競爭領袖地位,但是並未能得到各國同意,諸多國家依舊支持鐵托。

採取不結盟政策的南斯拉夫,國際聲望持續提升。為了遏制蘇聯對南歐的滲透,南斯拉夫也因為地緣因素成為一個西方國家阻止蘇聯南下的一個重要屏障,西方一改之前的敵視,開始在經濟上支援南斯拉夫。1951年,杜魯門採取對南斯拉夫的軍事援助,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爾上臺後也保持不變,到1959年,美國給予南斯拉夫大約十五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援助和大約七億多美元的軍事援助。到1961年,美國給南斯拉夫提供的援助己經超過了印度,僅僅次於希臘和土耳其,用西方資本主義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蘇南關係恢復以後,南斯拉夫則在力圖既用資本主義又用社會主義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鐵托說:“那些懂得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人可以用美國的小麥,也可以用蘇聯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

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南斯拉夫一改蘇聯模式,逐步實行“非國家主義化和分散管理”,擴大自治職能和權力,從1952年到1965年,社會產值增長1.75倍,年均增長8.1%,工業產值增長3.37倍,年均增長12%。這段時期是南斯拉夫的“黃金時代”,是當時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1950年至1980年,南斯拉夫GDP總量增長了5倍,1960年至1980年,GDP 年平均增長率為6.5%,遠高於當時西歐的資本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社會穩定,民族和睦,經濟發展,人民幸福,文化繁榮,國家強盛。人民生活水平趕上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國。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是佼佼者。

南斯拉夫在蘇南衝突後走不結盟之路,南斯拉夫自不結盟運動興起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整個70年代充當不結盟運動代言人的角色。正式因為如此,南斯拉夫這個面積只及蘇聯八十七分之一的巴爾幹小國在當時國際舞臺上起到了同它的幅員、人口、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成比例的作用。可以說,從1948年共產黨情報局糾紛起,在世界各國政治集團中,南斯拉夫佔據了一個獨特的地位。南斯拉夫的不結盟使其成為了“世界政治的最大半強國”。而其領導人鐵托則由於積極獻身於不結盟運動被譽為“不結盟運動之父”。

德國前總理科爾曾向當時的南斯拉夫領導人表示,德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等,都是南斯拉夫的數倍,但德國的國際影響和地位遠不如南斯拉夫。凡南斯拉夫在國際上想做的事情,基本都能成功,他非常羨慕南斯拉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