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

薛佩萁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是当时的两大强国赵国和秦国,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而在长平展开大决战。在这次战役中,赵军共计被秦军坑杀四十五万人,直接从一流强国沦为二流国家,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却依旧安稳地存活了三十余年才被秦国所灭,甚至还能大破燕国,这是为什么?

其实赵国能活三十余年和赵国大破燕国,这事情应该区分开讨论。我们首先来看赵国与燕国,秦国在长平之战不久后又发动了邯郸之战,但是却被赵国与诸国联军击退了,但邯郸之战后赵国的国力进一步下滑,北边的燕国见此情况就动了乘火打劫的心思。当时的燕国和赵国的关系一向不错,燕王喜还派遣丞相栗腹去与赵国结盟,但是栗腹回国后却告诉燕王赵国国内空虚,正好乘虚而入。燕王听了栗腹的话很是心动,不顾国内反对,悍然撕毁了与赵国的盟约并发兵攻赵。

燕国的举动大大激怒了赵国的军民,毕竟比起敌人而言,叛徒才是最可恨的!而且这一战要是输了,那之后其他诸侯国也定会狠狠的咬赵国一口。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国军队,赵国上下士气高涨,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赵国军队虽然人数不如燕国但却都身经百战,更有大奖廉颇担任统帅,而燕国军队战斗力本来就远不如赵国,再加上这次打的又是一场没有道义的战争,所以士气萎靡,很快就被赵国击退了。廉颇击退了燕国军队,俘虏了燕国大将乐乘,还一路攻到燕国首都蓟城,燕王急忙求和,割地赔款这才送走了赵国军队。

再看为何赵国能继续存活三十余年。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胜利,但也是惨胜,六十万秦军死伤二十余万,之后的邯郸之战更是被赵、魏、楚、韩四国联军杀得大败,死伤近三十万,战后秦国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发起大规模的战役。而且在秦昭襄王死后,秦国政治一度陷入动乱之中,短短三年时间换了三位国君。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死了,其子秦庄襄王也只继位做了三年秦王,直到年仅十三岁的秦王政(秦始皇)继位,王位才稳定下来。

但是秦始皇即使继承了王位,秦国的权力却依旧在吕不韦、嫪毐等人手中,秦始皇直到秦始皇九年(前238)时才除掉吕不韦等权臣,彻底掌控了秦国。掌权之后他立即重用了李斯等人,于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开始推进统一六国的战略。从秦昭襄王死后一直到秦始皇掌权的这一段时间内,秦国一直忙于内部的权力斗争,没有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在秦国正式着手统一六国后,赵国依靠李牧在秦国铁蹄之下苦苦支撑了八年,但李牧死后,邯郸很快就被攻陷了,赵公子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又苟延残喘了七年,直到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代城被秦军攻陷,赵国正式灭亡。

总的来说,赵国在战后虽然元气大伤,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燕国一直以来就是七雄中的弱国,这次出征也是燕王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准备不够充足,这是赵国能够大破燕国的原因。而赵国能继续存活三十年的原因,就主要是在秦国身上,秦国这几次大战的损失以及国内政治的动荡,使得秦国一直腾不出手来发动战争,这才是赵国能继续存活的主要原因。


邓海春


长平之战后,赵国确实是元气大伤了。

若是白起在打了长平之战后,立刻带领秦国骁勇善战的士兵,杀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肯定是可以一举拿下赵国,直接灭掉赵国的。而且当时的白起就是这样想,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但是,当白起把这个情况汇报给秦昭襄王之后,被秦昭襄王给否决了。

不得已白起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班师回朝了。

那么,秦昭襄王为何不让白起直接把赵国给灭了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秦国的宰相范雎了,正是这个范雎从中作梗,然后坏了白起灭赵的计划的。

本来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之后,他们最怕的就是秦国直接出兵去打他们,毕竟他们损失了几十万人马,国家也没有粮食了。这时候强秦来了,他们根本无力防守;想要请求别的国家增援,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时间不允许。

所以,他们就派了人去说服范雎,让范雎说服秦昭襄王,让白起不要这么快去灭赵国。

赵国使者打动范雎的,就是一旦白起把赵国给灭了,他在秦国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了,若是白起功劳第一,范雎尽管是宰相,他在面对白起的时候,也要底一头了。

正是这个理由打动了范雎,所以,范雎就给秦昭襄王建议,最好不要现在灭赵。因为秦国的士兵在外已经征战了几年了,现在我们也要休养生息。现在在疲惫的情况下,出兵去打赵国,不一定能灭了他。

更何况赵国如今已经元气大伤了,没有个几十年,他们是恢复不过来的。所有,秦昭襄王就听从范雎的建议。

就这样白起失去了最好灭赵的时机。

白起知道此次若是灭不了赵,短时间内也一样灭不了赵国了。这就是为何赵国能在长平之战后苦撑三十多年的原因。

为什么白起会说,长平之战后若是不立刻灭赵,短时间内就灭不了赵国了呢?

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的其他的国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国灭亡的。一旦秦国没有立刻去灭赵,就会给赵国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游说另外五个国家。

只要有任何一到两个国家来援助赵国,那么秦国想要灭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毕竟是一个国家,对付几个国家呀。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白起班师回朝之后,赵国就说服力了魏国和楚国,让这两个国家的出兵来援助赵国了。

这也就是后来,为何秦国再次发兵灭赵的时候,没有打败赵国的原因。

第二,赵国还有很多名将,至少李牧还在,当然廉颇也在,只不过廉颇已经不被重用了。

李牧和廉颇都是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一直带领着他的士兵,在北方抗击匈奴,他的主力军还在。

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没有参与,所以,他的军队还是十分的完好的,而且李牧的军队,也是十分骁勇善战的,他们长期和匈奴作战,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因此,长平之战后,李牧的军队就担负起来了护卫赵国安全的重任。

第三,赵国自身一直在发展中,因为秦国没有直接把赵国给灭了。所以,赵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这期间赵国的男子不断的成长起来,补充了赵国的兵员。

所以,正是这些原因,综合在了一起,导致了秦国再想灭赵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汉史趣闻


秦国与赵国的长平决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以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而告终,但是,过了30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秦国才最终灭掉赵国。既然赵国已经在长平元气大伤,为何秦国过了那么久,才灭掉赵国呢?



一、秦国损失巨大。长平之战中,秦军的兵力投入也不少,大约是50万-65万之间,如此才能做到分割和包围45万赵军。 但是,尽管秦国取胜,但自身损失也不少,甚至达到了损失过半,也就是25万-30万左右。 如此看来,长平之战实际上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所以,在此之后,秦国也选择了休养生息。


二、秦国内部不和。长平之战,让白起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此时的秦国宰相范雎,却对此极为嫉妒和眼红。他屡次建议秦王休战,同是还让秦王感觉到,白起正在变得尾大不掉。于是,秦王决定暂时罢兵。

三、赵国余威尚存。长平之战后,经过一年养精蓄锐的秦军,再次入侵赵国,秦将王陵一度攻到了邯郸城下。结果赵军众志成城,奋勇杀敌,再加上魏国、楚国的增援,将秦军击败。

因此,秦国未能立即灭掉赵国,主要还是因为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巨大,没有力量立马吃掉赵国。再加上秦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还没有形成上下的合力。


深夜聊斋


这个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秦赵长平大战是当时两个超级大国的生死决战,这一战直接关系到了天下的格局,中华民族的走向。

长平大战双方共投入兵力前后多达121万,约占当时人口的1/12,长平之战是世界冷兵器史上的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长平大战以赵国军队的全军覆没而告终,但是。赵国毕竟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他的军队战斗力,单兵格斗能力,一点儿也不属于秦国的士兵。据《史记》记载,赵国这次损失兵力高达60余万。但经后世学者考证,赵国的总数兵力不过才50万,所以在长平之战中牺牲的人数,也就是42万左右。这是12万,不是南京大屠杀中放下兵器任人宰割的难民,而是一个个骁勇善战的战士。另有史料记载说,秦国这次伤亡的人数也高达20多万,也就是说占全国总兵力的半数以上。

可以这样说,长平之战,赵国虽是惨败。然而也重创了秦国,秦国虽得以惨胜,但也元气大伤。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主张一鼓作气攻克邯郸,但是由于丞相范睢的建议秦昭襄王并不主张直接攻克邯郸,而是答应了赵国割六城求和的约定。当时邯郸可以说只剩一个过程,如果一鼓作气攻下邯郸,赵国也就完了。但是秦昭襄王也可能怕白起功高震主,不让他有灭国之威,所以放弃了攻灭邯郸的大好机会。不久,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十万魏军前来救援。韩国援军,燕国援军也先后到来。著名的邯郸战役或邯郸保卫战就此拉开。

邯郸保卫战之后,秦昭襄王病入膏肓。多次攻打邯郸却不能破。而秦国因为长平大战,全国也深感疲力,不得已而罢手。

秦昭襄王死了之后,继位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皆是个病怏怏的君主,而且在位时间都非常短暂。而赵国在长平大战之后,在照相王的励精图治下20多年来,虽然元气大损,但是依然保持着大国的姿态,继续休养生息维持了赵国大国的地位。

等到秦始皇嬴政继位以后,因为他太年幼,所以在吕不韦辅政的9年之间。全国多忙于自己的国政事务,而没有机会东出攻打六国,所以也给赵国苟延残喘创造了一个机会。

秦王亲政以后,又连年遭逢大旱,全国发动上百万民力,修筑郑国渠也无缘无力,再向山东六国发动进攻,这又让虚弱的赵国得以延长10多年。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不直接灭了赵国?有三个原因。

秦国丞相范睢向秦昭王建议,接受赵国求和。丧失了攻破邯郸的绝佳时机,致使魏国,燕国,韩国,等国救援赵国。

秦国本身也是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秦昭襄王之后的20多年里。秦国后继之君大多羸弱不堪,短命而亡,没有雄才大略。秦始皇嬴政继位之初,秦国内政交困。没有腾出手来。


旧事旧人历史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45万精锐尽失,导致赵国从战国后期第二号国家一下子成为了一个二流国家,当时连弱小的燕国都敢来欺压赵国了,但是即便是损失了45万人,赵国还是把燕国打的大败。如果从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的话,到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一共过了38年赵国才灭亡,当时赵国最多不过四五百万人,当时长平损失了45万人几乎是赵国全部的兵力了,为什么赵国还能坚持这么久呢?

首先来说,就是秦国自己的失误,当时长平之战赵军损失殆尽,当时秦国如果一举攻下赵国邯郸的话,那么赵国很可能就灭亡了,但是秦昭襄王竟然答应了赵国的割地求和,可是过了半年之后赵国又不答应割地了,于是秦昭襄王才派大军伐赵,包围邯郸,三十万秦军,包围邯郸,但是在赵军的拼死防守之下,加上后面的魏楚联军赶来,后来韩国也加入到联军之中,导致秦国大败,从邯郸一路退守到了河西。秦军三十万就这样损失殆尽了。邯郸之战也是影响秦国统一步伐最关键的一战,直接导致了秦国统一时间的推迟。而邯郸之战的胜利也让赵国从长平之战的失败中走了出来。

后来赵国还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当时燕国派遣六十万大军伐赵,但是却被廉颇打的大败而且还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割地求和赵军才退去,后来赵军在廉颇的统帅下又攻下了魏国的繁阳,廉颇之后赵国当时有李牧还有庞煖,庞煖可以说接替了廉颇的位置,赵悼襄王三年燕国再次伐赵,但是又被庞煖击败,赵悼襄王六年,当时秦国派遣蒙骜统帅十万秦军伐赵,结果被庞煖打败。斩首秦军三万。当时赵国国威大振。后来秦国又派遣桓齮伐赵,赵军在李牧的统帅之下,全歼了十万秦军。

这几次战役的胜利直接导致了赵国短暂的恢复,而且国威大振。在这几次赵国的胜利之战中,最主要的还是邯郸之战的胜利。这次的胜利让秦国在长平之战的胜利全部吐了出来,上党重新归了韩国,而且赵国也收回了太原,皮牢等等地方。这次战争的胜利给了赵国恢复的时间。而且赵国正因为在长平之战的失败,也是激发了全国抵抗秦军的热情,邯郸之战当时全部老百姓都上去了,就连平原君赵胜都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变卖了来鼓舞士兵。所以说赵国能够坚持那么久,赵国人的勇悍也是少不了的。

后来秦国大军伐赵,赵国派遣李牧司马尚抵抗,但是秦国利用反间计李牧司马尚被杀,之后赵国灭亡。


中国历史研究所


笔者一直以来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读历史千万不能带着结果去找原因,先入为主地认定一个结果之后,再回头去看历史事实,看到什么都像是造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

比如秦灭六国就是如此,大家只看到了长平之战秦国坑了赵军45万人,把赵国打得非常惨,通俗史学界就普遍认为“长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转折点”,实际上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占据优势,不仅没有占据优势,还一度落到极为困窘的地步——我们前面说到了,长平之战把秦国打到了“士民倦、粮食缺”的地步,打完之后就把上党丢掉了(韩国“夺上党”)。第二年秦昭襄王一顿操作猛如虎,自说自话地派兵继续进攻赵国(秦军“复定上党”),攻下武安后直扑邯郸,结果在顽强的赵军面前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另一边是魏安釐王开始放大招抄秦军后路。这一系列战役的后果,实际上造成了前257年10月秦军在河东的总崩溃——攻击邯郸的秦军被赵、魏、楚三国联军打得大败,一路溃逃躲进函谷关,整个河东之地都被赵、魏两国悉数夺回,连秦昭襄王先前攻韩夺下来的土地(封给范睢当食邑了)都给联军夺走了。秦国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又被打回到了函谷关里面,以至于秦昭襄王晚年对楚考烈王极为忌惮,甚至还说出来了用铁剑和优伶做比喻形容楚国的强大这种话。等到了秦孝文王时期甚至还要函谷关晚开早关来向列国表示自己的警惕。

但是长平之战与秦国的暂时被打得失去威胁带来了意外的后果,那就是东方六国兼并扩张野心急剧膨胀——魏安釐王趁着赵国被打得够呛又开始捣鼓想成为三晋共主;楚考烈王同魏安釐王瓜分泗上后对于魏国试图整合三晋的努力极为不满;燕国则打算趁火打劫一把从赵国揩点油水(可惜被廉颇带着一群青少年打得跪在地上叫爸爸);齐国一看贵圈这么乱干脆放弃治疗转入混吃等死模式。这几个国家尤其是魏、楚、赵三国的火并急剧增加了合纵方的内耗,待秦王政上台后转变对外战略方针,加上赵孝成王、魏安釐王、楚考烈王的集中逝世与后继者明显在内耗上更加没轻没重,才给了秦国以可乘之机,后续秦军果断出手绝纵亲之腰,加上最后一次庞湲合纵打的路线实在更加诡异(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楚、魏两国的矛盾完全压倒了秦国的威胁),才意味着秦灭六国的大幕正式拉开。


军武次位面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47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左右。

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8年攻取赵国,灭赵国。

两个时间的确是相距32年。

长平之战之前,秦赵是两个超级大国,秦赵之间的对抗是最重要的对抗,合纵和连横就是秦赵相互之间进行博弈的主战场。长平之战可以称为是秦赵之间的重大决战,是秦赵之间力量的重要分水岭,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能力,但是为什么灭赵是3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秦国经过这一战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尤其是古代的冷兵器战争,赵国失去了40万兵力,可是据记载,秦军也损失了一半的兵力。虽然赵国失去了与秦国抗争的能力,但是秦国也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二是赵国虽然失败,但是其他国家也不会坐视赵国的灭亡。赵国虽然经过长平战役元气大伤,但是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他5国也不会坐视赵国的灭亡,尤其是韩魏两国,如果赵国被灭,那么秦国就会对赵国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所以必然会对秦国的统一大势构成影响。

三是长平之战之后的将帅变化。长平之战之后的3年,昭襄王杀了白起,失去了一员大将,秦昭襄王后来也在9年后去世,并没有把统一天下的进程再进行下去,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秦国的实力没有与其他六国形成巨大的优势。


长青大侠在线上


因为长平大战之时,以秦国之国力尚无力灭国,却几乎拼光了家底。

有多惨烈:前后投入五六十万军队,后勤不计其数,阵亡却达三十万左右。后勤死伤者更是难以统计。到包围赵括的关键时刻,赵王连自身的精锐护卫军万人都派出救援,征全国十六岁以上男丁入伍运粮驰援前线。秦王更狠:征国内十五岁以上男丁,征至五千规模即行出发,一拔拔星夜驰援河东,见人即杀,见东西即抢,以阻赵援。

坑杀赵军后,白起出兵赵境,秦相范沮受赵反间游说,妒忌白起可能会立下灭赵之不世之功,说服秦王退兵休养。至来年赵国拒不履行议和之时割地承诺,秦王醒悟过来时已失去灭赵良机,赵国举国白稿之仇,众志成城,已从长平惨败的恐惧中走出。与秦国陷入不死不休之局。

秦王大怒,白起拒不挂帅时,仍令王陵领军十万伐赵。此一伐实际为骑虎难下之伐,赵国不可能投降,要么灭国,要么失败,此役更是劳师远征之伐,长途作战,加之长平一役国力大损,而赵国座拥坚城,以逸待劳,大大弥补了战力缺陷,作战决心空前的坚韧。

结果不难预料:秦王数次增兵换将累计达四十五万余众,仍不能破邯郸,却伤亡过半,更有郑安平两万秦军投降东方联军之耻辱。

楚,魏从唇亡齿寒的角度,派出几十万援军与赵国里应外合,最终大败秦军,并顺势西进攻占大片土地。

这几乎是缩小版的长平之战,秦国又伤亡二三十万兵力,经此两战,秦国几乎打光了家底,割让大片土地求和而终。跌入几十年之低谷。

其后二三十年间,秦国重新积累力量,给了东方六国最后的时光。


壮美西北静心飘泊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年已经成为战场中的冤魂,而秦国损失三十万余。

诸侯们看到赵国陷入灭亡的危机之中,本着唇亡齿寒的意识,存赵抗秦已经成为战国中诸大国的共识,燕国离秦尚远,忧患意识还没有那么明显,受到秦国的挑拨,燕王本着趁赵国疲弱之际,趁火打劫,想要一举吞并赵国。

赵国派出廉颇,率领赵国的老幼抵抗燕国的进攻,一部8万人,抵抗燕军的40万部队,采取节节抵抗策略。另外一部6万人,袭击燕国偏军20万人。

廉颇以沙场老将对阵燕国毫无军事经验的栗腹,赵国军队经历保卫战的战火洗礼,又面临燕国趁火打劫的屈辱,国内团结一致。而反对燕王对赵国用兵的军事将领,在此役中并未出战,燕国缺乏有力将领的率领,而栗腹作为宰相,只是一味谄媚讨好燕王,领兵打仗的经验都没有,赵兵虽少,但都是百战之兵。

战争的结局是燕国损失过半,又以割去五城,以息赵国之怒,而赵国生养生息的时间被打断,秦国的计谋得逞。

秦国经过三十年的修养,遂以大军压境,赵国的能征善战的将领李牧受到秦国离间之计,身死国破。





再来壶美酒


在长平之战秦国完胜赵国后,赵国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此时秦国是有机会灭赵的。在长平之战后,秦军很顺利拿下了太原,河东落入秦国之手。而此时赵国都城邯郸兵力较少,组织笼城抗秦还未准备就绪,此时的秦军只要一股作气,邯郸城很容易便能被攻破。所以说秦国是有机会灭赵的,可是秦国由于战略失误,错失了良机。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王认为秦军常年作战需要休整,且认为自己取得大胜能够凭借威势迫使赵国君臣屈服,导致错失良机。赵国利用这一时机迅速组织军民完善邯郸城防,并派使者联络山东各国共同抗秦。

在这种情况下,灭赵已不可实现,秦国应该通过外交手段谋求更多利益。但秦昭襄王竟气急败坏,不顾白起的理智分析,强令秦军攻打邯郸,结果在邯郸被诸侯联军击溃。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连原来夺取的太原、上党、河东、东郡也被三晋收复,秦国国力严重受损。所以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使赵国得以多生存了数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