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這件事讓你焦慮了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理財似乎正在變成一個越來越困難的事情。“寶寶類”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直線下跌,已經在2%到3%徘徊很長時間了;股市連續震盪,甚至部分企業出現暴雷和各種奇葩說辭;樓市高位橫盤,管控嚴格,不但前景不明朗,還會給個人資產帶來流動性挑戰………

理財焦慮變成了不少人的狀態,擔心資產的安全性、擔心沒有實現最優的資產配置,擔心自己錯過最好買入的機會等等。自己的資產為何變成了讓人焦慮的東西?但同時小編也看到了, 有更多人的開始有投資理財的意願甚至需求,他們開始在知乎上, 雪球上發帖付費求助有經驗的人,閒錢該怎麼分配打理?資產如何配置?甚至債券基金買那幾只比較好?現在這個時間點可以進行基金定投嗎?

理財這件事讓你焦慮了嗎?

小編曾經看到過,“吳曉波頻道”做了新中產跟蹤調查,其中有100多萬條數據,其中一項是關於投資理財方面的調研顯示:中國新中產在投資理財上最焦慮的,是認為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還遠遠不足夠。其中95.6%的人認為自己理財知識中最欠缺的部分排序分別是:整體規劃,信息解讀,原理知識以及具體交易方法。

投資理財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且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每個人的預期收益,能承擔多大的風險,風險測評結果,家庭收入支出分配等因素,需要量身定做符合自身特徵,這樣才可以在投資理財的道理上踏出正確的第一步,方向不至於走偏。

在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共計22條,正式宣告公募基金投顧試點大幕開啟。《通知》表示,基金投顧業務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開”的步驟實施,監管部門將根據市場情況和試點效果,審慎擴大試點範圍,有序推開。

這次投顧業務試點的推出,就是在公募基金領域,讓更專業的機構和服務,幫助更多想要投資理財的人走的更遠一些,更理性一些。

小編在以往的文章中就強調過,理財就是理生活,我們在用閒錢打理資金的同時,一定是想把生活過的更順利些,而不是整天因為投資風險而提心吊膽,同時也要清晰的明確自己的風險偏好,高收益產品一定對應著高風險。

當你開始關注你自身的資產情況,進行合理配置,儘管短期內收益看上去微不足道,如果加上時間和複利兩個強大的效應,未來一定會獲得可觀的收益。

最後,當你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體系,以後不再頻繁的交易買賣,不打聽各種小道消息,投資理財這件事情就不會在讓你焦慮,而是讓你的生活錦上添花,財富增值,並且你會樂此不疲的一直堅持下去,成為你終生的一個習慣。

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任何確定性的判斷,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