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俄到蘇聯再到俄羅斯,是從什麼時候被西方嫌棄的?因為什麼原因?

用戶2949618114


這個問題就非常尷尬了。

世界上大概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俄羅斯一樣人厭狗嫌了。在歐洲人眼裡,俄羅斯是真正的東方國家;而在亞洲國家眼中,俄羅斯又是典型的西方國家。

但兩頭不被待見的俄羅斯,在彷徨中一直有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像歐洲一樣瞧不起亞洲,堅決自認為是歐洲國家。

而結果就是,西方世界更加厭惡俄羅斯,比恨鐵不成鋼還恨的那種。而這種討厭,從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沙俄帝國誕生時就開始了。

那麼,為何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如此看不慣呢?靜夜史認為至少有以下原因:

1、宗教衝突

今天的西歐國家乃至美國和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幾乎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而俄羅斯則信仰東正教。

雖然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都有著同樣的起源,但就和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一樣,耶穌去世後,信徒們因為教義理解等因素出現巨大分歧,並最終在1054年分裂為羅馬公教和希臘正教,即天主教和東正教。

因為基督教的分裂,這些信仰天主教的國家和東正教的國家逐漸勢不兩立。

1453年,以東正教為國教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末代國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後,他的弟弟帶著兩兒一女逃到逃到羅馬,女兒是索菲亞·帕列奧洛格公主長大成人後,羅馬為藉助俄羅斯力量抵禦奧斯曼土耳其,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公主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隨後伊凡三世自詡為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號稱“第三羅馬”,並將國徽定為拜占庭帝國時期的雙頭鷹。到伊凡四世時期,這位大公自稱“凱撒”,加冕為沙皇,沙俄帝國由此誕生。

自稱“第三羅馬”對於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俄羅斯而言是攀了高枝,卻讓俄羅斯成了天主教世界的天然敵人。

儘管後來的天主教又發展出新教,但對俄羅斯的敵視仍不曾停止。而不僅僅是俄羅斯,信仰東正教的巴爾幹半島地區一直以來也不被西方世界接納,他們成為歐洲最落後的地區。

所以,俄羅斯被嫌棄,和宗教衝突密不可分。

2、種族矛盾

雖然宗教足以讓兩個國家和民族勢不兩立,但並不意味著不同宗教信仰的兩國不能和平共處,比如我國和巴基斯坦。

所以,俄羅斯不被西方接納,一定有比宗教衝突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種族對立。

1236年開始,蒙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第二次西征,橫掃整個東歐,俄羅斯大公們幾乎被屠殺殆盡,而其後建立的金帳汗國更是統治了整個東歐平原長達250多年之久。

250年對於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卻深刻改變了俄羅斯的民族結構。因為這段屈辱的殖民史,被蒙古人混血同化的俄羅斯人被西歐國家認為是白皮蒙古人,在心底予以排斥。

而俄羅斯在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後,確實繼承了蒙古人噬土成性的擴張特性,這使得俄羅斯周邊國家深受其害。

雖然俄羅斯鯨吞了整個西伯利亞,甚至對我國北方領土趁火打劫。但無論是沙俄、蘇聯還是俄羅斯,始終將外交重點放在歐洲地區,這樣可以實現俄羅斯西化的目標,讓俄羅斯更加“歐洲”。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西方人對俄羅斯更加討厭。尤其是蘇聯時期,不惜一切代價向西方輸出無產階級革命,使英法等國厭惡蘇聯甚過納粹德國。

3、現實糾葛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牴觸,與其說是嫌棄,不如說是懼怕,因為俄羅斯太大了。

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雖然在世界近代史上多數時間發展滯後,但巨大的體量使得俄羅斯一直令他國不敢小覷。

這樣的體量,在以小國為主的歐洲國家中,實在太過顯眼。這意味著俄羅斯天生就是當領導的料,不可能屈尊人下。

而西方國家卻不需要這樣的領導。自二戰以來,是美國“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國家迅速恢復了元氣,美國還組建了“北約”對抗共產主義陣營。這意味著自二戰以來,共產主義制度的俄羅斯就被排除在外。

儘管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改旗易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葉利欽為融入西方更是低三下四。但俄羅斯相比於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這樣的小弟還是太大了,加上恐怖的核武庫,西方國家怎敢接納?

最重要的是,蘇聯解體後,失去蘇聯制約的波蘭、斯洛伐克以及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小國為防止俄羅斯捲土重來紛紛加入北約以求自保。在這樣的情況下,拉俄羅斯進群,是要俄羅斯在北約內部欺凌那些受害者嗎?

所以俄羅斯不受西方世界待見絕非偶然,因為宗教、種族及現實利益等的激烈衝突,昨日的俄羅斯人神共憤,今日的俄羅斯兩頭討嫌,未來的俄羅斯也將在西方國家的鄙夷和不屑中被繼續嫌棄著。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嫌棄,似乎是“自古以來”就形成的。

早在羅馬時期,當時的俄羅斯還沒有建立,俄羅斯的祖先斯拉夫人,就被羅馬帝國當做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當時的羅馬,可以當做古代的漢朝一樣,已經是一個相對文明的王朝了;而當時的斯拉夫人,也就是同漢朝時候的匈奴一樣,時常對羅馬進行襲擾和劫掠,因此被羅馬帝國稱為蠻族。


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後來歐洲建立的大小國家,大多都尊羅馬帝國為歐洲文化的正統或源頭。因此,對於不入羅馬帝國法眼的斯拉夫人,就一直被歐洲國家選擇性地看待,由是被嫌棄下去了。

後來,蒙古帝國西征,現在的俄羅斯成為了蒙古帝國征服後的一部分。由於歐洲人對東方的偏見,被蒙古人征服的俄羅斯,也就自然被歐洲人另眼相待了。

蒙古帝國奔潰以後,俄羅斯建國了。但此後的俄羅斯,由於在東歐沒有什麼對手,迅速崛起為東歐的一個大國。崛起後的俄羅斯,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除了亞洲,歐洲也是俄羅斯擴張的地方,受到歐洲各國的一致防範。那時候,強大的沙俄還經常干涉歐洲各國,被稱為“歐洲憲兵”,為歐洲各國所忌憚。

沙俄帝國奔潰以後,俄羅斯的歷史又先後步入蘇聯時代,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時代。然而,無論是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其國家價值觀以及發展方向都和歐洲各國格格不入。且歐洲各國也一直處於蘇聯或俄羅斯的威脅之中,長期以來,歐洲各國由怕生厭,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再加上俄羅斯的東正教信仰,同歐洲主流信仰並不相同,俄羅斯遭受西方的嫌棄,也就不可避免了。


蘇綻


其實沙俄的整個擴張,都是為了要尋找合適的出海口,從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這370年間,俄國的每一次戰爭都是為了海洋。在俄羅斯的西北部,波羅地海,俄國與當時的瑞典等國進行長期的戰爭,在18世紀初期的1701年到1730年則30年的時間一直為爭奪波羅地海的出海口進行著爭霸戰爭,也在此期間俄國進行了其最早的西方化開始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思想,培養新式的軍事人才,發展國內的資本主義。最終改革成功擊敗瑞典,成為波羅地海大國,掌握了波羅地海的出海口。



在沙俄女王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沙俄又對南方的土耳其進行了大規模的爭奪戰,為的就是獲取黑海的出海口。當然,沙俄當時軍力強盛,而奧斯曼土耳其又被稱為西亞病夫,因此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沙俄也實現了其侵略擴張的夢想。在遠東方面越過阿拉斯加山以後就一直向東擴張,逐步佔據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直到近代清的國門被打開。沙俄則作為西方列強之一,與清王朝簽訂了諸多不平等的條約,獲得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出海口。並且依然不滿足,還要索取整個東北。



而沙俄的對外擴張遠遠不止於此。曾經的阿拉斯加,包括現在加拿大和美國的部分地區,都曾是沙俄的領土範圍,但是由於其管理成本太高,而不得不賤賣退出美洲領土的爭奪。而在整個中東地區,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被沙俄所佔領,涵蓋在沙俄這一個政權體系之下,除此之外,沙俄還計劃著奪取整個中東和印度洋的出海口,可見其民族之貪婪。在彼得去世之後,曾留下一份可詳細的擴張計劃,其中一條便是將俄國的南部領土擴張到整個印度洋。而之後的俄國沙皇繼承者也將這一計劃付諸實施,目的就是為了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



如果這一目的得到實現,那麼沙俄就會將整個亞歐非大陸,割裂成兩半,沙俄將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帝國。這引起了當時幾乎所有西方列強的不安。尤其是英國,英國在當時已經佔領整個印度,並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泥沼。前後兩次大規模的阿富汗戰爭都是英國損失慘重。 這時俄國勢力的進入,使得地區局勢更為複雜。英國顯得有心無力。好在俄羅斯的這一擴張計劃雖然穩步進行,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不久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



這直接導致了俄羅斯帝國南下的進程被打斷。隨後整個世界陷入到了軍備競賽當中。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準備階段,這使得俄羅斯帝國南下擴張的國策得不到完整實施。捲入到了一戰的漩渦當中。一戰爆發之後,英法俄又結成協約國同盟,對抗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同盟。為了保證內部的團結,俄羅斯暫時放棄了南下擴張的策略。



英國與俄國在中東的爭奪才暫時告一段落。之後,俄羅斯帝國因戰爭而崩潰。新建立起來的蘇聯,又遭到西方諸多強國的圍剿。這一擴張暫時被擱置,但是到斯大林時期。向四面八方的擴張戰略再一次被提出來。中東的部分地區,東亞,中亞以及東歐地區都成為蘇聯帝國的勢力範圍。蘇聯再一次遭到了世界各國的不滿和圍剿最終解體,其妄圖成為世界第一帝國的國家擴張戰略宣告徹底解體。


世界史圖鑑


俄羅斯,並非一直被歐洲嫌棄,俄國從來不是歐洲的棄兒。

在近代史上,俄國頻頻介入歐洲爭端,甚至充當歐洲“歐洲憲兵”角色。譬如參加反法同盟,而且捲入的很深。1812年俄法戰爭,實際上是拿破崙在歐洲東部的“滑鐵盧”,拿破崙也從沒視庫圖佐夫為東方人或亞洲人。 他們實際上就是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

俄國與歐洲不乏通婚現象,從十六世紀起,俄國整個羅曼諾夫王朝與德意志小公國貴族的聯姻,一直延續到1917年。被處決的末代沙皇一家,就有德國血統。

真正使俄羅斯孤存於歐洲的是1917年以後。

俄國十月革命震驚了世界,也使整個歐洲顫慄,因為布爾什維克開宗明義的宣示,要埋葬資本主義,西方一片驚恐不安,因此他們十四國聯合軍事幹預俄國革命,結果無功而返。

俄國人超強的整合能力,使西方倍感壓力。

1920年代,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萎靡高失業率,民眾生活困苦。恰恰此時蘇聯開始了人類未曾有過的經濟運行方式:五年計劃。這個全新的模式確實誕生了經濟奇蹟,1928年至1938年,兩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完成使蘇聯一躍為歐洲頭號工業強國。蘇聯不僅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民眾高就業率,消滅了文盲,新興城市星羅棋佈,形成了“這邊風景獨好”世界奇觀。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是對西方價值觀和現有秩序的有力挑戰。

蘇聯的巨大成就,和後來的衛國戰爭的勝利,橫掃歐洲擊潰法西斯,給西方以極大震撼驚悸。它來自蘇聯的強大和世界革命理唸的輸出。蘇聯的成就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左翼運動,尤其歐洲,戰後左翼力量比較強大,蘇聯的社會主義工農優撫政策,也影響西方不得不調整了勞工政策。

面對政治意識形態的另類,蘇聯的影響力,是西方最不願意看到的,蘇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巨大威脅,可謂又恨又怕。

西方稱蘇聯為東方、鐵幕,此種帶有貶義排斥含義的稱謂,其概念內涵政治大於地理。蘇聯幅員遼闊延至中亞,西方人想當然地叫蘇聯為東方,也是想強調東方西方是兩個世界。

蘇聯的建立是對西方的威脅,而蘇聯長達近七十年的存在,則是西方的噩夢。

當蘇聯解體,西方歡心雀躍之際,他們看著北方依然憂心仲仲。

畢竟這個龐大紅色帝國,在二十世紀裡屹立了好幾十年。

現今的俄羅斯依然是個龐然大物,仍然坐擁可毀滅世界的核武庫。而普京的頻頻強硬動作又喚醒了西方似曾相識的驚悸感。葉利欽時代那幫天真的俄國精英們做夢也沒想到,北約在東擴。西方沒有把他們當做自家人。地緣政治依然繼續。

這也意味著冷戰思維的繼續,從西方人忌憚心理而言,它是種思維定勢。西方世界對曾經的紅色巨人畏懼感並沒有完全褪色。

這,就是俄國不受待見的原因。

2019.10.3


掌上三言兩語


回望歷史,我們發現自沙俄到蘇聯再到俄羅斯,西歐一直討厭這個主體面積在亞洲,卻是歐洲的國家。不管從人種還是國家來說,俄羅斯就是歐洲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為何同為歐洲的西歐卻嫌棄他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因為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國家發生過戰爭唄,可是德國一戰,二戰給歐洲其他國家帶來了沉重的代價,更早的時期,更是與周邊國家打的難解難分,可是德國現在與歐洲國家打的一片火熱,更是與法國一起撐起歐盟這個架子,對俄羅斯態度卻越來越冷淡呢?

這個應該有四個原因:第一,俄羅斯從沙俄開始確實對歐洲國家發動過很多戰爭,彼此傷亡都很大,日積月累下來,雙方的仇恨已經難以化解。並且現在俄羅斯依然沒事的時候還找烏克蘭的麻煩,如果烏克蘭被吞併,那麼俄羅斯將直接與歐洲的中心國家直接接壤,彼此之間爆發戰爭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歐洲大部分都難以以一國之力對抗俄羅斯,因此他們必須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國家嫌棄俄羅斯,這個整體的國家都嫌棄俄羅斯。

第二:意識形態的不同。蘇聯時期是社會主義國家,西歐的其他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雖然一起打過一戰,二戰,曾經並肩作戰,但是戰爭結束後,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不一致,難以形成經濟乃至軍事上的合作。既然不能做朋友,那就只能做敵人,沒事打打嘴炮,嫌棄嫌棄你實在是太正常了。

第三:俄羅斯的出生不好。俄羅斯最先建國時叫基輔羅斯,主體民族是東斯拉夫人,這與西歐自認為高貴的民族顯得格格不入,西歐大陸的國家經常互相聯姻,國家與國家之間很看中血脈,尤其是英國,女王不僅是英國的象徵,在整個西歐都很有影響力。而俄羅斯這個“泥腿子”出生,並且曾經還被蒙古人統治過一段時間,而蒙古人對西歐人來說就是噩夢,在原來金帳汗國建立起來的沙俄,雖然國家強大,但始終得不到西歐國家的認可。

第四:宗教信仰的問題。雖然俄羅斯也是信仰基督教,但是基督教還分天主教和東正教呢,好巧不巧的是西歐國家信仰天主教,俄羅斯信仰東正教,在歐洲,信仰問題是很難調和的。兩個教派因為理解的方向不一樣,兩者就逐漸有了分歧,人民之間有了分歧,逐漸上升到國家的層面上,就到了俄羅斯與西歐國家難解難分的地步。

以上是西歐看不起俄羅斯的四個原因,其實不管西歐嫌不嫌棄俄羅斯,俄羅斯就在那裡,嫌棄也只是嘴上說說罷了,你真的動手啊!


歷史深度揭秘


俄羅斯民族似乎繼承了蒙古人野蠻血腥的一些侵略者本性?開疆拓土似乎才是他們這個民族生存發展的唯一使命?即使在前蘇聯時期依然還是本性難改。

今天的俄羅斯可能還是蠢蠢欲動欲東山再起?一旦時機成熟,估計俄羅斯首先就會幹掉美國?從而征服全世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恐懼症暫時還不會消失,就連我們中國也曾經被蘇聯恐嚇威脅過,否則我們也不會馬上與美國握手言和……

不過,當今世界又面臨著極端宗教恐怖勢力的新威脅,常言道大敵當前就會團結一致。歐美俄等國將來也有可能暫時放棄戒心而一致對外?目前看來特朗普和普京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只是美國的民主黨人依然還是要堅持圍堵遏制俄羅斯的長期戰略決策罷了……


浦天賢


西方嫌棄俄羅斯,歷史並不久遠,這種嫌棄排斥出現在十月革命之後,蘇聯作為一種與西方社會制度格格不入的新制度代表給西方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讓西方國家十分恐慌。在二戰後的冷戰期間,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之間進行了長達五十年的緊張對峙。西方國家在這期間將蘇聯視為敵人,西方民眾中對蘇聯的恐懼和排斥心理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被不斷建構和強化。至於有人說西方人一直嫌棄俄羅斯,那種嫌棄是建立在富人對窮人的嫌棄之上的,俄羅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長期落後於西歐國家,加之俄羅斯的東正教信仰,受蒙古人影響的粗曠作風都讓西歐國家對俄羅斯有著某種嫌棄和看不起。


照理說事


作者 寶劍鋒

1497年,莫斯科公國的統治者成為全俄羅斯的君主,俄羅斯自此成為了中央集權國家,並且自認為是已經滅亡的拜占庭帝國的唯一合法繼承人,開始積極的對外領土擴張。自此以後便與西方國家不斷產生衝突和摩擦,至今仍然沒有緩和跡象。俄羅斯被西方敵視和嫌棄,自從其誕生就開始了,俄羅斯天然就是西方的敵人。

下圖 俄羅斯國徽

為什麼說俄羅斯天然就是西方的敵人?主要有以下幾個緣由。

俄羅斯的歷史就是一部領土擴張史

俄羅斯由15世紀末期的一個莫斯科公國,擴張到當今世界領土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其領土面積達到現在的1709.82萬平方公里,蘇聯時期的領土面積更是達到了2240.2萬平方公里,歷時500多年,達到了現在領土面積世界第一的規模。

俄羅斯的擴張分為亞洲地區的擴張和歐洲地區的擴張,亞洲地區擴張主要是西伯利亞地區;歐洲地區的擴張,主要是尋找出海口為主要目的。在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達到了高潮。

下圖 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2 宗教矛盾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另一部分是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這兩個教派對基督教的一些教義有不同解釋,導致彼此矛盾尖銳對立。

下圖 東正教

下圖 梵蒂岡教皇

3 強國爭霸因素

歐洲地區,強國林立,英國、德國、法國和俄羅斯等,19世紀英國和法國稱霸,20世紀前期德國以及二戰結束後的蘇聯稱霸等。歐洲這片大陸,深受戰火摧殘,其能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和冷戰的主戰場,是有原因的,其中強權國家的爭霸與反爭霸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俄羅斯始終是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下圖 美蘇爭霸


4 對俄羅斯軍力的擔憂

蘇聯解體後,其軍事財產基本被俄羅斯和烏克蘭繼承,尤其俄羅斯繼承最多。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尤其核武器,都是僅次於美國的。歐洲許多國家,比如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還是非常擔心的。這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能夠存在的根本原因。

下圖 俄羅斯核潛艇

因此,可以這樣講,俄羅斯自從其誕生時起,就註定為歐洲國家所不容,這就是俄羅斯的“命數”,也是歐洲其他國家的“命數”。


寶劍鋒


俄羅斯的確是被西方國家嫌棄了。在俄羅斯眼中,他們認為他們是西方國家,但是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俄羅斯是東方國家。俄羅斯一直在努力,希望得到西方世界的接納,可是,每一次示好,換來的都是猜忌和懷疑。所以,俄羅斯的確很尷尬。

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幾個是比較重要的:

一、宗教信仰不同

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為國教的國家,東正教是從基督教分裂出來的。

基督教大分裂是指兩次的基督教分裂,11世紀第一次的東西教會大分裂分出了希臘正教(東方正統教會)以及羅馬公教(羅馬普世教會)兩大宗。於16世紀第二次新舊教會大分裂(或稱宗教改革)中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了信義宗(路德教派)、聖公宗(英國國教派)以及歸正宗(加爾文教派)等,其後又從支派中再次的分裂出這種小教派。而這兩次的大分裂卻是對整個歐洲基督教世界衝擊以及影響最大的。

以東正教為國教的俄羅斯和以天主教為國教,基督新教為國教的西方國家,視東正教為異端。由於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彼此分裂和仇視,所以西方國家並不待見俄羅斯,彼此仇視千年。

自2016年,羅馬教皇與東正教教宗達成宗教和解,跨越千年的首次宗教領袖會晤,意義非凡。

•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與俄國東正教宗主教基利爾在古巴舉行歷史會晤,這是兩教分裂近千年後雙方領袖第一次聚首。

俄國東正教有信徒1.65億人,全球天主教徒數目超過10億。

二、俄羅斯與歐洲各國的歷史恩怨,很難消除

1.克里米亞戰爭

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崙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 "

克里米亞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國的腐敗和無能"(列寧語)。沙皇的失敗,使它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國內外威信掃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勢的到來,促進了農奴制危機加深並走向崩潰。

2.俄土戰爭

俄羅斯一共發動了10次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今天土耳其的大部分領土,已經被俄羅斯吞併。所以俄羅斯與土耳其不光是宗教上的矛盾,還有百年世仇。

歷史上,俄羅斯最先不是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大公為了獲得羅馬帝國的勢力,贏取了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亞,索菲亞於是下嫁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帶來了東正教信仰,還帶來了羅馬帝國的標誌,雙頭鷹,也就是今天俄羅斯的國徽。

由於索菲亞肩負復國重任,丈夫伊凡三世,更是視滅亡東羅馬帝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仇寇,在國家意識形態,都是反伊斯蘭教的。這也造成了俄羅斯對土耳其現在的宗教矛盾。

三、俄羅斯現在不完全是一個民主國家

今天的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看來,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在俄羅斯國內,實行言論審查,由於俄羅斯的國情,俄羅斯目前採用了仍然是中央集權的做法,總統擁有很大的權力。

俄羅斯一直於西方國家在爭奪黑海的控制權,由於歐洲各國對於俄羅斯的防備,使得他們的軍事目標,處於對立的狀態。北約和華沙由於在蘇聯時代,是彼此有過一些衝突,加上歷史上的一些恩怨,北約一直視俄羅斯為軍事威脅。




對於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看法不同、對於敘利亞問題的看法不同、這些都是歐美嫌棄俄羅斯的原因之一,但是歐洲各國不敢直接制裁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是歐洲各國的供氣國,只要俄羅斯關掉提供天然氣的管道,歐洲整個冬天,就要在瑟瑟發抖種度過。


子非魚


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強國,這是英國的國策,美國取代英國地位後,繼承了這個國策。英國和俄國友好時就是法國和德國強大的時候,法德弱小時就反俄,法德強大時就拉著俄打法德。英國參與的歐洲戰爭包括反法同盟、克里米亞戰爭、兩次大戰,只有一次是反俄的,只要德法不強大,俄就是敵國,德法強大了俄國就是盟國,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歐陸不許有強國,這是英美這些非大陸國家的基本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