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名的“莆”与莆田

潮州的古地名,曾带许多“莆”字,尤其在原海阳县(今潮安),有东莆都、上莆都、外莆都。据《府志》所记,在清初,东莆都统谢伞、沙溪、山兜、山后4村。上莆都管山莆、横陇、彩塘、冷头、下尾沈5村。还有外莆都,自明代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划归澄海,分为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三都。上外莆辖南界、东林、横陇。中外莆辖内外陇、华富、官湖、西山。下外莆辖辟望、冠陇、龙田、上窖、下窖。这外莆三都,如今是澄海上华镇和澄城3个街道。还有程乡县(今梅县)的韩莆都,统太平滩等6乡。

潮汕地名的“莆”与莆田


众多地名带“莆”字,分明和潮汕移民史有关。“莆”是海边一种草。潮汕先民多数自中原辗转南下,大部分集中福建莆田这一滨海地带,成为“福佬人”;然后再陆续移居粤东,成为潮人。明代状元林大钦,人称“东莆先生”,便因其先祖自莆田移居海阳县东莆都(金石)仙都村。大部分潮人的祖先都沿着这条漫长曲折的道路走来。定居潮地之后,为新村庄命名仍带上“莆”字,反映他们对故土的眷恋,对昔日乡亲的念念不忘。潮阳练江边,有一个“湄州村”(贵屿),也是先民们取自莆田地名的。

潮汕地名的“莆”与莆田


莆田在福建东部沿海,南朝时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说,当年莆田人是听过后主《玉树后庭花》的。她的历史,比我们潮州绝大部分县的历史都要长。尽管面积不是很大(今天她和仙游合称莆仙市,面积便大得多)。

今天,许多带“莆”字的地名已消失了,但潮汕的不少祠堂,在门联或匾额上,仍喜欢写上“莆田分派”的字样,生怕子孙把这一点忘了。此外,潮汕人对妈祖的崇拜,除了信仰之外,与潮人这一历史渊源多少也有些关系。

潮汕地名的“莆”与莆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