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80多年日本軍官宿舍,仍有人住,木地板大飄窗,還有安全屋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的家鄉是日本開拓團曾經的據點,他們大肆掠奪雞西煤炭資源,在滴道礦裡就分佈了三大片配套宿舍,今天我拍的是暖泉,這裡有五六趟房是日本居住區,房子呈灰色,煙囪高大帶鐵梯蹬,儘管外觀相似,但內部大不同,有軍官的,有普通士兵的,配置不一樣。

這批宿舍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如今都被劃為“重點文物”,不過,大部分已經坍塌無人居住,僅剩一兩戶人家還住在裡面,他們家房子每年修繕,保存完好,圖為日本房外觀,藍色木窗戶是原來的,未作改動,採光面積很大,80多年下來,這木頭也夠勁兒。

想找一戶有人住的進去拍一下,走了好幾趟房也沒見著人,就在這時碰見一隊人:“小朋友,你們住在這兒麼?”只是笑,根本不搭理我,嘖,這是著急嘎哈去……

“拍這破房子嘎哈呀,都快塌了……”“俺們家就在這兒嘎的住,住了好幾十年了,結婚就在這兒,現在成危房了,俺們這來搬最後一趟東西,再也不回來了……”

日本房和暖泉民居最大的區別有幾點:外觀灰色;牆厚;有飄窗;木地板;木天棚;有下水道;有換鞋的玄關;爐臺寬;南北兩個炕;煙囪粗大有鐵梯子;有洗手池,個別軍官宿舍有衛生間……

突然看見前面有戶人家煙囪冒煙,趕緊搋雪走過去敲門,碰見熱情的馬大姐,聽明來意後招呼我們進屋腦乎腦乎,院子裡的雪堆上,坐著她從南京來東北過年的外甥女,第一次見雪的小姑娘,每天吃完飯就坐雪堆上玩兒雪,好像總也玩兒不夠。

一進門,格局是這樣的,馬姐說這是把兩家軍官宿舍買下來打通了,才有現在的樣子,桌子後面那是個進門炕,到了門口就得脫鞋上炕,裡頭沒有采光窗,這是安全屋,牆壁比普通民居厚。

炕屋近拍,並排能睡5個人,這種炕在東北算小的,當時軍官宿舍裡還住著他們的家屬,馬姐的公公就是在這日本房裡出生的,在小日本戰敗之前,這片居住區,禁止本地人出入,有人看守。

遺留的爐灶,比正常爐子寬,從前是黑色的,被馬姐刷了紅油兒,瞅著喜慶,趕上爐子不好燒冒煙時,順著煙囪上的鐵梯子往上蹬打煙囪比較方便,因為煙囪高,所以抽力大, 煙道不易堵。

外屋地原來的洗手池,比較高,在窗臺下面還有一個推拉門的玄關,這可以放鞋,東北冬天雪大,走溼了,放在裡頭,一宿就烘乾了,門一拉,不影響美觀。窗臺特別寬,大小盆啥的都能放上面,這也是一大特點。

至少有45釐米寬的窗臺,由此可見牆體也足夠敦實,本來東北普通的牆就比南方的厚,這個更紮實,厚牆可以讓房子冬暖夏涼不透風,這一點也是日本人在東北修建宿舍時的一項基本指標。

小屋,木地板還是從前的,最初顏色比這個深一些,面積不大,窗戶也不大,進屋轉個身就是炕……

灰色的牆體知道為啥麼?並不單純為了區分中日居民區,而是據說灰色能防止空襲,在高空看著不明顯,有隱身防護作用。圖為軍官宿舍的背面,有後門,兩道木頭門,帶門樓,有雨搭。中國居民搬進去後,大部分都把後門封死不用了。

圖為馬姐,他們家在這片日本房總共有兩戶,每一戶都是用兩間宿舍打通後兼併而成,她說:“家有老人,不愛搬走,這地方管它誰建的,平房住著敞亮,冬暖夏涼,但如今交通不便利,人都搬空了,想買個東西,小賣店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