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建投:以高質量發展奮力搏擊變革期

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休謨曾說:“順境使我們的精力閒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2019年的經濟下行壓力仍舊不減,猶如檢驗實力的試金石,弱者徘徊在出局的邊緣,強者卻愈發堅韌,逆勢飛揚。

作為甘肅省唯一一個非資源型中國500強企業,甘肅建投始終肩承領軍甘肅建築業的使命擔當,面對行業下行壓力,從容應對,經濟規模穩步增長,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同樣迫在眉睫,全領域、全過程、全產業鏈的全面轉型升級。

2009年,甘肅建投“由建轉投”,確立了以建築安裝、房地產為兩大主業,工業裝備製造、海外業務、投融資和科技研發在內的六大經濟板塊。近年來,甘肅建投注重優化產業鏈結構,從以前的下游逐漸拓寬到上中游至全產業鏈。

成立礦業公司,從 2014 年建成首條碎石生產線、2016年建成首條機制砂生產線,到整合永靖縣 22 家礦山企業,2019年1月取得全省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砂石骨料礦採礦權,甘肅建投取得了砂石骨料方面的巨大突破,成功佔據甘肅省建築行業的上游陣地。

成立設計諮詢集團,整合全集團優秀建築設計力量,加持EPC總承包項目執行能力,以EPC總承包等管理模式,形成項目建設中的設計諮詢、方案論證、工程實施、運營維護全方位、直線制管理架構,積極在裝配式建築、綠色建造、生態建設、BIM應用及產業扶貧、棚改項目等方面拓展設計諮詢全過程服務。

甘肅建投:以高質量發展奮力搏擊變革期

打造三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拓展全產業鏈模式。裝配式建築是綠色建築發展的新趨勢,甘肅建投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天水、榆中建立集設計、研發、生產、檢測和產業工人培訓於一體的裝配式建築全產業鏈集群基地。目前,兩個產業園園區均已初見雛形。採用鋼結構主體是能夠96天建成甘南文旅會展中心的又一重要因素。甘肅建投2013年成立鋼結構公司,致力於新型建築產業研究發展,如今已是甘肅省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和鋼結構加工製造特級資質的企業。

成立華隴國際產業投資公司,甘肅建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改革發展部署,順應國有企業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新形勢,圍繞集團總公司強力開展產業升級、產業轉型以及2020年穩步邁進千億級一流企業的總目標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華隴國際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依託集團總公司的資產和資信,以國有資本運營為抓手,以金融服務為重點,傾力打造一個集股權投資、資本運營、資產管理為一體的投融資平臺,助力甘肅建投戰略目標的實現,助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由甘肅建投EPC總承包項目——甘南文旅會展中心正是這樣一個符合建築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之所以甘南文旅會展中心能夠在96天建成,與甘肅建投打造的閉合建築產業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EPC總承包模式確保了甘肅建投在項目建設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設計諮詢團隊克服了工程開工只有一張手繪草圖的現狀,共計出圖1萬多張,保證了施工按期進行;鋼結構公司加工製作各種鋼構8000餘噸,鋼結構構件共3萬餘件,構件運輸共發307車次;物流集團的運輸車隊正常情況下每天20多車次,在高峰期可達到一天30多車次;作為EPC總承包項目,採購(Procurement)是項目流程鐵三角中極其重要一角,其中外埠採購涉及近二十個省市,共50餘類200多個子項,總金額近兩億元。

著眼運營質量,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企業有效益、有盈利、可持續是甘肅建投發展的追求,近年來,甘肅建投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注重企業的盈利水平、健康發展的程度、防範風險的效果以及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把提質增效和創造效益擺在企業發展的突出位置,突出向管理要效益、增效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去年,甘肅建投的利潤接近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210%。

制定了提升合同轉化率、利潤轉化率、科技成果轉化率、投資回報率的“四率”提升舉措,重點關注投資有沒有好收益、管理有沒有增效益、過程能不能再優化、成果能不能轉化好,把管理目光轉向企業經營效率上。

打造工程項目設計優化和施工組織設計優化“雙優化”項目,站在業主角度,優化方案,通過優化設計,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創造效益,全面提升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水平。

推進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項目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能力,積極探索工廠化生產加工模式,提高施工現場機械化施工水平,引進先進安全技術設施,提高現場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組織能力,提高項目創效能力。

經檢查發現,甘南州博物館(科技館)項目的抗硫水泥應用方案優化,臨洮街新樂花園住宅小區項目基坑支護設計方案優化,榆中大劇院、規劃博物館項目的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優化,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優化和樁基施工方案優化等均已經在項目成本、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甘肅建投:以高質量發展奮力搏擊變革期

聚焦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綜合實力

“投資引領”是甘肅建投近幾年一直堅持的一項發展戰略,在投資模式、投資領域等方面敢於探索、敢於實踐,突出戰略性投資、房地產投資、區域性投資、新興產業投資,大力實踐產融結合模式,投資引領集團轉型升級。

實踐新型投資模式,大力提升製造項目和創造項目的能力。充分發揮“投融資+工程建設+項目運營”的融合疊加優勢,大力實踐BOT、EPC、PPP等項目投資模式,在省內許多大體量項目、公共項目、群體性項目中得到了成功運用,增強了市場話語權、項目主動權、行業競爭力。

加大房地產投資力度,持續推進國內一線城市地產重點佈局。重點在全國剛性需求大的市場積極儲備大量優質土地,先後在蘭州、上海、成都、天津、重慶、杭州、無錫等地開發高品質地產,打造具有規範標準體系的“百酈”品牌系列項目,進一步提升了集團房地產投資的含金量。

擴大區域性戰略投資,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在省內,重點實施“政企合作、業務對接”投資模式,深度挖掘省內市場潛力,與省內市州進行業務對接,在棚戶區改造、城市道路、城市公用設施、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以及房地產開發等方面,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戰略性合作,形成具有長期可持續發展基礎的市州區域經濟。

在省外,聚焦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關中等城市群和經濟區,在天津、上海、深圳、成都、西安設立了華北、華東、華南、西南、陝新五大直屬區域公司,加大了省外區域市場投資開發,創建區域性總部基地,形成了具有較強項目支撐的區域經濟實體。

在國外,甘肅建投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加緊迫的“走出去”意識、更加強有力的舉措以及獨具創新的商業模式,提高和擴大集團對外經濟的發展程度。以“中甘國際”為國際品牌統一開拓海外業務,形成了以國際工程承包為主,包括房建施工、基礎設施、路橋市政、裝備製造、建材生產、醫療、商貿、旅遊、酒店管理、國際勞務服務等多元業務為一體的國際化發展新格局。在亞洲、非洲、大洋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業務,並在15個國家設立駐外機構,已連續六年榮列ENR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成為甘肅省唯一上榜企業。2011年至2018年海外板塊累計完成經濟總量193.87億元,獲得訂單260.05億元,輸出勞務用工超過4400人次,當地用工超過2萬人,為帶動省內外經發展及中國材料設備、技術出口、外匯收入做出了貢獻。2019年1-11月完成經濟總量35億元,實現海外訂單額60.33億元。

甘肅建投堅持“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走回來”四步走,緊跟國家戰略拓展市場空間,充分發揮絲綢之路黃金通道的區位優勢,不侷限於“一帶一路”物理空間上的一條路線,著力擴大“一帶一路”沿線“朋友圈”,打響“中甘國際”品牌,加大了對白俄羅斯、肯尼亞、安哥拉、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的開發力度,通過一系列佈局,實現了國際市場以點帶面、區域內協同發展。

加大新業態投資 發展多元經濟

工業投資方面,著力引領裝配式建築發展,投資打造天水秦州、蘭州榆中、蘭州新區三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從裝配式構件生產製造到綠色建材、住宅開發,實現裝配式建築全產鏈模式。

打造工業裝備四園區一基地,大力發展工程機械、專用汽車、治沙設備,風電、光伏設備,其中,專用汽車、風電已經簽訂了大批海外訂單。2019年,三大工業企業完成產值逾26億元,簽訂訂單近45億元。

綠色建材投資方面,打造綠色生態礦山,投資建設集砂石料開採、加工、銷售、綜合利用為一體的現代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示範園區,成為了甘肅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範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的典範。2019年全面超額完成各項指標。

商貿物流方面,以商業模式變革為突破口,加速發展國際化、現代化商貿物流服務業,打造了集鐵路運輸、倉儲配送、配套加工、綜合交易、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商貿物流經濟已達百億級。

文化旅遊投資方面,主要是整合了內部的文化、旅遊、酒店等資源,借鑑國際大型酒店管理集團的運營模式,打造文化旅遊板塊。

在走出去的同時,聚焦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向區域產業鏈以及全球產業鏈的更高方向挺進,重點在“走得穩、走得長久、走得更有效益”上下功夫,拓展了國際貿易、建材、機械製造、醫藥生產、房地產、酒店、旅遊等多元經營業務,形成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基本上實現了產能走出去、市場走進去、產業走上去、效益走回來。

2019年9月29日,甘肅省政府批覆甘肅建投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單位之一。未來,甘肅建投將繼續擴大投資在企業經營中的比重,實現由建築承包商向建築服務商、投資運營商的戰略轉移。

甘肅建設報記者:顧軒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