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弘昼和弘时有什么不同?

趣谈国史


讲了两年的权谋了,今天轻松一点,换种角度来解释下弘昼和弘时的不同:

一、

首先这是俩人,一个叫爱新觉罗·弘昼,一个叫爱新觉罗·弘时,弘时是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昼是雍正帝的第五子。

二、

这俩人的出身不同,弘昼的生母是纯懿皇贵妃耿氏,这样说大家可能不熟悉,举个例子,《甄嬛传》里面的端妃,《延禧攻略》的裕太妃,就是这个人!

而弘时的生母是齐妃李氏,她一共生了三儿一女,前两个皇子一个活到3岁,一个活到11岁,只有弘时成年,女儿则活到二十三去世。齐妃受弘时影响,只升到了妃便被冷遇,地位次于弘昼的生母纯懿皇贵妃耿氏。

三、

俩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因为题目问的是《雍正王朝》里面,关于这俩人学习态度对比出自老八胤禩被抄家时:

老八胤禩提到了几点,一是弘昼聪明的很,读书的时候,表面上显得愚笨,可是哪一次背书不是倒背如流?

而弘时则读书的时候不用功,比如在热河狩猎的时候,邬思道同时教弘历和弘时,问到曹操带儿子狩猎,曹丕为什么不射杀小鹿,弘历的回答堪称完美,而弘时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随后邬思道教了他俩最重要的一条为人处世之道:

“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明理,世上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一个理字,把理字想清楚了,做起事来就有了主张……但是又不能守死理……”

后来的弘历就是谨遵此道,万事占了一个理字,结果才处于不败之地,相对比弘时,老师讲这句话时,却喊着要尿尿,就此错过这条真理,也错过了狩猎场上怎么回答康熙帝的提问,更错过了皇位……

老八胤禩总结的很对,弘时是精明比不上弘历,狠毒也比不上弘历!

同样的,弘昼也是精明比不上弘历,狠毒也比不上弘历,但是聪明却不一定比弘历差哦!

四、

为人处世上,弘时也比不过弘昼: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拜访雍正帝,同样是李德全招待,弘时就自作聪明,把人家李德全的生财之道给揭开了,就等于是砸了人家的饭碗:

“别跟我玩这花花套儿,就您老公公这套把戏,只能哄外头那些晕头鸭官儿,以为我不知道?这地下金砖你们全都敲遍了,给你们塞钱的,你把他带到地上有空声的砖前,没给你们塞钱的,就把他们带到地底下填实了的砖头跟前,那头磕破了也磕不出声啊。别以为我不知道!”

相反的人家弘昼就不这样做,来了后啥话都不说,直接给李德全塞银票,李德全当然不能白拿,至少可以善意的提醒一下,雍正帝此时是什么心态:

“五爷,今儿你得小心着,皇上心情不好。”

高下立断!

五、

俩人野心不同:

弘昼虽然也想做皇帝,但是人家做事比较隐晦,甚至还利用了弘时一把,这里面的故事太多,不是一两句能讲清楚的,总之八王议政逼宫事件,弘昼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被弘时陷害,后来又故意替他开脱,目的也是借弘时之手干掉弘历。

当然,事情没成,他也就死了这条心,做了潇洒王爷,不过后来因为管了点不该管的小事,导致了死亡,这也是乾隆即位几十年后的事了。

不过剧中的他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只想保住性命,而且确实做到了!

而弘时,就太过显露了,自己又不聪明,竟然联合八叔搞自己的父皇,这不是找死吗?搞老爹失败后,还不放过自己的兄弟,最终自作孽不可活,被雍正帝赐死!

六、

第六点不同则是面相不同:

老夫杨角风会(胡)看(说)面(八)相(道),看弘时的面相,不像是有福之人,尤其是面对李德全的时候,有点尖酸刻薄,下巴这里太过尖锐,像狠人。后来该人的扮演者,入道儿了,再说就是敏感话题了,自己去搜吧!

而弘昼一脸童叟无欺的样子,圆脸,胖乎乎,憨乎乎,有福之相,这个演员叫袁世龙,演过好多电视剧哦,感兴趣的可以搜搜。

七、

其他的不同还有很多,天色已晚,就回答这么多吧!


杨角风发作


三阿哥弘时与五阿哥弘昼,虽然都是雍正皇子,理论上都有夺得皇位继承权的人,却因为性格迥异,志向不同,最终也面临了不同的命运。

三阿哥弘时急功近利,有勇无谋,是当时几个夺嫡之战中智慧最弱的。他一位听信八爷的挑唆,天真的以为只要跟随八叔,就能推翻雍正。但他忘记了,八叔当年也是在于雍正的夺嫡之战中败下阵来的人。八爷自视甚高,认为只有笼络人性,就可以无可匹敌,却忘记了政治斗争,永远是兵力为后盾,败在了重宫斗而轻武力。

他教导下的弘时,依然没有吸取教训。虽然通络了朝廷大部分文武百官,也调来了塞北的八王企图逼宫,但是他忘记了,逼宫必须要立下死状,不成功便成仁,只调来几位塞北铁帽子王,人心不齐,怎么可能革命成功。况且,他严重忽视了雍正的根基。

虽然雍正因为实施新政被大部分官员所不理解,但三朝老臣张廷玉是支持雍正的,他在文武百官中的地位非几位常年在外的铁帽子王爷能比的。

于是,本就自视甚高的弘时,遇上了刚愎自用的八王爷这个师傅,失败早成定局。

但八王爷在被抄家时说:“你们几位王子当中,最聪明的当属弘昼”。这话不假。

弘昼深知雍正喜爱弘历,争夺皇位已无意义,况且自己也不参与政治的斗争,所以,早已看清自己也看清局势的他索性菜谱了最自保的一种方式——装疯卖傻。

日夜与道士混在一起,行事荒唐,目的只有一个,掩人耳目,谁也不得罪,混的一生清闲平安。

他的聪明还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八王议政时,他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逼宫,于是,他找到了唯一可以挽回局势的十四叔。

注意,他并没有告诉十四叔八王爷要逼宫,只是说塞外骑主被换,而自己也被三哥弘时诱骗,但他知道以十四叔的才智,说到这里已经够了。后来的结果这证明,正是他恰逢其会的告秘,挽救了整个局势。

两个人命运的不同也证明了他们不同性格,不同智慧导致的不同的命运。

弘时被雍正赌毒杀,弘昼虽被后世嘲为荒唐王爷,却在波云诡佶的宫廷斗争中安度一生,这是多大的智慧!





田草电影



弘昼是以不变应万变,同时随机应变不行就撤退。弘时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似心狠手辣主动出击,结果却暴露了最大的短板,最后只能是凄凉落幕。

关键还有就是弘昼虽然有野心,但知道分寸。弘时是野心太大,控制不住,最终被自己的野心害死。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没有千篇一律的面瘫脸,没有尴尬的演技,没有主次不分的剧情,每个人物都是个性鲜明,跌岩起伏的剧情也是让人回味无穷。

康熙有35个儿子,活到成年的有24个儿子,参与夺嫡的也有9个之多。到了雍正时期,这位在位13年的皇帝,不只是对比他父亲康熙在位的时间大幅度缩水,就是子嗣也对比父亲来说显的稀少,只有三个儿子。

雍正的三个儿子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最后是皇四子弘历继承的皇位。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雍正三个儿子中,没有继位的弘时与弘昼有什么不同。

虽然两个人都没有继承父亲的皇位,但结局可谓是天差地别。弘时落得赐死下场,弘昼却当个一个风流快活的太平王爷,得已善终。

如果说这二位有什么不同呢,宋安之认为弘昼是装傻充愣以不变应万变,同时看准时机就上,见机不对就及时全身而退。虽然有野心,但是知道及时收手,真可谓是大智若愚,莫过于此!

而弘时属于是主动派,看似不服输不认命,但自视甚高性格急躁,又不会掩饰自己的野心,更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最后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命。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接下来宋安之以具体细节来说说这二位的区别所在。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为什么这样精彩这样让很多人喜欢看呢,原因就在于太过贴近现实,深刻反应了人性所在。所以宋安之就经常以此分析其中隐藏的职场道理,来深挖背后的套路,接下来我们就以此代入,说说背后的职场道理。

这其中通过大太监李德全就可以看出一二,在雍正登基以后,李德全三位皇子都见过,别看平常这个太监对皇帝是唯唯诺诺的。可他精明的很,比如说见到雍正看重的皇四子弘历,是马上下跪请安,哪怕弘历当时只是个贝勒爵位。而见到了弘时和弘昼,就没有行礼,只是叫一声三爷和五爷罢了。

面对这种区别对待,弘时是不屑一顾,弘昼则是压根不以为然。

同样的见到了李德全,弘时是直言不讳,对于这位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并没有多少顾忌。比如说有一次跪等雍正之时,弘时就直接就说破了李德全的套路,问他别是磕不响头吧,就你老公公这套把戏,别跟我玩这花花套儿,你这套外面那些昏头鸭官不知道,我可知道。有人给你们塞钱了,就拉他去空心砖哪里,头磕的响,没有塞钱了,就拉他去实心砖哪里,磕破头了都磕不响。最后不屑的说道“切别以为我不知道”。

没错弘时就是这样自视甚高,没把雍正身边的李德全放眼里,直接把潜规则给说破。李德全能服侍康熙雍正两位皇帝,自然不是个简单的太监,并没有生气,而是低三下四的说道别人奴才敢,对您可不敢,更何况平时您对奴才这么好,奴才孝敬您都来不及的。

这时候弘历过来了,李德全马上跪下请安,然后进去汇报以后,只说雍正叫弘历进去。结果弘历进去之时,李德全对雍正说弘历来看您了,这不是说明李德全并没有说道弘时早就过来,分明是摆了弘时一道。


弘时在外面却还摸不着头脑,一脸无趣。殊不知是因为自己说破了李德全的套路,马上就被报复了。

再看看弘昼见到李德全的情况,李德全见到弘昼以后,并没有跪下请安,而是亲热叫了一声五爷。弘昼也并没有摆什么架子,接下来李德全就提醒弘昼说道雍正现在心情不好你要小心点,之前弘时来见雍正时,李德全可没有这样提醒过。弘昼进去之时,想了想又回过身,给李德全塞了一些银票,说道“下不来的时候,替我圆圆吧”。李德全并没有推辞,而是熟练的接下,看来没少收过。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德全经常收到弘昼给的银子,所以很热情,同时还提醒弘昼皇上心情不好。

对比一下弘时和弘昼同时遇到皇上贴身太监的表现,弘时不给好处拉拢,而是自视甚高不屑一顾的说破李德全的套路。弘昼是平时没少给给李德全好处,李德全也乐得提醒他。背后里遇上合适时机,肯定不会说弘时好,而是说弘昼的好。这样一来,弘时可是远远不及弘昼的。

再看看弘时,平常与老八还有其他大臣走得近,老想着插手国家大事。比如雍正二年的科场舞弊案,就想通过张廷璐来影响国家的科举人才,这种野心,雍正是清楚的很。

雍正在弘昼活出丧以后,找弘昼谈话时评价弘昼平常喜欢与那些和尚道士搅和在一起,总比跟朝廷的大臣搅和在一起好,意思是弘昼不结党营私,表现的很好。

还有八王议政,宋安之在之前就分析过八王议政应该是雍正的钓鱼执法,还有弘昼借此设局让弘时浮出水面与弘历夺嫡,自己坐收渔利,后来见机不妙,大搞活出丧来掩饰自己,然后坐看弘时与弘历夺嫡。


通过八王议政,我们可以看出,弘时在老八的怂恿下是主动出击,弘昼看似在京城外二营被弘时利用,假传了圣旨,但其实是趁机利用了弘时与老八,让他们去与雍正斗,然后自己以防万一,又去告密于老十三,使老十三最后夺取了兵权力挽狂澜,同时暴露了与老八勾搭的弘时。

雍正怀疑弘时,同样怀疑弘昼为何那么聪明的人,竟然被人利用假传圣旨。于是弘昼的选择是,大搞活出丧以有血光之灾为由拒绝去抄家,这样一来,行事荒唐,名声有污点,恰恰就可以保护了自己。还有一层意思就在于,弘昼不去抄家,更加方便了弘时与老八两个人单独见面,而弘时就是在抄家时与老八密谋,再次被老八怂恿着去刺杀弘历,最后因此被雍正赐死。

还有雍正问弘昼假装圣旨到底怎么回事之时,弘昼一直支支吾吾的不说话,说自己忘记了。但表情无疑是疯狂暗示雍正弘时有问题,还真是个人才。

总结来说,待人接物上面,弘时身为皇子,自有一股傲气,对于小人物是不假颜色,却难防李德全这种关键岗位上的小人物,所以被报复,是得不偿失。而弘昼看似行事荒唐,但是打点上下还是有一套的,不然李德全也不会主动去提醒他雍正心情不好,要小心点什么的。

更关键的是为了夺嫡,弘时看似主动,但总是不得要领,像是无头苍蝇一般上蹿下跳,结果被父亲雍正赐死。而弘昼是大智若愚,看似一直被动,其实一直是趁势而为,比如说知道弘时与老八不安好心,为了方便夺嫡,假装糊涂的假装圣旨,挑起弘时与弘历的斗争,自己坐收渔利,见机不妙就马上活出丧来全身而退,一直躲于幕后操纵,高明的很。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野心。弘昼虽然有夺嫡野心,但自己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知道进退,可以及时全身而退。弘时看似是被老八挑起野心,其实还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太大,还不知道进退,所以最后只能凄凉落幕。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68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弘时、弘历、弘昼是雍正皇帝年龄最大的三个儿子,如果雍正选择太子,本该从这三个儿子中挑选。

但现实对于弘时和弘昼却是残酷的——从小时候开始,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一定是弘历。这是因为弘历自幼异常聪慧,讨人喜欢,尤其是受到了康熙的特殊喜爱,把他带进宫里亲自教养。康熙甚至让人给弘历算命,得出的结论是,弘历的福气甚至大过康熙。

一切迹象表明,康熙是把弘历当做未来的皇帝培养和看待的。甚至有人说,正是因为看好弘历,所以才最终把皇位传给了弘历的父亲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

康熙的态度,深刻影响了雍正。因此,雍正也是一直把弘历当做太子看待和培养的,弘历的待遇也一直不同于其他皇子。

弘历将是未来的皇帝,这成为满朝文武人尽皆知的一个秘密。也就是说,弘时和弘昼天然地被剥夺了太子备选人的资格。面对这个现实,弘时和弘昼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弘时当然不服。论长幼,他是弘历的哥哥;论嫡庶,虽然弘时和弘历都不是福晋所生,不算嫡子,但弘时的生母是侧福晋(只比福晋低一级),而弘历的生母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格格(比丫鬟稍微高一点点)。不管从何处而论,弘时都有资格和弘历争一争。

于是,弘时便争了。虽然他的八叔胤禩怂恿他夺嫡,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主要动力还是来自弘时的内心,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必然要争。

而弘昼呢,他心里到底服不服,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表现出来的,却不仅仅是服,而是服到五体投地。看起来,他对于弘历是太子这个现实,是完全接受的。

可即便如此,他仍然要装疯卖傻,自污以自保,为的就是让雍正和弘历相信,他是真的不想夺嫡,真的不会对弘历造成半点威胁。

最终,不争的弘昼做了一辈子富贵王爷。

弘时和弘昼,代表了两类典型人群。弘时追求的是“逆天改命”,不向现实和命运妥协,觉得人定胜天,不可屈服;而弘昼追求的是“顺应天命”,他知道形势大过天,时势不可逆,因此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倒下,不做无谓的反抗。

一个是“逆天改命”,一个是“顺应天命”,这就是弘时与弘昼的最大区别。两者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前者会活得辛苦一点。


趣谈国史


弘时和弘昼是《雍正王朝》里边两个游离于主角之外,却又让观众十分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们是雍正的两个儿子,却表现出不同的智慧。要论起来,他们两个都不是性格张扬的人物。弘时不张扬,他却阴谋奸宄,弘昼不张扬,则是明哲保身。


科考舞弊案,雍正王朝清朝第一考,同时作为雍正的儿子却坑自己的皇阿玛,泄露科举考题。暗箱操作后的弘时,龟缩在自己的府里,不敢招摇。然而他的行为却被八爷胤禩抓住了把柄,更是在八阿哥的鼓动下走上了与弘历的夺嫡之路。甚至配合八爷胤禩导演逼宫大戏,自己则藏在暗处,观望一切。

八爷逼宫失败,同时又以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在雍正面前要求处理阿其那,塞思黑。自己亲自带兵去八爷抄家的时候又被八爷蛊惑,居然要派兵暗杀自己的弟弟弘历,这个比当初被康熙骂作“蠢猪”的胤禔更甚。大爷胤禔在太子犯错后要杀直接挑明了说,弘时直接就要派人暗杀,说他蛇蝎心肠也不冤枉。最后雍正知晓一切,不得不狠心将其毒死。



相比心狠手辣的弘时,弘昼就规矩了很多。弘昼有事没事就和和尚道士混在一起,不管朝廷政务,也无心政事。他就是要告诉皇阿玛自己对皇位什么的,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心思。但是他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雍正对他的评价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明哲保身。”八阿哥胤禩也说“弘昼是弘历,弘时兄弟三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每次雍正叫弘昼问话的时候,弘昼都没有偏向,也不会表露出态度,只说自己没有三哥心力,也没有弘历的能力,问多了就说不知道。



八爷逼宫的时候也是弘昼及时发现了问题和十三爷说明,十三爷才能到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把旗主王爷共管的将领押回了大殿。事后红豆并没有邀功,也没有表达态度,只说了自己对这些事情不清楚。雍正让他去抄家,他以自己活出丧为名,说自己七日之内有血光之灾,没有去参与。弘昼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态度,最后也得到了雍正的认可。


弘昼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甚至整个封建历史排的上号的好命的王爷。


红雨说历史


弘昼和弘时都是雍正的儿子,弘时是“三阿哥”但实际上是活着的皇子们的老大。弘昼是“五阿哥”,在弘时,弘历面前是“弟弟”。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雍正这两位皇子最终的结局完全不同,三阿哥弘时因为被八王爷廉亲王允禩诱惑,参与了“逼宫”,并试图谋杀弘历未遂,被雍正赐死。而五阿哥弘昼则是以一个“荒唐王爷”的形象一直活到了乾隆三十五年。

这样看来,这两位皇子还真的是大不相同。

在电视剧当中,通过两个人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弘时和弘昼之间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心态的不同。

弘时是一个对自己对形势甚至是对环境都不能正确认识或者说心存幻想的人。他这样的心态导致他极易受到各种诱惑,包括金钱,权力甚至是“储君之位”。

这个雍正的三阿哥,尽管应该是从小就知道那个“储君之位”大概率是他的弟弟弘历的,但是弘时还是觉得心有不甘:弘历既非嫡子,也非长子,凭什么就必然会继承大位呢?在他的眼里,自己的条件不比弘历差,至少自己是“皇长子”。

所以,在他的八叔廉亲王胤禩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怂恿下,弘时走上了“夺嫡之路”。当然,弘时参与八王爷允禩发起的逼宫,除了诱惑还有就是他的其他的贪婪的丑行把柄被八王爷允禩抓在手里,他不得不听他八叔的安排,答应他八叔的要求。

这其实是雍正最终下决心杀了这个对弘历登基有极大威胁的三儿子弘时的最重要的原因——尽管八王爷允禩以及九王爷十王爷都被雍正“圈禁或镇压”,但是,八爷党其实还在,假如弘时和八爷党真的勾结起来,那弘历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雍正有切身的体会。

所以,在雍正的眼里,弘时可以贪婪,可以擅权,但绝对不容忍弘时和八王爷允禩勾结在一起。

弘时的结局,其实就是自己的这种毫无自知之明的心态造成的。当然,到了死到临头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还是自视过高,所以才会受到蛊惑——他扇自己的嘴巴,但口中大骂的是他的八叔“阿其那”。

而雍正的五阿哥弘昼,尽管年龄不大,但是心态却极为成熟,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极其冷静,有自知之明。

所谓的“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五阿哥弘昼对自己的认识就非常清楚: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和皇帝之位绝对无缘,并且是在任何情况下丝毫对这个认识毫不动摇。

所以,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只想给雍正当一个“好儿子”,既不争名,也不争利,更不争权。

但是,什么都不挣,什么追求都没有的人,其实是不真实的 所以五阿哥弘昼也有追求,这个追求就是“率性而为的荒唐”。他不问政事,只和道士和尚为伍,其实只是想告诉包括雍正在内的所有人:自己追求的其实是“出世”的理想,对任何人无害。

弘昼的自知之明还在于他真的非常(极深刻)洞悉他的父皇雍正的性格和心态,可以说,从知父莫若子这个角度来看,弘昼是最了解他的老爹的儿子,所以雍正说:儿子当中你是最像朕的。

因为,他做到了他爹最希望他做到的样子。

即使是他为了躲避去抄他八叔的家的“得罪人”的差事,也是为了向他的皇阿玛表态:除了孝顺父皇之外绝无任何“非分之想”而搞“活出丧”的有损皇家脸面闹剧,他的皇阿玛也不会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并且即使是他皇阿玛非常想知道弘时在丰台大营究竟说了些什么,弘昼仍然保持沉默,绝对不会违反自己的原则去“落井下石”。

所以,即使他的四哥弘历登基当了乾隆皇帝,他这个“和亲王”还是可以继续荒唐,继续随心所欲的当自己的“荒唐王爷”。

这就是弘时和弘昼两位皇子的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