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二年级学生的满分?

小周学英语


你好。一二年级的孩子考满分,其实家长不用过度的去表扬孩子也不用用讽刺的语言去讽刺孩子,用平常心去看待,抓住几个关键点,明白孩子在哪些方面已经掌握了哪些方面依然有欠缺,这个不仅仅是满分,而是孩子在学习开始的时候,一个新环境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入学以后孩子的适应能力都有关系,并不仅仅因为满分那就是好的,也不仅仅因为孩子考了低分,孩子就一无是处。



孩子独自进入新环境已经适应

一二年级的孩子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考了满分,他代表着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孩子已经从心理或者是从行动上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改变。

孩子在幼儿园可能很多事情都会依赖父母或者是老师,但是在上小学以后,孩子需要独立的去面对以及处理周围的环境和同学的社交关系,他必须要摆脱对父母以及老师的依赖。当然小学的时候老师也不会每天跟着你的屁股后面走了,没有人跟着,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呢?这也是孩子控制力以及欲望发展的阶段。

孩子能好好坐着好好听课,那就是孩子的控制力得到了发展,他知道在上课的时候他是要好好坐着听课的,下课他是可以去玩的,孩子的天性其实都是爱玩和调皮的,如果让他一动不动的坐着,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孩子能将自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孩子就是有进步的,从他得满分的这个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是听了课的,他理解了老师所讲的知识。


孩子适应能力的养成

从幼儿园到小学,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孩子到了新环境当中会拘束,会害怕这会导致他情绪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老师父母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去适应小学的生活。一点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旦孩子适应,那么孩子就可以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他才有可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孩子是没有学习的压力的,但是到了小学孩子就有了学习考试等一系列的压力,这个时候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1. 首先孩子需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2. 然后孩子也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因为小学的上学是需要通过大脑对知识进行记忆思考等等一系列的大脑转换的,不不再是幼儿园阶段,听了就忘了,忘了就算了,在小学阶段学习是一定要专心听讲的。集中注意力,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只有集中注意力了,你才能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听懂,然后通过大脑的转化内化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其中学会思考也是养成学习机习惯的一个方面,我们在集中注意力听讲以后,那么我们的大脑要学会积极的思考。人们都说,一年级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基础。曾经俄国教育家乌森斯基曾经说过,集中注意力是学习的窗户,如果没有这段窗户,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那么思考会是这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的必要条件。

在儿童时期,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如果我们在上学以后不去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那么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习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同时除了学会思考和集中注意力以外,要让孩子养成,如果这堂课有不懂的内容,经过自己内化以后,我们应该及时提问,不懂就问。题一定是内化理清的思路以后,然后再问不是一拿着问题就问。正是在孩子学习过程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点。


当然如果孩子考了100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试卷分析孩子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也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以及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

考试100分,不代表你的学习完全掌握了,但是他能说明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是在努力是在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后适应那小学的生活。这些也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豆瓣妈妈愿和你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


小豆瓣成长路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从小学低段到高段已经带了好几届了。 我曾经在一个大镇上工作,学校老师和教室都很紧缺,我教我儿子那一届的时候,班上人数是89个人,一直教到四年级,我儿子转学走了。后来学校又安排我教一年级,招生的时候,班上人数是86人。作为农村学校,而且那么多的人,当时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平均分都是90多分。城里很多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都是九十八九分。所以1、2年级时孩子考两个100分 是挺常见的。

如何看待孩子的100分呢?

1.首先要恭喜孩子基本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考什么呢?主要就是考孩子写作业的仔细程度,考孩子听老师读题的仔细程度。

一、二年级的孩子在考试时,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读题,对于比较难的题目,老师在读题的时候会对题意做出适当的提示。所以只要孩子平时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在考试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读题,考满分都不是多大问题。

2.恭喜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虽然一、二年级知识简单,考题题醒也比较固定,但是还是有部分孩子不能考满分。 如果一、二年级能够考满分,只要不是老师在念题时刻意给孩子们说答案,那么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是比较好的。

3.恭喜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正在不断的萌发。

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孩子考100分,说明他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因为一些无意的举动扼杀了孩子的兴趣。比如不要因为孩子哪一次考的不好,就否定孩子,更不要因为孩子不会写作业,而挖苦孩子。


4.恭喜孩子应该是一个比较阳光、自信的孩子。

12年级的孩子考试能够考满分。我认为这样的孩子上课是比较积极回答问题的,对于平常的作业也应该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很好的完成。 这样的孩子是比较阳光自信的。

当然,孩子考满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需要家长耐心细致的陪伴,也需要孩子仔细听题(看题)、做题。

孩子在1、2年级经常考满分,只要孩子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到三年级以后,一般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一般人的心理,总是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是100分,区分不出来好坏。但这几年真的变了。

下面这张是我们学校今年刚考试好的一年级某个班的成绩,一百分就一两个。

也许有人会说,一定是这个班的老师的水平不行,所以孩子们考的差。但问题是我们学校各个班级考试成绩基本都是如此,而且我们学校是全县最好的小学,其他学校成绩可能比这个还要差。

好几年了,我们这里一直是这样,一年级百分学生越来越少,什么原因呢?

第一:考试题越来越难。

目前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是零基础上的一年级。上一年级之前,拼音字母一个不会,十以内加减法也不熟练,短短四个月的学习,就要应付一张密密麻麻的卷纸,还有阅读短文,还要看图写话,对孩子们来讲确实是太难了。

而且目前的考试题到处是陷阱,每个题都有点难度,孩子们想得一百分真的不容易。学的很好的基本都是私立幼儿园的孩子,要不是提前上培训班的孩子,正常进度的孩子能跟上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二:孩子们零基础上一年级的多。

现在的幼儿园坚决执行上级规定,任何知识都不教。十以内组成分解不教,拼音一个不教。但到了一年级,新编教材容量又很大,老师们进度很快,两个月拼音已全部学完,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学的扎实吗?

第三:孩子小,识字有限,理解力真上不去。

一年级孩子大多数刚6岁多点,很多字都不认识,就算会做一道题,也不一定会列出算式。等大一点,他们自然就会了,不必着急。

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一年级的孩子个个都能轻松获得一百分。

第一:增加自信。

孩子刚上学,对自我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如果能考一百分,绝对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埋在作业堆了额,过早的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考试难度能再降低一点,让孩子们感到学习是件非常快乐的事,绝对可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考一百分是绝对的好事,大人开心,孩子更开心。大人也不会把自己的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孩子也能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慢慢成长,多么美好的画面!


人生如梦LLH


这个话题相信是很多家长正在关心或是关心过的。一二年级考满分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一个班里面有不少同学都是可以考满分的。我接触过很多一二年级的家长,期末考试的时候,孩子考双百(语文数学两科),三百(语数英三科)的都有很多。


一般来说,能够长期考满分的孩子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有比较好的学前教育,而且父母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另外,因为期中期末考试一般难度都会偏低,题型基本上都做过,只要孩子足够细心一般都能考满分。当然,语文可能相对来说难一些,因为作文有时候会被扣一些分数。


一二年级比较容易考满分的孩子:学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课后愿意写作业、细心。

因为题型变化不多,几乎都是属于已知的题型。所以只要孩子愿意学,那么期中期末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就属于考熟练度和细心程度了。


如何看待一二年级的满分?

我个人认为家长不要太追求满分,很多孩子考到98、99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不是说100分不重要,考过100的孩子内心是有极大的满足感的,这也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每次都要求孩子考满分,因为如果我们过多地重复性练习,实际上是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

我认为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很重要,而学习动力的来源在于新鲜感(好奇心)和成就感。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满分,不断地苦练,最终会伤害到孩子的学习动力。

一二年级的孩子,大脑还在不断地发育当中。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一些小错误是正常的,只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热情,那么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问题就会自动消失。


为了不引起误解,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我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好,持续地学习是肯定的。如果孩子把课外时间都用到打游戏和看电视上面,那么对学习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我想说的是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一二年级不需要一直盯着考试的那点内容苦练。因为考试的内容实际上营养太少了,如果孩子一直练习这些考试内容,即便是考了100分也不代表孩子的能力有多强。


大致上,一二年级我们要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把这些调整好了,孩子的成绩不会差。至于到底能不能考100分,这个顺其自然就好了。真正的考验要到高年级,甚至是初中。我们的最大希望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您说呢?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认为小学一二年级考满分还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而且也应该考满分。

本人现在教小学三年级语文,对于三年级语文来说要考满分就相当相当不容易了,不信请看我们近期考的成绩。因为三年级语文开始写作文了,即使前边题目不错,但是作文也会被扣几分。

言归正传,众所周知小学一二年级不管语文还是数学知识点都想对简单,因为一二年级是小学的基础,尤其是语文,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的是拼音,这对于现在的小学生们简直是小菜一碟。

现在的孩子从三岁左右就开始上幼儿园,开始读书,从四岁开始就开始写字,幼儿园大班学习的好多内容是一年级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小学一二年级那么多考满分的原因。考满分孩子容易有自信,越学越爱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附两张我们班可爱的孩子们照片!





蒹葭师师


​一二年级的满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一二年级还正处于养成学习习惯,让学生爱上学习的阶段,三年级后,随着题目加多课时的增长,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厌学,因为成绩等不开心等情况。

我接触到一个一年级的班级。全班一共40人,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只有5个同学没有拿到满分,这5个同学,还有一个同学是因为生病,写着写着就回家了,剩下4个同学,也都是99分和98分,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从分数上看不出来差距的,老师也都是鼓励教育。无论做作业还是考试,都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从小爱上学习,觉得学习不难才能让孩子在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


蝉蝉老师


我是二年级的老师,我来说说这个一二年级考满分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现在一二年级的考试成绩分数相当的高,平均分高达98分左右。很多人说一二年级的考试成绩有虚假性,有的孩子一二年级还可以考满分,到了三年级以上就可能下滑。那么造成一二年级的成绩如此之高的原因什么?它到底有没有虚假性。下面我给大家说道说道这个问题。

造成一二年级学生满分成绩的原因

首先归功于孩子的学前三年教育。

在上一年级前,孩子们大多有三年的学前教育。而一年级上册的东西就是和幼儿班学的东西的一个衔接。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班小朋友都学会了。那么利用凑十法和破十法再去学20以内的加减法,轻车熟路,孩子们接受起来很容易。二年级的数学体系和一年级的一模一样,一年级掌握好了,二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迎刃而解,没有多少

难度,也不用费吹灰之力。

统测时考试的试题思路年年基本相似。老师们针对要考的类型多加训练,小孩子们大部分学的都很不错,即使有的孩子基础差,但是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强化训练,也能记住,来个比葫芦画瓢,考95分以上一点问题没有。如果考试时细心认真不看错题,不丢题大概都能得个满分。

其次是每个家庭都注重孩子的教育。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教孩子认识数字,20以内的计算题,教孩子读拼音,读绘本,陪孩子读拼音版的儿童读物。这些都为孩子上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入学后,每每孩子学了新知识,家长们在陪同写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有疑难问题或者未掌握的题型,家长们会给孩子多加训练,直到学会掌握为止。孩子能出好成绩家长也功不可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为了减轻孩子们负担,统测时出题的难度大大降低。

不会出一些偏题、难题来难为孩子。大部分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试。这也是一二年级考试得满分的一个原因。一年级语文最后一道题大多是看图写话,看图写一句最简单的话,比如“小羊在山坡吃草”“小河在水里游”······,这样的句子,学生经过训练后完全可以掌握,不会失分,考满分的可能大大提高。

我们这里数学语文考试时,知识题95分,卷面分5分,合起来就是100分。老师们在阅卷时,如果孩子知识没有出现错误,得到了95分,老师们就会把卷面分5给全部给了孩子,给孩子一个满分的成绩。可是最近看卷,给出了卷面分给5分的指标,为了鼓励孩子书写认真,达到卷面的清秀整洁,必须要分出个等级,不能全部给满分,这样有一部分孩子就得不到满分的成绩了。如果想要得到满分的成绩,就必须认真地书写。

对于孩子考了满分的成绩如何看待?

一二年级的孩子考满分,首先还是值得表扬的。孩子认真细心地、非常完美地把所学的知识呈现在了卷面上,做到哪里都没有缺漏,也非常不容易,这的确值得鼓励和表扬。

孩子考了满分固然家长高兴,但是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取得满分成绩的原因何在。考试满分只能说明孩子这张试卷他答得很好,不能说明孩子是否真的学的很好。成绩真的不代表一切。

我教一年级时,一个平时考70多分的孩子考试时居然考了100分,这当然也值得表扬,其实他学的并不扎实,很多地方还有欠缺。而另一个平时考试每每考100分的孩子,因为题目要求,没有看清楚,会的题白白失掉好几分,又因为书写潦草扣掉2分,距离满分差的更多了。

但是我是了解这两个孩子的,考满分的孩子不是真的优秀,没考满分也未必就是就是那么差。如果孩子们想取得好成绩,各各方面还是要多加注意才可以取得自己最理想的成绩。

其实说得满分多,也只是指的低年级得满分的多。一到高年级随着知识的加深在得满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小学阶段三年级是个分水岭,有一部分在一二年级还可以得满分的同学,到三年级以上跟不上课的情况也有发生。再就是三年有作文出现了,作文是不可能给满分的,多少都要扣分,写的极好的,老师就象征性的扣一二分,那就意味着孩子不可能取得满分了。

结束语:家长在看待孩子的成绩时,不要过于在乎孩子考试的分数,成绩高固然欣喜,但是最主要的是看孩子是否真的学会了,是否真的会学了。考的分数高低并不是家长唯一关注的地方,孩子有没有认真学,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它远远胜过孩子考试的100分。

不管孩子得到满分还是九十多分,把知识融会贯通了就是关键。有的孩子只是题训练的多,记住了哪些题型该怎么做但是道理不明白,随着知识的加深,这样的孩子就会像沙里澄金一样,迟早会被澄出去的。只有把基础打好,你以后才可以走的更远更高。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知道手机前的友友们有什么看法,期待友友们在下方留言分享你对孩子考满分的看法!


浅浅的教育


实话,真的没任何意义,她们也没有学习动力,考试永远都是书本内容,没有任何的思维逻辑题,只要掌握书本内容,考试总是满分,这样的成绩没有任何的意义,遇到思维逻辑题束手无策。

不但如此,没基础,也打不好基础,每次都考满分拿奖状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不用学习就无敌了,久而久之没基础,三年级以后考的差,加上基础不好,学习费劲,就不肯学习了,如果基础不好,三年级以后转折的时候,成绩会落下很大一截,加上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不肯学习也没动力了,所以说一二年级不怕基础差,就怕成绩太好,每次满分,过于骄傲,三年级转折的时候学习费劲,不爱学习,慢慢就废了。

我这里低年级考试再好都没奖状,也没有满分的成绩题太难,根本不可能到一百分,即使有,要么语文不及格数学好,要么数学不及格只有语文好,但是万分之一,三年级以后才有,一二年级成绩也不是那么重要,有没有奖状,考的好不好也无所谓,基础好才最重要,反正我家的每次都是第一,但是因为没有满分的成绩,加上考题太难,全是超越书本内容的逻辑思维题,总体来说还好,她前期投入的多,识字量大,基础也可以,后面会继续把基础巩固好,争取三年级以后学习不费劲就行。

我小侄儿在县直小学,我家的在另外一所学校,他们考试就是题很简单,一二年级成绩太好,加上每次都得奖状太骄傲,现在三年级,成绩落后一大截,而且基础也不好,好多字都不会写,考试总是用拼音代替,每次都因为拼音代替的字被扣好多分,我家的一年级,我前期给她投入的多,识字量大,逻辑思维还可以,逻辑狗玩的很6,所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但是每次都没奖状,低年级不会发,由于没有满分的成绩,所以这个学校出来的孩子都不骄傲,一个比一个基础好,最起码我家的字都会写,我小侄儿的字好多不会写,写作文或者日记还得我家的帮他写,那天还说再考试让我家的去替他,肯定得满分,特无语😒


诸葛筱蝶


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考试能考满分是常态,特别是在城里的学校,孩子如果不小心考了98分,那么有可能孩子在班上排名就到了三十名开外了,但是小徐老师非常不看好这种状态,因为让班上90%以上的孩子都能考满分,那需要孩子将所有考点练习到极其熟练的程度才能达到,而要练到极其熟练的程度,孩子就要牺牲亲子共处时间、牺牲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牺牲阅读的时间,甚至牺牲家长的休闲时间专门来管孩子的作业,带孩子做额外的题等等。

一、一二年级学生考满分,首先是家长的功劳。

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班上不至于落后于他人,现在的家长可谓操碎了心,孩子做作业全程陪伴不说,还要给孩子整理错题本,记录下孩子出错的内容,再在适合的时间给孩子反复复习。

家长除了让孩子按质按量的做完学校的作业,还额外给孩子“加小灶”,要么多做几套题,要做送课外补习班,孩子的满分可以说都是家长费足了劲,操碎了心训练出来的。

二、一二年级学生考满分,是孩子一套题一套题,一篇作业一篇作业的成千上百遍的“炖”出来的。

每一个考满分的孩子,都在题海中费力的遨游过,每一个考满分的孩子都将小手写到无力过。“行百里者,半九十”,考满分的孩子相对于考95分的孩子,一二年级的孩子可能要将业务做作业的时间从每天半小时,提升到每天两小时,这到底值不值,小徐老师真觉得现在的孩子好可怜。

三、一二年级学生考满分,是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千锤百炼,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训练做题和识字能力了,有些幼儿园的孩子100以内的加减法全部掌握,张口就来,识字量能达到千字以上,背诵诗词儿歌上百首等等,到了一二年级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反复加强,孩子们很快就被训练成了做题高手。

但是,小徐老师还是那句话,牺牲了那么孩子体验生活的时间,牺牲了那么美好的亲子共处时间,牺牲了那么对知识的慢慢体验和思索的时间,牺牲了大量阅读的时间,牺牲了在玩乐中探索世界的时间,只为了多考那么5-10分,达到满分,真的值得吗?

小徐老师认为,这真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在一二年级过分重视分数,其弊端最可怕的在于体现在:让孩子对学习失去新鲜感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痛恨,同时又造成了紧张的亲子关系等。

教育的真谛应该是越小的孩子,越低的年级,越应培养并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保持他们旺盛的探索心理,这样才能在初中、高中厚积薄发,兴致盎然、思维活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再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孩子爱上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千百次机械的重复练习上。

总之,当小徐老师面对一二年级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考100分,小徐老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孩子被束缚在书桌旁一遍遍重复做题练习到疲惫厌倦的程度的悲哀。我希望家长和老师能把眼光看得长远一些,让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持续探索的热情和动力,让孩子真正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激发起学习热情,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而不在于考满分。

大家怎么看,同意小徐老师的看法吗,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指尖教育帝国


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满分,少部分的同学是在90分以上,基本上在80分左右的同学家长可能都会感到很着急。为什么一二年级同学的成绩一般都比较稳定且较好呢?

因为一二年级的书本知识都相对简单,而且孩子在学前班期间已经系统地学过一遍了。对他们而言,应该是温故而知新,稍微用点心就可以达到满分。

但到了三年级,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有的孩子出现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多的问题,也有的孩子课后作业完成得不及时、拖拖拉拉,还有的孩子因为成绩落后,性格开始变得内向,等等。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抓孩子的一二年级时期呢?建议从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着手。

一、要有良好的体魄。

只有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生病,导致缺课,即便再聪明,也会在学习上表现得吃力。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安排适当的机会锻炼身体。慢跑、游泳、剑术都是不错的选择。身体强壮了,孩子的意志力才会坚强。

二、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动画片、游戏对孩子来说,是致命的诱惑。所以,造成孩子推迟上床的时间,早上不愿意早起。休息不够的话,孩子一天都没有精神,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家长一定要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要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识字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都不会太差,能为作文水平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建议家长和孩子实行“亲子共读”,通过彼此约束来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提醒孩子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不仅显得好看有精神,还能预防孩子因为坐姿不正确造成的近视。因为近视造成孩子看黑板费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听课质量,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五、鼓励孩子上课多发言。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上课不愿意发言,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回答不出来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而更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紧张导致回答问题没有条理和逻辑,害怕丢脸。这样非常不利于他学习进步和待人接物。因此,在一二年级就要鼓励孩子多发言,不要怕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六、培养孩子快速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

孩子自制力比较差,需要家长帮忙督促,培养他“今日事,今日毕”。家庭作业是检验当日学习效果的一个标尺,家长要提醒孩子快速完成,并抽出时间检查对错,帮助孩子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印象。

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走好一二年级这一“小步”,孩子在小学阶段才能迈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