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率连续三年全县第一“枫桥经验”有了“盛康样本”

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通讯员 王一森

一个农村派出所,服务“不打折”,连续三年绩效考核、群众测评满意率,位列全县第一。

一个农村派出所,创新“绩效法”,民警扎实真考实核,拒绝相互间推诿,人人争当先进。

一个农村派出所,探索“打防管”,让“枫桥经验”生根发芽,让平安乡村建设落在实处。

这个农村派出所,就是谷城县公安局盛康派出所。2019年12月31日,该所被湖北省公安厅授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绩突出集体。

带队伍:真考实核 评分“见真章”

满意率连续三年全县第一“枫桥经验”有了“盛康样本”

1月6日,谷城县盛康镇下起了大雨,街头上冷清了不少。此时,盛康派出所民警黄文培正出警赶往小沟村。

原来,小沟村的两名村民,因放牛过界发生了争执。其间,一名村民将另一位村民的牛强行牵走了。

黄文培抵达小沟村后,冒着大雨前往村民家中。之后,经过耐心讲解法律知识,两位村民达成了和解。

“小黄今天值主班,接到警情就必须快速出动。”所长甘瑜介绍道,为了避免大家相互推诿,派出所目前实施的是“AB角”主副班勤务模式。

“AB角”勤务模式,即将全所民警分成3个勤务专班,每班2名民警,在日常接处警过程中,实行首问负责制。

“主班包干到底,副班协同配合。”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划片民警与值班民警相互推责。

那么,即使实行首问负责制,民警依然拖沓、推诿该怎么处理?对此,几名民警笑言:那就是和绩效工资“过不去”。

记者在盛康派出所办公区,看到了一块写着“绩效考核”的小黑板。小黑板上,记录着民警的姓名、考核得分、发放金额。

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发放绩效金额最高为1082.5元,最低为-20元。其中,最低绩效工资的备注栏中写道:治安信息化未上报开展情况扣50元、违反禁酒令扣210元……

为了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最大发挥大家的积极性,该所制定了《盛康派出所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后简称《办法》)。

《办法》中,既有扣分项,也有计分项,比如:实行巡逻防范机制,每周不少于2次,少1次扣30元;发生一起群众合理投诉扣50元;认真做好现场勘查,每录入一起记15分;为群众调查办理户口一宗记10分;每破获一起刑事案件记50分。

“绩效工资必须要真考,既有奖励,也有惩罚!”甘瑜介绍,民警每月有710元绩效工资,派出所将其划分为基本绩效210元、考核绩效500元。其中,考核绩效工资纳入打分考核。按照打分规则,谁的绩效分高,考核绩效工资越高。

今年8月29日,新警张仕鹏来到盛康派出所报到。张仕鹏说,他起初并不适应这种考核机制,但这里人人争先的气氛,让他跃跃欲试、充满了斗志。

“作为一名新警,我开始跟着大家努力学习,拼力成长!”96年的张仕鹏说,几个月来,他跟着95年的“师傅”黄文培学习业务工作,成长很快。并且,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他连续2个月的绩效分排名第一。

95年的“小师傅”黄文培,2016年参加工作,如今已经在盛康派出所挑大梁了。面对记者关于“徒弟”张仕鹏为什么成长这么快的“疑问”,他笑言:所长是领头羊,大家都跟随他,奋勇争先。

盛康派出所8名民警,“3老带5新”,这“5新”全是92后。在所长甘瑜眼里,年轻人多虽然意味着经验少,但是,他们凝聚力强、冲劲十足。只要调教得当,方法正确,这些年轻人势必成为“主力军”。

调纠纷:机制创新 矛盾“不上交”

满意率连续三年全县第一“枫桥经验”有了“盛康样本”

谷城县盛康镇,辖区面积301平方公里,辖区有2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与之相对的是,派出所警力有限,仅有民警8人。

“最远的乡村距离派出所有半个小时车程,还都是山路。”为了尽快、尽早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派出所实施了“互联网+”调解法,利用联络群、QQ群,实时了解辖区动态。

与此同时,派出所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公安吹哨、部门报到”的“双联”矛盾化解机制,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每个月,派出所“以会代训”,邀请各村治调主任到所学习。其间,治调主任化身调解“民警”,通过一次次调解,丰富了法律知识、熟悉了执法流程。

今年9月,盛康镇土岭村两名村民,因汽车压坏南瓜秧起了争执。之后,一名村民回到家中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县医院。当日下午2时,该村民身亡。

“得知死者家属企图抬尸闹事后,我们立即赶往现场。”甘瑜说,一旦死者家属将尸体抬至另一村民家中,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甘瑜一边立即出警,一边通知了该村治调主任赶往现场。途中,甘瑜通过微信与治调主任沟通,实时了解事态发展。

20分钟后,当甘瑜赶至现场时,死者家属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之后,甘瑜协调镇政府、司法所等各部门工作人员到场协调,最终化解了双方矛盾。

据介绍,连续3年,辖区发生的家庭、邻里、婚恋、土地、商贸纠纷警情,没有一起转为刑事案件。同时,盛康镇也相继涌现出多名优秀人民调解员,如社区干部任定运被襄阳市司法局评为“最美人民调解员”。

派出所还推行了民警“陪访制”,即因民警个人原因造成群众对案件不满意的,群众需要到上一级有关部门主张合理诉求时,责任民警必须一同前往。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民警因为工作不到位,被群众投诉到上一级单位。”甘瑜说,这项制度实际上就是倒逼法,要求民警做到“矛盾不上交,责任不离身”,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勤务就是为民服务”。

目前,“陪访制”已被盛康党委政府运用到村一级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中,现已被市委批准在全市推广。据介绍,3年来,盛康派出所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21起,群体性事件4起,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达569起。

对群众:用心用情 增强“认同感”

满意率连续三年全县第一“枫桥经验”有了“盛康样本”

1月5日,72岁的都大爷特地来到盛康镇派出所,将一面印着“服务为民”的锦旗送到了甘瑜手中。

都大爷说,之所以赠送锦旗,是因为盛康派出所帮他找回了“身份”,帮他补录了户口、补办了身份证。

都大爷,盛康镇凉水泉村人。20世纪90年代,老人搬至襄阳居住。之后,由于老人长期未回村,其户口在村里整顿时被注销。

“起初,我并没在意。但这几年,我没法享受很多医疗政策。”都大爷说,他赶紧从襄阳赶回盛康派出所求助。

得知都大爷的遭遇后,民警立即赶往凉水泉村走访核实。经过3天走访、整理资料,民警证实了老人的身份,并帮其补录了户口。

“没想到他们工作效率这么高!”都大爷说,他万万没想到,一个仅有8人的农村派出所,服务竟然如此快捷。

民生无小事。事实上,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为民着想、真真切切为民服务”已经深入警心。

去年12月10日晚10时许,盛康派出所接到了一位妈妈的报警电话。电话那头,这位妈妈心急如焚,声称女儿在江苏昆山“失联”。

经询问报案人得知,其女儿被朋友介绍到江苏昆山从事客服工作,结果女儿到达昆山后发现不对劲,赶紧与母亲联系。随后,其手机就处于关机状态。

“失联女子不在辖区,派出所可以不介入,但我们不能这样做!”接警后,民警黄文培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级汇报,并立即着手救援。通过报案人的微信截图,黄文培了解到少女的微信位置信息,并及时与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联系,将可用信息告知当地公安机关。

12月11日清晨,昆山传来了好消息:被骗的少女已被成功解救。之后,盛康派出所一边将消息告知报案人,一边开展接回被骗少女的工作。

事实上,这样的救助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可是,面对记者采访,盛康派出所的民警却表现得十分低调。

“这真的没什么,因为我们是人民警察!”采访中,几名民警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脑子里有个理念,即做好每一件事,为民服务不打任何“折扣”,同时,在每一次出警过程中都换位思考,让每一次出警都能增强群众的认同感。

今年9月,盛康镇付湾村74岁的张大爷报警称,他遭绿洼村陈某打伤,同时,他无力支付1000多元医疗费。

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了调查。据几位知情人反映,张大爷系自行摔伤,其伤情与陈某无关。

“一般而言,出警到此结束。”甘瑜称,当他们进一步调查发现,张大爷系五保户,无力支付医疗费。

之后,派出所出面与镇上爱心企业沟通、协调后,爱心企业伸出了援手,解了张大爷的燃眉之急。出院后,张大爷多次来到派出所,一来向民警致谢,二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连续3年,盛康派出所在民意测评中,满意率始终位列谷城县第一名。

走访中,诸多居民一提到该派出所,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盛康派出所如其名,佑一方隆盛,护一方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