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在中國智慧當中,歷來非常排斥“算計”,儒釋道三家對“心機之術”都非常漠然。無論多麼高超的技術,都被稱為雕蟲小技。賣弄技巧的人往往被世人所不齒。頭腦、智商、情商、思維這些詞彙,基本都是西方傳過來的東西。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我們的老祖宗歷來講究一個字——心,中國的智慧基本都是圍繞這個字展開的。但是今天,我們基本忽略了“心”的重要地位,當然也不懂得怎樣去訓練自己的心了。

—01—

大道無算。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內在決定了外在,但是我們對內在的理解產生了很大的偏差。真正的內在實際上在於心,心才是一個人的真正的內核。關於新的名詞已經解釋了這一切,比如說:中心,核心。

對內在的訓練實際上必須圍繞著心展開。但是我們現在基本是圍繞著頭腦展開,頭腦的主要功能是“算”,說白了就是算計。分別、判斷、比較,這些頭腦的關鍵功能基本就是算計。我們訓練思維能力,基本就是在訓練算計的能力。並不是說算計不重要,而是算計能力,並不是一個人能力的根本。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如果一個人的中心歪了,那麼他的算計能力越強,破壞力就越大,不過最終他毀掉的還是自己。心只要不正,所有行為導致的結果必然都是歪的。

如果我們把功夫下在了算計能力上,不僅非常累,而且收效甚微。算計其實就是在妄用頭腦,因為頭腦本身並沒有創造能力,頭腦只是一個信息的接收存儲及及回放裝置。頭腦再發達,他也並沒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能夠幫我們解決問題的還在於心。

我們的所有能力都來自於心,關於這個靈性法則,在我的其他文章當中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訓練心,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下手之處。

中國的商道智慧之中有一句話,叫做“大商不算”。這個詞彙直接道出了中國的商業正道。但是今天大部分的從商人士,基本都在用頭腦進行算計。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就連特別依賴於算計的商業,在中國也不主張用頭腦算計。更不用說其他的領域了。其實我們的老祖宗真正把握了宇宙的運行法則,那就是心靈主導一切的運行法則。

我們真正應該訓練的是自己的心,而絕對不是頭腦思維。

有一句話叫“算來算去算自己”,此話絕對不假。另外還有“玩火自焚”,“搬石頭砸自己腳”,這些說法,直接說出了算計的結果是什麼。不知道古人哪來那麼高的智慧,把這個道理看得這麼透徹。

—02—

“煉心”的重點在於拓展心量。

訓練自己的心靈比訓練自己的思維要重要的多。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維度的概念。

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也是我們的智慧本體。整個的中國經典智慧都在圍繞著它展開,而關於如何訓練心的方法,也在儒釋道三家說的淋漓盡致。但是對現代人來講,我們需要抓到關鍵,否則會迷失其中。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什麼是關鍵?就是我們現代人最缺失的東西。我想應該就是“心量”。換一個現代人都能聽懂的詞彙叫格局。不過,格局並沒有心量準確。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就是拓展自己的心量。

其實用“煉心”這個詞彙也是很勉強的。心,本來就是具足一切的。他根本不存在“煉不煉”的問題,也不存在“練不練”的問題。但是我們都活在這個有形有相的物質世界,所以說還是用這個詞比較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否則會產生層次混淆。

—03—

拓展心量,為什麼很重要?

我們常說的心量,指的是一個人的領受能力,我們所有的能力均來自生命源頭,並非這個身體,我們只是借用了源頭的大能而活著。生命源頭一直在源源不斷的給我們輸出力量,但是每個人都與源頭保持著很狹窄的連通。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從根本上講,我們只有一種能力,那就是領受力,所有的能力來自於我們從源頭的領受。心量大的人,領受的就多,心量小的人,領受的就少。

心量可以完全放開到無限,這需要我們做到全然的接納,全然的允許,全然的臣服。這需要我們做到釋放掉一切非愛的感受。

所以說,一個人成就的大小,跟自己的心量有直接的關係。心量越大,成就就越大。所謂的小心眼的人,其實就是心量小的人。我們一般都瞧不起小心眼兒的人,因為在我們的意識深處都不喜歡心量小的人。

為什麼心量大的人,成就往往更大呢?

因為心量大的人領受力比較強。我們常常說承受力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但是實際上領受力比承受力更重要。我們都已經有足夠強的承受力了,幾千年來,全世界基本都在“被動的訓練自己的承受力”,我們經歷了戰爭,經歷了饑荒,經歷了災難,經歷了壓迫,經歷了屈辱。尤其是中華民族,幾乎是全世界承受力最強的。無論多大的苦難,我們都能扛得住。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領受力大的人,承載人就大。承載力是什麼呢?就是承受成功的能力。不錯,成功也需要有承受能力。有的人能夠扛得住打擊,但是扛不住榮華富貴,扛不住成功的榮耀。承載力為每一個人的喜悅設置了上限,超出的部分心靈將承載不了。

一個100萬承載力的人,如果得到了1000萬,他就承載不了。這就是心量小的典型表現。心量越大,承載力越大。所謂“大筆寫大字兒,大人辦大事兒”。說的就是承載力。

心量的上限,就是一個人成就的天花板。領受能力和承載力是是同一個概念在不同角度的說法。

—04—

怎麼拓展心量?

人為什麼要算計,無非是趨利避害,但是殊不知,“害”是無法避開的。有一個重要的靈性法則:你越排斥是什麼,它就越糾纏不走。試問幾千年來,有誰真的做到了趨利避害。

既然“害”無法“避”,該怎麼辦?當然是“容”。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容”,是化解“害”的一種方式。

有容乃大,這個“大”字,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其實就等於“成功”。換句話說,一個人做到了能容,就離成功很近了。

心量大的人就是能容的人。能算,不如能容。因為我們根本就算不了,我們根本就算不透,我們根本就算不到。在真理面前,我們是絕對無知的。

能不能容,這不需要教,完全取決於個人意願。如果一個人懂得了心量的重要性。他自然就能夠做到能容。

—05—

有容乃大,“容”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道家確實有一些人能夠做到把災禍避開,但是其中的高手會告訴你:在技術的層面上,災禍是無法避開的,它只能暫時轉移,只要災禍沒有化解,早晚還會找上你。

但是在心靈的層面上,災禍確實是可以化解的。也只有在心靈層面上,我們能夠化解一切災禍。化解的方法就是“容”。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容”的真正意義不僅僅是簡單的能夠“裝得下”,而且還代表著能夠“化解掉”。

它代表著全然的允許,允許一切事物如其本然的存在,代表著我們放下了利與害的對立關係,放下了評判的標籤。在如實如是的眼光中,看不到了矛盾,只看到萬物的一體性。

心量大的人必然能容。海不辭百川,故能成其大。心量其實就是心的容量,拓展心量的方法就是做到能容。所謂能容,不僅能裝得下,而且還能化得開。只要每個人願意容納一切,他就一定能夠做到。這不存在會不會的問題,只存在願不願的問題。


心機深,不如肚量大。寬廣的胸懷比聰明的頭腦重要的多

我們並非不重視頭腦的算計能力,實際上是因為頭腦沒有算計能力。算計是一種取捨機制,我們不能保證我們所取的就是對的,而所舍掉的都是錯的。對錯,本身就來自於我們對事物的定義。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舍掉的往往是最有價值的,而我們得到的往往是最不重要的。因為取捨仍然來自於個人的分別心,並不是建立在真理之上。

另外,我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我們看到的真相非常非常的少,我們掌握的條件非常的少,所以說我們根本沒有算計的條件。

慶幸的是,心靈能夠化解一切問題,只要能夠把問題裝到心中,做到能夠觀照,能夠面對,能夠允許,能夠臣服。所有的問題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化解掉。對那些我們算計不了的問題,交給心靈,不就一切OK了嗎?



提升心靈維度,從心解讀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