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进扇面展—风雅怀袖中


林学进,号河洛堂主,198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交流展览并多有获奖,作品及成就发表于多种大型专业丛书、画册和杂志。出版有《林学进山水画集》、《国画新锐—林学进卷》。





扇面作为小品清玩,以其颇具特色的形式为中国历代书画家所喜爱。中国扇子始于何时,似不可确考。然而,扇子从实用品到礼仪物进而到艺术品,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扇子的演变,主要是在其形制和质地上进行变革的,而这种变革势必引起扇面画的产生和发展。汉以前都的扇子,多以集羽或竹苇编制而成,用于招风取凉,拂尘驱虫等。汉代时期出现以丝织物制成的纨扇,其质地洁白匀细,自然启发作画装饰其上。











史载:汉末的杨修,六朝的顾恺之,顾景秀,萧贲,隋朝的杨契丹,阎立本,尉迟乙僧等都曾作扇面画。其时亦有许多画作如《挥扇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也出现扇面画形象,可见六朝隋唐期间,扇面作画蔚然成风。宋徽宗赵佶雅好书画,常画扇以赐臣民,上有所好,下必兴焉。两宋工商业空前发展,各种与实用工艺相联系的书画团扇亦随之十分发达,因此,形成了中国扇面画的第一次大高峰,大量的团扇小品画无疑是宋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补充。宋熙宗时兴起折扇画,延至明清,逐渐代替团扇画而又成扇面画的又一大高峰。









明清以降,官宦文士,商贾市俗,莫不以手持书画折扇为雅。清光绪年间,出现了将绢,纸裁成各类扇面状作画,挖裱为条幅,册页等以利于收藏和展示的形制,并沿用至今。至此,扇面形制尤显完备并丰富了中国书画的表现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