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西樑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蕭詧是西梁小朝廷的開國皇帝

不同於蕭梁帝國的西梁小國

蕭詧是西梁小國的開國皇帝,之所以以西稱之,是因為蕭詧的梁,已經不是他爺爺蕭衍的梁了。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西梁又稱後梁,版圖很小

蕭詧的西梁小國,僅僅只是北周帝國在江陵一帶扶持建立的附庸政權,主要的地盤僅有江陵城及其附近幾個州郡。西梁的存在意義,只是北朝政權用來對付南朝陳朝的棋子,蕭詧建立的梁國,無論是地盤,還是軍事力量,都無法獨立存在,更不用說西梁自建國開始,就時刻處於北周軍隊的保護和監視之下。

蕭梁的皇孫

蕭詧是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子,蕭統死後,梁武帝沒有選擇冊立皇太孫,而是另立了第三子蕭綱為太子。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蕭詧本沒有做皇太孫的野心,因為他前面還有兩個兄長,就算蕭衍要冊立皇太孫,也優先選擇蕭統的長子,雖然長子死的早,但是還有次子蕭譽,確實也輪不到第三次蕭詧。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從後來蕭詧起兵響應蕭譽,以及為蕭譽報仇的表現來說,蕭譽蕭詧兄弟之間的感情是牢靠的,因此蕭詧原本也沒有自己要做皇太孫的心思。

蕭詧是希望自己的兄長能成為皇太孫,故而他對這個結果感到憤憤不平,再加上樑武帝后期朝政昏庸,因此蕭詧結交豪俠,蓄養死士,以備突發狀況。

殺兄之仇不共戴天

侯景之亂爆發後,梁武帝第七子蕭繹正駐守在荊州江陵地區,並且匯聚了二三十萬勤王大軍,但是蕭繹卻只派遣兩支偏師去勤王,真正的主力大軍按兵不動,坐觀侯景和梁武帝成敗,不僅如此,蕭繹還發兵攻打其他蕭梁宗室,殺死了梁武帝第六子蕭綸,第八子蕭紀,還有昭明太子次子蕭譽。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當時蕭譽在湘州組織勤王軍隊,但是軍隊還沒達到,臺城就已經淪陷了,蕭譽的軍隊少打不過侯景,不得不折返湘州。

此時勤王大軍總指揮的蕭繹,不但沒有增兵去勤王,反而發兵要剿滅蕭譽。蕭譽抵抗失敗,被蕭繹的軍隊圍困在長沙城內,形勢非常危機。

蕭詧當時正在襄陽一帶駐守,得知情況後非常憤怒,就發兵攻打蕭繹,想要解救蕭譽。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最後蕭譽和蕭詧兄弟分別都被蕭繹的軍隊給擊敗了,蕭詧不得不撤回了襄陽,而蕭譽在長沙城淪陷後,被蕭繹給殺害了,從此蕭詧和蕭繹的仇恨就結下了。

歸附西魏

蕭詧戰敗後,知道以襄陽目前的殘餘軍力,別說想給兄長蕭譽報仇,就連保住自己小命都成了問題,畢竟江陵可是有二三十萬大軍。

蕭詧不得不派使者出使西魏,請求西魏可以庇護他們,同時願意成為西魏的藩屬。此後西魏派出了使者,蕭詧也把妻子和長子都送到西魏作為人質,雙方正式達成一致。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同年,蕭繹派遣大軍攻打蕭詧,西魏方面出動大軍,擊潰了蕭繹軍隊,蕭詧的危機才暫時得到化解。

蕭詧的抉擇

554年,西魏五萬大軍討伐江陵,蕭詧也派軍隊協同作戰,此戰正式消滅了蕭繹的江陵政權,而且還俘虜了已經稱帝的梁元帝蕭繹。蕭詧下令將蕭繹用土袋悶死,算是報了殺兄之仇。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西魏和蕭詧剛剛聯手攻下江陵的時候,蕭詧手下的將領們曾經勸說蕭詧,應該趁西魏軍隊不備,設下埋伏,先殺死西魏的幾位大將,隨後再派兵襲擊西魏的軍隊。

因為西魏的精銳軍隊已經全部都在這裡了,所以如果此戰能成功,那麼蕭詧就可以趁機擺脫西魏的控制。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蕭詧最終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一方面蕭詧是認為當時西魏帝國對他們還不錯,這樣做有違道義。

另一方面,蕭梁王朝當時依然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蕭繹的殘餘勢力還在,各路崛起的軍閥如陳霸先,王僧辯,實力也不可小覷,另外還有北齊勢力。以蕭詧薄弱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在這個亂世求存,即使能成功消滅西魏主力軍隊,也還是沒有實力去收拾這些割據勢力。

憂憤而死

後來蕭詧就後悔了,555年,西魏立蕭詧為梁國皇帝,地盤僅有江陵城,蕭詧原本的襄陽大本營被西魏吞併。556年,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把江陵的百姓都強行虜走,遷往函谷關。蕭詧被迫在江陵殘破的地區建立傀儡政權,遭到北周軍隊的保護和監視,此時蕭詧喪失了主動權,一步錯則步步錯,完全淪為北周帝國的附庸。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此後蕭詧一直都心懷憂憤,鬱鬱不樂,經常嘆息。562年,蕭詧因為憂憤而引發背部發疽,44歲就死了。

建立西梁小王朝的鬱悶皇帝 南北朝的釘子戶 親手殺死梁元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