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水平詩歌100強(上),博大精深、意蘊無窮

詩、詞是世界各個民族的心聲,又是文化集萃的載體之一;詩、詞也是中國文學發展中各體文學的主流和大宗,略有點文化教養的人都會做幾句詩詞,連學齡前的兒童也能琅琅上口地背誦幾首。濃縮的才是精品,詩歌是用較少的文字準確地表達一種情感,詩人就是駕御文字的專家。好詩就是一活寶,反反覆覆讀,玩味無窮。中國古典的詩詞曲作品,博大精深、意蘊無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中國最高水平詩歌100強(上),博大精深、意蘊無窮


 
01.《離騷》·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注:各個版本的一些句和字有區別(全詩字數:2888 行數:188)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在詩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詩經》那種以整齊的四言句為主、簡短樸素的體制,創造出句式可長可短、篇幅宏大、內涵豐富複雜的“騷體詩”,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楚辭》篇名,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離騷》 在藝術上取得的高度成就,與它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 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光照千古的絕唱,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總之,由屈原開創的楚辭,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對後世文學形成無窮的影響。《離騷》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評價足以排第一)


02.《孔雀東南飛》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

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南朝陳國徐陵(507-583)編《玉臺新詠》卷一。《樂府詩集》原題為《焦仲卿妻》。現今一般取此詩的首句作為篇名。《孔雀東南飛》原為建安時期的民間創作,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可能經過後人的修飾。《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故事的兩個主人公以其對愛情的堅貞不渝而贏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讚歎,《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這首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共350多句,1700多字,是漢樂府民歌的傑作。“五四”以來,被改編成各種劇本,搬上舞臺。作為古代民間文學偉大的詩篇之一,它是藝苑的奇葩,也是歷史的鏡子。(古代民間文學偉大的詩篇之一)


03.《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極大。雖然在思想內容上得不到歷代主流意識的推薦,但從藝術和詩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詩。此詩在喜歡喝酒的廣大群眾中影響是不同凡響的,是詩仙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鉅額數目字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鬱怒情緒。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轉癲狂,最後歸結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震動古今,詩仙的巔峰之作!)

04.《天問》·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厥嚴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處,爰何雲?

荊勳作師,夫何長?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吳光爭國,久餘是勝。

何環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長。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天問》是屈原所作楚辭中的一篇“奇”文:說它奇,不僅由於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同於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從作品的構思到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絕的內容顯示出作者驚人的藝術才華,表現出詩人非凡的學識和超卓的想像力!《天問》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詩373句,1560字,多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錯落有致。在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作品裡,《天問》是一篇非常獨特的詩篇。這是因為,該作品乃是一種空前絕後的文學形式,全文自始至終,完全以問句構成,令人讀來興趣盎然,絕無枯燥之感。因此,清代學者劉獻庭在《離騷經講錄》中贊其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天問》以新奇的藝術手法表現精深的內容,使之成為世界文庫中絕無僅有的奇作。《天問》是中國文學史上極具特色而有很特殊意義的文學傑作,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它相當高的價值與地位。(評價足以排數一數二)


05.《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蘇軾作此詞時40歲,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他既對朝廷政局深切關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複雜,時逢中秋,一飲而醉,醒後感慨彌深,遂作此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後人的讚譽和喜歡。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古人評論說:詞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筆”(先著《詞詰》),其實通篇風調又何嘗不是這樣。許多評論家認為是詞中之《天問》,又有李白之仙心。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此詞一出,餘詞盡廢)

  
06.《沁園春·雪》·毛主席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主席的全部詩詞創作,如果抽去這一首,其藝術成就不免要大打折扣。此詞的氣魄確實前無古人,其上闋著眼於空間,下闋著眼於時間,時空交織,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裡,便盡收眼底,展開了一幅廓大深遠得無以復加的詩境。其詞風格雄渾壯偉,汪洋恣肆,縱橫淋漓,盡顯偉人風采,王者風範,給人以力與美的藝術享受,令人稱絕。范文瀾先生稱該詞“氣魄的雄健奇偉,辭句的深切精妙,不止蘇辛低頭,定評為詞中第一首。”柳亞子先生說:“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的第一作耳,雖蘇、辛猶未能抗耳,況餘子乎?”又說:“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沁園春·雪》讓我們領略了一種絕美,這是真正的指點江山,這是真正的激揚文字,這是真正的神來之筆。這是詩中極品,只能夢尋偶得,絕非刻意雕琢;這是千古絕唱,源於靈感噴發,可遇而不可求。試問中華詩詞的巔峰在哪裡?李白的《將進酒》可比作崑崙,蘇軾的《水調歌頭》可喻為太行,而《沁園春·雪》就是當之無愧的珠穆朗瑪!(神來之筆,詩中極品!自古至今的第一詞)

  
  
07.《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東坡是一個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鬱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傑出的代表。它寫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遊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千古絕唱”)

08.《三吏三別》·杜甫
新婚別
菟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三吏”、“三別”是杜甫各自獨立的六首詩,也是最負盛名的一組詩,歷來被人們一起提及。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聲名顯赫的“三吏”、“三別”是“詩史”的最核心部分,是杜甫的絕對代表作,也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典範性作品。“三吏”、“三別”是指《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和《無家別》。這六首詩是杜甫於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計劃、有安排寫成的作品,故以一組詩的形式進入排行榜。當年三月,唐朝六十萬大軍敗於鄴城,國家局勢十分危急,統治者實行了無限制、無章法、慘無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親眼目睹了這些現象,懷著矛盾、痛苦的心情,寫成這六首詩作。“三吏”與“三別”,表現手法不盡相同,所謂“三吏夾帶問答敘事,三別純託送者行者之間”。這幾首詩語言樸實無華,卻是如泣如訴,催人淚下,是一組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藝術性結合的作品。(中華文化的代表作)


09.《長恨歌》·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顛峰人物。同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鬼李賀等,白居易被稱為“詩魔”。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傳世名篇。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歌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致所至。抒發感情,句數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假使白居易傳世的作品只有《長恨歌》和《琵琶行》,甚或只有其中一篇,也將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樣,孤篇橫絕,自成大家,絲毫無損他的詩名。假使其他作品都在,唯獨少了這兩篇,白樂天的成就絕不能說超出了同時代的劉禹錫、元稹,更別說名氣居然大過李商隱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長恨歌》,吸引了歷代無數讀者,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名作。(享有世界聲譽的名作!)



  
10.《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詩人,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天居士。白居易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皆為千古名篇!這首詩的語句凝鍊優美、叩人心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我之所以稱他為奇蹟人物,蓋他得意的諷喻詩幾百首,新樂府幾十篇,立意很高,藝術水準卻不過爾爾;而相隔十一年的《長恨歌》和《琵琶行》真是雙峰插雲,直上雲霄。唐宣宗贊他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膾炙人口、千古名篇。
11.《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在今湖北省廣水市壽山龍泉寺隱居三年,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本詩是首千古傳誦的名篇,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全詩僅20個字,已從時間、環境、氣氛及對人物的細微動作的描繪,寫出了遊子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明人胡應麟說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這首《靜夜思》就是這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此詩極為流行,有唐人的地方就有這首詩。(中外皆知,中華第一詩!但這首詩太短,還不足以代表中華文化的深和美!)

12.《飲酒(其二)》·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淵明的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這在他的《飲酒》之五中,表現得最為充分而優美。憑著它那淺顯的語言、精微的結構、高遠的意境、深蘊的哲理,這首詩幾乎成了中國詩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篇。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前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語,其實結構非常嚴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轉折,第三句承上發問,第四句回答作結,讀者的思路不知不覺被作者引導到第四句上去了,難怪連造語峻峭的王安石也大發感慨: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 (此詩和作者的地位一樣高!這首詩幾乎成了中國詩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篇)

13.《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君主。李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取決於他的藝術成就,他的詞藝術成就很高,對詞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傳誦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的傳統,將詞由花前月下娛樂遣興的工具,發展為歌詠人生的抒情文體。 這首《虞美人》遺詞用語,無一不精妙,意竟天成,意韻綿長,有驚天地泣鬼神之功,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但與此同時也造就了這個悲劇詞帝的萬古流傳。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李煜《虞美人》正是這樣的不朽之作!(傳誦千古!不朽篇章!)
14.《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黃鶴樓》能成為千古絕唱,說明律詩氣勢、意境更為重要。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讚歎:“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唐代唯有崔顥得到過詩仙李白如此的首肯和心服。中國古代,名流鉅公的譽揚印可,是作家作品成名的重要因素。歷代詩評家也曾給予極高的評價,如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評》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明代高棅的《唐詩品彙》又把《黃鶴樓》列為唐詩七律正宗的第一。桂天祥的《批點唐詩正聲》也認為此詩“氣格音調,千載獨步”。清代也有人說此詩“蘊含無窮,千秋第一絕唱”。歷代詩評家給予的高度評價,自然也會提高《黃鶴樓》的影響力。(本詩從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算律詩,但它卻被後人尊為唐人七律之首。)

15.《蜀道難》·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蜀道難》是李白最富浪漫主義色彩的代表作。李白是大詩人,縱橫千古、神遊八極、瀟灑飄逸。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據說賀知章讀至《蜀道難》時驚呼不是凡人所能作,曰:“子謫仙人也。”《蜀道難》是李白的千古絕唱之一,也是其主要成名作,該詩自面世千百餘年以來,因其藝技之絕妙,為人高度讚譽,雲奇之又奇。(詩仙的成名作,其名聲如雷貫耳)


16.《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的一首北朝民歌,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它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手法,集中地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的不平凡的經歷。《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已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至於元稹《估客樂》“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以及白居易《戲題木蘭花》“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都可見出《木蘭詩》在中唐已膾炙人口。(“樂府雙璧”!但其評價遠比不上《孔雀東南飛》)


  
17.《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中第一句中摘取來的。《詩經》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關雎》首愛情抒情詩,久流傳民間;很好的顯現了當時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式。(愛情詩之祖!鑑於詩經在中國文學的地位,作為它的首篇和代表作之一,應排名至此))

中國最高水平詩歌100強(上),博大精深、意蘊無窮


  
18.《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裳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遊,也許並非完全虛託,但無論是否虛託,夢遊就更適於超脫現實,更便於發揮他的想象和誇張的才能了。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遊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全詩雄奇豪放,瑰麗飄逸,是詩人繼承屈原《離騷》、《九歌》風格的一首浪漫主義的優秀詩篇。(繼承屈原成就的名篇,李白代表作)


19.《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建安作家以及從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許多詩人,他們擬作的大量樂府詩,都可以說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觀滄海》是曹操的千古名篇。(曹操在詩壇的地位決定此代表作在詩歌中的位置)

20.《秋興(八首)》· 杜甫
  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美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杜詩內容廣闊深刻,感情真摯濃郁;藝術上集古典詩歌之大成,並加以創新和發展;在內容與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詩歌領域,給後世以廣泛的影響。這是唐大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以起興,故曰秋興。這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命意蟬聯而又各首自別,時代苦難,羈旅之感,故園之思,君國之慨,雜然其中,歷來被公認為杜甫抒情詩中沉實高華的藝術精品。其詩風雲際會、排山倒海之勢躍然紙上,若論雄渾大氣,愚以為無出其右者,清代黃生《杜詩說》就說:“杜公七律,當以《秋興》為裘領,乃公一生心神結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也說:“懷鄉戀闕,弔古傷今,杜老生平俱於見此。其才氣之大,筆才之高,天風海濤,金鐘大鏞,莫能擬其所到。” (實為史上第一律詩)

21.《滿江紅》·岳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詞不以文字論長短,若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可以說,在我國詩歌中,沒有一首詩歌有那麼深遠的社會影響。從氣勢和筆力上看,到目前為止,僅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一詞能與岳飛的《滿江紅》相媲美,由此也說明了岳飛《滿江紅》之偉大及影響之深遠!宋朝民族英雄岳飛的傳世不朽詞作《滿江紅》,幾百年來總是不斷地被傳誦,也會透過不同的樂器為之詮釋。(深遠的社會影響)
22.《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漢族。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人們曾把孟郊與韓愈並稱“韓孟詩派”,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載酒詩園話》稱其“為全唐詩第一”。吟此詩,仁孝藹藹,萬古如新。(“為全唐詩第一”?!頌母親的最佳詩句!90年代曾在香港市民調查中被選為最受人喜愛的詩。)
23.《短歌行》其一·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可是,曹操的詩卻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後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短歌行》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抒發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宏圖大願。用四言體寫來,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對我而言此詩不會輸給《觀滄海》)


2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有人這樣讚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這首詞基調雖是豪放,卻流淌著一股濃郁的悲涼、惆悵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偉岸、挺拔,“英雄無覓”卻筆鋒一轉,調子低了下來。這首詞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代表作,也是最優秀的愛國詞作之一,歷來備受後人傳頌,有人甚至稱此詞為辛詞之首。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辛詞之首?!辛棄疾可是代表宋詞詞壇最高成就)
25.《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690-756),漢族。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殷璠《河嶽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這首《出塞》,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風格獨特,魅力傾人,“七絕聖手”的代表作,古代詩歌中的珍品,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26.《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後在世)字懿孫,襄州(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 這首七絕,是大曆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千古絕唱,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名揚海外,在中華詩壇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但如何正確理解該詩的獨特內涵,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名揚海內外,在中華詩壇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

27.《北征》·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無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篳。
拜辭詣闊下,怵惕久末出。

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

君誠中興主,經緯固密勿。

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
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

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
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

聖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軍請深入,蓄銳可俱發。

此舉開青徐,旋瞻略恆碣。

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禍轉亡胡歲,勢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
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

奸臣竟葅醢,同惡隨蕩析。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

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
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

淒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闥。

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園陵固有神,灑掃數不缺。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有人說:“十首以前,少陵較難入;百首以後,青蓮較易厭。”杜甫的才華可以說不下於李白,甚至比李白更為卓越。《北征》是以省親為題材,把個人、家庭的命運和國家的安危緊密聯繫起來,成為反映時代真實面貌的宏偉史詩。詩人用夾敘夾議的表現方法,既敘時事又寫情思,充分體現了杜詩博大浩瀚。《北征》以其思想的深度,感情的強度,語言的曲折盤鬱的旋律,形成了獨具的精深博大,沉鬱頓挫的風格,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一座雄視千古的巍峨高峰。《唐宋詩醇》雲:“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屬詞比事之法,具備萬物,橫絕太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為大文字也。”。(排天斡地,橫絕太空)


28.《秦婦吟》·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髩腳斜,紅攢翠斂眉心折。   
借問女郎何處來,含顰欲語聲先咽。

回頭斂袂謝行人,喪亂漂淪何堪說。   
三年陷賊留秦地,依稀記得秦中事。

君能為妾解徵鞍,妾亦與君停玉趾。   
野色徒銷戰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   
自從大寇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

誅鋤竊盜若神功,惠愛生靈如赤子。   


城壕固護教金湯,賦稅如雲送軍壘。

奈何四海盡滔滔,湛然一鏡平如坻。   
避難徒為闕下人,懷安卻羨江南鬼。

願君舉棹東復東,詠此長歌獻相公。
《秦婦吟》是唐末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長篇敘事詩。後人把《秦婦吟》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北朝樂府《木蘭辭》並稱為“樂府三絕”。此詩在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兩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為中國古代敘事詩樹立了一座豐碑。《秦婦吟》無疑是我國詩史上一才華橫溢的長篇敘事詩之一。長詩誕生的當時,民間就廣有流傳,並被製為幛子懸掛,其風靡一世,盛況空前。作者則被呼為“秦婦吟秀才”,與白居易曾被稱為“長恨歌主”並稱佳話。然而這首“不僅超出韋莊《浣花集》中所有的詩,在三唐歌行中亦為不二之作”(俞平伯),但卻厄運難逃。由於政治緣故,韋莊本人晚年即諱言此詩,後來此詩不載於《浣花集》。至使宋元明清歷代徒知其名,不見其詩。至近代,《秦婦吟》寫本復出於敦煌石窟,真乃天幸。(曾失傳,影響力就低得多!排至此,適合耳)


29.《連昌宮詞》·元稹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

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   
宮邊老翁為餘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  
樓上樓前盡珠翠,炫轉熒煌照天地。

歸來如夢復如痴,何暇備言宮裡事。   
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

夜半月高絃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   
……(省略60句)
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

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   
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

今皇神聖丞相明,詔書才下吳蜀平。  
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

年年耕種宮前道,今年不遣子孫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廟謀休用兵。
《連昌宮詞》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長篇敘事詩。這首詩針砭唐代時政,反對藩鎮割據,批判奸相弄權誤國,提出所謂“聖君賢卿”的政治理想。它含蓄地揭露了唐玄宗及皇親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外戚的飛揚跋扈,具有一定的歷史上的認識意義。此詩是“新樂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詩中的長詩名篇之一。前代詩評家多推崇這首詩“有監戒規諷之意”,“有風骨”,把它和白居易《長恨歌》並稱,同為膾炙人口的長篇敘事詩。這首《連昌宮詞》在藝術構思和創作方法上,受到當時傳奇小說的影響。在我國敘事詩的發展史上,《連昌宮詞》有獨自的風格特色。(很是有名)
30.《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甕,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天寶十四載 (755)十一月赴奉先縣看望寄居在那裡的妻子,寫出這篇劃時代、震撼千古的長篇傑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篇傑作是用傳統的五言古體寫成的,五古是漢魏以來盛行的早已成熟的詩體。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宇》和所有前人的五言古詩相比較,就立刻發現在體制的宏偉、章法的奇變、反映現實的深廣和藝術力量的驚心動魄等許多方面,都開闢了新天地。清人朱庭珍認為:“少陵大篇,最長於此……大開大闔,忽斷忽連,參差錯綜,莫測端倪。如神龍出沒雲中,隱現明滅,頃刻數變,使人迷離。此運《左》《史》文筆為詩法也,千古獨步,勿庸他求矣。”《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杜甫的代表作,也是他五言古詩中最具盛名的作品之一,和《北征》可稱姊妹篇。有“一代之史詩,千秋之殷鑑”之譽。(震撼千古的長篇傑作,僅次於《三吏三別》的第二大五古長篇)
31.《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關於曹操的文學地位,過去常為其政治業績所掩,而不為人重視,其實,他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是有卓越貢獻的人物。 本詩作於建安十二年(207),時曹操五十三歲。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是一首富於哲理的詩,闡發了詩人的人生態度。詩中 “ 老驥伏櫪 ” 四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於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闢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感覺排名低了。)
32.《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的五言古詩創作的題材非常廣泛,風格也是多姿多彩的,這首《月下獨酌》完全是李白飄逸風神和浪漫詩風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這首五言古詩,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歷來被認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之作。對此,沈德潛是這樣評價的:“脫口而出,純乎天籟。此種詩,人不易學”。這首詩通篇的出場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個人,卻通過獨白的方式,在心靈的深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感情波瀾,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毫無做作。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人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李白狂放不羈的純真的個性風采,無疑有著巨大的魅力。(李白就是靠此等詩征服天下,征服人心)
3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作於熙寧八年(1075年)冬。蘇軾詞風於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為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全詞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史彌珍的名篇。(該上東坡代表作了)

34.《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1125一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偉大的的愛國詩人。《示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如今,距陸游寫出他的《示兒》雖已過去七、八百年,但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誠,仍然催人淚下,發人深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首詩裡“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統一,認同迴歸,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喚!(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愛國的最佳詩歌)
35.《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712-770),字子美,7歲學詩,15歲揚名。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古代九月九有登高習俗,此詩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寫其長年飄泊的痛苦,孤獨無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詩被稱為“古今第一律詩”。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其詩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楊倫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名篇的確立,是一個不斷被發現、認定、積累和淘汰的歷史過程。名篇既不是一個人確定的,也不是一時確定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洗禮。(《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推崇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此詩在唐及後五代沒有受到關注,在南宋以後成為經典萬分的七律。)

36.《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有名的《聲聲慢》是李清照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悽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唐宋古文家以散文為賦,而倚聲家實以慢詞為賦。慢詞具有賦的鋪敘特點,且蘊藉流利,勻整而富變化,堪稱“賦之餘”。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百年,就其內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綜觀李清照這首寫於晚年的《聲聲慢》,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從遣詞造句方面來說,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悽苦情的詞,堪稱千古絕唱!(宋詞名篇,女作家詩歌代表作,該進36名內)
37.《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同時是撰寫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寫景作如《秋思》,如詩如畫,餘韻無窮,篇幅雖短,卻為極多人所知曉,不失為千古絕唱。馬致遠這首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用詞之精煉準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元曲的代表作,但終合實力只能排至此而已)
3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這首詞具有一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絃的藝術魅力。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塵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本篇應占有一定的地位。(這首詞其實不應該在李清照《聲聲慢》之下,奈何東坡所上名篇既多,而李清照又是女子,故只好屈居此名篇了)
39.《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是李白在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共三首),這是第一首。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這首詩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屬短篇。但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它成為後人稱頌的千古名篇。(能寫此詩的偉大詩人,會弱七律?不信啊不信)
40.《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是詩經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幽幽情思,漾漾於文字之間;吾嘗聞絃歌,弦止而餘音在耳,今讀《蒹葭》,文止而餘情不散。總之,《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的探討。(情詩名篇)
41.《兵車行》·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這首詩是諷世傷時之作,也是杜詩中的名篇,為歷代所推崇。詩旨在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充滿非戰色彩。 詩的開頭七句為第一段,寫軍人家屬送別兒子、丈夫出征的悲慘情景,描繪了一幅震人心絃的送別圖。《唐宋詩醇》雲:“此體創自老杜,諷刺時事而託為征夫問答之詞。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為戒,《小雅》遺音也。篇首寫得行色匆匆,筆勢洶湧,如風潮驟至,不可逼視。以下出點行之頻,出開邊之非,然後正說時事,末以慘語結之。詞意沉鬱,音節悲壯,此天地商聲,不可強為也。”(如風潮驟至,不可逼視)


42.《涼州詞(其一)》·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該詩又名《出塞》,“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張籍。這首詩是一幅西北邊疆壯美風光的畫卷,又是一首對出征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二者統一於短短的四句詩中,引人遐想,耐人尋味,使人對盛唐邊塞有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全詩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絕千古。王之渙,曾官文安縣(今屬河北)尉,其邊塞詩與王昌齡、高適等齊名。他的詩雖只流傳下六首,但確為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其一)》最膾炙人口,也正是這兩首詩給詩人贏得了百世流芳的顯著地位。
43.《七步詩》·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字子建。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上貢獻尤大。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這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詩之一,肯定排在《早發白帝城》之前)

44.《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有名的七絕,不無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美輪美奐,自然天成,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詩中快船快意,使人神遠,後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從藝術成就上來講,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並至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杜甫對李白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此詩千百年來一直被人視若珍品。(驚世駭俗,美輪美奐)
45.《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詩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創作於公元761年。在這首詩中,詩人懷著喜悅的心情描寫了春夜喜雨的美妙情景,是寫雨詩中難得的佳作,被譽為描摩精工、獨具風采、通體精妙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無一“喜”字,而無一字不是“喜雨”,無一筆不是“春夜喜雨”。其中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繪聲繪形,是一首入化傳神,別具風韻的詠雨詩,為千古傳誦的佳作。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中國詩歌不同於外國詩歌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遣詞造句、咬文嚼字,此詩是杜詩的代表作,也是中國詩歌的代表作。)
46.《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詞人和愛國者。 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梁啟超雲 :“《菩薩蠻 》如此大聲鏜鞳,未曾有也。(愛國詞!緊跟前詩愛國詩)

47.《相思》·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並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說天寶之亂後,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王維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絕句的上乘佳品)

中國最高水平詩歌100強(上),博大精深、意蘊無窮


48.《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具有愛國愛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識,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他的詩歌境界是雄渾壯闊的,可是這種雄渾壯闊的境界往往是通過刻畫眼前具體細緻的景物和表現內心情感的細微波動來達到的。李白和杜甫,他們的藝術境界都是很壯闊的,可是達到這樣一種壯闊境界的途徑卻不同。李白是運用風馳電掣、大刀闊斧的手法來達到的,而杜甫卻是以體貼入微,精雕細刻,即小見大,以近求遠的方法來實現的。這首詩全篇先感時,後念家,再及己,顯示詩人憂國憂民的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本詩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五律第一?和《春夜喜雨》相差不遠,其愛國詩地位也僅次《示兒》)
  


49.《八聲甘州》·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這是柳永的雅詞。宋代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引蘇軾語:“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雲:‘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柳永是較早把遊子羈旅情懷納入詞中的人。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歸。陳廷焯稱此詞為“古今傑構”,是“耆卿集中僅見之作”(《詞則·大雅集》),王國維更以此與蘇軾《水調歌頭》媲美,認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柳永的《八聲甘州》終成為詞史上的豐碑,得以傳頌千古。(詞史上的豐碑)
5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公元759年,時值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之際。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得親友資助,於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蓋一草堂,以安頓其家。翌年八月,草堂為秋風所破,還有許多的小孩子來扯茅草,恥笑杜甫,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在這首詩裡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此乃杜詩代表作之一。(此篇應該排進50名內吧)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