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宣宗做成“瓦罐燜雞”的朱高煦是怎樣一個人?真的那麼不堪嗎?

尋根拜祖


這裡說的“瓦罐燜雞”,燜的並不是雞,而是人。就是把人裝在一個大罐子裡,然後在外面放碳點火燒,把裡面的人活活“燜”死,而這個人就是朱高煦。



不得不說這樣的死法是很殘忍的也很痛苦的,但是朱高煦確實是咎由自取。

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子,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幼子早夭,只有三個兒子長大成人。老大是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由於朱高熾小時候患了小兒麻痺身有殘疾,而且體態肥大丑陋,很不受喜愛。二兒子就是朱高煦,也是最受朱棣寵愛的兒子。

關於朱高煦被做成“燜罐雞”的事兒

朱棣篡位後儘管喜歡二兒子朱高煦,但是考慮到了他的秉性,還是把皇位傳給了仁厚得朱高熾。朱高熾生性仁慈,並沒有對這個弟弟過多打壓。明仁宗駕崩後,其子明宣宗繼位,朱高煦卻還是我行我素,不僅囂張跋扈,甚至還起兵造反。明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本來也沒打算處死他。

直到有一天,明宣宗去探視叔叔朱高煦,狂傲的朱高煦故意把明宣宗絆了個嘴啃泥。作為九五之尊的明宣宗在大庭廣眾之下顏面掃地,實在忍無可忍。他一怒命人抬著一口300斤重的大銅缸把朱高煦扣住。朱高煦一身的蠻力,他竟然將大缸頂起扛著跑,挑釁明宣宗。明宣宗即刻命人拿來木炭,在銅缸周圍點燃,就這樣朱高煦被活活燜死在銅缸內,他的幾個兒子也受連累全部被殺。



朱高煦是一個怎樣的人?

  • 從人性上看,朱高煦的確是一個不堪的人

老二朱高煦因一直受到朱棣的寵愛,他恃寵而驕,他從小就很不愛學習,只喜歡跟著朱棣舞槍弄棒,生性兇悍。

建文帝即位之後,朱家兄弟一同趕赴南京,但是在南京城裡,朱高煦依然毫不收斂,橫行霸道,連自己舅舅苦口婆心地告誡也絲毫聽不進去。後來他還偷了舅舅的寶馬拋下一切回老家,在途中殺了不少無辜的百姓,簡直把人的性命放在腳下隨意碾壓。



  • 拋去朱高煦得秉性來說,他可稱為一個勇猛的武將。

在朱棣起事爭皇位的時候,朱高煦發揮了不少作用。1399年,朱棣讓大兒子朱高熾看守門戶,然後帶著二兒子以“清君側”之名,帶領軍隊衝到了京城。朱高煦是一名天生的猛將,作戰的時候一直衝在最前面,朱棣在山東兵敗的時候,還是朱高煦及時趕到,在亂軍之中救出了朱棣,之後有好幾次危難之中都是朱高煦扭轉戰局反敗為勝。在奪位之爭中,朱高煦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其實朱高煦不過是被朱棣看作一個為自己賣命的人,儘管自己很寵愛這個兒子,這個兒子也很受用,但是他並沒有打算將皇位傳給他。朱高煦還一直不自知,囂張的以為皇位一定是他的,最後朱棣立朱高熾為儲君的時候,朱高煦都傻眼了。一直賭氣不肯回藩地,朱棣可能也是知道自己有點過了,於是也默許了他留在南京。就是這樣,朱高煦在南京城一直囂張跋扈,無惡不作。

朱高煦這一生,從他的所作所為上看,確實不堪,死一百次都不為過分,這樣的結局也是正常。但是從他跟隨朱棣作戰來看,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得武將,但也只能作武將了,這樣的人是做不了統治者的,朱棣的眼光沒錯,把皇位傳給仁厚得朱高熾是正確的。如果不是他的侄子明宣宗厚道,朱高煦也活不了這麼久。


小姐姐講史


朱高煦是不是廢物我們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也是父親寵愛之下教育的失敗者。
朱棣一生有4子,除了幼子幼年早殤以外,剩下三個兒子後來都長大成人。
而且這三個兒子都是朱棣的嫡妻徐氏所生,因此大家都是嫡子。
長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因為天生體態肥大,因此朱棣很不喜歡,加上小時候小兒麻痺身有殘疾,所以越發看不慣。
所以朱棣十分偏寵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
尤其是老二朱高煦,不過雖然親爸爸喜歡老二,但是爺爺朱元璋卻不喜歡這個孫子,洪武年間,朱元璋詔令秦、晉、燕、週四王世子養育在京城,並參加學習教育,這本來是好事。
然而只有朱高煦一個人比較特殊,他不喜歡學習,可能也是經常跟著他父親(朱棣)舞槍弄棒習慣了,所以十分驕縱,雖然討厭,但畢竟還是自己的孫子,洪武二十八年,19歲的朱高煦被封為廣陽郡王。
根據史書記載,朱高煦秉性驕縱不法、生性兇悍,即便是父祖還在的時候,也是這一個脾氣,建文帝時期,朱高熾、朱高煦兄弟一同入朝,但朱高煦一點了不老實,遊手好閒,常借皇族身份欺壓官民,有時候甚至直接下手殺人,朝廷更多怨憎燕王之心。
這也是朱棣後來很不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不過朱高煦這種脾氣秉性,不能夠安分守己,但是為將還算是不錯,加上同樣是征戰起家的父親,朱高煦的表現就十分亮眼的,就連朱棣本身都曾希望朱高煦未來能夠有大一點的成就。
只可惜也就到此為止了,朱棣的奸滑程度,朱高熾本身作為嫡長子,實際上只要他不死,不犯錯誤的情況下,基本山地位就已經很穩固了,朱高煦只不過是痴人說夢。
只是朱高煦本身看不清這一切,他本來就個性衝動,加上父親之前的寵愛,讓他逐漸的忘乎所以。
武將們雖然都喜歡朱高煦,並請求立他為太子,但朱棣也許是看到了這個兒子的脾氣秉性,因此始終沒有同意。
朱高煦這時候就開始撒潑打滾,當年朱棣還沒有登基為皇帝,他就囂張跋扈,如今更是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裡,除了不肯就藩以外,還一直暗中打擊太子黨勢力,永樂十三年,朱棣強令朱高煦就藩,然而朱高煦竟然敢無視皇帝指令,打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僭用御用車馬器物,甚至還私自招募了3000精兵。
朱棣死後,雖然朱高熾秉性仁厚,但朱高煦仍未改變多少,其行為一如既往的囂張跋扈,並在宣宗年間起兵造反,事實上經過朱棣削藩政策以後,藩王的勢力已經大為衰減,朱高煦也不過只是跳樑小醜一般,最後哭哭啼啼委曲求全的向自己的侄兒投降。
朱高煦為將或許可以,但他脾氣惡劣,秉性衝動,實在是沒有人君的本分。

漫步史書


朱棣能夠成功地發動“靖難之役”並且“篡得”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有三個人居功至偉,排名第一位的是道衍和尚(朱棣稱帝后賜名姚廣孝),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他的次子朱高煦,第三名才是太子朱高熾。

姚廣孝對於朱棣奪位是居首功的,從始至終他都在為朱棣出謀劃策,雖然他是文臣,但是他同時還做著武將的事情,比如用兵策略,戰術安排等等都是由姚廣孝親自參與制定的,而且在古代配享太廟的榮耀基本上都是武將獲得的,但姚廣孝最終配享太廟,享受著榮譽至極,所以說他排第一名當之無愧(雖然嘉靖年間他從太廟搬了出來,那是因為嘉靖皇帝信仰道教,而他是佛教徒)。朱棣進行“靖難”之時,都說世子朱高熾幫助朱棣鞏固大本營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主要的運籌帷幄者是姚廣孝,所以說朱高熾是在姚廣孝的幫助下才能守住的北平大本營。

那麼為什麼朱高煦的排名反而在太子朱高熾之上呢?

第一、太子之功有多一半是靠的姚廣孝。

第二、朱高煦作為次子隨朱棣出征,數次在危難之中拯救朱棣性命,可以說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功高蓋世。

朱高煦真的那麼不堪嗎?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尤其是明史本就有些混亂,先有朱棣篡改前史,那麼他的後代也保不準會修改,畢竟歷史在重演,這次不是叔叔殺侄子,而是朱瞻基(朱高煦的侄子)殺了叔叔朱高煦,但是即便修改和隱晦也會留下些蛛絲馬跡,所以朱高煦在筆者看來並非那麼不堪,反而還略顯英武。

相傳朱高煦長的很帥,而且非常勇猛有膽略,但太子朱高熾身體臃腫肥胖,行動不便,朱棣在最初並不喜歡朱高熾,朱棣認為次子朱高煦更像自己,所以很喜歡他。

“ 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兇悍......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臨京師。舅徐輝祖以其無賴......不聽,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成祖以為類己......”——《明史.朱高煦傳》

這是引用自明史的一段話,我們從中可以窺探一二,這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朱高煦被送到朱元璋身邊,他很不討爺爺喜歡,在朱元璋死後諸王的子嗣又都送到了京城當人質,而他的舅舅徐輝祖(徐達的兒子)很討厭他,將他視為無賴一般,朱高煦百無聊賴就把舅舅的馬偷走了,然後北渡,途中還殺了很多官吏和老百姓,朱棣起兵後,朱高煦數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朱棣很喜歡他,說他最像自己。

這段話本來就是勝利者書寫的,省略號都是一些不堪的話,但是細細的分析一下,這個說法確實經不起推敲。

第一,朱允炆繼位後,一同進京做人質的還有朱高熾,朱高煦感覺到了堂兄朱允炆要對父王朱棣下手,他偷了舅舅徐輝祖的馬是為了帶哥哥離開京城,不想讓父親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功虧一簣,不想讓自己成為父親的負擔。(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呢?)

因為朱高煦和朱高熾一回到北平,朱棣便起兵了。

第二,這段話也說了朱高煦在戰場上數次解救朱棣於危難之中,這點總沒有假,功勞還是有的,但是朱高煦的人品被貶斥的一文不值了,這完全就是以“勝者王侯敗者寇”的立場來記述歷史,未免有點太小氣了。

朱高煦為什麼一直覬覦太子之位?

這事得賴朱棣,淨瞎許願還不辦事,肯定人家有意見啊!

“成祖稱帝,論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贊世子守北京。尋召還,進兵部尚書。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明史》

《明史》上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朱棣跟朱高煦許願讓他做太子,而且在朱棣稱帝后群臣建議立朱高熾為太子時,朱棣還含含糊糊的給他們推辭了,還不止一次。

“顧長子雖有仁厚之資,而智識未充,行業未廣”——《明太宗實錄》

本來朱高煦沒想做太子,是朱棣總許願,當大臣們一再推舉朱高熾做太子時,朱棣自己還屢次三番的推辭,這種做法能不讓朱高煦往自己身上想嗎?朱棣的所作所為真的會讓朱高煦誤解的。

所以說,正是由於朱棣對太子人選說辭的含糊不清,又屢次給朱高煦創造製造幻想的機會,瞎許願真的害死人啊,要論坑兒子誰最牛,朱棣排第二,沒人稱第一。

總結:

朱高煦並非是那般不堪,應該也算是文武雙全,可惜生不逢時,朱棣老了便學起了朱元璋,要搞“嫡長子繼承製”,也算是為自己“正名”的一種做法,朱棣的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了籠絡朝中士大夫們的心罷了,可是卻寒了為他出生入死萬軍中屢屢救險的次子朱高煦的心。

朱高煦把侄子朱瞻基絆倒,其實也是在發洩不滿,“九五之尊”宣德帝感到恥辱,便命人在他身上扣了一口300多斤重的大銅缸,朱高煦勇武過人,雖年歲已大,但仍然能夠舉起銅缸奔跑,這才惹惱了宣德帝,命人用火燒銅缸,朱高煦遂死。

朱棣稱帝,朱高煦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自己卻被侄子用火燒死,不得不說“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是多麼的貼切了,他是一個悲劇人物,而他的父親是幸運的,自古至今“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定律永遠也不好改寫,只能有“悲哀”兩個字形容他了吧。



鴻涵先生


說朱高煦被做成“瓦罐燜雞”當然是搞笑,朱高煦確實是被燜在一口大缸裡,被活活烤死了,死狀十分悽慘,他確實是一個軍事上的猛將,卻是一個蹩腳的野心家。

朱棣和原配夫人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如果不是老爹朱棣造反靖難,哥倆會是一輩子的好兄弟,長子朱高煦會襲燕王之位,次子朱高煦只能當郡王,這是朱元璋立下的規矩,誰也改不了,朱高煦也就認命了。

但朱棣後來還是造反了,並且成功了,這下就麻煩了。

靖難之役中,朱高熾和朱高煦發揮的作用並不一樣。

朱高熾形象不佳,身體不好,是個大胖子,而且腿有點瘸,不便外出活動,他本人也不好打打殺殺,所以朱棣主要是讓留守燕京,負責保衛自己的老巢,曾以少數兵力困守北京,成功抵擋了大量南軍的圍攻,為朱棣爭取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朱高煦人高馬大,能打能殺,經常親自上陣砍人,無論相貌和形象還是愛好特長,都和朱棣很相似,而且追隨朱棣南征北戰,一路打到南京,還多次在危險關頭不顧性命,以命相搏,救下朱棣的性命,在武將群體中威望很高。

朱高熾和朱高煦各有功勳,原本不相上下,但父親總喜歡和自己相似的兒子,這是古今一致的道理,朱棣也不例外,他明顯偏愛次子朱高煦。

嫡長子繼位,這是古往今來的普遍原則,和長子世襲王位一樣,但朱棣無意中的一言一行卻讓次子朱高煦有了更加美好的想法——只要努力,我也可以做皇帝。

靖難之役中,在攻打到南京附近時的浦子口時,朱棣被南軍擊敗,關鍵時刻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喜出望外,對朱高煦說“老爹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奮勇再戰”。

為鼓勵朱高煦,朱棣還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努力吧兒子!你哥常常生病。”

朱棣說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很值得琢磨。

也許是說你哥哥身體不好,沒法打仗,你做弟弟的得努力幫我;也許是說,你哥哥身體不好,他如果死得早,皇位肯定給你;也許是說,你哥哥身體不好,我直接把皇位傳給你。

朱棣到底是哪層意思誰都不知道,但朱高煦卻認為這是老爹許諾傳位給自己的信號,他倍感振奮,親自率軍隊力戰,終於把南軍擊退,為入主南京立下大功。

事實證明,面對兩個兒子更偏愛次子的現實,即便立朱棣後來還真是動過立朱高煦為太子的相反,但他最終還是堅定決心,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朱高煦很失望,使出各種招數,就是賴在朱棣旁邊,朱棣讓他去外地就藩,他也找出各種藉口不去,就像一個賴在父母身邊的“啃老族”,後來朱棣看透了朱高煦想要謀奪太子之位的想法,加上朱高煦私自招募精兵,野心暴露,朱棣實在忍無可忍,差點把朱高煦廢為庶人,在朱高熾的講情下,才把朱高煦的封地從繁華的青州貶到偏僻的樂安(今屬山東)。

朱高煦不得已,只得乖乖到樂安就藩,但他仍然沒有放棄皇儲的夢想。

朱棣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後,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想趁亂伺機叛亂,但明仁宗受到朝廷高官的一致支持,朱高煦根本找不到機會,便沒有動手。

過了沒幾年,明仁宗因病去世,當時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準備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卻在樂安,距離京城比太子朱瞻基近得多,朱高煦認為這是一個千載良機,便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然後自己搶得皇位,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朱高煦半路撲了空,朱瞻基躲過他的埋伏,順利進入北京繼承了皇位,是為明宣宗。

明宣宗對自己這個野心極大的叔叔十分敬重,多次厚賞拉攏,對朱高煦的上書也一一照辦,但朱高煦一看自己這個侄子是個軟蛋,自己完全可以向老爹學習,也搞一出靖難之役,奪取親侄子的皇位——老爹可以成功,自己沒理由不成功。

可朱高煦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還沒完全準備好造反,明宣宗已經御駕親征,兵臨城下,朱高煦一看沒得打,居然乖乖投降了,群臣紛紛要求把朱高煦明正典刑,但明宣宗念及叔侄之情,決定放朱高煦一馬,他把朱高煦父子帶回北京,廢為庶人,關押起來。

有一天,明宣宗過去探視叔叔,朱高煦不知哪根筋不對,在自己侄子從旁邊走過時,居然突然伸出腳把朱瞻基絆了一個狗啃泥。

這下朱瞻基丟了大臉,再好的脾氣也壓不住了,但他的反應也很搞笑,下令讓人用一口三百斤重的銅缸把朱高煦扣住,想教訓一下這個不著調的叔叔。

但朱高煦不愧是武將出身,他勇武有力,奮力一起,竟把大缸頂了起來,朱瞻基一看嚇壞了,害怕他跑出來對自己不利,直接狠下心來,命人在銅缸周圍堆積柴火,將之點燃,在一對熊熊燃燒的大火中,朱高煦發出嗷嗷的慘叫聲,最後被活活烤死在銅缸內。

把人活活烤死的過程極其慘烈,但整個過程中,朱瞻基毫不憐憫,而且在烤死朱高煦後,朱瞻基又下令把朱高煦的兒子全部誅殺,可見在你死我活的皇權爭奪中,再心軟的人也會變得鐵石心腸,因為誰心慈手軟,死的就會是誰。

明朝史料並未刻意抹煞朱高煦在靖難中的功勞和貢獻,但縱觀朱高煦的一生,他在政治上雖有野心,卻十分幼稚,且志大才疏,優柔寡斷,以致屢屢失敗,他的失敗是必然的。無謀無斷、無深圖遠算的蹩腳野心家,是對朱高煦的準確評價。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 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做成“瓦罐燜雞”,看起來殘忍,但也可以說是咎由自取。所謂“瓦罐燜雞”,就是他被放進一個大銅缸中,再在大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活活炙死。

一、朱高煦依仗著自己是皇子皇孫,自幼就是“小惡棍”。

朱高煦的爺爺是明太祖朱元璋,老爸是明成祖朱棣,重要的一個堂兄是明興宗朱允炆,哥哥是明仁宗朱高熾,最重要的一個侄子也是弄死他的侄子,是明宣宗朱瞻基。

他自幼生性兇悍,與秦、晉、燕、週四王世子一起被朱元璋召往南京學習時,調皮搗蛋,毆打其他世子,無心向學,言行粗魯。朱元璋對朱高煦這個孫子,甚是討厭,但看在他是皇孫的份上,在他16歲那年,封他為高陽郡王。

朱高煦18歲時,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繼位,他和哥哥朱高熾入朝覲見。但他漫不經心,引來文武大臣的不滿。舅舅徐輝警告他別太囂張,小心腦袋搬家。他將舅舅徐輝的警告當耳邊風,甚至偷了徐輝的寶馬跑去玩耍。興致來時,視官民命如草芥,想殺就殺,想動刑就動刑,毫無法紀。

公元1399年,朱高煦20歲。朱棣向朱允炆發起靖難之役,爭奪皇位。朱高煦興奮不已,跟隨朱棣殺向南京,並且在戰爭中,曾經救過朱棣的命。這是他的得意之處。他認為自己功勞巨大,而他的哥哥朱高熾武藝一般,只能留在北京防守,所以很看不起哥哥朱高熾。

二、朱棣奪位成功,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頗為不滿。

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成功奪位,在面對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他感到左右為難。

長子朱高熾,是個大胖子,愛研究儒學,頗為儒雅仁慈,雖然不能親自參與進攻南京的戰爭,但他留守北京時,謀略過人,成功抵擋住朱允炆部下的進攻,而且與滿朝文武大臣相處得不錯。

次子朱高煦,也是個大胖子,武藝超群,在隨自己攻打南京時立下赫赫戰功,處事風格也與自己頗為相像,但謀略上,朱高煦明顯不如朱高熾。

朱棣權衡再三,一方面按照傳統應立長子為太子,這符合法度禮俗,另一個方面朱高熾沒有明顯過錯,而且仁慈待人,這對治理天下必然有利。最後,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

為此,朱高煦極感不滿,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功勞顯赫,憑什麼讓這個只會讀書的哥哥朱高熾當太子?於是他遂生不軌之心。

朱棣明顯感到朱高煦蠢蠢欲動,於是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想將他打發得遠遠的,以免他對朱高熾不利。朱高煦很生氣地說,自己何罪之有,要去萬里之遠的雲南?朱棣無奈,只得讓他去往南京。

在南京期間,朱高煦更肆無忌憚,他索取天策衛為漢王護衛,並常常自負地以唐太宗自比。

不久,朱高煦又增加兩護衛,為非作歹之事越來越多。他又多次挑撥離間,陷害太子朱高熾,導致良臣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1415年,朱棣又將他被改封到青州,但他死活不肯前往。朱棣大怒,但看在他功勞巨大的份上,沒有動殺機,就繼續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而且私底下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增加自己的實力。

三、朱高煦的作死之路。

1416年,朱高煦36歲。明成祖朱棣到南京視察,文武大臣列舉朱高煦違法之事,竟然高達數十起。朱棣怒火中燒,剝奪了朱高煦的爵位,囚禁於獄中,並擬將他廢為庶人。

仁慈的太子朱高熾,認為朱高煦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在父親面前極力為他求情。朱棣便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將他的親信遣散,以免他繼續禍害。

朱高煦37歲時,朱棣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這一方面希望他悔改,另一個方面以防他對太子朱高熾造成威脅。

但是,自負的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生憤恨,認為這是對他的極不公平,繼續招兵買馬,準備謀反。太子朱高熾得知後,多次致書朱高煦別作死,但是朱高煦已經喪失了理智。

1424年,朱高煦47歲,明成祖朱棣逝世,朱高熾即位。朱高煦謀反之心,更加強烈,讓在京城的兒子朱瞻圻,窺視朝廷的一舉一動。更派他的心腹潛入京城,伺機起兵。

明仁宗朱高熾知道後,一貫仁慈作風,沒有生氣,而是將這個弟弟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了他的俸祿,仍然命他返回樂安,不要在京城兄弟之間干戈相向,而且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但是朱高煦不領情,依然伺機謀反。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去世,在位時間8個月。朱高煦覺得機會來臨,趁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時,半路設伏準備截殺朱瞻基,但是由於行動倉猝,沒能成功。

朱瞻基順利繼位,是為明宣宗。朱瞻基繼承了他老爸朱高熾的仁慈作風,沒有殺這個叔叔朱高煦,反而更加厚待。

然而,朱高煦卻認為這是朱瞻基軟弱無能的表現,更加飛揚跋扈。朱高煦47歲時,在山東正式起兵謀反,朱瞻基無奈之下,只能發兵征伐。朱高煦雖勇武,但實則有勇無謀。很快朱高煦被圍困在城中,數日便投降被俘。

這種起兵謀反之罪,換成別的皇帝,早就將他碎屍萬段了,但朱瞻基依然沒有殺朱高煦,可謂是仁至義盡,只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

但朱高煦給臉不要臉,不作死就不會死,有一次,朱瞻基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肆無忌憚地故意用腳絆倒。

明宣宗朱瞻基大怒,認為朱高煦已不可救藥,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知悔改,終於忍無可忍,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

朱高煦不知死活,竟然還敢憑的大力,將大缸頂起來。朱瞻基怒不可遏,遂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我就是竹韻


朱高煦被做成“瓦罐燜雞”,完美地闡釋了“不做死就不會死”的含義。

朱高煦本來是前途一片光明,不是長子,卻有機會問鼎皇位,就算是做不了皇帝,也可以做一個快樂的王。


翻開歷史,皇家的爾虞我詐、兄弟相殘比比皆是,可像朱高煦這樣皇帝老子偏袒,皇帝哥哥仁慈、皇帝侄子寬容都無法讓他滿意,還要上竄下跳,自我作死的皇家子弟可不多見。

皇帝老子明成祖朱棣偏袒他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兒子,生性兇悍,行事乖張,屬於從小就不走尋常路的傢伙。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他曾經跟著他哥哥朱高熾一起到京城去。當時,他們的舅舅徐輝祖看到他品行不好,怕他在京城天子腳下惹上些是非,就暗暗告誡他要小心處事。如此好心,朱高煦不但不收斂,還偷走了徐輝祖最心愛的寶馬。

從京城回去的路上,也肆意而為,殺死驛臣等,引得朝廷中的大臣都指責他老子朱棣。

不過,這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引得朱棣反叛。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表現突出。率領的軍隊作戰勇猛,他自己也悍不畏死,衝鋒陷陣,為朱棣的取勝立下了大功。

在這中間,他多次率奇兵,救父親朱棣於危難之中。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又被建文帝軍隊打敗了。朱棣體力嚴重不支,自以為再無活路時,朱高煦帶一支軍隊衝殺進來。朱棣大喜過望,對他說道,我已經精疲力盡,要靠你努力殺敵了。在朱高煦的奮勇殺敵下,朱棣得以逃脫。

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明史 朱高煦傳》

關於這次救朱棣性命,《明通鑑》還有另一種說法。當時,朱棣還用手撫摸著朱高煦的背說,你多努力,你大哥(世子)身體有很多疾病。這意思就很明顯了,你哥哥朱高熾身體不好,你有的是機會(朱高熾的情況我們等會再介紹)。

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率眾殊死戰,庸兵失利,退屯高資港。《(明通鑑·卷十三》)

也因為朱高煦多次救了朱棣,等到朱棣做了皇帝后,對朱高煦是真的不錯。

朱高煦因救駕有功,加之本性就乖張兇悍,做了很多不法之事,但朱棣都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在駙馬王寧和淇國公丘福等勸立朱高煦為太子時,朱棣為之猶豫不決。當時,朱棣大兒子本性仁慈,又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世子(親王的嫡長子,世襲親王的爵位,相當於皇帝的皇太子)。最終,朱棣認為朱高煦犯的過失太多,不適於為儲君,而立朱高熾為太子。

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後,將朱高煦封為漢王,以雲南為其藩國。便朱高煦認為將他封這麼遠,對他不公平,賴在京城不走。明成祖也奈他不得,只得隨他。

朱高煦於是變本加厲,甚而以唐太宗自居,並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公元1415年,明成祖再將他改封到青州,並多次催促他都不肯就藩。這種種行為,終於讓明成祖認識到他想奪嫡的野心,也瞭解到他多達十多次的違法事實,準備將他貶為庶人,全靠他的大哥太子朱高熾極力請求,才免於被處罰。

其實,朱棣將朱高煦封到雲南這些地方,實際上是要保護他。古代覬覦皇位的王子,在父皇死後,都容易被坐上皇位的兄弟殺戮。朱棣既然不立他為太子,就想讓他遠離京城,過上快樂的藩王生活。這不失為一種對他最好的保護手段。

(明仁宗朱高熾)

皇帝哥哥明仁宗朱高熾仁慈的對他

前面說了,朱高煦想要奪嫡的意圖被朱棣發現,準備將他廢為庶人時,是他的太子哥哥朱高熾為他求情。

從我們所熟知的皇位之爭的情節來看,對於這個想要與自己爭儲君的兄弟,朱高熾本應該想方設法的除之而後快。可是,仁慈的朱高熾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為弟弟求情。

朱高熾,朱棣的大兒子,為人仁慈寬厚,只是身體偏胖,且是個瘸子,形象不太好。但在他做了皇帝后,體恤百姓,雖然只當了不到一年就病逝了,但歷史評價不錯,所以廟號為“仁宗”。

說實話,朱高熾對這個想奪他帝位的弟弟也真的不錯。

公元1417年,明成祖永樂十五年,明成祖再將朱高煦封到安樂州(即今天山東惠民),並讓他馬上就藩。這次朱高煦不改再違抗,只得來到了安樂州,只是心中憤憤不平,悄悄準備謀反。朱高熾知道後,多次寫信去勸誡他,朱高煦都不為所動。

明成祖死後,太子朱高熾即位。朱高煦一方面積極派人進京,準備篡位,讓他在北京的兒子朱瞻圻做內應。朱高熾知道後,不但沒有懲罰他,還讓他進京加以厚封,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他兒子都封為郡王。

朱高熾如此對他,朱高煦卻不思感恩。不到一年時間,朱高熾病死,當時太子朱瞻基從南京回北京。朱高煦在路上設伏,準備截殺,只是準備不足,讓朱瞻基逃過一劫得以到北京繼承帝位,是為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

皇帝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寬容對他

朱瞻基當上皇帝后,對他這個想要殺他的叔叔,依然採取了寬容的態度。在即帝位時,對於朱高煦的封賞比其他的王府都要優厚。

朱瞻基對於朱高煦的提出的要求,都會盡量滿足,可謂是有求必應。這樣的對他,朱高煦本應該滿足了,但他卻把朱瞻基的寬容看成是軟弱,反而更加驕橫。

公元1426年,明宣宗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終於忍不住,在山東起兵造反。但由於他不得人心,且策略失誤,在明宣宗御駕親征,兵臨城下時,城裡的士兵都密謀要抓住朱高煦,獻給皇帝來洗脫罪責。這種情況下,朱高煦只得開門投降。

就算是朱高煦已經謀反,朱瞻基都並未殺他,併力排眾議,放過了他,只是將他囚禁在皇城的西安門內。

按說,朱高煦已落到這一步了,是該消停一下了。可是,他的做死還沒完。一次,明宣宗想到了這個叔叔,就去探望他,朱高煦居然用腳勾了一下,故意將明宣宗絆倒。

這一下,明宣宗再也不能忍了。盛怒之下,將他扣在了三百斤重的銅缸裡面,用木炭烤死了朱高煦,並殺了他的幾個兒子。

(朱高煦)

朱高煦終於把自己做死了。

朱高煦遇到這樣好的兄長和侄子,雖然不能做皇帝,但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他的藩王生活,子孫也能盡享榮華富貴。卻生生的把自己做死了,還害了兒子的性命,這真的算得上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範啊。


看到這裡的朋友 ,對於朱高煦做死自己的行為,您還有什麼看法,歡迎賜評!


摯守靜篤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我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被明宣宗做成“瓦罐燜雞”的朱高煦是怎樣一個人?真的那麼不堪嗎?

明成祖朱棣一共有三個嫡子,按照長幼次序名別為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這三個皇子都是徐皇后生的,但三人的性格卻相差很多,只有長子朱高熾乖一些,而且愛讀書,剩下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狠。

很早的時候,朱高煦便被朱元璋召到南京學習。可惜這個朱高熙天生不愛讀書,心也靜不下來。時間一長,朱元璋看出他不是什麼好苗子,也就慢慢地不待見朱高熙了。為此朱元璋還親自定下了朱高熾為燕王世子,只給了朱高煦一個郡王。

如果生活平平靜靜,朱高煦很可能會就藩於封地,過一個明朝王爺的富貴生活,終結自己的後半生。然而他的生活軌跡卻在朱棣靖難之役時被徹底打亂,而且朱棣還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當時朱元璋剛駕崩,朱棣這倆兒子朱高熙、朱高熾就一起去了南京。入朝為官後,朱高熙的性子一點沒變,還是經常做一些沒素質、沒道德的事情,甚至有一次把他舅舅的寶馬偷了,一路上騎著馬隨便殺人。而當時,朱允炆正準備削藩,於是百官便趁機以此彈劾燕王朱棣不法,縱容兒子行兇。

1399年,朱棣起兵造反。爹要打仗自然會帶著兒子,但是由於朱高熾長得太胖了,走不動道,朱棣只好讓他留守北平大本營,自己則帶領朱高煦南征。這一南征不要緊,朱高熙看到了希望,奪嫡的希望。而朱棣也對朱高熙表面上予以厚望,這讓朱高熙以為只要自己拼命打仗建立功勳,就能讓父親立自己為太子。可是很明顯他想多了,靖難之役後朱棣立刻將朱高熾立為了太子。

朱高熙非常不服氣,即便朱棣已經給他封了王,但他依然留在京城結交大臣,企圖奪嫡。沒過幾年,朱棣死了,朱高熾繼位,可這個朱高熾也就剛做了一年皇帝就也死了。朱高熾剛死,朱高熙就坐不住了。他瞅準了朱高熾正在南京的兒子朱瞻基,準備在他回北京的時候趁機殺了他,然後直接造反。只可惜,失敗了,之後沒幾天朱高熙就被朝廷抓了,無奈之下,朱高煦選擇投降。

後來朱高熙就被囚禁了,一段時間過後,朱瞻基認為朱高煦可能會有所悔悟,所以親自探監。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朱高煦竟然在朱瞻基來看望他時伸出腳絆了朱瞻基一個跟頭。這讓朱瞻基大為惱火,於是下令讓人用一個重達三百斤的銅缸把他扣住了。當然,只是絆個跟頭還不至於被活活烤死。朱高煦的死是他長期作死積累的結果,最終在朱瞻基忍無可忍的時候,直接把朱高煦扣在了一個大銅缸中活活烤熟了。

我的回答結束了,看完的小夥伴點個贊才走嘛。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我在評論區等你喲~~

更多精彩回答請關注“史海閒聊”


史海閒聊


歷史上的朱高煦可不是一個不堪的人物。不論是朱高煦的父親朱棣,亦或者是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熾,再或者是朱高煦的侄子朱瞻基,他們對朱高煦的評價都很高。但朱高煦有能力歸有能力,但可惜命不好,排行老二。所以朱高煦即使能力再強也依舊和皇位無緣。但朱高煦這個人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那就是不服輸。朱棣時期朱高煦就和朱高熾爭鬥不休一直給朱高熾下絆子。朱高熾時期,朱高煦由不安分一直小動作不斷。到朱瞻基時期,朱高煦乾脆起兵造反了。真可謂生命不息造反不止啊!

朱高煦生性兇悍異常,而且行事作風非常的毒辣。既不愛學習,又言語輕佻不是什麼穩重之人。所以在朱元璋時期,朱元璋曾經召燕王朱棣的兒子到京城學習。朱棣的長子,也就是被朱元璋欽定的燕王世子朱高熾十分博朱元璋喜愛。而自私狠毒行為浪蕩的朱高煦卻被朱元璋所厭惡。朱元璋的態度自然也影響了朱棣。而且朱高煦也沒少給朱棣找麻煩,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朱高煦越發的肆意妄為,甚至還經常無故殺人取樂,他的這種做法把朱棣也坑的不淺,當時朱棣也多受朝廷的指責。

但朱高煦這個人雖然放蕩不羈肆意妄為。但是確實也很有本事。朱棣造反後,朱高煦隨同朱棣一起造反。朱高煦不僅立下赫赫戰功,而且還數次救了朱棣的性命。朱棣自然也十分欣賞這個兒子。朱棣的長子朱高熾本身就是一個大胖子,而且身體不太好。所以朱棣就對朱高煦說“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朱棣說這個意思可能就是鼓勵朱高煦的手段。但朱高煦卻錯誤的認為朱棣這是支持他爭奪儲位。所以在朱棣篡位成功稱帝之後,朱高煦就展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奪。

朱棣繼位後就面臨著要立太子的問題了。本身朱高熾身為朱棣世子,朱棣當上皇帝后自然就會成為太子。但朱高煦在征戰過程中其戰功赫赫也使得很多臣子資源追隨朱高煦。所以很多大臣都建議朱棣立朱高煦為太子。而朱棣雖然自己篡位奪權。但他內心之中還是十分認同朱元璋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的。所以朱棣還是堅持任命朱高熾為太子。沒當上太子的朱高煦開始暗中對付朱高熾並且陷害朱高熾想要扳回一局。朱棣雖然明知道朱高煦的野心,但想想朱高煦的功勞也就不忍心刻意逼迫他了。但朱高煦越來越肆意妄為。之後朱高煦更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第二自居。這就讓朱棣無法接受了。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可是老二殺了太子哥哥又把皇帝老爹給趕下臺了。所以暴怒的朱棣決定重懲朱高煦,廢除他的藩王之位貶為庶人。但太子朱高熾是個老好人,不願弟弟被廢,所有在朱高熾的求情下,朱棣殺了一批朱高煦的親信又把他趕到了封地自生自滅。

但朱高煦並不感激朱高熾,相反還一直默默等待造反的時機。朱棣死後朱高煦原本想暗殺朱高熾,然後自己繼位。但在朱高熾的一系列安排下,朱高煦的陰謀沒有成功。朱高熾繼位後對弟弟朱高煦依舊很好,加官晉爵,錢財珠寶也絲毫不吝惜。但朱高煦就是不領情。後來朱高熾死後,朱高煦又截殺回京繼位的朱瞻基。但刺殺失敗。朱瞻基繼位後對朱高煦這個叔叔依舊尊敬有加。但朱高煦還是不領情。最終起兵造反。

朱高煦造反後,很快就被朝廷大軍鎮壓了下來。原本朱瞻基只是廢了朱高煦父子,並沒有殺害他們。畢竟殺叔叔的罪名也不好聽。但朱高煦依舊我行我素,在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時候,朱高煦故意絆倒朱瞻基看朱瞻基的笑話。結果朱瞻基大怒才命人以缸炙死了朱高煦,而朱高煦的兒子也盡皆被殺。縱觀朱高煦一身可謂是生命不息,造反不止了。但最終結果也是悲慘異常。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朱高煦比竇娥還冤,和父王在前方衝鋒陷陣,瘸腿哥哥守在家裡養得肥肥胖胖,勝利後因為是次子,當不了皇帝;皇兄死了,還是輪不上他,大侄子接了班,擱誰都氣不順。其實是世襲制度惹的禍。

朱高煦是個猛將

說起朱高煦,得朱元璋說起。朱元璋的大兒子死的早,選繼承人時他還是按世襲制的規矩,立了大孫子朱允炆。朱元璋知道他兒子朱棣不滿意這個決定,就把他封為燕王,離京城遠點,省得惹事。

野心和距離無關,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讓他大兒子朱高熾在家看門,自己帶著二兒子朱高煦以“清君側”為名,率軍直奔京城,謀取皇位。朱高煦天生猛將,總是衝在隊伍前面,白溝河之戰,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在山東交戰時兵敗東昌,朱高煦率軍及時趕到,從亂軍之中救出老爸。靖難之役時,朱棣軍隊多次瀕臨危難,都是經過朱高煦浴血奮戰轉敗為勝。

老爸忽悠他賣命

在奪皇位的戰爭中,朱高煦確實立下汗馬功勞。朱棣常說朱高煦很像自己。為了讓他在戰場上賣力氣,經常給他個糖豆吃,比如在浦子口一戰中,朱棣被擊敗,朱高煦再次神兵天降,棣大差點沒樂死,大聲說:“再晚一步老爸就累死了,兒子,給我使勁打!”又拍拍他的背部說:"努力幹!世子常常生病。"這名話有太多內涵,世子就是指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熾,暗示他常常生病,可能無法勝任繼承人的重任,或不會活多久。朱高煦聽了老爸的話和打雞血一樣,率軍直接衝入敵陣,一鼓作氣將南軍擊退。

立儲時發現被老爸涮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棣終於把侄子朱允炆趕跑了,當了明成祖。在考慮立儲之事時,朱棣變卦了,他忘記在戰場上向朱高煦說的話,以朱高熾的世子之位是太祖朱元璋死前就定下來的,且為人仁厚賢德,因此作為儲君。朱高煦性格暴烈,過失太多,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憋氣啊,出生入死奪得天下,儲君位置還是被坐在家裡,養得肥肥胖胖的哥哥搶了,自己被支到萬里之外當藩王,不肯前往藩國。朱棣也覺得有點過分,也就默許朱高煦留在南京。

心裡不痛快經常搞事

朱高煦覺得天下是自己打下來的,傲氣十足,把自己比作唐太宗。向皇帝索取天策衛為漢王護衛,不久,朱高煦又請求增加兩護衛。就這樣心裡還是不痛快,就經常搞事洩憤,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朱棣怕朱高煦搞出大事,就改封地為青州,想從南京支走他,但他仍不願前往,還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胡作非為,兵馬使徐野驢去維持秩序時,朱高煦竟然用鐵瓜錘將他打死。

朱棣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怒不可遏,剝奪了他的官職,把他關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哥哥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極力求情。朱棣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殺了和他一起為非作歹的人以示警告。

皇兄以德報怨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明仁宗。朱高煦看到父親死了,便準備搶奪皇位。他哥哥知道後,沒有責備他,卻將他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數以萬計的寶物,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都封為郡王,想以些安撫他。

朱高煦卻不領情,依然藐視身體有殘疾的皇兄,原來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是瘸子。有一天,兄弟倆去陵墓祭拜,朱高熾一不小心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面打趣說:"前面那個人栽了跟頭,後面的人警覺了。"剛說完,聽到後面有人說:“還有更靠後的人警覺啊!”朱高煦嚇了一跳,回頭一看,是侄子朱瞻基,這話裡有話啊,於是他又恨上了這個皇位繼承者。

設埋伏刺殺侄子

朱高熾身體確實差勁,剛當了一年皇帝就掛了,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心中不高興啊,哥哥死了,侄子繼位,還是沒自己的份,於是下了黑手,在半路設下埋伏截殺皇位繼承人朱瞻基,但信息不靈通,錯過了時機,刺殺沒有成功。朱瞻基繼位,就是明宣宗。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賊心不死,起兵造反,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散發刀箭、旗幟,掠奪老百姓的馬匹,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任命王斌、朱恆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

明宣宗朱瞻基非常重視,親自帶兵征討。朱高煦生性殘暴,平時飛揚跋扈,不體恤手下的人,動不動就殺人,很多人早就不想跟他幹了。城內叛軍聽說皇帝親自征討,都密謀反水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知道後覺軍心散了,大勢已去,造反不會成功,於是出城投降。

玩遊戲被烤成乳豬

朱高煦投降後,群臣紛紛上奏請求殺了這個禍害。宣宗卻不忍心,留下他一條命,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

後來,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沒想到他的這位叔叔卻惡搞他,伸出腿來絆了皇帝一個跟頭。對朱高煦一向寬容的宣宗因為個小舉動,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真是個猛人,孔武有力,竟在缸裡將300斤的大傢伙舉起來,宣宗一時也來了情緒,要玩就玩個刺激的,於是命令手下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大火燒紅了銅缸,這下朱高煦神氣不了了,活活被烤成了乳豬。

朱高煦在萬馬軍中縱橫馳騁,心裡卻容不下一奶同胞的哥哥和血脈相連的侄兒,死盯住皇位不放,最終落得個慘死的結局。


聾王異史


朱高煦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簡單來說就是倆字兒——失敗

作為明朝歷史上知名度頗高的藩王,他之所以名聲在外,是由於他最後的死法比較搞笑,是為叫花豬(朱)。由於朱瞻基的震怒,這位昔日的成祖世子,當今的皇叔,就這麼被壓在300斤重的銅缸底下,堆滿柴後活活燒死

一生兩次參與造反的朱高煦,可謂是前半生風光無限,後半生悽悽慘慘切切!


靖難之中,脫穎而出展現風采的不僅僅是朱棣,還有這個小兒子

朱棣起兵靖難,歲遭遇諸多波折,但最終還是在多方有利條件的倒向下,成功以一隅之地扳倒了擁有百萬雄兵的朱允炆,而論功績首當其衝的是其軍師姚廣孝,如若不是這個老和尚的運籌帷幄,朱棣或許真的得不了天下,再者就是他手下的武將,衝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其中就有他的二兒子朱高煦

朱高煦長相十分英俊,而且能征善戰,相比之下大兒子朱高熾就有點對不起觀眾了,不僅是個大胖子,還有點瘸(據說是小時候因為小兒麻痺症所導致)可以說,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多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不僅作戰勇猛,還第一個往前衝,極大的鼓舞了軍隊的士氣,與此同時多次拯救朱棣於危難之中,可以說如若沒有朱高煦,或許朱棣早就在那場戰爭中兵敗甚至身死

或許是為了鼓勵這個前來支援戰鬥的好兒子,朱棣曾對朱高煦說:“世子身體不好,你要努力啊!”可能這是一句忽悠人的話,可是在朱高煦心中卻埋下了種子

成祖時代的來臨,讓朱高煦的幻想越來越強烈,甚至付諸行動

朱棣當了皇帝,朱高煦搖身一變成為了王爺,雖然不是太子,但是距離太子只有一步之遙嘛!畢竟自己長得帥,還能打仗,比起那個又瘸又胖的哥哥,自己還是很有優勢的。於是朱高煦開始做起了春秋大夢,試圖扳倒太子取而代之

朱棣知道這個兒子並不老實,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而且在靖難之中貢獻巨大,所以他一直都沒有對這個兒子採取什麼壓制行動,雖然按理說他作為皇子理應到自己的就藩地,但朱高煦就是賴著不走,一心想要常伴父皇左右,這明眼人都能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朱高熾自然也很明白,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低調做事,並沒有給朱高煦太多的機會打擊

甚至說,成祖後期得知朱高煦的諸多不法行為,意欲將其廢為庶人,都是這個善良的哥哥出面求情,以保朱高煦周全,可就是這樣朱高煦仍不思悔改,一心想著老爹死後自己做皇帝,終於成祖在北伐途中病逝,但很快朱高熾得知消息,立刻登基繼位,朱高煦竹籃打水一場空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人生難得幾回搏!

眼看著哥哥的皇位是坐穩了,而自己雖然在父親的諸多武將當中非常有群眾基礎,但是這些武將並不會傻到跟著朱高煦造反,所以朱高煦是十分鬱悶的。哥哥當了皇帝,自己自然不能再賴在京城,他灰溜溜的跑回了自己的就藩地,並繼續準備,以圖有朝一日實現自己的皇帝夢


繼位僅僅十個月的朱高熾突然病死,朱高煦覺得機會來了,由於朱高熾之子朱瞻基並未在京城,所以他要前往京城即位,是自己最好的機會,於是朱高煦在各大要道設下埋伏,試圖半路狙殺朱瞻基,可他等來等去,卻等到了朱瞻基已經抄小道進京並登基的消息,這陰謀搞成了陽謀,就差在腦門上寫上倆字兒“造反”了。於是朱高煦起兵造反

造反的過程十分搞笑,幾乎沒有給朱瞻基造成太大的麻煩,而且朱高煦非常慫蛋的選擇了投降,準備了大半輩子造反的朱高煦,好像真的很失敗,朱瞻基也沒有做絕殺掉這個逗比叔叔,而是將他囚禁了起來

然後,在一次朱瞻基前來探望朱高煦的時候,朱高煦竟然一個掃堂腿給朱瞻基絆倒了,這讓朱瞻基哭笑不得,於是下令用銅缸將其罩住,可朱高煦竟然練起了舉重,頂著銅缸搖搖晃晃的,很是搞笑。忍無可忍的朱瞻基下令將銅缸壓住,堆滿柴火,處死了朱高煦

一代大帥哥朱高煦,就這麼死了,既沒有戰死沙場的壯烈,也沒有寧死不屈的光輝形象,最後竟然以這種結局收場,還順道害死了自己的十幾個兒子,可謂是有些悽慘

其實,朱高煦頗有軍事才能,打仗也很賣力,可惜就是沒啥腦子,也看不清局勢,屬於那種造反都不知道咋搞的那種人。所以他的一生註定是可悲的

甚至說,作為明朝歷史中有記載的的長相英武挺拔的大帥哥,朱高煦竟然連一張畫像都沒有留下,著實讓人同情不已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從,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