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單

(共計101項)

民間文學(口頭文學)1項:

霞浦畲族小說歌(寧德)  

民間美術4項:

漳州木版年畫(漳州)、漳浦剪紙(漳州)、永春紙織畫(泉州)、柘榮剪紙(寧德)  

民間音樂13項:

泉州南音、福建客家山歌(漳州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龍巖永定客家山歌)、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閩南什音)、福建畲族民歌(寧德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寧德閩東畲族歌言)、茶亭十番音樂(福州)、南靖四平鑼鼓樂(漳州)、仙遊度尾鼓吹樂(莆田)、黃石惠洋十音(莆田)、浦城閩派古琴(南平)、邵武長門(南平)、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龍巖)、龍巖山歌(龍巖)、新羅靜板音樂(龍巖)  

「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民間舞蹈9項:

浦南古儺(漳州)、泉州拍胸舞(泉州)、泉州踢球舞(泉州)、泰寧大源儺舞(三明)、荔城溝邊九鯉燈舞(莆田)、延平戰勝鼓(南平)、邵武儺舞(南平)、龍巖採茶燈(龍巖)、寧德畲族奶孃催罡巫舞(寧德)  

戲曲23項:

福建歌仔戲(廈門歌仔戲、漳州薌劇)、福建高甲戲(泉州高甲戲、廈門高甲戲)、閩劇(福州)、漳州布袋木偶戲(漳州)、詔安鐵枝戲(漳州)、南靖竹馬戲(漳州)、泉州梨園戲(泉州)、泉州提線木偶戲(泉州)、泉州南派布袋戲(泉州)、泉州打城戲(泉州)、永安大腔戲(三明)、泰寧梅林戲(三明)、沙縣肩頭棚(三明)、莆仙戲(莆田)、政和四平戲(南平)、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南平)、南平南詞戲(南平)、邵武三角戲(南平)、閩西漢劇(龍巖)、閩西上杭傀儡戲(龍巖)、柘榮布袋戲(寧德)、壽寧北路戲(寧德)、屏南四平戲(寧德)  

曲藝7項:

福州評話(福州)、福州亻尺唱(福州)、廈門南樂(廈門)、廈門答嘴鼓(廈門)、東山歌冊(漳州)、漳州錦歌(漳州)、南平南詞曲藝(南平)  

「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民間雜技3項:

建甌挑幡(南平)、武平民俗絕技(龍巖)、寧德霍童線獅(寧德)  

民間手工技藝20項:

福建脫胎漆藝(福州脫胎漆器、福建漆藝)、福州軟木畫工藝(福州)、福州壽山石雕刻技藝(福州)、廈門蔡氏漆線雕(廈門)、漳州徐竹初傳統木偶雕刻(漳州)、華安玉雕(漳州)、惠安石雕工藝(泉州)、泉州花燈(泉州)、德化瓷工藝(泉州)、泉州李堯寶刻紙(泉州)、安溪藍印花布(泉州)、將樂民間龍池古硯製作工藝(三明)、將樂西山造紙技術(三明)、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工藝技能及習俗(南平)、建陽建本雕版印刷(南平)、永定客家土樓建築工藝(龍巖)、連城四堡雕版工藝(龍巖)、福安銀器製作工藝(寧德)、壽寧木拱廊橋製作工藝(寧德)、福鼎餅花工藝(寧德)  

生產商貿習俗1項:

閩西客家春耕習俗(龍巖)  

消費習俗2項:

惠安女服飾(泉州)、豐澤蟲尋埔女服飾(泉州)  

「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人生禮俗1項:

閩東畲族婚俗(寧德)  

歲時節令3項:

仙遊楓亭元宵遊燈習俗(莆田)、閩西客家元宵節慶(龍巖)、寧德畲族三月三節俗(寧德)  

民間信仰7項:

湄洲媽祖信仰習俗(莆田)、福建陳靖姑信仰習俗(福州陳靖姑民間信仰習俗、古田陳靖姑信仰習俗)、閩南大道公信仰(廈門大道公信仰習俗、漳州白礁慈濟宮吳真人誕辰祭典儀式)、廈門送王船習俗(廈門)、東山關公信仰習俗(漳州)、延平閩蛇崇拜民俗(南平)、延平蛙崇拜民俗(南平)  

傳統體育競技1項:

廈門中秋搏餅(廈門)  

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6項:

雲霄開漳聖王巡安民俗(漳州)、南安英都拔拔燈(泉州)、石獅蚶江端午海上潑水習俗(泉州)、龍巖適中盂蘭盆節俗(龍巖)、福鼎雙華畲族二月二歌會(寧德)、周寧浦源護魚習俗(寧德)

「省級非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End

傳承福建非遺,弘揚文化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