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一直关心印第安文化,他认为当印第安人的传统遭受到践踏,当这种古老的智慧遭受贬抑时,不仅仅是流离失所的印第安人被剥夺了属于他们的文明,这也是世界文明的损失。

很快,有感而发的彼得写出了不少杰出的带着印第安风情的音乐,经过一番机缘巧合,彼得被知名导演凯文·科斯特纳瞧中,邀请他为自己的一部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片子配乐。

彼得梦寐以求的机会来到了,彼得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不过它却真实发生了,一阵狂喜以后,彼得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其实没有学习过电影配乐技术!

彼得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于是他开始拼命追赶,他咨询了管弦乐方面的资深作曲家,他在电影制作技术方面还给制定了速成课程,但他内心深知: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好。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然彼得自身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彼得失去了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可以想象,彼得这个时候承受了极大地压力:导演的失望,还有不少热心帮忙的朋友。

懊恼的彼得找到了父亲去倾诉,他想父亲讲述了自己的懊悔,自己的焦虑。巴菲特忽然说了一句:彼得,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小丑么?

小丑?彼得脑海中一下复现出了几个滑稽可笑的形象。

当你看到鼻子上有红红的圆球,脸上浓墨重彩,衣着诡异梦幻的小丑时,你一定以为他做这样一份工作很快乐。他们的工作就是让然发笑,没有约合约束。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小丑的扮演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单纯为了取悦于人,对小丑来说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可笑的假面背后,往往是一颗疲惫的心。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取悦他人,往往会伪装自己。没有谁受得了长久地掩饰自己的本性,除非他内心是麻木的。所以,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迷失自我。

巴菲特告诉彼得,在社会生活中,你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的生活是属于你自己的,肯定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而迷失自己。

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赢得所有人的满意。跟着他人眼光来去、为了取悦他人而随意改变自己,会逐渐暗淡自身的光彩。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会总也找不到自己的路,要知道你活着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听完父亲的话,彼得重新振奋起来,后来,虽然没能给《与狼共舞》这部影片全部作曲,但是他还是最终写了一段名叫《火舞》的小段,虽然时长只有两分钟,但是,彼得用尽自己的心思,使得这段编曲近乎于完美。电影上映后,彼得受到不少圈里人士的称赞。而这次,彼得已经冷静对待这些评价了,因为他知道,甘苦自知才是生活的常态,关键还是自己的心在驾驭自己前进。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一位修禅者问无德禅师:“人人皆有一颗心,为什么却有心量大小的区别?”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对修禅者说:“请你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想构建一座城池。”于是修禅者依言闭目冥思。

禅师接着又说:“请你再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想构造一根毫毛。”修禅者又在心中默造了一根毫毛。

禅师于是问道:“你在构建城池时,是用你一个人的心去建造,还是借用了别人的心来建造呢?”

修禅者答:“我的心。”

禅师又问:“你在造毫毛时,是用你全部的心,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

修禅者答:“全部的心。”

于是禅师对修禅者说:“建造一座庞大的城池,只需要一颗心;构建一根小小的毫毛,仍是用一颗心。由此可见,人心是能大能小啊。”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无论我们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其实都是我们的心在建造。生活中的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所有的顺境或者逆境都是我们心在悄然作答。

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武士据实回答。

禅师又问:“真的有人愿意要你做他的门客吗?我看你不过是个乞丐!”

武士心中充满愤怒,手握上了剑柄。

禅师继续说:“你还有一把剑?可我看你的这把剑实在太钝了,恐怕你根本无法用它砍下我的脑袋。”

这句话刚说完,被彻底激怒的武士刷的一声抽出剑来。

禅师缓缓开口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这句话对武士造成了强烈的震动,心中便有所悟。武士既感激又佩服,于是收回剑,向禅师深鞠一躬。

禅师这时才笑着说:“天堂之门由此打开。”其实,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眼光都有不同。面对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

既然大家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又何必为谁对谁错而争论担忧呢?当有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也许他只是断章取义地看到了你的一点点行为,如果你为此而改变自己,岂不是一直让别人误解你?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就是懂得做自己。不因为他人爱你而自以为是,也不因为别人的批评而妄自菲薄。如果你是一个乡下人,就算你假装出生城市,也还是会被看出破绽。不如保留乡下人的本性,因为你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去讨好那些会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得出好坏结论的人。

巴菲特:儿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因为一些得失迷失自己

人生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反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流言飞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坚信自己的眼睛、坚信自己的判断、执著自我的感悟。用敏锐的视线去审视这个世界,用心去聆听、抚摸这个多彩的人生,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答。

你不可能改变环境,你只能改变你自己的心态,同样的环境,但是可能造就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改变你的心态,很可能就会改变你的整个世界。所以,成功之路漫长,多少高山需要你去翻越,有多少荆棘需要你去跨越,此时你应该请从容面对无可避免的艰难险阻。


巴菲特告诉孩子们,生活就是成功与失败交织而成,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因为知识多么丰富,而是因为他们的情感的成熟。当我们独立面对生活中,我们就要笑看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用良好的心态看生活中的悲悲喜喜,聚散离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之路你似乎永远看不透。君不见,多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人转眼之间就成了阶下之囚;君不见,多少书生意气,壮志豪情最终化为历史的尘埃。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面对“变得太快”的世界,我们唯有用一颗平静的心来看待,路是自己选的,必定会有坎坷,但也必定会有通途,只要我们问心无愧,人生得失。又何足挂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