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雖然2019年投資市場風雲變幻,但A股仍創下佳績:上證指數全年上漲22.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均漲約44%。另一邊,香港股市深受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衝擊,2019年恆指僅漲約9%,落後於環球主要資本市場。

展望2020年,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多名專家表示,新一年,國際投資市場依然多變,而新興市場有望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由於中國經濟仍有相對較高的韌性,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至於是選擇直接受惠於國策的A股,還是選擇已經歷了“最壞時刻”的港股,則各有看法。

A股、港股性價比凸顯

2019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雖然面臨多種不確定性,全球宏觀經濟面承壓明顯,但流動性寬鬆推動發達市場、新興市場主要股指普遍上行。那麼,經歷了上一年度風險資產牛氣十足的喜悅之後,進入2020年又將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光景?

對此,香港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的看法較為樂觀,他認為,全球經濟有望於2020年出現回升,延續有史以來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中美貿易發展明朗化將有可能推動環球貿易及商業投資回升,而歐洲、日本乃至美國的經濟活動亦將隨之改善。他表示,主要經濟體降息讓借貸成本降低的裨益亦將會浮現。綜合考慮央行利率、債券孳息率及美元走勢等因素,整體貨幣環境為近十年來最寬鬆,“這使家庭及企業更容易獲得借貸,並促進環球金融體系的資金流動。”

國盛證券認為,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領先指標仍不見起色,全球貿易更自危機以來首次量價齊縮。對沖下行,全球寬鬆趨勢明確,美聯儲、歐央行更已相繼重啟擴表。對於美國來說,貨幣寬鬆已在短期內延緩了經濟回落的速度。但從中長期來看,貨幣寬鬆仍難阻擋美國經濟下行趨勢,2020年全球“資產荒”大概率進一步加劇,一方面利率仍在下行,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經濟以及股市大概率走弱。

不過,國盛證券進一步認為,“資產荒”下,全球資產配置難度加大不斷提高,新興市場有望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過去幾年,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整體跑輸發達市場,而這一趨勢未來幾年有望逐步扭轉。中國經濟有望引領新興市場先於發達市場企穩,A股、港股等背靠中國的優質資產性價比更加凸顯。

第一上海也認同,在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有相對較高的韌性。得益於大力推動對外開放和國企改革,中國經濟增速領先於全球主要經濟體。他強調,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雖然中國經濟具有下行壓力,但逆週期政策力度的加大和減稅降費的持續實施將緩解短期壓力。長期發展則需要通過對外加大開放、對內加快改革的方式實現,從而提振資本市場的活力。

投資中國:港股還是A股?

2019年,恆生指數整體表現前高後低,累計漲約9%,明顯落後於多數主要資本市場的雙位數漲幅。不過,香港IPO市場的表現振奮人心,全年迎來183家公司鳴鑼上市,以集資總額3155億港元在全球IPO蟬聯第一。其中令人矚目的是,阿里巴巴11月份的第二上市,總共募資1012億港元。

普信亞洲機會策略基金經理Eric Moffett認為,阿里巴巴成功在港第二上市是重要的里程碑,2020年或可見更多企業效仿阿里到港第二上市。日前有傳聞稱,港交與網易、攜程就二次上市進行洽談。對此,第一上海表示,由於匯聚了中國最主要的新經濟公司和具有發展前景的生物科技公司,港股市場上市公司結構持續優化。目前港股市場上已有如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美團點評、翰森製藥、康希諾生物-B、信達生物-B等公司,未來螞蟻金服、字節跳動等有望赴港上市,並且許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亦有望赴港上市。

另一方面,隨著MSCI和富時羅素進一步提高中國市場的權重,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加大,從而提升中國公司的曝光度,有望為港股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因此,第一上海判斷,2020年中國最佳的投資選擇是香港市場。

富途證券也表示,港股反彈仍在路上,市場底部抬高可期。展望2020年港股市場,中美貿易爭端問題暫時告一段落,而它前期對資本市場的衝擊其實已經體現在當前的股價中,風險也已充分釋放。對於未來的港股市場,富途證券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港上市,未來中資企業在港股市場的佔比將逐步提升,並佔港股市場中絕大部分的成交量。因此,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將會是未來影響港股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溫天納則有不同觀點,其認為2020年市場依然多變,建議投資標的以A股為主,港股為輔,再延伸出去。原因在於,“A股表現直接受惠於國策,港股因受環球因素所影響,效應會有所削減。另外,今年下半年存在很多非經濟因素需要考慮,如美國大選、英國如何脫歐等等黑天鵝事件。”

源達投顧認為,2020年,新《證券法》將正式施行,創業板改革如箭在弦,各路增量資金源源而來。國內宏觀政策定調偏暖,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元旦,央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央行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逾8000億元,本次降準是前期一系列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政策措施的延續,同時傳達出的寬鬆政策態度,將為實體經濟增長和A股估值抬升提供有力支持。

春季行情投資什麼?

2020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港股均一片紅彤彤,主要指數漲幅超過1%。

安信國際認為,根據歷史數據統計,過去十年,A股和H股每年都會有春季行情,最大漲幅處於8%-27%之間。過去之所以會有春季行情的規律存在,主要是在貨幣寬鬆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紅包下,投資者的做多熱情被充分調動。目前外圍股市屢創新高,但A股和H股市場仍處於估值窪地,外部形勢階段性緩和有助提升投資者信心,經濟結構性改革整體增速會下滑但GDP質量在提高,全球低利率大環境、國內貨幣會繼續寬鬆並且近期降準呼聲在增大,國內減稅降費會持續。綜上推測,雖然2020年不一定會是股市大牛,但春季行情大概率不會缺席。

海通證券也表示,春季行情正在上演中。其認為,A股在歲末年初都會有春季攻勢,主要由於歲末年初中國基本面數據少,年初資金利率通常有所回落,開年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從政策週期看這期間也往往是重大會議召開時間窗口等。近幾年港股和A股的聯動性不斷增強,A股春季行情也會提升港股的風險偏好,帶動港股同步上漲,因此港股也存在春季行情。

隨著春季行情徐徐展開,投資者應如何選擇?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陳嘉禾認為,在2019年,內地市場呈現了巨大的分化。一方面,被投資者稱為“核心資產”的一部分股票漲幅巨大,其中不少股票估值已經比較昂貴;另一方面,以高性價比為主的一些股票,估值則幾乎沒有抬升,有部分還有所下降。因此,在2020年,投資者在內地市場選擇股票時,需要重點考慮性價比問題。在諸如銀行、保險、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航空、證券公司、高速公路、港口、公用事業、能源等一些行業中,一些基本面不差、競爭地位穩固、估值低廉甚至極度低廉的公司,可能會給投資者在長期取得不錯的回報。

而對於香港市場來說,陳嘉禾認為需要分兩方面看。一方面其中一些優秀的公司,估值比A股市場更加便宜,投資者可以藉助AH股的比價找到相關的標的。當這種折價比較巨大的時候,香港市場的標的也就更加有吸引力。不過,如果一個股票在香港市場的折價不高,那麼由於香港市場缺乏內地市場一樣巨大的波動性,而且對於通過港股通購買的股票,紅利稅相對更高,則較低的折價並不一定意味著香港股票的吸引力就一定更大。

“另一方面,香港市場在歷史上也經常出現一些資質糟糕的公司,而且由於香港市場沒有漲跌停板,機構投資者佔比較高,企業一旦爆出問題,往往跌幅巨大。投資者在香港市場投資時,對這類公司要保持謹慎。”陳嘉禾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