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死後,瓦剌為什麼不捲土重來?

邵世敏


因為瓦剌已經哇涼哇涼啦!

一部《大明風華》,喚起多少明朝舊事,後人在懷想明朝強勢立國的雄壯以及永樂仁宣的四海昇平時,也無法迴避明朝在盛世之時遭遇的巨大挫折,這就是1449年土木堡之變。

作為明朝遭遇的第一個重大挫折,土木堡之變之所以“出名”,除了它距離明朝的仁宣盛世僅僅過了15年,可謂盛世劇變,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將大明北方精銳席捲一空,明朝自立國以來首次京師戒嚴,大明天子英宗更是淪為敵國俘虜,大明王朝陷入了亡國滅種的巨大危險之中。

不過,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就在大明王朝陷入風雨飄搖的危急時刻,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大義凜然怒斥南遷主義,力排眾議扶持代宗繼位,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穩定了軍心民心,為明朝京師保衛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明代宗的信任中,于謙嘔心瀝血整飭軍備、捨身忘死排兵佈局,終於在北京城下重挫瓦剌太師也先統領的五萬蒙古精銳,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輝煌勝利,英宗也在勝利之威下回到大明。

然而,于謙的忠貞為國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在英宗歸明7年以後,奪門之變爆發,英宗成功復辟,代宗在重病中一命嗚呼。

而作為代宗的“心腹”,于謙在英宗復辟後遭到了英宗集團的瘋狂報復,最終落得了斬決的悲慘下場。

作為大明帝國的柱石,于謙可謂真正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的含冤落幕,使大明帝國失去了一位頂天立地的治世能臣,是大明帝國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那麼,于謙被冤殺後,為何在北京城下折戟的瓦剌沒有捲土重來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大明國威尚在

土木堡之變不僅僅使大明一戰失去了20多萬大明精銳,北方軍事力量被席捲一空,更使得明朝武將集團盡數被戮,從此文官集團獨掌朝綱,明朝陷入了重文輕武的不歸路,可謂真正的元氣大傷。

但即便如此,明朝實力也依舊強大,特別是對於瓦剌而言。

土木堡之變的爆發,直接原因在於明英宗的無知和太監王振的無能,作為農耕帝國,明朝在體量上要遠超瓦剌,遊牧政權瓦剌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也先的出色指揮,騎兵相比於步兵的優勢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土木堡的慘敗,本質上是一次偶然,而慘敗帶來的巨大損失,雖然使得明朝北方門戶洞開,但卻並不意味著瓦剌能夠趁虛而入甚至完全消滅明朝恢復大元榮光。

北京保衛戰的輝煌勝利,意味著即便二線部隊也能夠在巨大的災變中哀兵必勝。這種情況的出現,縱然有于謙力挽狂瀾的因素,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此時的明朝距離1368年建國只有81年時間,在我國“王朝難壽300年”的歷史規律中,這意味著明朝總體上正處於上升期,階級的腐化尚未達到不可控的地步。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明帝國正處於壯年時期,土木堡之變的一記重拳也許讓它血流不止,但遠達不到一命嗚呼的地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瓦剌不識時務地捲土重來,即便明朝守不住北京,南遷的明朝也能夠通過巨大的體量徹底拖垮瓦剌,這對於瓦剌而言是真正的得不償失,所以敲詐點小錢錢才是正道。

2、瓦剌曇花一現

作為遊牧民族集團,瓦剌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疾風驟雨般的,這意味著瓦剌很容易東山再起,但也極其容易一蹶不振。

換句話說,瓦剌是承受不起失敗的,因為一旦失敗,先前的積累就會化為烏有,一切都會回到原點。

正是這樣的特點,所以瓦剌的每次軍事行動才傾巢而出,而且尋求速戰速決。因為本質上實力的不足,瓦剌的來去如風更有納粹德國閃電戰的某些特徵。

但高牆深溝的北京城豈是區區數萬騎兵能夠沖垮的?而只要一次這樣的失敗,瓦剌的所謂自信心就會瞬間蕩然無存。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而且更尷尬的是,瓦剌的首領也先是“太師”而不是“大汗”,相當於總經理,不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這意味著也先更需要依仗軍事上的勝利確立所謂的權威,而一旦失敗,除了兵敗如山倒,更會使也先的地位搖搖欲墜。

北京保衛戰結束後,瓦剌元氣大傷,最高領導人孛兒只斤·脫脫不花嚮明朝稱臣。隨後韃靼部再度興起,瓦剌被迫向西域遷徙,退出蒙古高原,後稱雄西域,也就是後來的漠西蒙古。

瓦剌西遷後,明朝再度和韃靼對峙,並持續到1571年俺答封貢。所以,瓦剌在蒙古高原的迅速衰落,已經沒有了捲土重來的可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先看看,當時的瓦剌為何一下子那麼大膽子,敢於直接搞明帝國的帝都,1449年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開始準備收拾一下有點不安分的瓦剌,明軍這邊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也不過是25萬多,畢竟歷史上大的戰爭,都喜歡瞎咋呼,而此時的瓦剌據說也不過6萬,但是卻早已做好了戰前的準備。

然而此時的明軍不同,二十多萬大軍像是放羊一樣,根本沒有什麼防備,總之都是低著頭趕路,卻被瓦剌大軍偷襲。結果二十多萬大軍頓時開始亂了起來,結果被一邊倒的屠殺,這一戰下來,明軍大敗,而且明英宗還被活捉。

明英宗被活捉啊,這是什麼概念?但是據記載,瓦剌抓了明英宗後,沒用多久便是攻下了的帝都方向的幾座險城,直逼帝都,此時的帝都早已空虛,只留下了一些被老弱病殘,前來勤王的軍隊,還在路上,根本沒時間。

後來于謙力排眾議,要求拱衛京城,最好能堅持到勤王的軍隊前來,結果可好,勤王的軍隊還沒來多少,瓦剌軍隊被擊潰,後來于謙接勤王軍隊之力,直接將瓦剌趕出了長城之外。

同時瓦剌為了表現自己投降的誠意將英宗皇帝放了回來,殊不知瓦剌人的手段蠻陰險的,因為當初為了鎮住京城的亂局,明代宗上位,明英宗稀裡糊塗的成為了太上皇,此時明英宗歸來算什麼?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後來果然明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再次當上了皇帝,明代宗被囚禁,于謙被殺死,再看此時的瓦剌,被擊潰之後,也是損傷慘重,反觀明朝這邊,重新重兵防守,畢竟兵員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不是個事兒,但是總之朱棣留下來的一眾能臣之死,讓大明朝肉疼了太久,明朝有點大傷元氣。


紫檀添香


因為不但于謙含冤而死,瓦刺的也先在前兩年也掛了。也先為什麼死了?是他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原來他頂上有一個傀儡大汗脫脫不花,並娶了也先的姐姐,也先作為太師掌管實權。但也先感覺自己腰桿硬了,要求脫脫不花立他姐姐生的兒子為繼位者,脫脫不花沒答應他,兩人就打起來了。也先打敗了脫脫不花,脫脫不花逃到兀良哈被殺。也先感到沒有對手了,就立自己為大汗,這是也先的頂峰,也是衰敗的開始。

據瞭解,在蒙古稱汗的一般都是成吉思汗的皇族,也先的瓦刺原來是大臣的部落,你掌實權可以,真要稱汗的話威望還是不夠。兩年後,瓦刺的知院阿刺殺了也先。而後,韃靼部又殺了阿刺,權力又回到蒙古的皇族一派中。瓦刺也就此衰落了,分裂為杜爾伯特和準噶爾兩部分。試想,陷於內亂的瓦刺哪有能力再進攻明朝。

另一方面,北京保衛戰後,明朝對瓦刺作戰佔據優勢,而且採取守勢,瓦刺沒有攻堅能力,往往無功而返。同時,明朝掐住了蒙古人的經濟命脈,就不與他們互市換東西這一招,蒙古人就缺少生活物資,因為他們除了牛羊,沒有什麼物產,寒冬再凍死一些,連日子都過不下去,更別提打仗了。

由此看來,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是明朝對瓦刺的轉折點。如果失敗了,瓦刺就佔據北方了。但于謙力挽狂瀾,畢其功於一役。瓦刺從此再無可能複製“土木堡之變”,其後其他蒙古部落也沒有對明朝形成威脅。可惜的是,拯救明朝的功臣于謙死在勝利之後。


瀾石記


“土木堡之變”乃是明朝中衰的標誌,此役不僅導致京營主力和功勳、武將集團幾乎全軍覆沒,就連明英宗朱祁鎮自己也淪為了俘虜,彼時的明朝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幸有于謙力挽狂瀾。那麼,明英宗復辟、于謙被殺之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呢?其實並非瓦剌不想,而是不能也。

△“土木堡之變”時天下形勢

也先取得“土木堡之變”的勝利,其實有一定偶然因素

明宣宗朱瞻基駕崩之後,年僅八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天子雖然年幼,但內有太皇太后張氏管教,外有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輔佐,初期倒也延續了“仁宣之治”的繁榮。然而,隨著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先後去世,長期受到壓制的宦官王振開始逐步掌權,終成巨患。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率軍南侵,明英宗朱祁鎮在權宦王振的蠱惑下率軍親征,而王振則成為了這路大軍的實際掌控者,就連成國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也被其罰跪不起。然而,正是由於這位獨斷軍政大權的王振,在接連犯下五個致命錯誤之後,導致了這場慘敗。

1、錯誤之一:貿然出戰,遭遇大敗。在得知明朝大軍抵達之後,也先見明軍勢大,遂收攏軍隊後撤,意圖將明軍誘入草原,利用騎兵優勢攻擊明軍。鎮守太監郭敬將也先後撤的消息上報後,大部分文臣武將均勸說明英宗撤兵,而王振則認為也先撤退是畏懼朝廷大軍,竟然下令繼續前行進攻,結果以步兵為主的明軍先鋒遭遇也先精銳騎兵,旋即遭遇大敗。

2、錯誤之二:慌忙撤退,未戰先衰。先鋒雖然戰敗,但此時明朝的主力卻足有也先七八倍之多,並非沒有一戰之力。然而,王振在接到前線戰敗的消息後,王振卻立即下令軍隊撤退,直接導致軍心士氣大損。即使如此,也先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也不敢掉以輕心,只能遠遠綴在明軍之後,而王振則令三萬騎兵斷後。

3、錯誤之三:屢變路線,兵困馬乏。隨著逐漸遠離前線,王振見也先並未追擊,便也放鬆了警惕,卻又突發奇想,請求明英宗在退兵之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從而上演一出“衣錦還鄉”。於是,朝廷大軍並未按照原先經宣府、過懷來、入居庸關的路線返京,而是向南過蔚州從紫荊關入關。然而,大軍向南走了一段之後,王振又擔心大軍過境會損壞自家的田園莊稼,因此又命令大軍北返,重新按照原來的路線返京,就因為這段繞行,導致士兵疲憊不堪。結果被也先找到了時機,瓦剌大軍立即對明軍殿後的三萬騎兵發動攻擊,結果兵困馬乏的明軍被“殺掠殆盡”,此戰直接導致明軍開始狼狽的向居庸關急速撤退。

4、錯誤之四:立於危地,被斷水源。8月13日,大軍逃至土木堡,而也先則率領騎兵緊隨在明軍背後,同樣來到了土木堡外圍。一路逃亡,明軍此時早已疲憊不堪,於是王振下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兵部尚書鄺埜表示也先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土木堡雖然地勢較高,但無泉缺水,不利於大軍駐紮,因此建議大軍加緊行軍,儘快返回居庸關再做修整,但卻被王振拒絕。也先見明軍停步不前,遂派軍隊佔據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的河流,斷絕了明軍用水,飢渴難耐的明軍挖井兩丈仍無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卻被瓦剌軍所阻,大軍只好忍飢挨餓稍作休整。

5、錯誤之五:強敵在旁,自亂陣腳。次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不過對於吃掉明朝二十萬大軍,他仍然沒有把握,於是便先遣使詐和,並主動率軍撤退,用以麻痺明軍。明英宗對於也先的求和未做懷疑,遣曹鼐起草詔書,與瓦剌議和。王振見雙方已經罷兵,不等瓦剌軍隊遠撤,便下令大軍移營取水,大軍移動之時,飢渴難耐的士兵再也難以保持陣型,大家一哄而起奔向河邊,大軍隨即亂作一團。也先見狀,立即揮軍發動進攻,明軍倉促之下頓時潰敗。

經此一役,明朝二十萬大軍“傷居半,死者三之一”,明英宗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王振則被英宗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砸死,包括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在內的文武大臣、勳親武將被殺五十二人。

于謙死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實在是實力、形勢不允許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入京中後,朝中頓時亂做一團,徐有貞甚至建議朝廷南遷避禍,幸有于謙等大臣力挽狂瀾,立即抽調山東各地軍隊入京,調運通州糧草入京,並扶立明代宗朱祁鈺繼位,這才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也先,避免了局勢進一步惡化。

△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

那麼,明英宗復辟、于謙被殺之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呢?其實有外因、內因兩方面因素。

1、外因:瓦剌實力難敵明朝。正如前文所說,也先之所以能夠大敗明軍,並非瓦剌實力有多麼強大,而是由於明軍在王振指揮下自亂陣腳,這才給了也先機會。要知道,此時距離明朝立國才不過八十年而已,且經過“仁宣之治”國力正處於巔峰時期,而明軍歷經靖難之役和明成祖五次北伐的鍛鍊,停止對外征戰才不過二十多年,戰力雖有下降卻也不至於難堪一戰。這點從明朝遭遇土木堡慘敗,卻能夠在北京保衛戰中迅速重振士氣,大敗瓦剌便能看出來。如果是正面作戰,瓦剌並非明軍的對手。


△也先

2、內因之一:瓦剌內亂也先被殺。瓦剌的崛起,乃是由於韃靼在明成祖北征中實力大損,以及明朝仁宣年間的戰略收縮,崛起雖然迅速,但卻根基不穩。而且,瓦剌在蒙元時期不過是黃金家族的姻親而已,他們並沒有過於顯赫的歷史,無法像黃金家族那樣擁有威望和號召力,只能通過武力來征服蒙古各部,雖然通過與黃金家族後裔察合臺汗國聯姻,獲得了一定號召力,但其內部統治仍然比較脆弱。而在北京保衛戰之後,瓦剌可汗脫脫不花與太師之間矛盾爆發,也先殺死脫脫不花自立為汗,直接激起了黃金家族及其擁護部落的反感,也先不得已之下向明朝稱臣換取支持,結果明朝不僅不承認其為瓦剌可汗,還因稱臣而導致聲望大損。而也先的重臣阿剌知院又因求取太師之位而被拒絕,再加上與也先有殺子之仇,直接於景泰六年(1455年)發動叛亂殺死了也先。

△瓦剌最終分裂為四部

3、內因之二:瓦剌衰敗韃靼西進。也先死後,其子綽羅斯·阿馬桑赤繼位,結果有載景泰七年(1456年)入侵察合臺汗國時後院起火,皇后哈尼木的兒子亦不刺忻和也裡牙思兩兄弟發動叛亂,此次叛亂雖然失敗,但瓦剌也就此實力大損。而在瓦剌衰敗的同時,黃金家族後裔卻在重新整合,並趁著瓦剌內亂之際趁機向西進攻,將瓦剌趕出了蒙古草原中部。衰敗的瓦剌最終於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分裂為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終明一朝再也難現曾經的榮光。

正是由於明朝國力尚且強盛,再加上瓦剌在明英宗復辟之前便已經在內亂中開始衰敗,而重新崛起的韃靼又忙於和瓦剌爭奪草原霸主地位,這才使得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捲土重來。


香茗史館


先擺兩個無可辯駁的事實:

  • 于謙死於1457年,

  • 也先死於1455年。

于謙被殺的時候,也先已經死了兩年了。

也先是誰?

綽羅斯·也先就是在“土木堡”之變中活捉明英宗的人,瓦剌的太師,也先只是瓦剌汗國的太師,不是可汗。

也先活著的時候,瓦剌的可汗脫脫不花是一名傀儡,也先的傀儡,但是,脫脫不花不高興做傀儡,試圖反抗也先,最後被趕跑了,脫脫不花又借兵打回老家,與也先大戰幾個回合,還是失敗而死了。

也先一橫心,乾脆不要傀儡了,然後自己篡位稱“可汗”了。

很多人不服氣,因為也先沒有可汗的血統也!

兩年後,也先在內部鬥爭中被暗殺了。

草原上的國家有一個特點,常常“國以人興”,一個英雄人物的死去,即是一個草原國家的死去。

也先一死,也先的國家瓦剌也就分崩離析了。

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也有大不同。

草原上的人民視草原分裂為正常現象,大家各有各的部落生活,好的很,被逼著“團結在一起”反而是痛苦的,不符合遊牧生活習性嘛!


中原之人視分裂為不正常。

雖然于謙死了,大明的將士百姓為了國家不分裂,是不會去反對朱祁鎮的,于謙的死並沒有導致大明朝分崩離析。

請問,已經分崩離析的瓦剌汗國怎麼可能有能力去進攻大明呢?


葭明通半瓶歷史


其實反推一下,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為什麼敢殺于謙?他們不擔心於謙一死,瓦剌等人再圍攻京師一次?

是的,他們不擔心。因為瓦剌蹦躂不起來了,對大明沒有直接威脅了。瓦剌牛人太師也先死了,而且可能已經連白骨都找不到了。


也先於景泰6年就死於內部爭鬥了,也就是說于謙死的時候,也先已經死了兩年了。

也先的前半生很勵志,在正統4年,繼承了父親的職務,成了瓦剌的大汗,並且一路向東發展,征服了女真,勢力到達朝鮮北境。

他也超級幸運,原本只打算去明朝邊境打個劫,結果竟然打敗了傳說中的京師三大營,還俘虜了明朝的皇帝朱祁鎮。


這就使得也先飄了,雖然沒想過真的要恢復大元,但這讓也先覺得自己是完全有機會成為蒙古大汗的。

景泰4年,也先在擊敗蒙古帝國第26任大汗岱總汗脫脫不花後,僭稱“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號”添元“。啥意思?就是自己雖然不是“黃金家族”的,但是因為自己牛逼,打敗過甚至滅了北元的大明,所以我也先才是蒙古帝國的正宗。

可是別說蒙古其他各部了,就連瓦剌內部而言,“非黃金家族不可為汗”,這實際上就開始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內部危機。


也先還非說自己找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還想讓大明送點賀禮。大明看準危機,縱橫捭闔。也先的部下阿剌知院在得到大明的支持下,最終暗殺了也先。也先一死,瓦剌就開始逐漸衰微。韃靼又開始此消彼長,後來瓦剌發生了分裂,逐步分化為杜爾伯特部和準噶爾部兩個主要部分,還有無數個小部落。


炒米視角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它不僅使得明朝中央禁軍全軍覆沒,甚至明英宗朱祁鎮都淪為俘虜。萬幸的是于謙的出現,他力挽狂瀾,抽調山東各地軍隊入京,通州糧草入京,讓明代宗朱祁鈺繼位,這才保住了大明。

許多人都有疑問,為何在明英宗復辟殺了于謙之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筆者認為用捲土重來這個詞語並不合適,要知道大明國力遠遠勝於瓦剌,而“土木堡之變”其實有著很大的偶然性,甚至可以說是意外。瓦剌不捲土重來,說白了就是實力不允許!

首先也先之前大敗明軍,其實並非瓦剌實力強大,而是由於明軍在亂臣王振指揮下自亂陣腳。要知道當時明朝國力正處於巔峰時期,明軍歷經靖難之役和五次北伐的鍛鍊,戰力強盛的很。也就是說正面作戰的話,瓦剌遠非明軍對手。

其次明英宗復辟之後,瓦剌也發生了內亂。先是也先殺死可汗自立為汗,同時激起了黃金家族及其擁護部落的反感,於是也先向明朝稱臣換取支持,結果明朝不承認。而後也先重臣阿剌知因求取太師之位而被拒絕,又因他與也先有殺子之仇,懷恨之下阿剌知發動叛亂殺死也先。

再者也先死後,其子阿馬桑赤繼位,但瓦剌已經實力大損。而在瓦剌衰敗的同時,黃金家族後裔卻在重新整合,並趁著瓦剌內亂之際趁機向西進攻,將瓦剌趕出了蒙古草原中部,最終衰敗的瓦剌分裂為四部。

所謂此消彼長,瓦剌的分裂,明朝的強盛,使得雙方差距進一步的增大,再次捲土重來那是有心無力了。


彈指千年


"土木堡之變"只能說是瓦剌人中了一次頭彩,若不是由毫不懂兵的朱祁鎮領軍加上大太監王振“鬧著玩”式的指揮,根本沒有後面的兵敗,而且所謂的瓦剌攻到背景,則是也先拿著朱祁鎮威脅明軍打開城門的。

雖說“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盡失,但其底蘊還在,此時的大明還處於“仁宣之治”的影響之下,加之此時距離太宗皇帝朱棣第五次北征也僅僅過去二十五年。此役雖有損失,但遠達不到一蹶不起的地步,且隨後于謙領著明軍在北京城下大破瓦剌大軍就能看得出來。而且,北京保衛戰中還只是留守北京的老弱殘兵打下來的,因為當時勤王的軍隊還沒來多少,大部分還在路上,等他們到的時候瓦剌人都被打跑了。

實際上,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註定大明的勝利,只是歷史的記載在表達上有些誇張了,畢竟有著宋朝“靖康之恥”在前頭,此次大破瓦剌無不令漢人感覺欣慰。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于謙,土木堡之變後明朝依舊可以抵禦瓦剌的入侵,只是準備時間上的問題而已,而於謙快速的立朱祁鈺為帝,將這個時間提前了。

此外,于謙死後,就算瓦剌人想在入侵也是無能為力了,他們的內部早就亂成一鍋粥,別說入侵了,南下“打打穀草”都是問題。

而且,瓦剌太師也先在景泰六年,被人暗殺,隨後瓦剌進入了內訌,自我消耗,彼時的于謙還活得好好的,自己內部都出現問題了,更別說所謂的“捲土重來”什麼的,南下打個穀草都做不到。

最重要的是“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針對邊境一帶,重新布以重兵防守,而土木堡之變後的瓦剌其實已經元氣大傷,根本無力與明朝對抗,不然也不可能將朱祁鎮放回大明,以圖利用朱祁鎮對大明的內部起到攪亂的作用,讓自己得以休養生息,只是沒料到也先被反對勢力所暗殺,隨後整個瓦剌處於內訌,逐步變弱,于謙死時,他們根本無力與大明抗衡。


像素說


于謙死後的大明已不是當初的大明,瓦刺已非當初的瓦刺,四分五裂的瓦刺已經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勢力,更何況瓦刺的實際掌權者也先比于謙死的還早!

明朝的實力增長讓瓦刺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南下。

英宗復辟後,當即捉拿擁立代宗朱祁鈺為帝的兵部尚書于謙和吏部尚書王文。都御史蕭惟禎建議英宗皇帝以謀逆罪將於、王二人處死,英宗念及于謙在抵禦瓦刺和北京保衛戰中曾立下戰功,不忍心殺死。而奪門功臣徐有貞卻慫恿英宗說:“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最終於謙被殺棄屍街頭,並被抄家,家人充軍發配邊疆。


謙既死,而亨黨陳汝言代為兵部尚書。未一年敗,贓累鉅萬。帝召大臣入視,愀然曰:“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對。俄有邊警,帝憂形於色。恭順侯吳瑾侍,進曰:“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是年,有貞為亨所中,戍金齒。又數年,亨亦下獄死,吉祥謀反族誅,謙事白。——《明史·卷一百七十 列傳五十八》

于謙死後,英宗重用李賢、王翱等人,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政治上得到了一定的安穩,在李賢等人的大力倡導下,英宗經過一系列改革,廢除了一切征斂,民力得以復甦。並停止一切內外採買,淘汰軍隊裡的老弱病殘,以節省國庫開支,大明國力日漸強盛,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瓦刺顧忌大明實力的增長不敢輕易來犯,也明白吃過一次虧的英宗自然有所防範,輕易南下勝算無幾。

也先死後,瓦刺四分五裂,再無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勢力

也先是純正的瓦刺人,大汗脫脫不花雖是也先的姐夫,但他本人卻是韃靼人,是純正的成吉思汗嫡系宗室,二人向來不睦。脫脫不花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大汗,並無實際權力,太師也先才是真正的掌權者。也先覬覦汗位已久,一直找不到機會,因為脫脫不花拒絕拒絕立也先姐姐的兒子為太子,雙方發生了矛盾。也先懷疑脫脫不花大汗和明朝串通,想要謀殺自己,所以領兵攻打脫脫不花。

脫脫不花死後,也先在大明景泰四年(1453年)自稱“天聖大可汗”,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但也引起國內一些勢力的不滿和反抗。兩年後,因為沒有得到太師之位的阿剌知院率3萬兵馬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殺身亡。不久韃靼部的孛來又殺了阿剌知院,並將也先的母親和妻子擄走,以及也先的玉璽。沒有了也先的瓦剌日漸衰落,漸漸分為兩部,一部是其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另一部是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

阿剌知院僅僅用3萬兵馬就打敗了也先,由此可見,瓦刺真正的勢力其實一般,土木堡之變只不過是也先中了一注頭等獎而已。也先死後,瓦刺內部紛爭不斷、四分五裂,而此時的明朝國力日漸強盛,所以瓦刺不會再捲土重來了。

<strong>


古曲古風


瓦剌的太師也先當時抓到朱祁鎮以後,用朱祁鎮要挾明朝。但明朝在於謙的主導下,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立朱祁鈺為皇帝。也先很生氣,率軍南下打明朝。最終在於謙的支持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于謙浮雕)

可以說,由於于謙的存在,連續兩次粉碎了也先的陰謀,讓也先未能得逞。

也先見兩次挑釁明朝,都沒能成功,知道是因為有于謙的存在。於是把朱祁鎮放了回來。也先之所以放朱祁鎮回來,根據一些學者的分析,目的是為了搞亂明朝,甚至是為了殺掉于謙。而後來朱祁鎮果然復辟,並且殺掉了于謙。

如此說來,也先的目的應該達到了。

那麼既然也先的目的達到了,為什麼不趁于謙被殺,前來進攻明朝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得清理一下,在於謙被殺的時候,也先在幹什麼。

當也先在北京保衛戰中失敗以後,他立刻嚮明朝請求,把朱祁鎮送回來。這個消息對於朱祁鈺來說,稱得上是一種最複雜的心情。他心裡老大不情願,但是臉上卻必須做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也先之所以把朱祁鎮送回來,其實最真實的原因,並非那些學者們分析的那樣,是為了搞垮明朝,而是他發現了危機。

當時的瓦剌,其實是有兩股勢力。大汗是脫脫不花,不過沒有多少權力,也沒有多少軍隊。也先是太師,他掌控著權力,也掌控著軍隊。

但是,當也先在明朝這裡連續敗了兩次後,他在國內的地位,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大家對也先,就沒有那樣信任,沒有那樣絕對的服從了。同時,脫脫不花又暗中和明朝聯繫,想和明朝講和。

(也先劇照)

脫脫不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和明朝聯合起來,夾攻也先,從而把權力奪回去。也因此,也先看到的危機。

也先看到了這個危機,他當然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才把朱祁鎮送回明朝,並積極和明朝修好關係,讓明朝不好再和脫脫不花聯合。

但也先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做法,其實讓朱祁鈺非常不高興。朱祁鈺想要和也先斷交,不派使臣前往。不過朝中大臣極力勸說朱祁鈺,讓他別惹麻煩。如果和也先斷交,也先說不定又會捲土重來。

最終,朱祁鈺聽了群臣的話,和也先又繼續保持往來。

當也先處理好和明朝的關係以後,他就開始一心一意奪位了。

也先的姐姐是脫脫不花的妻子。也先建議脫脫不花立自己姐姐的兒子為太子。也先這樣做,無非就是好控制朝廷。但是脫脫不花拒絕了也先的請求。雙方一怒之下,便打了起來。脫脫不花本來就沒有什麼勢力,因此顯然不可能是也先的對手。也先把脫脫不花打敗後,脫脫不花逃走,到他弟弟那裡去躲了起來。但又和他弟弟發生了矛盾,只得再次逃走,後來就在景泰四年的時候去世了。

(朱祁鎮劇照)

也先攆走了脫脫不花,於是就自稱“天可汗”。儘管明朝並不同意,但是誰也把他沒有辦法。畢竟在瓦剌,他的拳頭最大。而且還趁機東征西討,打下了不少地盤。一時之間,瓦剌的力量達到了最強盛。

不過,也先雖然做了“天可汗”,又打下了很大的地盤。但是,因為他的汗位是通過暴力獲得的,這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所以在景泰六年的時候,也先又被政敵給暗殺了。

而於謙是在景泰八年的時候,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重新獲得皇位後,殺掉于謙的。因此,既然那時候也先已經被殺掉了,他就不可能發動對明朝的戰爭了。

有人可能會說,也先死了,瓦剌還有人啊。他們看見於謙被殺了,就應該趁機發動對明朝的戰爭啊。

話是這麼說,但實際上,當也先這個強悍的君王被殺以後,整個瓦剌一時之間群龍無首,沒有任何人能夠主宰瓦剌。因此瓦剌立刻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大家互相混戰,互相傷害。而且從此後,瓦剌在歷史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也先這樣一個強悍的君王。所以,讓他們發動對明朝的,顯然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