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過年,為什麼現在感覺年味並不濃?您小時候是怎麼過的呢?

眼鏡er在農村


小時候過年因為我們家裡窮,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肉,除非過年買上一點肉,一到大年初一早上給老人拜年給壓歲錢五元,不過現在好了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孫子也上小學了有時間幫他們接送下孩子上學問題


張虎威


小時候,剛放寒假就開始盼著趕快過年。

小時候雖然窮,可過年非常隆重。就拿貼春聯來說吧,春聯都是自己家裡寫的:所有有門框的地方(甭管有沒有門)都要貼對聯,出了大門前院的牆上要貼“出門見喜”,水缸上貼個“年年有魚”,麵缸上貼個“糧食滿倉”,梯子上貼個“步步高昇”,牛圈貼個“牛羊滿圈”,豬圈貼個“肥豬滿圈”,屋裡房樑上貼個“抬頭見喜”。還要寫一摞小福字到處貼。

年三十貼完春聯,午飯自然要吃點好的,北方的冬天平日除了白菜就是土豆(土豆得買,比白菜還金貴),過年就會買點蒜黃、蒜苗這種金貴菜吃。當然還會準備不少肉,還有帶魚,不過我真不怎麼愛吃帶魚,刺兒多。對了還要炸不少“嘎吱”,就是炸點春捲、面片,當個涼菜吃,花生豆肉皮凍也會準備些。

三十晚上自然是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還要洗一枚硬幣放餃子裡,看誰運氣好能吃到(有一年餃子都吃完了也沒找到硬幣,後來在狗的飯盆裡發現了。。。)。

初一一大早,奶奶燒大鍋準備煮餃子,爸爸在院裡棗樹上掛一掛鞭炮,媽媽一邊掃地一邊催我們起床,在鞭炮聲中我們穿好衣服,忙著去看開鍋的餃子是正著多還是翻著的多。——因為翻著的餃子代表戴著草帽,草帽多的話意味著來年雨水勤。

對了初一的餃子不能撈乾淨,要留一個在鍋裡,吉利。

吃完餃子,全村開始互相串門拜年,街上遇到都會打招呼:大爺、大媽、大爺爺、大奶奶,過年好啊!初一中午,爸爸的幾個叔伯兄弟們會輪流請大夥吃飯。

初二我家最熱鬧了,四個姑姑帶著全家人都來我家聚會,中午吃飯要兩桌才能坐下。

初三是我們回姥姥家的日子,姥姥做的餃子更好吃。

初四姨奶奶家的姑姑們會來看奶奶。

初五叫破五,又吃餃子嘍!初五村裡還有高蹺會,非常熱鬧,踩高蹺的人們一進臘月就開始練習,就為了初五這天沿著全村的街走一遍。

過了初五年基本就算過完了,我呢就盼著元宵節的餃子和元宵啦。


——這是十幾年前的年了,自從媽媽和奶奶走了以後,家就散了,再也沒有年了。

媽媽,奶奶,你們在那個世界也會在一起過年嗎?我和妹妹都會好好的生活,再過幾十年和你們團聚,到時候不要不認識我啦,我們還會一起過年。


懂車的碩姐


記得小時候,雖然窮吧,但是一進臘月就開始盼著日子等待過年,因為有漂亮的新衣服,還有串門子拜年的壓歲錢,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各種糖果,我們那個年代記得最清楚的是喔喔奶糖,酒心巧克力糖,還有家家戶戶放鞭炮,小孩們玩摔炮,到了正月十五還有鬧花燈,鬧紅火,紅火的不得了,再看看現在,條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缺了,過年是鞭炮不讓放了,紅火也不鬧了,悄悄咪咪的就把年過了






NIu二貓


年年都過年,為什麼現在年味並不濃?


我在看來就是因為你長大了,思考的多了,小時候的童真逝去了,更多的是生活壓力以及工作的壓力,一切都想化繁為簡,沒有太多繁瑣的東西,回家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也沒有小時候的童無憂無慮的感覺。


放鞭炮,收壓歲錢,一起玩耍好像都離著很遠很遠!


而且過年拜年的人也少了,有的選擇不回家過年,有的已經去世,可拜年的人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少!年味也就越來越淡。


對我個人而言我爺爺的去世是讓我最為傷心的事情,想著小時候一起到爺爺家等著大伯哥哥姐姐們一起拜年,可以自從爺爺走後,各種都變了,去哪裡都不是那種感覺,少了親人陪伴是最讓人傷心的事情。


您小時候是怎麼過的呢?


小時候盼著過年能收壓歲錢,穿新衣服,很多親戚朋友會來家裡做客,我們也會各處的去走動做客,非常的熱鬧,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好是熱鬧!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過年有一套流,而這套流程可能就是年味吧!


1.臘月八號就是年,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有一句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2.小年也就是農曆的23號或者是24號,這個要看地區,小年是用來辭別灶王爺的,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大年三十在請回灶王爺,下地降吉祥!


3.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12點要再吃一頓,就是接灶王爺回來,燒黃紙,放鞭炮,一般吃幾個水餃就可以,小時候12點,爸媽都會讓吃水餃。


放鞭炮的目的就是為了除夕,傳說有一個怪獸的名字就叫“夕”,它怕紅色,怕火燒的時候有爆裂的聲音,鞭炮還叫炮竹!


還有就是“夕”怕紅色,所以過年我們要發紅包,在窗戶上或者門上貼上紅色的窗紙和對聯!


4.三十過後就是初一,初二,初一拜年,初二走親戚,初二一般是家裡的女兒會孃家!


5.最後是正月十五吃元宵,整個年才算是過年。


當然整個過程還會有上墳祭祖的民俗,根據不同地區也會有較大的差異!


以上一般來說就是整個過年的步驟,年的味道就在這裡面,而不是單純的一個法定節假日!

或許是長大,或許是一切化繁為簡,或許是懶了,不願意在進行這些繁瑣複雜的步驟,種種原因都是導致年味變淡了,其實每個人應該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小方愛舉鐵


小時候很期盼過年。

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我們家兄弟姐妹多,我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三個弟弟。我平時大多穿姐姐們穿不下的衣服,到過年才有新衣服穿。

因為過年有好吃的吃。那時家裡很少買零食,到過年才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比如炸的菜丸子或肉丸子,紅薯丸子或芋頭丸子(雖然也叫丸子,但實際上是把紅薯和芋頭切片裹上面糊炸出來的)。還有大人們做的花生糕或綠豆糕!

過年可以去外婆家聚會。到大年初二,我們一大幫孩子坐上小姨夫開的拖拉機,突突突就往外婆家開去。那時就喜歡湊熱鬧。

現在的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過年,不再是給我自己買衣服,而是要給孩子們買;過年,不再想著吃好吃的,因為平時想吃好吃的就去超市買來吃了;過年,再也沒機會去外婆家了。因為遠嫁,我不一定每年春節都能回家,因為外婆她老人家已經去世了。




妙想花開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

生活越變,越不像記憶中的模樣了

童年的我們不懂得世故

但是卻過的很開心

年紀越大生活物質越豐富

卻發現那種開心勁兒很難再找回了

曾經,過年就是吃好吃的

曾經

一年難得吃幾次肉

只有到過年才宰羊殺雞

一來慶祝新年,補償一年付出的勞動

二來招待親朋好友,感謝過去一年的幫助

現在

一年365天不說天天都在吃肉,300天至少是有的

甚至過年都只想吃點素

再也不是盼過年吃點肉了~

曾經,過年期盼著穿新衣

曾經

過年就是終於可以穿新衣服了

每年初一都要穿上新衣服

就算是提前一個星期甚至更久就買好了

攢也要攢到初一那天才穿

每晚上睡之前都還忍不住要試穿~

現在

過年對新衣的期待也漸漸沒有了

想啥時候穿都可以

動動鼠標和手指

就能買買買!

曾經,過年總有新願望

曾經

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門神

有的自己寫,有的買來貼

人們把自己的願望都寫在春聯上

用春聯來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現在

很少有家庭門口再貼春聯了

有的嫌麻煩

有的過年也回不了家…

曾經,過年就是吃不完的零食

曾經,

每到過年,小朋友們就興奮得不行

因為過年家裡會備著各種零食

瓜子、旺旺雪餅、奶糖、葡萄乾、話梅、橙子

那時候的小幸福

就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看電視!

現在

小朋友們對這個已經不感興趣了

大家都是埋著頭

自己玩自己的手機

或者平板電腦

曾經,年三十是最歡樂的時刻

曾經

年夜飯就是年夜飯

一大家人都圍在一起

其樂融融看春晚

現在

年夜飯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頓飯

春晚只是個背景音樂

主旋律還是打麻將

或者手機搶紅包

曾經,過年盼著壓歲錢

曾經

初一就是拜大年

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

要先向長輩拜年

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長輩受拜以後

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現在

初一天亮大家都早早出門

奔向各個熱鬧的地方

景區是人頭攢動

老家農村卻是人煙稀少~

曾經,過年就要放鞭炮

曾經

大家都熱衷於放鞭炮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想要做第一個

逢年過節

鞭炮聲總是絡繹不絕

現在

深圳也禁止放炮了

所以總覺得少了些年味兒

當然也有好處

起碼空氣是清新了一點

曾經,過年充滿團聚的溫暖

曾經

過年就要拍一張全家福

一大家人好不容易聚齊

看著幾代同堂的溫馨場面

整個家庭就充滿溫暖、和諧與快樂

現在

手機自拍無所不在

朋友圈隨時都在被照片刷屏

沒有了再見面那種溫情的感覺~

隨著時代的變遷

很多環節能省則省

已經少了很多以往的年味了!

那些年,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綜藝現場看


生活在城市裡的我們,近幾年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我們的“年味”越來越淡了,過新年,從從前最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變成了當今人們每年最大的一項任務,這項任務包括:家庭大掃除,終於等到的休假,精心的安排幾天的飯菜,象徵性的和各路朋友聚會,固定的探訪幾家除了過年過節都不聯繫的親戚......

這種情況的出現使我們不禁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從前這一項最重要新年儀式變成了很多人心中最麻煩的一項年度任務,下面就我能考慮到的幾個方面分析。

一、生活條件的提高和與之伴隨的生活節奏的加快。

當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是大幅度的提高。從前的人們,過年總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用到平時不能用的,特別是孩子們,還能添新衣,帶新帽。現如今,新年能吃到的,我們平時都能吃到,而我們關注的新衣新帽新鞋子,並不是只有過年才能買,反之隨著過新年集中性的購買,我們關注的很多東西都要伴隨著漲價,學長一直關注著的球鞋市場,一到過年,各類鞋款價格上漲,使得過年對學長而言,並不是一個購入的最佳時機。

同時,當下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當代學生,學業壓力已經變得無比重,已大學為例,為了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已爭取來年的各項獎勵以及自己的將來,大學生每天在學校中過著緊鑼密鼓的生活,他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安靜的假期。

二、當代青年越來越直接,不再願意做無用的客套。

曾今看過一項調查,接近九成的大學生認為,靠過年走親戚維護的親戚關係,是無用的,沒有必要再維持,而過年靠聚會維持的朋友關係,,是沒有必要的。

由此可見,當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過年那種虛假的客套,沒有必要繼續留存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在處理人事問題的時候更加直接,這也更符合當下青年人的處事風格,可能漸漸的,那種趕好長時間的路,只為去向遠方親戚問一身過年好的景象,將不再存在。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樣並不好,但是時代在進步,一項東西被時代拋棄,必然是時代已經產生了一項新的東西來頂替他。如今,伴隨著人人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很多老人們,也學會了用自己的微信,過年的禮儀,很多在線上視頻中就可以完成,既避免了見面不知聊些什麼的尷尬,又可以用最簡單的手段維護這段關係,何樂而不為?

三、時代在發展,過年這項習俗正在革新。

不得不說,人類社會現如今發展的已經極快,而我們也正處在一項變革的拐點上,當下青年們,十年後你們孩子所過的新年,和你在當一個孩子時所過的新年,一定大不相同,而你,就處在這一變化的節點上。

我們現在感到的“年味”缺失所帶來的不適,正是過去的“年味”即將要被新的“年味”頂替的預兆,在我們習慣了“舊年味”缺失後,我們會無意中誕生”新年味”,而那時,我們的孩子也將在濃濃的“新年味”中長大。

比如過年在家族微信群裡群前紅包,代替的就是當年一群小孩子圍著長輩搶紅包的儀式;越來越多的人家選擇新年期間出去旅遊,代替的就是當年一家人在過年閒暇之餘帶著孩子上街溜達的儀式,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年味並沒有缺失,只是換了一個模樣,變成了更符合當下社會的樣子,繼續留在我們身邊。


快聽學長說


小時候盼望過年,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有新衣服穿,晚上睡不著,大年初三跟著親戚寫,還有大隊的人們一起狂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893b67f2f424c319410010fd443c180\

愛在飛翔普通人


不知咋回是,從小到大對過年都不感性趣,喜歡清靜,不想忙綠。


用戶9191342929242


個人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第一就是在外面打工的人有一部分人不回家,在外面過年。另一個原因是現在農村村存在一個不量現象,就是現在農村斷親很嚴重,導致過年沒年味,不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