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打夷陵之战,刘备75万大军能否一举拿下关中和长安?

保护伞公司情报顾问


若是没有夷陵之败,蜀军有极大的可能一举拿下关中和长安。当时蜀国兵强马壮,大将如云。若以益州发展,慢慢向外扩大势力,维持和东吴的联盟,专心与魏国对抗,像诸葛亮北伐路线一样,以精兵强将去攻打长安,不见得就没一胜的可能。



而提问者说的75万大军,应该来自于《三国演义》数据。在正史上,蜀国并没有这么多军队,国内的总人口大概也才100多万,不可能人人皆兵,还有老幼妇孺。当时攻打夷陵,刘备大概只带去了5万人马。

既然提问者以三国演义的数据提问,那我们下面就按演义来回答。为什么说没有夷陵之战,刘备有机会夺取汉中和长安?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理由:

没有夷陵之战,蜀国的利益将达到最大化,国力会更强。

在刘备打算攻打东吴之前,孙权派使臣诸葛瑾去见刘备,说只要刘备放弃攻打东吴,愿意送还夫人,缚还降将,交还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共灭曹丕。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高,可以说是东吴能忍耐的最大极限。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刘备率领全军攻打东吴,也不太可能消灭东吴。竟然灭不了,那打这场仗总要图谋点什么?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最有可能就是夺回荆州。

而现在孙权主动放弃荆州,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可见东吴的诚意。 若不是刘备脑子搭错了筋,叫孙权洗颈就戳,也就没有夷陵之战,而孙权也不会向魏国称臣。

虽说蜀国放弃攻打东吴,不报关羽之仇,是有一些遗憾。但自古以来,战场上从来都是无情的,将领战死沙场,极其平常。关羽不能作为一个个例,引起一场国与国的战争。

再说刘备作为一国之主,应该先就大义,先考虑图家利益,然后再谈私人情谊。

若是刘备就此接受了东吴的条件,不会出现国力耗损,而且荆州重归蜀国,对蜀国的国力增强大大有益,从长远来看,也增强了蜀国谋夺天下的可能。


没有夷陵之战,蜀国大将不会凋零。

若没有夷陵之战中,张飞也不会在出战前被杀,顶多就是悲伤过度,但是还有命在。而黄忠也不会命丧东吴。这些威猛大将,即使老了,也可以帮蜀国震慑四方。

而傅彤、程畿、张南、冯习,还有番将沙摩柯都不会死在东吴,黄权也不会降魏国。有这些将领在蜀国,蜀国的兵力也会日益强盛,不至于沦落到老将廖化当先锋的境地。

这些将领在蜀国军中,北伐时也不会出现无将可用的局面。以这些兵力北伐,获取关中、长安更有希望。诸葛亮北伐时,缺兵少将也能维持,若是得精兵强将,北伐的胜果会更大,关中和长安也不是没有可能。


蜀国伐魏,必图关中与长安,只有计策得当,也有胜算。

当时先主刘备欲起兵东征,赵云当时就有谏言,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现在曹丕篡汉,我们应该讨伐他们,中兴汉室。应该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之上。

由此可见,若没有夷陵之战,蜀国必定会伐魏。而首要征讨的地方就是关中和长安。

那时魏国虽兵力强盛,但曹操已逝世,曹丕上位,再加上篡位东汉,魏国朝内多有动荡。若蜀国筹谋得当,以汉中天险据守,派精兵强将攻打关中和长安,会比后来诸葛亮北伐实力大很多。

虽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能胜利,但胜算也很大。谋一城比谋一国要容易多了,以打东吴之兵攻打长安,以将士之勇,肯定会有所得。

刘备兵败后,在白帝城也估计想通了这些,觉得自己无颜见成都群臣,后抑郁至死。


昊阳闲看历史


正史中官渡之战袁绍20万人,曹操2万余,曹操不止这么多兵但是因为要防守大后方,因为曹操处于四战之地,袁绍有冀州,并州,幽州,青州4个州也最多就动员30万,曹操我估计应该实际有15-20万之间不然早没了,曹操典型的兵多粮少,所以经常断粮。益州有十二个郡,实际上相当于两个州的了,刘备入川前保守估计有200~300万人,虽然南阳和淮南一个郡就有200多万,但是是中原的大郡,益州人口主要集中在三巴,蜀郡和汉中的南郑一带,其余都少的可怜,估计也就一个郡十几万人,巅峰时期益州也就只能动员20-30万,刘备入川之后益州加上汉中,荆州的全部也最多就动员20万~30万,因为曹操把汉中大半的百姓都迁走了,刘备也就上庸一带还有点人,后来也叛变了。关羽损失了一部分精锐,,孟达叛变,刘封死了,损失起码5~10万,刘备称帝之后目测20万上下,还要防守汉中一带,马超的兵估计也调动不了,刘备能摸出十万就不错了,还要巩固防线,从江州到白帝前线一带还有预备兵,刘备前军主力不会超过五万,后军也有数万,孙权动员肯定在十万以上,孙权这个人喜欢让都督带前军几万人在前面打,打不过自己还有主力,但是刘备的蜀汉军队擅长攻坚战,步兵和骑兵比孙权厉害太多,水军也不差孙权多少,不过荆州丢失之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夷陵之战刘备与陆逊都在五万人左右,双方都有后手。


云端丶天空城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才三个月,就悍然发动对东吴的全面战争,东吴面对求和失败,被迫做出抵抗。在这次战争中,刘备共带75万大军(实际50万),吴国只有二十万(实际5万)军队进行抵抗,刘备以“兄弟关羽被杀,荆州被夺之仇。”的名义不顾诸葛亮反对,亲自带领大军怒气冲冲去讨伐东吴。最后在夷陵一战中,吴国火烧七百连营,刘备大败而归,不久驾鹤西去,从此蜀国元气大伤,再无争夺天下之雄力。


倘若刘备没有去攻打东吴,也没有发生夷陵一战,蜀国实力没有受到损害,刘备能不能凭借当时的军事实力去攻占关中和长安,从而彻底的打败魏国呢?只要刘备能够占领关中和长安,就是彻底的打败了魏国。

以在下所见,刘备虽雄,但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最后难以攻占关中和长安。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根据三国志去推算。)

当关羽失败的时候,刘备天时地利人和皆失

当初关羽带着刘备的希望去讨伐曹魏,而且在占领荆州襄阳,此时天时地利皆可。但是天时地利都已经被关羽丢尽了,刘备的希望也已经破灭了。关羽攻打曹魏是最好的时机,当时蜀国兵力正盛,而且一路上势如破竹。关羽水淹七军,斩于禁,杀庞德,关羽之名威震华夏,势不可挡。


可是后来也没有什么用,魏国和吴国已经联合起来,在他们两个国家的联手之力中,关羽最终败走麦城,最后被杀。这时候天时已经没有了,天时地利失去其中一个,就很难取得胜利。

自古以来得襄阳者得天下,襄阳是天下的中心,只要是襄阳能够一直守下去,就算最后刘备一无所有,别人也攻打不来。当年南宋就是凭借着襄阳,才能够苟延残喘几十年。襄阳号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可是在关羽被杀之后,襄阳就被魏国占领。



荆州当时也丢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当时可是被三个国家争来争去,就是因为荆州实在太好了,凭借这个这个地方也是能够四通八达,而且物产丰富,可以靠荆州以图天下。诸葛亮也曾经说过。

“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现在地利又丢失了,天时地利丢失两个,想要赢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因为关羽的死,就被打出的旗号就是为关羽报仇,而不是以前的兴复汉室。刘备为关羽报仇关其他人什么事,其他人根本是不想要打这个仗的,这样就已经失去了民心。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失去了,刘备这次战争难取得胜利,只要是不失败,没有损兵折将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魏国和吴国联合起来,刘备也无可奈何

在面对关羽这么一个强大的威胁,魏国和吴国都短暂的联合起来。三国并不只有蜀国和吴国共同抗击魏国,只要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另外两个国家才会联手起来抵抗,这样才是真正的三足鼎立,保持天下和平。

面对刘备来势汹汹,魏国不一定能够打得过。这个时候要联合吴国,而且吴国也知道自己杀关羽,最后刘备肯定是要找自己算账的,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他们两个才会联合起来。就算如果没有杀掉关羽,但是最后打败了魏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吴国是不可能不懂的。不算刘备有75万大军,可是魏国和吴国也没有太多,两个国家联手起来还是能够抵抗住刘备的。

说不定就要上演另一幕的火烧赤壁,曹魏东吴联手火烧刘备大军。更何况在当时刘备攻打孙吴的过程中,真的是再一次上演了火烧赤壁的场景。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三国志陆逊传)

在陆逊火烧刘备的大军之后,就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刘备的大军。75万大军顿时就被烧得片甲不留,土崩瓦解,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刘备就自己逃了回去,最后在白帝城没过多久也死了。


吴国一个国家都可以做到,更何况是联合魏国呢。怕是能够把刘备打的是彻底的一无所有,蜀国就此灭亡。这个可是对于刘备来讲是最坏的结局。

关中长安固若金汤,刘备有75万大军也难攻破。

关中和长安都是在魏国腹地,想要进入关中和长安,必须要一路上势如破竹,打败魏国。先不说将其他的城池打败,而是想要一举拿下关中和长安都已经是非常困难的。长安自古以来都被当做都城,自然防御强,那关中是什么地方呢?


这个可是刘备的老祖宗刘邦的发家之地,当年张良就是一直劝说刘备占据这个地方,不仅是因为这里是天府之国,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抵挡百万雄师。张良形容这里是“金城千里”,何谓“金城”?自然是形容这里牢不可破,而且要注意这个“千里”一词,是形容这里很难找到突破口。

所以刘备就算要75万大军,还能够侥幸进入魏国,想要啃下这一块硬骨头,至少需要很长的时间。刘备想一举拿下关中和长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魏国投降。魏国当时还是有很强大的实力,虽然赤壁之战元气大伤,可是在曹丕的手下,魏国逐渐的是恢复了元气,抵抗是完全是没问题。

综合以上的原因,我认为刘备不可能一举拿下关中长安。

你们认为刘备的军事实力怎么样?能不能有所成就?欢迎在下方评论。


史研三国


不可能

兵力总投入

夷陵之战

蜀汉:前锋冯习、张南4万,江北黄权5千,蛮兵沙摩柯数千,江南夷道2万,刘备身边1万,共8万多。

孙吴: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数千,孙恒江南夷道数千,步骘荆南数千,陆逊身边3万,共5万多。

蜀汉兵力总投入大于东吴,但就算加上蛮兵也不过八万余人,与七十五万相去甚远。再看诸葛亮北伐兵力,以第一次与第五次居多,第一次有八万大军与夷陵之战几乎持平,第五次更是达到了十万大军,远超夷陵总兵力。但五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连长安的边儿都没碰到,所以即使蜀汉举全国兵力也无法拿下长安。

蜀国实力

再看蜀国自身在未打响夷陵之战之前的力量,刘备进入益州后,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刻,一直在与他人交战。在与刘璋、张鲁和曹操之间一直进行着战争。虽说汉中之战取得了斩杀夏侯渊、刺伤许褚取得了一些胜利,也成功逼退了曹军。但是战争即使胜利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蜀军虽说打赢了这场耗时两年多的战争,但也只是惨胜。

再有之前关羽小觑天下英雄,葬送掉了富饶的荆州,蜀国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在与比曹魏弱上许多的东吴交战都惨败而归,可想而知,如果他尝试进攻曹魏只会败得更惨。


荐影阁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如果刘备不打夷陵之战,那么我们就要把情况架空一下了。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刘备在外交上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和东吴修好,而这个时候东吴应该也会和刘备修好,毕竟当时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最大的敌人都是北方的曹魏,孙权也知道继续和刘备耗下去没啥利益可得,而且既然得了荆州,去打益州的话一个是当时打不下来,另一个北方的曹魏时刻在盯着他这边。

而当时来说,刘备打夷陵之战的时候没有75万大军,那都是演义夸张的说法,真实历史是刘备攻打东吴的夷陵之战军队人数在5万人左右,当然都是蜀国的精锐部队,也是当时蜀国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毕竟都是跟着刘备打了多年的仗打下来的老兵为主的部队,战斗力至少是比较强悍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打夷陵之战,直接北伐进攻曹魏,会有什么情况呢?我们首先看一下从汉中进攻长安的五条路线。

汉中进攻长安的五条路线

如图,从汉中通往长安,一共有五条道路,从西往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谷道。

我们先说一下第一条,祁山道,这是诸葛亮的最爱,地势平坦,方便运输、排兵布阵,缺点就是绕远路。

第二条陈仓道,也是大路,易于用兵,但两侧都是树林,容易遭埋伏。刘邦当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这条道。

第三条是褒斜道,道路崎岖,这一点李白已经证明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第四条骆谷道,是所有路线当中通往长安最近的路线,但也是险峻的路线。曹爽曾经从此道伐蜀,遭到埋伏大败。

第五条子午谷道,是最为险峻,也是最冷门的路线,杨贵妃爱吃的荔枝就是从这里送到长安的。

之所以诸葛亮喜欢走祁山道,就是因为其地势平坦,适合大兵团运动作战,所以在诸葛亮五次出击魏国的过程中,有两次是选择走了祁山大道。

蜀魏两国国力及军力分析

当时的情况来说,蜀国的人口最多为百万左右,而在夷陵之战之后,诸葛亮曾经出动过最多10万兵马北伐,那么刘备的那5万人马如果没有在夷陵之战中损失的话,那么我认为刘备的兵力最多可以达到15万人左右(北伐诸葛亮最多的时候出动过12.5万人)


魏国来说,人口在500万人以上,按照蜀国的动员情况,十分之一的人口参战,可以动员50万人,当然这50万人不可能都拿来对付刘备,至少有20万人会布置在长江沿岸防备孙权,同时其他地方如北方地区,要防止游牧民族南下,至少也要安排5万人,以及分散在各地的守备军队大约5万人,所以曹魏在长安地区的军队应该是20万人左右。

当然,因为蜀国人口很少,大约100万人不到的样子,所以一次出动15万人北伐估计后勤会跟不上,我认为如果刘备要北伐,人数极限应该是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候的人数,大约12.5万人左右,应该到不了15万人,所以我们把刘备北伐时期军队人数定在12.5万人更为合理,同时曹魏在关中地区军力设定为20万人则是合理的。

刘备北伐情况推演

如果刘备在北伐的时候,采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候的战略目标——先不进攻长安,而是拿下陇右地区,那么这个战略目标更为保险。

同时,我们可以设定刘备在北伐的时候带上了诸葛亮,因为当时既然和东吴结盟,那么东吴方面就不用考虑设防,蜀中的治理已经基本成型,留着诸葛亮守成都意义也不大。那么刘备在北伐的时候如果接受了诸葛亮的作战思路,以拿下陇右为第一目标,那么情况就会基本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差不多了。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先是出动赵云、邓芝佯装成主力进攻陈仓,吸引了大将军曹真率主力在陈仓和赵云、邓芝对峙。

之后,按照诸葛亮的计划,主力走祁山大道进攻陇右地区,当时由于陇右地区的魏军没有想到蜀军主力会攻打陇右,因此没有做好防备,结果很快陇右三郡基本被拿下,只剩下了陇西城。诸葛亮的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是派出了魏延、吴懿带兵围攻陇西城,同时切断了陇西和外界的联系,也就是断了陇西的粮草,那么拿下陇西只是时间问题了。

之所以后来要守街亭是因为得到了消息之后,魏国皇帝曹睿马上召来了荆州的张郃,带领五万骑兵支援陇西。从长安到陇西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陈仓渭水道,一条是陇山道。诸葛亮率主力和郭淮对峙在陈仓渭水道,如果张郃要快速支援陇西只有走陇山道,而街亭就是陇山道的必经之路,守住街亭,张郃就无法支援陇西。

只不过现在情况换了,成了刘备带领主力在陈仓渭水道和郭淮对峙,此时刘备手上的牌还很多,第一,由于夷陵之战没有打,所以兵力上这个时候至少可以比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守街亭多出至少一万人,且都是精锐部队,也就是说街亭之战蜀军可以出动至少三万人。第二,蜀军不用出马谡,因为当时刘备账中大将还有:张南、冯习、傅肜、黄权等,甚至可以让诸葛亮去守街亭,再带上他在夷陵之战时期的大将如张南、冯习、傅肜中的任意一个再加上王平。

我个人趋向于诸葛亮亲自去守街亭,基本上万无一失,刘备军中还有马良这样的军师,再加上部队精锐,所以挡住郭淮没问题。

所以以诸葛亮加张南、冯习、傅肜中的任意一个再加王平,以及三万人马,守住街亭也没问题。

所以刘备第一次北伐结果就是拿下陇右。

拿下陇右之后,一是这个地方产马,蜀军可以在此招募大量的骑兵;二是这个地方产粮食,蜀军的后勤保障压力大减;三是这个地方有人口,蜀军可以从这个地方招募更多的士兵;四是从陇右进攻长安,基本都是大路,比汉中的路线更好。

接着刘备可以进行二次北伐,进攻长安。

拿下陇右之后,刘备再巩固陇右地区两年左右,发展生产,治理下地方(因为有诸葛亮,所以可以实现很好的治理),招募下军队(估计可以招募5万人左右的军队)那么刘备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军队规模可以达到接近20万人,至少也是15万人。而曹魏在长安地区能够集中的兵力,估计在20万人左右,这个时候就会爆发一场长安附近的决战。

我们可以看一下阵容:

蜀汉:统帅 刘备

大将:诸葛亮、赵云、魏延、吴懿、张南、冯习、傅肜等

兵力:15-20万

曹魏:统帅:曹睿

大将:司马懿、张郃、王双、郭淮等

兵力:20万左右

那么这种情况下双方旗鼓相当,就看发挥了。个人感觉蜀汉的赢面大一些,毕竟刘备这边的精锐较多。这场决战拿下了,长安就没问题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如果刘备没有打夷陵之战,根据诸葛亮北伐的情况来说,拿下长安的可能性很大。


老威观史


刘备图川,稳定之后,基本上都是按诸葛亮隆中对时的规划走的,天下三分已定,刘备至少有了个安定之所,再也不要像过去那样,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然后休生养息,富国强兵,经过多年经营,蜀国确实是兵强马壮,盛极一时,这时候的刘备,关羽,张飞,都有点飘飘然,忘乎所以,心理膨胀,以致招来杀身之祸,首先是关羽中计,败走麦城被杀,接着,张飞被杀,刘备这时是不可一世,非要出兵伐吴,替二人报仇,虽然诸葛亮,赵云清醒,但是刘备岂能听进他俩的劝说??结局可想而知,被谢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国多年积攒的一点家业,被刘备临死也败坏光了。自保都是问题,再也没有统一三国的实力。假如,不发生夷陵之战,按照诸葛亮的设想,待天下有变,便可从荆州顺流而下,角鹿中原,蜀国是很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事到白帝城托孤,这时的诸葛亮,明知大势已去,也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心如明镜台10


刘备在拿下四川后,已经走火入魔,以一已私利坏国家大事。正如赵云指出:为关羽报仇,私也。复兴汉室,公也。岂能以私坏公?刘备不听,一意孤行。东征不带诸葛亮和赵云,注定失败。而刘备败走白帝城后,其实对自己的失败已经有了深刻检讨和反省。不赘述。至于假如不打夷陵之战会怎么样,依愚见,蜀国也翻不了身。因为刘备如果听诸葛亮的话,既然荆州已归孙权,那只有和吴,断无攻吴之理。那么伐魏只有西出祁山一条路。实践证明如果只从陇中攻曹,难撼曹魏汗毛。总的来说,三分天下,大势已定。最后收拾局面的还是地处黄河流域的魏国。因为中国在南宋以前,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


非孟勿扰


不可能,蜀国在三国最弱,除益州较发达,外,南中也是荒无不毛之地,原因如

第一,蜀国国力小三国最弱,经济落后东吴,更比上魏国,蜀占益州,南中荒芜,虽占半璧荆州但根基不稳与孙矛盾

第二,政治上,蜀分两派,有本±派荆州派,刘在世方能制衡,但不能发大力,荆州派势力也受牵制,

第三,军事上,曹魏军队庞大,军力旺盛,±卒个人战术强于南方人土,三国中蜀国兵力太少‘‘/

第四,人口上蜀国也才百万不到孙不如第五,国土上小于孙曹,

第六外交上,与孙联盟也是有隙

所以无论那方面蜀国都谈不上兵强马壮,国富民強,天时地人都不在,何谈成功,保住蜀荊也就足也


十八星座


75万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刘备进川才几万人,经过几年经营,再看看川蜀的人口就可以判定蜀汉打夷陵之战最多就10万军队。就算把送粮民夫杂役全算上也不可能到75万。除非他打算把蜀地男丁全拉上前线。哪怕是当时最强盛的曹魏,手头兵力也不过20-30万。因为北拒匈奴又要顾及凉、青、幽等州叛乱势力,还要应对吴蜀。实际可调机动兵力也就15-20万。考虑到粮草问题,这支军队出动还受限颇多……更何况蜀汉的75万,鬼扯嘛!


金一长


第一,以三国时期的人口来说蜀国没有供养75大军能力,演义中也称刘备军号称70万,75万大军不知是那里来野数据,根本不足釆信!第二,刘备的蜀国在征吴之前已经元气衰竭,与曹操近三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刘备方已经要“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虽然刘备获胜,但损失较大。可见战争过程中,刘备方的局势也不是很乐观。曹操撤退时,在汉中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百姓迁走。共迁走八万余人以实关中之地(此前还迁走了一批百姓,由张鲁带队),刘备实际上是只得其地,未得其人!加上荆州一失,刘备先丢战略要地,又连失关张二战将,在战略形势并不乐观!第三,曹操扫荡凉州后,凉洲的羌人已经接受曹操招抚,刘备就算进军关中,也没有强助,天下十四州,曹操已得全十,荊扬二州有半,仅交州益州完全不在控制范围内。其总体实力强于刘孙。兵法有云,以大并小当鲸吞,以弱击强当蚕食。刘备以弱小之力攻击曹操,就算打的下来,也未必守的住!诸葛亮的隆中对也说很明白,曹操实力强大,诚不可与之争,只有中原有变之时,才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北上,一路出汉中,取关内,在中原无事的情况下,刘备的实力是难以击败曹操的!第四,关中险要,蜀道艰难,曹操为了扫平西凉叛军,经营关中多年,曹操不是三秦,刘备如果想效法先祖晾衣暗渡陈仓是不行的,只要曹操据守,以拖待变,刘备军的后勤就会被艰难的蜀道运输拖垮,事实上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师劳无功。很大程度就是吃了后勤的亏,司马懿就是用的一个拖字诀,兵粮寸断,则万事无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