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一帶一路”的連心橋,實踐雲南省教育對外開放的範本




龍陵——“一帶一路”的連心橋,實踐雲南省教育對外開放的範本

緬甸籍學生在雲南省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學習玉雕技藝

“每天一旦坐下,戴上口罩,當電子雕刻筆與玉石發生碰撞,粉塵四散,水管裡流淌的細水沖走玉石上的塵灰,一整天的雕刻打磨就開始了。”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下稱龍陵職高)緬甸籍學生嶽早丹告訴記者,對他來說,來到龍陵職高的這段日子,他最熟悉也是最希望聽到的,就是近百臺雕刻機此起彼伏的雕刻聲。“那是美妙的音樂,讓我陶醉其中而樂此不疲。”

冬季的龍陵氣候寒冷,但日前記者走進龍陵職高華盛玉雕專業部時,狹長的“車間”裡機器轟鳴,一排排學生正忙著對玉件進行鏨、扣、標、劃的雕琢,一股濃濃的熱情和暖流撲面而來。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雲南省教育廳與緬甸、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雲南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在“走出去”和“引進來”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推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教育對外交流合作,增強雲南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和輻射力方面,保山市和龍陵縣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在龍陵職高玉雕專業部的學生當中,有7名來自緬甸的學生,他們最小的不到20歲,在這個由普通教室改建的玉雕班教室裡,近百臺放置在操作檯上的玉雕機,被分成四列整齊排開。緬甸學生和許多華僑學生、國內學生一起,每天早晨8點,準時進入教室精學玉雕技術。

“為了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保山對外開放步伐,龍陵職高積極探索麵向東南亞培養人才之路,以促進龍陵和緬甸文化、經濟交流。”龍陵職高珠寶系主任李麗芳說,學校於2009年6月到緬甸貴概聖光中學進行交流學習並與該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隨後有20多名緬籍學生前來龍陵職高就讀。截至目前,共有87名緬籍學生來到龍陵職高學習玉雕、計算機、汽修、中餐烹飪等技術, 已有80名緬籍學生先後畢業,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

“畢業的緬籍學生除了個別留在龍陵就業外,大多數回到了緬甸就業。他們憑著掌握的技術回去自主創業或上班,得到了當地民眾的好評,個人經濟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李麗芳說,在這當中,緬籍學生鄭定崑給她的印象較深。鄭定崑2012年在龍陵職高珠寶系就讀,上學期間刻苦努力,高三就已經享受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補助。畢業後,企業方以每個月6000元人民幣聘請他帶新生班。兩年後 ,他婉拒了企業開出的每個月9000元的工資,回緬甸開玉雕工作室,生意做得很好。

李麗芳希望還在學習的緬籍、華僑學生,以鄭定崑為榜樣,學好手藝,創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龍陵華盛玉雕教學基地董事長林金秋拿著一件件緬籍學生加工的作品說,很多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很快他們就可以成為正式的玉雕工人,通過上班掙到高薪,有的還會脫穎而出成為玉雕大師或工匠,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雲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保山已經形成了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格局。龍陵是黃龍玉的原產地,隨著黃龍玉產業的迅速發展,全縣僅玉雕從業人員的需求就達五萬人,龍陵職高開辦玉雕專業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此前,緬甸曼德勒省緬中友好協會主席吳博敏到訪龍陵時表示,希望在下一步,龍陵與曼德勒雙方在職業教育、產業發展、文化交流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交往與合作,積極推進中緬之間的友好交流和密切往來。

龍陵職高校長李永欽說,緬籍學生與中國學生朝夕相處,不斷通過交流、溝通加深友誼,已成為中緬青年交流與友好的橋樑和平臺,為今後龍陵職高與緬甸貴概聖光中學的進一步合作創造了條件。

林金秋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緬籍學生的培養,讓玉雕技術惠及緬甸人民,進一步為搭建“一帶一路”連心橋貢獻企業和學校的力量,為中緬胞波情的延續厚植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