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到乾縣旅遊主要是去看乾陵。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因為乾陵才有了乾縣。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合葬墓,也是唐朝皇帝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過的。乾陵邊上有條黃巢溝,當年黃巢用了40萬軍隊挖陵,結果只留下了一條深深的山溝。當然來乾縣另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吃美食,這裡可是美食大縣呀!豆腐腦,澆湯麵,羊肉泡,醬辣子,鍋盔,驢蹄子面,餷酥,豆腐湯,手工掛麵,虢家包子等等,真的是太多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虢家包子。

說起虢家包子那名氣是相當大,從87年開始營業,至今已經有32年了。在乾縣有兩個虢家包子,我今天來的是東環南路店。

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說起這個字可能好多人都不認識,我以前只聽他們當地人說去吃gui家包子,就一直以為這個字念鬼(的發音)後來一查才知道這個字念(guo)因為陝西人說話有方言,他們把國字也念成gui。聽老闆說,這家店其實是最早的店,在80年代初的時候就開始賣這種包子,幹了兩年就去廣東(好像是)做生意去了,然後把技術交給了他的親戚們,可能做了兩年生意然後又回到了乾縣,然後就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店,一直開到現在,咸陽現在也有了分店。

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這個包子是發麵包子,餡是豬肉大蔥,大料味比較重,聽當地人說吃這個包子的時候一定要沾汁子吃,在調料汁裡放上生薑,醋,油潑辣子等,你還別說,味道還是真的不錯!


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吃包子一定要配上澆湯麵,澆湯麵有人稱哈水面,這種面在當地辦紅事的時候早上必吃的,吃飯的人太多,這種面一人要吃十來碗,熬好的骨頭湯就要循環利用,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在以前物資相當匱乏,吃肉都困難,所以他們這個習慣一直延續下來。好多人但現在還以為在乾縣的飯店裡還在用這種回鍋湯,其實早就不回收了,現在食品安全法這麼嚴,也不允許他們用回收湯了,這要是抓到就得罰死了。


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你別看這一碗小小的面,那製作工序也是非常的複雜的,湯一定要用豬大骨熬湯,然後放入各家自由的調料,這個面好不好吃就在醋上,一定要用純糧食醋。雞蛋攤成薄餅,切成小方塊,再配上韭菜,剁碎的白菜葉,一看一聞就讓有一種想吃的慾望。

這家87年開始經營的老包子鋪,小夥一頓吃了18個包子9碗麵,過癮

我今天吃了兩屜包子12碗麵,一屜包子9個,面是按盤賣的,一盤6碗也可以要半盤,真的非常的好吃。乾縣美食眾多,大家可以帶上你餓了一天的胃過去嚐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