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最后选择迁都南京的话,那之后的中国历史会是怎样的发展?

心无止境ghyo


很多人认为如果崇祯迁都到了江南,江南地区就不会出现南明初年的那样的内耗,那么南明就可以像南宋那样再续个一百多年。但如果我们深究历史的话,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就算崇祯皇帝成功迁都到江南,明朝一样摆脱不了覆灭的结局。

我们就来假设一下,崇祯皇帝迁都江南后历史的走向


崇祯迁都

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一直就采取的两都体制,北京和南京都有一套中央行政班子。为的就是万一北京失陷,朱氏子弟还可以在南京再建明朝。

转眼到了崇祯十六年,此时明军在关外主力尽数被清军歼灭,只剩吴三桂一支孤军驻守。而华北地区流寇肆虐,李自成大有进攻北京之势,此时的北京已经不适合作为大明都城,这正是发挥明朝两都制的有利时机。那么崇祯皇帝此时有没有可能迁都南京呢?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动过迁都南京的念头。

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和内阁首辅周延儒秘密商讨过南迁的事情,但因为种种原因作罢。

到了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军队开始在拿下山西后,准备从山西进攻北京。崇祯皇帝又动起了南迁的想法。当时的大臣李明睿就建议崇祯帝以去曲阜祭祀孔子的名义,先离开北京到山东,再从山东南下跨过黄河和淮河,即可到达南方安全地区。根据李明睿的估计,如果乐观的话,从北京到淮河以南只需要20天的时间。

除了经山东到达淮南外,还有一条南迁的路线。那就是先离开北京到今天的天津地界,从这里走海路一路南下,直达南京。

但很可惜,历史上的崇祯皇帝选的是在北京坐以待毙。


江南兵败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崇祯皇帝成功迁都南京,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首先华北的局势不会有大的变化,北京肯定会被李自成攻陷,华北大部分地区投降李自成。然后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又是有极大的可能投降清朝,然后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夺取华北。在基本击垮李自成后,清朝方面准备南下消灭明朝在南方的势力。

那么有了崇祯皇帝坐镇后,明朝的江南势力能挡得住清军吗?

我们分析一下明朝江南的明军部署情况。当时明朝在江南的主力军队有五支,分别是部署在长江以北的江北四镇和部署在长江中游的左良玉部。这五支军队明面上有超过二十万的军队(也有说四十万的),但就明末军队的状况,这二十万的军队能够拉出来打仗的估计不会超过十万,而且战斗力堪忧。这些所谓的明军由于长期得不到兵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装备,同时他们不时地掳掠驻地的百姓。试想这样的军队能挡得住清朝的精锐吗?

在真实的历史中,清军南下之后,南明的江北四镇只有黄得功部拼死抵抗,其余三四支军队全部投降清朝,明朝的江北防线瞬间崩溃。随后清军攻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而南明仅剩的左良玉部在在不久之后投降清朝。

就算是崇祯皇帝在位,这五镇的军队估计还是只有黄得功会拼死抵抗,其余四镇投降清朝。最多是没了左良玉部和黄得功部的内战,然后黄得功抵抗清军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南京被攻破后,崇祯皇帝会怎么样?是继续南逃还是一死殉国呢?以崇祯皇帝的性格,估计以死殉国的机率更大的一些。


南逃福建

我们不妨把脑洞开的更大一些,如果崇祯皇帝发挥当年宋高宗的逃跑精神,逃出了南京,那么崇祯皇帝有极大的可能会南下福建,但此时明朝精锐尽失,到达福建后,崇祯皇帝将面临的境况会和真实历史上的隆武皇帝一样,受制于郑芝龙家族。

但因为郑芝龙没有拥立之功,所以他的地位可能会比真实历史中低一些。在真实历史中,清军进逼福建后,郑芝龙很快就投降清朝,放清军进入福建,直接把隆武皇帝给卖了。那么在这个假设的历史中,郑芝龙一样会投降清朝,把崇祯给卖了。但可能崇祯在的情况,因为没有了南明历史上的唐鲁之争,福建和浙江的抗清势力会联合起来共同抗清,但失败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假设的历史就会和真实的历史一样,崇祯被俘或者殉国(殉国的机率大一些)。然后由桂王朱由榔继承皇位,然后联合明末的大西军余部继续抗清,在坚持了十余年后被清军击败。


大明之亡,无力回天

明朝的覆灭,其根本原因是明朝整个王朝制度的失败。从李自成攻破北京和清军南下的过程来看,大明王朝就已经被历史所抛弃了。若不是清朝统治者残暴的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可能历史上都不会有南明十几年的历史。十七世纪的大明王朝,就如同一艘正在下沉的巨轮,君臣离心离德,而百姓饿殍遍地,这样的王朝无论是谁当政,都已经无力回天。


卜客思


在明朝历史上,相较之下,崇祯还是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其性格又是最复杂的一位。一方面勤政、立志,另一方面驭臣既多疑又苛刻;加上重用宦官,造成朝廷内部离心离德。外部天灾携人祸,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以及后金政权肆虐辽东,此起彼伏。诚如题主所言,即使是崇祯选择迁都,恐怕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童年阴影

虽然哥哥朱由校是个“木匠皇帝”,不识字,但其对于弟弟还是比较上心的,安排出身进士的翰林悉心教导,使得崇祯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安排李选侍抚养,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弟弟,李选侍人品正直,非勾心斗角的歪门邪道,受其影响崇祯养成了独立奋斗的精神。但其在幼年却受到明宫三大案中“红丸案”和“移宫案”等政治阴谋中的影响,尤其是“红丸案”致使父亲泰昌帝丧命,触动了崇祯的心底,让其过早地知晓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从而形成了性格中多了敏感多疑、刚愎自用、急功近利。

缺乏安全感

1627年八月,朱由检继位,便是崇祯皇帝。其总体规划:

  1. 先稳住“权阉”魏忠贤,伺机除掉阉党;
  2. 整饬吏治,使得朝廷各项政令重新走上正轨。;
  3. 选派干练之臣收复辽东;加强地方控制,扑灭农民起义。

可以说是体现了他想要有作为的一面。之后出其不意,先从剪除阉党的爪牙入手,同时对魏忠贤予以安抚,达到最终除去魏忠贤。接着便是裁撤边关镇守的宦官,将边关的主导权交由督抚,并严令宦官非奉命不得出皇城,进一步削弱宦官的影响。不曾想,大学士刘鸿训公然声称“皇帝是冲主”(稚嫩的皇帝)、群臣纷纷上疏为钱谦益辩解以及所谓的袁崇焕“叛变投敌”等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使得崇祯有了起用宦官的想法:

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己巳之冬,京城被攻,此士大夫负国家也。朕不得已,用成祖监理之例,分遣内臣监视。

表明了崇祯心胸偏狭,容人“雅量”余额不足,不喜欢听“清流”的意见,与大臣有了间隙,加上1628年后金兵临城下的发生,已是惊弓之鸟的崇祯,将目光投向了宦官,因其听话,不逆旨意,更好把控,可以有安全感。

重用宦官

1628年后金八旗南下,崇祯启用司礼监太监、内宫太监提督皇城九门以及提督京营,京营即明朝京城的主要军事力量,将京城安全交由宦官掌管,是崇祯重用宦官的信号。

两年之后,崇祯又派出王坤、吴直、张国元等太监,分赴大同、关宁、宣府等军事重镇,名义上是监视兵饷,实际上就是监军,将监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城之外。 可是太监监军效果如何呢?宦官不仅没有建立功勋,相反还帮倒忙。以1628年后金八旗南下这次战役为例,监军太监一再催促受命增援的满桂部出战,致使满桂部一个总兵、一个参将,因寡不敌众,都壮烈殉国。更不可思议的是,崇祯竟然把户部、工部两部堂官搁置一边,让太监张彝宪总理户部、工部两部,被时任工部右侍郎高弘图斥为“辱朝廷而衰国体”。

君臣离心

想要“中兴明朝”的崇祯雷厉风行,但又缺乏安全感,做事急于求成,任用的官员往往还未能得到施展才华,便被拿下,轻则贬谪戍边,重则处以极刑,令臣下心寒,结果是适得其反。崇祯在位17年,刑部尚书更换了17位,其中9人因在审案意见不同,受到不同程度处罚。而明朝一个朝代,内阁大臣才160余人,崇祯一朝就占了50人之多,占1/3。虽说早期也有孙承宗、钱龙锡等较为有才的阁臣,但过于耿直,既受到崇祯的厌恶,也受到奸佞之人的排挤,留下了一帮平庸之辈,夹杂了《明史》奸臣传中的两位,温体仁与周延儒。

晚明学者刘宗周评价崇祯: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转为猜忌。


如此,这样被杀的重臣:总督有7人、巡抚有11人。或失职,或猜忌。其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虽说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辽东建立的功绩。《明史·袁崇焕传》: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可见袁崇焕对于辽东的重要性。此外,1642年,崇祯还杀了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的总兵贺人龙,可以从其死后,农民起义军酌酒相庆:“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可看出贺人龙对于起义军的威胁。

煤山自缢

崇祯尽干些“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加上明清小冰期带来的粮食减产,灾民增多。此消彼长之下,腹地的农民起义与关外的后金八旗,两股力量使得崇祯“顾得了头顾不了腚”,但此时崇祯的理想还是召唤着他,企图南迁,东山再起。但现实又摆了崇祯一道,他不愿意主动提出南迁,这样不体面。只不过,早已离心离德的崇祯朝廷谁还敢提呢?见多了鬼,还不见黑吗?如此,眼见“中兴”理想的逐渐远去,慢慢熄灭了那团火。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时,崇祯累了,留下了“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的最后体面。试问如此一个朝廷,若“一以贯之”,即使迁都南京,攻破南京城,难道不是时间问题吗?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如果南迁,可能会东山再起

北方当时连年大旱、大灾,南迁后,把烂摊子丢给李自成,李自成实际上没有行政统治能力,他没有长期的行政习惯和传统;加上北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清朝,后金在那儿盯着,所以把所有这些烂摊子和问题扔给李自成,没准儿李自成就像后来那样,兵败如山倒,然后崇祯皇帝再带着自己的几百年的皇权正统杀回去,还有东山再起。

但是结果崇祯没有跑,也跑不了。


二姐二兮兮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很久以前,我就假设过这个问题。情况可能会是这样。

首先说一下,崇祯检帝这个人的人物性格,检帝说真的,志向远大,有才华,有抱负。唯一的不行的是,太年轻了。17岁登基称帝。锤死了魏忠贤。要知道,魏大人势力很大。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可是,同样的,他太年轻了,抗衡不了东林党。要知道,东林党是个什么玩意。自古江南都是个富裕 的地方,当时朝廷主要税收来源就是江南。而东林党就是江南官员组成的一个团伙。结合明代的税赋制度。导致了朝廷的收入减少。朝廷没钱了。

魏忠贤与东林党争斗的时候,还能从江南地区收税。检帝基本上收不了钱了

其二,朝廷没钱,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以及瘟疫,暴民起义频发。李自成/张献忠等暴乱分子展露头角。这些反 政 府 武 装除了杀人,别的都不行。朝廷平叛要花钱。

最后,努尔哈赤崛起,辽东镇守又得花钱。那么,整体来看,朝廷的收入减少,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内忧外患。检帝明白这一点。但是,思想不成熟。所以走了个最坏的也是最极端的路子。

反过来看,如果检帝,在城破时去南京。首先第一点,吴三桂吴大人不会反,也就是说山海关不会破,短时间内,满清入不了关。这个短时间大概是好几十年。虽然明到了晚期,但是能人还是不少的。有这几十年的时间空间好好操作,回头好好收拾他们。

第二,崇祯帝没有壮士端碗的勇气。回到南京后,可以强制征税,也就是到江南地区的大户人家征税,不征税就杀,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平叛重要,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同样的,在平叛的基础上,掌握舆论导向,声明自然灾害是外界因素,也就是满清引起来的。别说什么没人信。要知道,民智未开,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稳住基础,也就是稳住普通民众。镇压收编起义暴民,效仿宋代的军事制度,打散混编起义军,去缓慢收复辽东。所以,乱世用重典。到了南京,狠狠的杀一波江南财阀,收一大波钱粮,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这样,慢慢来,有可能会在检帝的有生之年,甚至会很快收复北京,然后与后金满清抗衡。要知道,明亡的时候,北方还有甲士驻防呢。

你的问题是之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那么很好理解。明代的内阁制制衡的皇权。也就是说,解决内忧外患的同时,或者说解决内有外患之后,也就是100多年以后,到了1793年,与英国人见面的应该是朱家人,可能是检帝的儿子或者孙子,也可能是检帝的侄子什么的。

这会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明代郑和大人下西洋。后来因为朝廷没钱了以及沿海倭寇导致了不下海了。现在再一次看到海外的人,肯定会再次燃起与海外通商交流的欲望。要知道,明代的朝廷,是内阁说了算,而内阁的那群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大地主,都是视钱如命的存在,一个比一个会经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明帝国一波一波的收割国外的黄金白银以及科学技术。毕竟,明代的科技发展的真心的很快。再加上思想的碰撞,谁知道会碰撞个什么东西出来。看看利玛窦和徐光启的碰撞就知道了。

可能,现在地球扛把子就是大明人民民主共和国了吧!

不会添加图片,不然,我把自己画的图传上来了……


闻凤斋主人


明朝的覆亡有一定的偶然性。面对后金铁骑和风起云涌的起义军,如果崇祯皇帝和大臣们坚决迁都南京,应该有一个不一样的局面。

1、迁都动议

面对生死存亡严峻的形势,如果崇祯皇帝当机立断,迁都当时军力还算雄厚的南京,那么至少还可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说不定也还有机会收复北方。

其实崇祯心里是十分想南迁的,但他又怕背负失土失国的重大罪名。于是,他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大臣们,试图让大臣们提出建议,然后再顺势作个表态,从而避免自己承担罪责。

那些长期在官场中磨炼的大臣们个个老奸巨猾。他们早就猜出了皇帝的想法,因此根本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背这个黑锅。

面对十万火急的军情,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始终没有一个结果。李自成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包围了北京城,崇祯想逃都来不及了,只好"君王死社稷",在煤山自尽而亡。

2、如果南迁,应该有不一样的局面。

首先,崇祯非昏君,连李自成也承认"君非甚黯",就是皇帝并不太坏。面对内忧外患,崇祯还颁布了一道"罪已诏“,深刻地为国家危亡而检讨,一再声称都是朕的过错。当然,他的本意也是想凝聚日趋涣散的民心,挽狂澜于既倒。

第二,当时南方的确是很稳固的大后方,南方明兵的总兵力有百万之众,既有左良玉、郑成功、史可法等名将,又有长江天险,虽然不敢说光复中原,至少偏安一隅是可以的。

第三,作为大明最后一个正统而有权威的皇帝,他对全国军队和将领有号召力。吴三桂说他放满清入关的一大理由就是借清军的力量为皇帝报仇。崇祯一死,继位的弘光帝根本压不住江南的骄兵悍将。以至发展到后来左良玉叛乱,马士英不得不调长江防线兵力去平叛,结果让清兵不费一兵一卒就渡过长江。

第四,如果南迁,清朝就不能完整地接管明朝政权。因为他们从明朝接手了他们最缺乏的汉族官吏,并依靠他们管理天下,最后征服南方。

第五,崇祯皇帝的决定还导致了诸多皇位继承权的暖味不定,以致派系倾轧,消弱了南明政权。崇祯一死,也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希望。

但历史没有假设,它总在一些偶然中成为必然。明朝末年,制度僵化,财政空虚,社会矛盾日益严峻,是明亡的根本原因。虽然迁都可能改变一些历史的脉络,但改变不了朝代更替的大趋势。


秋水长天H


崇祯如果当年不自杀的话,那么他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1)留守被俘;(2)逃亡南京。而不管崇祯选择那一条路,都是死路一条。

一、留守被俘

按照李自成的性格和计划,如果崇祯留守被李自成俘虏以后,他是不会丧命的,李自成征只不过是想崇祯能够给他一个"合法"的封地而已,自己只想当个封王罢了。由此看来李自成是绝对不会杀崇祯的,反而会保护崇祯。而且当时李自成还控制着山西、宁夏等地方,并且这些地方还有着不少的前明朝军队,有了崇祯皇帝,李自成手中的军队和地盘就能更加稳定了。

如果单凭李自成实力,他是无法全面推翻明朝的。如果崇祯在李自成手里,那么掌握着山海关的吴三桂就不可能向后来的满人投降,因为吴三桂没有理由投降满人。所以满人的军队只能绕过山海关,向着路途比较艰难的古北口和喜峰口这些方向转移,而且满人的行军路途非常困难。

但是满人进军北京那是迟早的事,即使李自成后来被满人打出京城,那么崇祯还是得跟着他到处跑才行,而吴三桂呢,他会趁机以"明朝"的信仰,进行反抗,所以,清军入驻中原的计划,将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不过清军入驻中原只是时间的问题,收拾掉李自成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而崇祯呢,肯定还是死路一条。

二、逃亡

南京

崇祯如果当年没有自杀而是逃亡了南京,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崇祯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

我们来看下会发生什么事情,明朝的南京政府面对的清军、李自成、吴三桂等这几个势力强大的军队,那些明朝的臣子估计想的不会是怎么振兴明朝,只会是大军来袭之后,怎么好好地拍马屁。明朝的一些地方官吏和军队估计也会如此,他们好不容易脱离了明朝的控制,肯定会放飞自我。

通过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明朝绝对是完成不了逆转了!亡国是迟早的事儿。


公元前


如果历史有假设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1643年,明朝灭亡前一年的的战局:

  • 李自成的闯军连破西安、洛阳控制了陕西、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大军向北京挺进。

  • 崇祯皇帝身边没有多少能够调动的军队,最近的吴三桂手中的关宁铁骑镇守着山海关,防备着满清的进攻。

  • 满清方面,一年前的1643年皇太极暴毙,顺治继位,多尔衮摄政,野心勃勃的关注着关内局势,而且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附近的时候,多尔衮和洪承畴已经率军到达长城以外,随时准备浑水摸鱼。

1643年形势图,崇祯皇帝完全可以到达南京

崇祯作为明末最后一个皇帝,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但是从他能干掉如此多的大臣来看,崇祯皇帝虽然是病急乱投医,但是他对明末的政局是有控制权,这对于当时政治环境来说至关重要。

而据说当时李自成在北京城外的时候,曾经与李自成仍进行过谈判,此时崇祯帝已经没有什么谈判的砝码,但是最终谈判仍旧失败,转而兵戎相见。

崇祯皇帝朱由检

如果此时崇祯帝能够破釜沉舟,通过运河或者海路到南京,继续发展,其实历史很可能会改写。此时整个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都在明朝的控制之下,南方虽然兵力薄弱,但是没有遭到多少战争破坏,经济仍然发达不差钱。如果有崇祯帝这样的能够号令天下的人物绝对要比福王朱由崧要强太多。

而且北京留给李自成,中原留给李自成,可以给明朝留下一个战略缓冲空间,而一旦李自成能够顺利接收长城防务,后来的山海关之战就不会如此的一败涂地。而将应对满清的这个巨大的包袱甩给李自成。

在明朝南京不是陪都,而也算是正式首都之一,南京有和北京一样的官僚系统,一旦崇祯能够顺利到达北京,重整军武,依靠江南雄厚的财力,重新翻盘绝对不是没有机会。

崇祯皇帝最后吊死在煤山之上

不过崇祯帝不想当逃跑皇帝,但是面对危局有没有对策,最后只能被困在北京城内,吊死在煤山之上。相比之下清朝的皇帝逃跑功底就不错,1860年咸丰帝北狩承德,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西安。


大东北的小豆包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崇祯选择迁都南京,那么大明会亡的更快。

無月这里指的大明亡是连带南明最终灭亡的时间都算在内。

北方陷入混乱

首先,如果崇祯在李自成打到北京前,就迁都南京,并且迁都成功了。

那么崇祯的这个行为向全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大明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已经守不住了,皇室决定迁往南方,表明京畿附近包括整个北方都已失控,大明将放弃对北方的掌控。

如此一来,李自成会更容易进入北京,而关外的满清八旗则会马不停蹄准备入关。这时候还需要提山海关吗?都迁都了,北方的军队要么跟随南下,要么就自生自灭吧,反正大明朝廷也控制不了了。

山海关的吴三桂即使不投降,也守不了多久。

北方会陷入一片乱战,李自成部、满清八旗,还有一些别的将领军阀独立出来的小王国。

但乱象不长久,满清会快速用各种手段平息北方。

南方士气不振

崇祯虽然成了亡国之君,但贵在他死的有气节,于是南明仍有人为朱氏子孙撑台面,奋起反抗。

但是崇祯如果是逃往了南京,那么不但北方沦陷,南方大部分地区对这个皇帝也会失望。

崇祯在南方的威信将一落千丈。

等到清军杀到南方,遇到的抵抗会远弱于原先。

甚至有可能,在清军杀到南方前,南方的军阀势力已经先一步杀掉了崇祯和他的亲戚们。

以上为無月个人观点,欢迎评论交流。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如果崇祯最后选择迁都南京,之后的中国历史必然会有所改变,但大概率上明朝还和真实的历史一样,坚持不了多久便彻底灭亡,这不是迁不迁都的问题,而是那个时期的大势所趋。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人将中国近代的没落归咎于清朝,认为满清奴役汉人,闭关锁国,封建落后,误我中华三百年。处于对满清的仇恨,这些人更原因相信明朝,这个汉人政权如果可以延续下来,定能避免中国在近代遭受那么多的屈辱。于是乎,就有了和这个题目中这样,关于明朝延续或者满清没能入关等的各种提问,以佐证明强于清的观点。

对于这类问题,我只想说:幼稚

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历史学科,在他们的眼中,历史就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和故事相互窜连起来的传记小说,人们某个时期的历史问题,社会困境,是某个皇帝,某个政府所造成,天真的认为只要换个领导者,或者作出另一种选择,就能避免问题的产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是唯物的,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明朝的灭亡是地主阶级(明政府和大地主)和农民阶级(李自成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最终爆发,其弊政在于明朝内部而不是东北的满清,只要这个阶级矛盾没有缓解,无论明朝政府和崇祯皇帝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灭亡的命运。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农民阶级作为革命力量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农民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残暴无道的统治者,获得土地和稳定的生活,并不是颠覆旧有的社会制度。例如李自成在起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农民起义运动的成果被少部分领导者撺取,进而演化成新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进入一个同以往一样的历史循环。

中国近代的落后并不仅仅是表面上满清征服的无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对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的全面失败,所以在明末的乱世中,无论是明政府、李自成、张献忠、满清哪一方获得最终胜利,都不会改变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都将不可避免的使中国在近代走向落没,只是在具体的“挨打姿势”上有所区别,仅此而已。


地史馆


崇祯皇帝迁都南京,其实身边的大臣早就提过。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打到离京师不远。 照理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迁都南京是可行的,而且当时南京城郭守备完好。还有李自成虽然占领了陕西、山西等地、但是全国大部分领土,李自成还没有占领。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后来会怎么发展? 我认为吧,如果迁都南京大明不会亡,至少可以残存70年。



国防上,京师虽然被攻下,但是有长江天堑。

要知道,清军虽然骁勇,但是容易堕落。李自成虽然势大但是目标短浅。所以李自成不是威胁,清军才是威胁。

清军入关之后,其旗人子弟在繁华京师,也会快速的堕落。清军如果掌握黄河以北。其人口也不过30万人。军队再怎么计算能有多少? 如果崇祯皇帝不好面子,迁都南京。则国祚既定,天下百姓,士大夫会更加团结一致。天下可定,内贼可除,外患可平。

大明之亡,是因为国君灭亡,群龙无主,闯贼进入关中,致使大明立嗣不明。也就是率领抗击寇乱和满清的合法继承人,无法确定。

这也导致了百姓不知道该去效忠于谁?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沿袭明朝法制,政治清明,打击贪官污吏,使民心转回。加强防卫。为何不能长久?



在民心上,明朝尚可以转回。

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改革田制,废除藩王。取信于民。要知道农民造反是因为天灾,税收严重,所以才反。如果做到这些,则明朝还可以继续存在。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情节:那就是需要明君,崇拜明君,他们需要太平盛世。另外一个:[名正言顺]、如果崇祯皇帝还在,那么天下只剩下闯王和崇祯在争皇位,满清作为异族,它根本没有统治的基础和民意,合法性也没有。

江南士族和百姓缺少的是明主

历史上的南明的弘光政权统治都很腐败,所以才失去了民心。如果崇祯皇帝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皇帝,以宽仁待民,以整军备敌。可能历史走向会翻转。

后来的几个抵抗势力,基本满以成气候,为什么?

因为这些政权都是藩王,没有政治理想,对国家的政治蓝图不够清晰,只想割据一方,一人称王就可以了。这样的政权容易瓦解,因为不团结。

反而崇祯皇帝,有很大的作为。大明没钱,是因为税收不上来,是士大夫阶层控制了经济。那么崇祯皇帝,再来一次“约法三章”,民心向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缓和。怎么就不能继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