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後為何魏國實力下滑那麼快?

K哩


春秋霸主晉國的最後一任正卿,是魏文侯魏斯。當初晉國六卿爭權,中行氏、範氏先後被滅,智氏趁機坐大。後來,趙氏、韓氏、魏氏三家聯合,又滅了智氏滿門,智氏土地也被三家瓜分。

趙氏奪到的土地最多,韓氏也乾的不賴,只有魏氏只得到了晉國西南角安邑一帶的土地,勢力相對弱小。但是魏氏並非毫無所得,因為在趙襄子之後,魏氏的魏斯做了正卿。


魏斯做了正卿後,發現晉國的土地已經被三家瓜分完了,魏氏如果想要新拓展土地就得要對韓氏、趙氏下手。可是,韓氏因為“趙氏孤兒”的故事,一直為趙氏所看重。這樣一來,魏氏在晉國內部獲得土地就難上加難了。

當時已經是春秋末期,天下正是大變未變之時。魏斯招來了大批賢才,還把當時還活著的名儒大家子夏都給請到了魏國,還恭敬地執行師禮。子夏在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其重大,不僅對秦國、楚國、趙國這些外族文化佔上風的國家的懷化作用十分顯著,而且使魏國儼然成為中原各國中的文化宗主國。

在這樣的國策下,眾多士人紛紛入魏,魏國就此形成了“西河學派”。在這個學派的影響下,魏國一時間人才濟濟,變化更制,國力率先強大起來。

由於魏斯的便國不法古,大力提拔這些這些出身小貴族、平民的士人,甚至連之前的戎人也在啟用之列,使得魏國吏治清明。官僚集團開始取代世族政治,開始在魏國的政壇上大放異彩。

(三晉聯軍征戰四方)

魏文侯以後,魏國的大臣結構由於魏文侯對鬼谷學派和西河學派的融合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儒家段幹木及得到其真傳弟子的教授下,魏國的公室貴族出現了大批的人才,如公叔痤、公子昂,成為魏國高級官員的一個主要群體。

魏國大臣的另一個集團則是受鬼谷文化影響出身平民的人,其中以公孫衍和龐涓為代表的西河出身的很多。

魏國正是憑藉著這些士人的努力,才在戰國前期,一改往日溫和的形象,屢屢向外擴展到土地。韓、趙兩國勢力強大,魏國惹不起,而中原一帶小國林立,彼此休慼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魏國就把擴張的矛頭指向了西陲的秦國。雖然秦人奮起抗爭,但是秦國的河西之地還是被魏國給奪去了。

一方面是由於強大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魏文侯把魏國變成了中原各國的文化中心。可是,魏國原本受衛國的鬼谷文化影響很大,如今又以儒家文化正統自居,兩個學派互相影響,也互相競爭,最終在政壇上掀起了黨爭,甚至魏斯在位時就已經發生了。

魏國通過西河學派的建設,以及對河西之地的經營,使得魏國的國勢陡然增強,在三晉內部開會時,魏國居於主位也終於是實至名歸。在奪取西河後,魏國甚至有餘力越過趙國攻滅了中山國。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享年80歲。他做了50年的侯,諡號文侯,此時魏國已經達到了鼎盛。

魏國太子擊即位,是為魏武侯。在魏武侯在位的26年間,為把魏國的勢力擴展到中原一帶,魏國攜三晉聯盟,接連與秦國、鄭國、楚國、齊國、趙國發動戰爭,併成功地將楚國的勢力驅逐出了黃河流域。楚悼王第一次謀劃爭霸中原,迎頭遇到了三晉聯軍,被打的丟盔棄甲,失地四百里。魏國在楚國故地以大梁為中心建立了魏國的中原勢力,威脅著齊國、楚國、趙國。此時,魏國的土地從山東一直延伸到陝西,綿延達2000餘里,成為戰國第一強國。

(魏國鼎盛期疆域)

可是,魏國雖然土地變得更廣闊,可是在外交上卻乏善可陳。因為三晉聯軍總是打中原,得到的土地都被魏國、韓國給瓜分了,趙國得到的很少,趙國心裡不平衡。連韓國都可以把鄭國當做擴張對象,難道趙國只能與遊牧民族為伍?

所以趙國就把黃河邊上的衛國當做了擴張方向。趙國的這個意圖,與魏國獨霸中原的戰略產生了矛盾,衛國立刻抱住了魏國的大腿,請求魏國出兵救援。因此,魏武侯就派遣大軍擊敗了趙國。趙國不甘心失敗,向楚國、秦國求救。楚國捲土重來,襲擊魏國後背,秦國也在關中平原發動反擊。一時間,魏國處於被四面圍攻的不利局面。好在魏國家底厚實,在這種局面下,仍然能勉強過關。但是打了幾年下來,盤點一下,魏國除了損失大量的軍費外,中山國也給丟了,可謂是毫無所得,同時三晉聯盟也被破壞了。

後來,雖然魏武侯又上趕著跟趙國講和,趙國也同意了,繼續維持著三晉聯盟,但是已經是貌合神離了。

這種局面的最終後果,就是到魏武侯去世時,魏國發生公子爭立事件時,韓國、趙國趁勢出兵,干涉魏國內政,還把齊國拉來助陣。魏國的新國君魏惠王被包圍在濁澤,眼看不支,在軍陣外的三國聯軍在商量著怎麼瓜分魏國土地。齊國本來是弱國,不敢趟渾水太深,就打道回府。韓國想分裂魏國,使得魏國不至於太強大,而趙國希望滅魏國分其土地。兩家爭執不下,結果韓國也撤兵走了。魏惠王抓住戰機,轉敗為勝,擊敗了趙國。

魏惠王做了國君後,也是勵精圖治,實行政治改革,推行“盡地力之教”,獎勵墾殖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魏惠王還因地制宜,主張“善平糴,即豐年向農民多徵糧食以儲谷,作為荒年調劑之年)到魏國的,《孟子·梁惠王》記載了當時會見談話的情況。

(剛愎自用的魏惠王)

濁澤之戰後,魏國一直想辦法再次收拾三晉聯盟,不過韓國、趙國都不太認可魏國的老大地位了。因此魏惠王在即位8年後,即公元前362年發動了澮北之戰,擊敗了韓國、趙國,重新樹立起在三晉的領頭羊位置。

不過秦獻公此時接連發起河西戰役,曾在公元前364年的石門之戰中斬殺魏國士卒6萬人。魏國為了復仇,這次在澮北之戰後再次發起對秦國的攻勢。結果,魏國大敗,連主將公孫痤都被俘虜。當然秦國也是慘勝,秦獻公受傷,很快病死。秦國新君嬴渠梁即位,是為秦孝公。同年,公孫痤病死,魏惠王不受公孫鞅,衛鞅入秦。秦國開始實行變法。

2年後,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這可能就是沿洛水築的長城,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這條長城的修築,顯示出魏國對秦國已採取守勢,以防禦為主了。

又過了2年,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的國君都到魏國去朝見魏惠王,繼文侯、武侯之後,魏惠王又成為諸侯的領袖了。不過趙國不爽魏國很久了,就是不服從魏國的調令。魏惠王失了面子,因此記恨在心。在公元前354年,藉口衛國之事,出兵8萬,攻打邯鄲。趙國士兵雖然單兵戰鬥力不輸於魏武卒,但是大規模會戰,龐涓是世之名將,趙國不敵,求救齊國。於是就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戰”,魏國損失八萬精銳,龐涓僅以身免,還有說法稱龐涓被活捉後來又被放歸。

這次戰爭雖然傷及了魏國的元氣,但是魏國家底厚,還能承受得起,甚至魏惠王都沒有追究龐涓的責任,還讓龐涓繼續帶兵。可能魏惠王也明白龐涓之所以輕兵冒進,是因為國王的命令太急迫了。當然,孫臏的示弱之計才是根本所在。

魏國的報復重錘很快就讓齊國叫苦不迭,求和於魏,繼續做魏國的小弟。公元前344年,魏惠王聽從衛鞅的遊說,去侯稱王。同時,魏惠王還召集了逢澤之會,邀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會盟,爾後同朝見周天子。逢澤之會這次又遭到了韓國等大國的抵制,於是韓魏翻臉。公元前342年,魏國向韓進攻。韓向齊求救。同年,齊、魏軍 大戰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南),魏軍大敗,主帥龐涓身亡,太子申被俘。

(龐涓與孫臏)

魏武卒十萬沒於此戰,其他國家眼看魏國老虎被拔了牙,不待他長出新牙,不約而同地對魏國發動了車輪戰,一時間,魏國國境內刀兵四起,遍地狼煙。魏國受齊、秦、趙三國三面進攻。公元前340年,魏、秦再次交戰,魏軍又大敗,主帥公子卬中計被俘。不久,魏國徹底放棄了安邑,徙都大梁。

魏惠王由於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於前334年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率韓國等小國國君赴徐州(今山東滕州東南)朝見齊威王,同時齊威王亦承認魏惠王的王號。魏、齊接近,使齊停止了進攻,但秦國以魏為“腹心疾”,還是不斷攻魏。

公元前330年,秦軍敗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公元前329年,秦軍又攻佔魏國的汾陰、皮氏、焦、曲沃等地。為了聯合他國抗秦,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

從公元前342年魏國痛失國之精銳開始,一直到公元前328年,14年間,魏國被周變國家圍毆,無歲不戰。魏國的主要軍事力量依賴魏武卒,可是魏武卒的訓練和養成都需要時間。魏國長時間被其他國家攻打,損兵折將,割地賠款,已經沒有了多餘的土地和財富再次培養、訓練出一支魏武卒大軍了。尤其是秦國接連發動的攻勢,使得魏國周邊國家不在畏懼魏國的報復,紛紛痛打落水狗。

魏國的霸業由此一去不返。

魏國為什麼在馬陵之戰後的實力下降那麼快呢?

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魏國失去了人才高地的優勢。由於魏國公族在西河學派中的不斷成長,他們開始排擠平民官僚集團,黨爭使得吳起奔楚,商鞅入秦,魏國逐漸又走回了世族政治的老路。與此同時,其他國家都發現了魏文侯的改革路子,紛紛效法,其他國家爭相邀請魏國才俊前往謀職高就。以前都說是楚材晉用,現在輪到魏國的才俊,周邊各國都在用了。

後來,魏國的西河學派衰敗了,齊國的稷下學宮成為了戰國中期的最有影響力的官辦高等學府,齊國因此奪取了魏國的文化宗主國的地位,各國才俊紛紛前往齊國,齊國也因此成為了戰國中期的強大國家。

(魏國失去了文化宗主國的地位)

2,魏國外交失策。地處四戰之地,卻一味恃強凌弱,惹翻了眾多鄰居。魏國的地緣環境猶如一戰、二戰中的德國,雖然實力強大,卻天然地緣劣勢。魏國前期為了三晉聯盟,擴張方向一直搖擺不定,為此魏國土地竟有很多飛地。魏國的浪戰,耗費了國力,也使得魏國成為周邊國家都欲除之而後快的威脅。魏文侯時期,魏國堅持三晉一體的聯盟,為此甚至主動把一些利益讓給趙國。魏武侯時,卻接連教育趙國做人,逼迫趙國接連秦國、齊國、楚國形成四家同盟,夾攻魏國。魏國雖然勉強應戰,卻是四處流血,遍體鱗傷。

3,魏國發展方向錯誤。魏惠王時遷都大梁,將中原地區作為魏國的核心統治區,這使得楚國、齊國、趙國都對魏國的用心感到很大擔憂。魏國為此不斷與三國開戰,陷入了中原的是非圈子裡,空耗國力,因而對秦國防範不足,導致秦國不斷攻陷魏國河西土地。魏國在秦國的攻擊下損兵折將,國土日蹙,國事日非。如果魏國能夠並敵一向,不管是秦、趙,先滅其中一國,以此為根據,魏國也斷然不會如此被動。

4,魏國兵制是職業特種兵,對國家財力要求甚巨,魏國也沒有建立預備役制度,導致魏國在經受一兩次慘敗後,已經無力再快速組織起一支機動兵團。魏國國門四開,無力守護,不得不放棄霸道的做法,轉而採用合縱、連橫之法。魏國在起初,國力強大,佔據中原,四出征戰天下,猶如項羽選擇立都彭城一樣的考量。在喪失了絕對優勢的國力後,魏國已經無法再以四戰之地的區位劣勢地緣維持強勢地位了。

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大魏從一個頗有一統天下潛質的霸權國家淪落為一個二流強國,只能成為戰國新秀縱橫捭闔的旁觀者。在伊闕之戰後,魏國耗盡國力,攢下的魏武卒最後僅存的12萬精銳,被白起屠滅,魏國徹底失去了再次崛起的可能,甚至不得不朝拜秦國以求萬全。想文侯一生功業,竟如此淒涼下場,難道不值得人們引以為鑑嗎?雖然有信陵君的奮力一搏,魏國終於失去了睥睨天下的霸氣。當公元前225年秦國的鐵騎圍攻大梁,在愛狗如命的魏王假的嗟嘆聲中,魏國霸業終於落下了帷幕。


而知而行的歷史


強國皆有自強之道,弱國多由自取滅亡,戰國之魏,與趙韓分晉而開啟戰國而別春秋,身處四戰之地而圖謀自存,一個名為魏斯的國君稱為魏文侯,變法圖強,始有強大之魏,伐秦而取河西之地,敗楚而底定中原,攻滅中山奄有其地,一時氣象,當其時,破滅中山以之封給兒子,大宴群臣,任座反對,將他攆出去,再問翟璜,何者之君,翟璜說仁者之君有直者之臣,任座是也。下是下階親迎任座,氣度恢弘如此,治國如何不泱泱?獨任魏悝變法,以西門豹治鄴,以吳起為將,練重甲步兵名稱魏武卒,用對一人國而強,何況數人?27年後,惠王名罃者即位一改治國大略,四處出擊而以鄰國為敵,用錯一人龐涓而國家消亡,這個不思進取的小人治軍,唯知以蠻力攻堅克難,連投奔他的同學孫臏都被他剔除了膝蓋骨,因為妒忌,手段之殘忍,臭名千古,逃到齊國的孫臏,以齊技擊之軍,使用鐵兵器的輕步兵,妙用戰法,增兵減灶,誘其馬陵,將其十萬大軍一舉蕩平,這個小人畏罪自殺,以其可恥的失敗,宣佈了魏國的滅亡。用錯一人而國敗,魏惠王正是這樣的例子。

選將料敵。戰國七雄圖強,無不以名將治軍,開啟作戰思想變革,大思想家荀子有評,“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思想家可能被魏武卒早期的勝利驚恐非輕,是做此說,當其時,魏武卒有一萬人可橫行天下的說法,流行一時,曾打敗秦楚等多國,然而時間進入惠王漫長的統治時期,變得日趨驕狂,國家富了,其兵仍以重步兵為主,戰法相當呆板,雖能勝人一時,但不足於適應兵強的需要,這樣一支以重步兵為主的國家軍隊,尚望吞併韓趙,一向天下,是不可而得的。所謂有什麼樣的王便有什麼樣的將,兵者國之大事,首在選將料敵,然而大將龐涓也是一個驕狂之人,毫無治軍之才,首敗桂陵,上當受騙,毫不接受教訓,惠王仍然重用不疑,再敗馬陵,終得身死國衰。魂舞大漠以為強兵之法,不唯於裝備,更在戰法創新,作戰思想的落後,是造成魏國衰亡的關鍵原因。龐涓與孫臏,作為同門師兄,二人戰法迥異,即作戰思想先進性的差異,龐涓之敗即敗在重裝步兵身上。

創新戰法。公元前354年趙國伐衛,魏國出動主力大軍圍攻邯鄲,頓兵城下一年而不知轉換戰法,早成為疲憊之師,於是形勢發生了多不利魏國的變化,齊國徉攻燕國,在虛晃一槍後悄然回師,鼓動宋、衛二國背棄魏國而反攻魏之襄陵,這個時候,驕狂的惠王仍不知改變打法,直令在茬丘(山東聊城市東北)監視齊師的龐涓重兵集團向衛國發起攻擊,攻擊衛國之勢尚未形成,齊以偏師徉趨魏都大梁,而以主力伏於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又以弱師圍攻平陵,龐涓不知是計,奔襲大梁擊潰齊師,不知是計,緊咬住齊師不放,一路尾追而來,正陷入齊師包圍,這便是有名的一個成語,圍魏救趙。魏軍本來是重裝步兵,根本不熟練輕步兵打法,加之師疲馬乏,陷於齊師既設地形之中,焉得不敗。魏國不知審勢,更不察戰場形勢,早已失去了戰場主動權,只拼蠻力,被對手調動得團團轉,而懵懂無知,可見,輕步兵對而重步兵,在戰法上是極具創新優勢的。魏軍在桂陵的戰敗,即能充分證明齊技擊、輕步兵戰法的靈活性。戰敗喪師以後,若問魏國總結了哪些教訓,戰法上有哪些檢討,可以說根本沒有,這就為未來的大敗埋下了重要伏筆。

兵敗馬陵。桂陵戰敗13年後,即前340年,魏國36萬重步兵毫無任何改變,恃武逼攻韓國,韓國不敵,打一仗敗一仗,這時齊師再來救援,魏國派出的同樣是大將龐涓,以十萬之師向齊師殺來,所奇怪的是,救援韓國的齊師一觸即潰,步步後退,龐涓的看法,在魏國強大的重裝步兵面前,天下無敵,根本就不把齊師放在眼裡,也許十多年前的事早已忘記,也可能那次吃虧不大,看不出孫臏的設計,在齊師潰退的陣地上,他令人詳細察驗了齊師埋鍋造飯的灶坑,第一天共有10萬多個,第二天即減為5萬,第三天更少,不足3萬,於是判斷齊師為真的潰退,便捨棄重裝步兵放膽追擊,天晚追至馬陵(今山東莘縣南),遭遇伏擊,魏軍大敗。可能此時的龐涓有了一絲戰法的清醒,也有了盲目輕視敵人的後悔,史載兵敗自殺,此役齊軍共殲滅魏國精銳十萬多人,從此一蹶不振。從根本上來說,如日中天的魏國,國運的終結,正歸自治軍的失敗。以後秦人牢記了魏國的教訓,終得一統天下。不知大家看兵馬俑的時候是否能發現,秦之虎狼之師,都是些輕裝步兵,甲冑之士不多,是歷史的巧合,還是秦人故意為之,魂舞大漠傾向於後者,沒有戰法的革新與創新,秦國贏不了天下。


魂舞大漠


大家好。

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魏國的兵制。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任用李悝為相,改革軍制,選拔“武卒”。應選“武卒”的人,上身、兩腿、腳脛都穿上甲,頭上戴盔,腰間佩劍,帶上十二石弩,箭袋裡裝五十枝箭,掮著戈,隨身帶三天干糧,半天能走一百里(一里一百八十丈,周尺約合二十三釐米,百里摺合四一點四公里,相當於一個馬拉松),才算合格。入選“武卒”的人全家徭役都可以免除,國家還分配好田好房。

以“武卒”標準之高,入選的當然是精兵,但一個人體力的高峰維持不了多少年,又不好太快就淘汰,人數多了,國家的稅收就減少,結果是兵力、財力都出問題,所以荀子稱之為“危國之兵”。魏國早期,國力強盛,以“武卒”開疆拓土,又以新徵服的土地授予“武卒”,故此問題並不突出。但到了惠王后期,魏國連吃敗仗,疆土日蹙,這樣便無法保證授予“武卒”的土地配額,待遇下降自然士氣低落。魏惠王之後,“武卒”也不見於史籍,與魏國曾經的輝煌歲月一起,為歷史所遺忘。



另一方面跟魏國的地理條件有關。魏國初期強盛時,大梁地處中原,“為天下之中”,“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一旦魏國的霸業走向衰落,這種地緣優勢就迅速轉化為戰略劣勢。在桂陵、馬陵之戰兩次大敗於齊軍後,魏國一蹶不振,更陷入四面受敵的窘境。“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幅湊,無名山大川之阻”,這種形勢,古人稱之為“四戰之地”,就是四面都可能受敵國攻擊。人稱“魏之地勢,固戰場也”,此後就只有捱打的份了。

這兩方面就決定了,魏國要麼一直贏下去,要麼一敗而不可收拾。


雜史譚


戰國時代初期魏國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霸主:公元前414年魏國在與秦國的西河爭奪戰中大獲全勝,從此西河成為魏國兵員和糧草的重要來源地。公元前407年魏國越過趙國領土攻滅中山國——即使在交通信息已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擁有遠離本土的飛地,而魏國居然在那個年代就跨越別國領土打下一塊飛地,由此可見魏國之強。公元前393年魏國同時攻打鄭國與秦國,名將吳起大敗秦軍於注城(今河南臨汝西)。公元前391年魏、韓、趙三國結盟攻楚並攻佔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西南),楚悼王遣使向三國求和遭拒,只好求救於秦、齊。齊、秦從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救楚,於是在公元前390年魏趙韓三晉聯軍與楚秦齊三國聯軍在武城(今陝西華縣東)展開戰國時代第一場足以影響天下格局體系的大戰,結果三晉聯軍戰勝了三國聯軍。公元前389年魏國名將吳起率領聞名天下的魏武卒以五萬人破秦軍五十萬兵力,魏國因此名震天下。然而在公元前341年魏國在與齊國的馬陵之戰中遭遇嚴重慘敗:主將龐涓被殺、太子申被俘。與此同時西部的秦國迫使魏國獻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個縣約七百里地。公元前324年魏國又被楚將昭陽擊敗於襄陵。一時間昔日稱霸天下的魏國似乎成為人人可欺的軟柿子。表面上看魏國喪失天下霸主的地位是馬陵之戰導致的,可實際上魏國的衰敗還有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南有楚國、北有趙國,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緣格局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為此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國君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推行變法改革、打造精兵強將、強化地方治理,憑藉先發優勢壓服別國;與此同時在外交關係上始終堅持和趙、韓組成三晉聯盟,這實際上意味著趙、韓兩國成為了魏國的地緣屏障和戰略縱深,而當魏國對別國採取軍事行動時趙、韓則扮演盟友的角色。在這一時期魏國用兵的重點是秦國,這是因為秦在七雄之中國力相對虛弱,容易戰勝,而且秦地處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國得之,即使魏國原來的土地全部丟失,只要魏國封鎖函谷關則東方諸侯再難前進一步;如果魏國得了秦地,而原來的魏地又沒有丟失,那將具有更大的優勢。轉折出現在魏惠王時代:公元前370年魏武侯死後其子魏罃繼位為魏惠王。魏惠王繼位之時趙、韓兩國曾勾結其弟意圖顛覆魏罃的君位並瓜分魏國,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對趙、韓兩國發動報復性打擊:敗韓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這麼做其實從長遠的戰略規劃而言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這下魏國當真徹底成為四戰之地——四周全是敵國。與此同時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魏國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像魏國這種自身規模體量有限且身處四戰之地的國家必須保持對其他國家的絕對優勢才能維持霸業——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業與其抓住時代機遇率先進行變法密切相關。魏國在李悝變法之後佔據了政治和軍事上的先發優勢,然而隨著時間逐漸推移之後列國相繼進行變法,尤其是秦國的商鞅變法比魏國更為深徹,這就使魏國所取得先發優勢不復存在。事實上魏國不僅喪失了自己的先發優勢,還走起來下坡路:魏國作為戰國前期的文化中心曾培養出吳起、商鞅、孫臏、龐涓、樂羊、樂毅、張儀、公孫衍、范雎等諸多人才,然而這些人才之中吳起離魏赴楚;孫臏離魏赴齊;樂毅離魏赴燕;商鞅、張儀、范雎離魏赴秦;即使是最終選擇效力於魏國的公孫衍也曾一度入秦......由此可見魏國簡直就是戰國時代第一大人才輸出國啊!事實上魏文侯死後魏國的用人政策就已悄然改變:各個實權部門都被功臣階級後代佔滿了,他們的階級已然固化了,外人想要進入魏國的實權部門太難了。而魏文侯之後的歷代魏國君主也不再有魏文侯那種禮賢下士的作風了——關於這點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魏惠王與齊威王在逢澤之畔狩獵。射獵完畢後魏惠王拿出十二顆大珍珠向齊威王炫耀道:“我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這話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寶與你的不大一樣——你的寶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讓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為寇作亂,泗河旁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見;我有能臣盼子守衛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往東在黃河上打漁;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燕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北門祭祀求福,趙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西門祭祀求福,遷移過來要求居住於齊國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鍾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這四位能臣賢相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

正如上文所說的像像魏國這種自身規模體量有限且身處四戰之地的國家必須始終保持對其他國家的絕對優勢才能維持霸業,與此同時也必須在外交上巧妙縱橫捭闔。上文已提到魏惠王在外交上第一個失誤就是背離了此前魏國兩代國君所堅持的三晉聯合、專心滅秦的基本國策,緊接著魏惠王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話說魏國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之後魏國所面臨的戰略壓力空前嚴重,而身為魏國君主的魏罃想出的對策是: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趁機圖謀攻秦,然後以秦國之地為根據地爭奪天下。這時秦國已是秦孝公和商鞅(當時還叫衛鞅)在主政,他們認為:以秦國之力難以與魏國抗衡,於是打算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春秋時代周王室雖然實際上已失去控制諸侯的能力,但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春秋及戰國初期的諸侯基本上都還XX公、XX侯,如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韓昭侯、秦孝公等等,而不敢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地稱王(楚、吳、越三國是例外,但一直被別國視為不屬於華夏文明體系的蠻夷)。事實上”魏惠王“這一稱號是死後的諡號,其實這時的魏罃尚未稱王。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罃遊說,衛鞅指出:魏國的盟國多為小國,不足以王天下。建議魏國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稱王,然後圖謀齊楚,如此可謂名正言順。魏罃聽從了衛鞅的建議:“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後世因此稱魏罃為魏惠王。魏惠王稱王后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得罪了齊、楚兩個大國,與此同時戰國七雄之外的小國也日益意識到魏國的野心,轉而紛紛投奔齊國。

隨著魏國與新興的齊、秦兩大國的競爭日趨激烈,實際上戰爭已無法避免:公元前354年魏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危急之中的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軍師孫臏敏銳意識到:魏軍主力正在攻打邯鄲,因此其國內必然空虛,於是在他的建議下齊軍開始向魏國都城大梁逼近,迫使魏將龐涓緊急回國增援,最終齊軍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成功伏擊了魏軍。桂陵之戰中魏、齊兩軍的兵力都是八萬。即使魏軍失利,但齊軍也不敢繼續深擊魏軍。桂陵之戰對魏國而言:只是小敗,其根基尚不至於動搖。僅僅兩年後魏惠王的反擊正式展開:他調用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捨出面調停,最終實現各國休戰的局面。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又逐漸開始恢復對外進攻,這次魏國將目光鎖定在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弱的韓國身上: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向孫臏請教是否該救援韓國,孫臏的回答是:救韓破魏乃奠定齊國霸業之舉自然義不容辭,然而齊國斷不能在第一時間救援韓國,因為齊國需要保存一個弱小但聽話的韓國以制衡魏國,而不是幫助韓國削弱魏國從而令韓國崛起成為一方小霸。齊威王聽取了孫臏的建議:對外做出救援韓國的姿態以促使韓國竭力抵抗。然而齊國做出姿態後卻遲遲不發兵,韓軍的戰鬥力在魏軍面前真就啥也不是,韓魏開戰後一連五戰,韓國五戰皆敗。齊威王見魏、韓皆已疲敝,於是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率領齊軍直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

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其含義不言而喻:好好教訓一下齊國,省得它日後再同自己搗亂。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10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孫臏針對魏兵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於是龐涓沿途觀察齊軍扎過營的地方:第一天的爐灶數,足夠10萬人吃飯用的;第二天的爐灶數,夠5萬人吃飯用的了;第三天的爐灶數,只夠3萬人吃的了。龐涓放了心,笑著說:“我就知道齊兵都是膽小鬼,到魏國才3天,10萬大軍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齊軍。魏軍一直追到馬陵道(現河北省大名縣東南),天漸漸黑了,馬陵道在兩山之間,路很窄,兩旁都是深澗。這時有士兵報告:“前面山道都用木頭給堵住了。”龐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樹沒被砍倒,大樹上還有一大片樹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還寫著字。龐涓命人拿火把來,借火光一看,他大驚失色,原來上面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落款是“孫臏”。 龐涓想撤兵已來不及了。這時四面殺聲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齊射來,齊軍已把魏軍團團圍住了。龐涓身中數箭,他已無路可走,就在樹下自刎了。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

與桂陵之戰不同的是:馬陵之戰對魏國的打擊是致命的——此戰令魏國精銳武卒損失十萬有餘,一代名將龐涓亦陣亡於此役。對魏國而言:主力覆沒,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將隕落,可遇而不可求,非時間可以彌補。當魏惠王聽聞戰敗消息時竟驚厥於朝堂之上,由此也可看出馬陵之戰對魏國的打擊之大。這時列國皆看出魏國已不可避免地走上衰敗之路,自然個個樂得痛打落水狗:秦國在經過商鞅變法後已然國力大振,此時見魏國遭遇慘敗,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打擊對手的天賜良機,於是秦軍在大良造衛鞅率領下打響了收復西河的戰役。楚國也沒放過這一天賜良機,於是楚將昭陽連續奪取魏國八座城邑。至此魏國身處四戰之地的地緣缺陷在列國圍攻的態勢下充分暴露出來,在這樣的形勢下魏國顧得了東則顧不了西,疲於奔命的魏國無論是國內經濟的恢復或是魏武卒的重建都遲遲無法提上議事日程,魏國已不可避免走上了日薄西山之路。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魏國霸主地位的喪失是長時間受到齊、秦兩國的東西夾擊而衰落的 不僅僅是因為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魏國攻趙的邯鄲之戰、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魏韓擊敗齊宋衛三國的襄陵之戰、齊國擊敗魏國的馬陵之戰,都是讓魏國衰落的大戰。持續的大戰導致了魏國陷入了四戰不得休養、國家空虛的境地。

魏國如何持續進行東西夾擊大戰的

一、邯鄲之難

戰國初期,韓魏趙三國因為都是晉國分出來的,經常一起行動。但隨著秦、齊、楚三國的衰落,就開始內部分化了,積極進行拼搶。

公元前386年,趙國從中牟遷都到邯鄲,開始東方爭霸之夢;魏國支持趙國公子朝攻打邯鄲但失敗;

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國,遷都到鄭國,開始東方稱霸之夢;

公元前361年,魏國從安邑遷都到大梁,也開始了東方爭霸之夢。

公元前272年,趙國攻打衛國,攻下衛國73座城邑。眼看著衛國要被趙國所滅,趙國疆域擴大,奪取稱霸優勢,於是魏國決定出軍援助衛國。

但魏國並非直接出軍攻打趙國,而是先讓趙國自己損耗國力。在公元前355年,魏國給趙國送去了被稱呼為榮椽的建築材料。趙國用榮椽建造了檀臺,因此耗費了財力。同時秦孝公被迫和魏惠王議和。

公元前354年,魏國突然出兵攻打併包圍趙國邯鄲;趙國向齊國、楚國救援;楚國對是否救趙進行爭論:昭奚恤反對救趙,讓趙魏相鬥相殺,楚國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景舍認為要出兵救趙,而且要快,但援而不助,既不讓楚國有不救趙的惡名,又收取魏趙兩虎相鬥的漁人之利。

可以說,如果沒有齊國實打實的救趙,趙國即便不被滅,也可以能成為魏國的附屬國。當然,也可能是魏國剛取得勝利,就被楚國北上襲擊所擊敗,魏國、趙國雙雙成為附屬國;

同時秦國一反去年的和盟,突襲魏國西河郡的元裡,奪取魏國西河郡的少梁,秦國開始了奪回河西之地。

公元前353年,和楚國景舍一樣狡猾的段幹綸勸說齊威王救趙,但是不是去救邯鄲,而是攻打魏國的襄陵。但齊國攻打了魏國襄陵一年多,魏國就是不退軍依然包圍邯鄲不推退軍,於是齊威王只好派遣田忌、孫臏救趙,這才有桂陵之戰。

二、桂陵之戰

孫臏認為奔赴邯鄲的齊軍主力無法擊敗在邯鄲以逸待勞的魏軍的魏武卒,於是建議圍攻大梁,達到反客為主的以逸待勞擊敗魏軍目的。但魏軍攻下邯鄲後,才回軍——即田忌的齊軍並沒有對大梁達到包圍的效果。

桂陵之戰,龐涓和田忌的兵力根據孫臏兵法都是八萬。即便魏軍失利,但齊軍也不敢繼續深擊魏軍——因為龐涓的魏軍是在攻下邯鄲之後回師的,並非是在齊軍包圍大梁時就回軍。魏軍的失利,就在於齊軍以逸待勞的伏擊。但桂陵之戰魏軍之是小敗,而不是馬陵之戰的大破。


三、襄陵之戰

公元前352年,齊、宋、衛三國率軍包圍魏國襄陵;同時秦國商鞅趁魏國聯合韓國,和齊、宋、衛三國在襄陵作戰的機會,率軍攻打魏國西河郡。

襄陵之戰,齊國盟軍打敗,齊威王不得不請楚國出面調停,迫使魏國和齊國談和——因為魏國再強大,是沒有辦法受得住齊、楚、秦三國同時從東、南、西三方面攻打的。

公元前351年,商鞅包圍並降伏魏國固陽;魏國將邯鄲歸還給趙國,和趙國談和。

四、河西之戰

秦魏的河西之戰,從公元前419年,魏武侯時期奪取秦國河西地區的少梁地區開戰,到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任命的吳起奪取了整個河西之地。自此之後秦魏交戰不斷:

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

公元前386年武城之戰;

公元前366年洛陰之戰;

公元前364年石門山之戰;

公元前363年少梁之戰;

公元前354年元裡之戰;

公元前350年,在魏國奪回安邑、少梁等地之後,秦孝公和魏惠王議和,將河西部分土地歸魏國,並從櫟陽遷都到咸陽;


四、馬陵之戰

公元前341年,魏國、趙國攻打韓國,韓國求救齊國。齊國同意了,但遲遲不發兵,讓韓國和魏、趙兩國死拼,等到兩國都打得不分輸贏時,齊國派遣田忌和孫臏率軍出擊,魏國派遣太子申、龐涓迎擊。

齊軍能夠在馬陵之戰擊敗魏軍因為:

1、齊軍以逸待勞,魏軍和韓軍打了很久,沒有休整就過來迎戰;

2、太子申在見了徐子之後就有怯戰的念頭,不利於魏軍士氣;

3、孫臏的伏擊。

公元前340年,商鞅勸秦孝公趁魏國馬陵之戰重敗,率軍從西攻打魏國,騙取並俘虜魏軍主帥公子卯——這是為什麼魏國在商鞅逃跑時拒絕接納的主因;趙國從北部攻打魏國;齊國從東部攻打魏國。三面合擊魏國。

公元前336年,魏惠王發佈求賢令:

“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綜述

魏國的衰落主要是西秦、東齊、南楚、北趙這個四戰之地的夾攻,特別是邯鄲之難、桂陵之戰、河西之戰、襄陵之戰、馬陵之戰中的戰損。魏國損失最大的是馬陵之戰和次年秦趙齊三國的聯合攻擊。

商鞅以故交騙取並俘虜公子卯而非雙方作戰的方式詐騙魏國,是後來魏國拒絕接納商鞅的原因。

在魏惠王發佈求賢令後,聞名而來的鄒衍、淳于髡、孟軻都來了。鄒衍的五德始終論,肯定不能救振興魏國;淳于髡擅長辯論,振興魏國更不行;最後的孟子,竟然一反其師傅子思“先利後仁義”的觀點,直接誤導魏惠王說:用仁義治理就可以了,不需要利:

“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孟子師傅子思則認為:

“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對於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三個兵種高低,戰國晚期的荀子曾如此說:

“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人人都道秦國是虎狼之國,戰鬥力十足,可誰知道魏國也曾軍事力量雄厚,霸佔一方。公元前413年,魏國發動戰爭,硬是將秦軍逼退到洛水以西,東征西伐,相繼滅亡中山國、攻打齊國、討伐楚國。強悍如斯,那麼,魏國是如何衰弱的呢?

這個衰弱的轉折點便是馬陵之戰。在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戰中,齊國孫臏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使得魏軍回援,輔以小股部隊佯攻潰敗的辦法,給對方錯覺,引誘龐涓率領輕裝部隊加速追擊,結果魏軍進入伏擊圈失敗告終。桂陵之戰,雖然是魏軍大敗,但魏軍主力部隊依然存在,而且魏國的實力依然很強大,這也為下一次的馬陵之戰做了鋪墊。

公元前341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派軍攻打魏國都城大梁,此時魏國幾乎已經取得了對韓國作戰的勝利,結果齊國的出現讓魏國不得不再次回援,派主帥太子申、主將龐涓率領精銳追擊齊國軍隊。齊國軍隊回撤,魏國主力持續追擊,孫臏採用了減灶的辦法來迷惑魏軍,讓龐涓認為齊軍因為懼怕而逃亡。於是龐涓武斷的斷定齊軍已成驚弓之鳥,鬥志渙散,一擊即潰,因此便決定率領輕裝部隊追擊,企圖一舉擊潰齊軍。

孫臏利用當地特殊地形,以火光為信號行動。龐涓追至,見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箭齊發,給魏軍以痛擊,魏軍方寸大亂、驚恐失措。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大破魏軍。

就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樣,魏國主要發展軍事,培養軍人的軍事素養,資金傾向於武器打造,這場馬陵之戰集中了魏國的精銳,這樣的全軍覆沒是對魏國軍事力量的摧毀,魏國已經沒有一戰之力。士兵數量可以快速增加,但是訓練經驗和實戰經驗需要長年累月的積澱。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痛打落水狗。原先三晉為好,可因為魏國狂妄自大,撕破盟約,並且在對秦上展現了驚人的力量,為其他國家所忌憚,如今,一隻拔了爪牙的老虎,何懼之有?

況且,在魏國強大的同時,其他國家也在銳意革新,比魏國更徹底、更為全方面,而魏國一時得意而固步自封,忘了魏國自身所處的境地。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戰敗之際,出兵收復河西之地,韓趙楚三國亦趁魏國虛弱,紛紛出兵收復被魏國佔領的部分土地。魏國勢力一落千丈。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直面四方威脅,是戰火直接發生地,處於這種情況,要麼成為附庸,要麼必須學會隱忍,整頓好內部,積累人才讓自己足夠強大,唯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夠碾壓陰暗。大軍覆沒,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將隕落,可遇而不可求,豈是時間可以彌補的?終究是,魏國沒能認清事實,被一時成功衝昏了頭,宛若小丑一樣上竄下跳,但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鄧海春


馬陵之戰之前還有一次那就是桂陵之戰。這兩次對外擴張戰爭魏國都輸。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國家物力財力,更是輸掉了大部分在幾十年來建立起來的“魏武卒”和許多帶隊將軍。

從那以後至魏文侯時期李悝變法後積累的強大國力在馬陵之戰基本揮霍掉。因為那時的魏國積累的國力可以輕鬆滅掉一個國,所以魏國到了魏惠王時期是戰國時期第一個稱王的國家,因為它擁有著強大的國力。

馬陵之戰後魏國就喪失了滅國的軍事力量,它帶來的影響就是天下戰國進入了合縱連橫時代。秦國商鞅變法後開始強大起來,從魏國奪回了河西之地,這就表明了魏國的軍事實力的大幅度下降。雖然魏國在這之後開始衰落。但還保留著強硬的聲勢,誰也不敢輕視魏國。

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這位在位長達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國。因為它不重視人才,造成許多人才的流失。因為在當時得到一個治國人才可比得到十個將軍還要珍貴。而從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孫臏,商鞅,張儀,犀首,孟子,特別是孫臏,商鞅,張儀,這三個人都是和魏國國運緊密相連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負主要責任。


大秦帝國魏惠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戰國時期的魏國曾經是七雄霸主,但是經過幾十年來的戰爭,讓強盛的魏國還是迅速的走向了衰亡,其中馬陵之戰就是其衰弱的節點。

魏國李悝變法

三家分晉,魏國其實並不最為強大的國家,直到魏文侯時期,啟用了李悝為相,實施全國性的變法。

李悝變法可以說是中國封建制度建立的源頭,他第一次把奴隸制度廢除,打破原有的貴族世襲制度,進行官吏選拔,取消很多世襲貴族的國家固定俸祿,以此來充實國庫,奉養賢才。

李悝廢除了春秋時期各國推行的“井田制”,大力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拓展生產土地,並且根據土地的質量合理的給農民制定稅收政策,這一改革不但令農民積極的耕種,更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魏國的土地使用率。

在軍事上,李悝打破了原有春秋時期兵種單一,作戰方式陳舊的軍事管理模式,建立起不同兵種做不同軍事行為的先河,特別是李悝後來的吳起,更是對全國軍士進行挑選,組建起了橫行天下的“魏武卒”。

魏國稱霸

魏文侯時期經過李悝、吳起的變法,魏國迅速的強大起來,加上吳起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戰神,魏國開啟了向外擴張之路,首先通過五年的戰爭,奪取了秦國的河西地區,把秦國直接趕回了隴西老家。

魏國又與趙、齊、楚等國進行多年的戰爭,基本都是勝多負少。戰爭的本質是土地,魏國通過這些戰爭,豪取搶奪了很多別國的土地,而且很多土地根本就不與魏國國境接壤,魏國為了把這些國土進行連接,只有通過不斷的征伐別國,以期把所有土地連在一起。

各國變法

魏國在李悝、吳起變法成功,其他諸侯國都是有樣學樣,不變法就要挨魏國的揍,於是,大家都積極的進行變法,無論是韓國、趙國、齊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其中秦國是最為徹底和成功的,秦孝公啟用了魏國小吏商鞅來開展秦國的變法。

秦國的變法源於魏國,但比魏國更為徹底,首先是法治上,以法家思想為基本,在全國進行之上而下的推行,重要的是在軍事改革上,以軍功為標準,全民可以通過建立軍功改變自己的階層屬性。

魏國的衰落

魏國能夠稱霸多年,那是因為第一個進行“改革開放”的國家,他最大限度的釋放了奴隸制度國家向封建制度國家的能量,極大的發掘了農民的潛力。

但是魏國的改變並不是徹底,特別是在軍事改革上,他創新的提出了“職業軍人”的模式,但是遇到後來這種軍人俸祿就成為了國家的財政壓力,而且這種軍隊“大鍋飯”模式造就了職業軍人們出工不出力,無論戰功多少,均有俸祿,軍隊的惰性越來越強。

魏國的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因素,他的國土四面領敵,地處陝西、山西等平坦之地,加上魏國東征西討,樹敵眾多,特別是那些諸侯強國,基本都在魏國衰落的時候痛打落水狗。

馬陵之戰是魏惠王時期與齊國的一次規模很大的戰爭,此場戰役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也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魏國十萬大軍被齊國孫臏幾乎全殲,魏國的有生力量損失殆盡,馬陵之戰給魏國帶來的打擊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且政治上的全面崩盤。

有龐涓在的魏國還是一個紙老虎,至少外表強硬,諸侯國都很忌憚,表面上也以魏惠王為尊。馬陵之戰後,魏國不但損失了十多萬大軍和上將軍龐涓,更讓諸侯國看到了魏國的虛弱以及魏武卒軍事模式的失敗。

綜上來看,馬陵之戰的魏國能夠迅速衰落,其根源在於魏國變法的不徹底以及魏國在領土的天然劣勢上,當然魏惠王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沉墨I方之城


我拿一個交通事故比較馬陵之戰吧。

前蘇聯“二·七”空難。1981年2月7日,前蘇聯一場空難遇難52人,報銷了太平洋艦隊幾個重要領導人和十幾個軍事將領,評價是“一場空難摧毀了太平洋艦隊”

正是說明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再舉個例子吧,土木堡之變。明軍50萬大軍全軍覆沒,明成祖留下來的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文官集團一家做大。對明朝損失最大的不是50萬大軍,而是可以跟文官集團抗衡的功勳集團。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皇帝只能依賴宦官集團與文官抗衡。

所以馬陵之戰對魏國實力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那10萬魏武卒,10萬魏武卒算個毛線啊。

第一、損失最大的是帶領10萬魏武卒一起損失的高級軍事將領和中堅力量的新秀中層將領,讓魏國失去未來的20年;第二、龐涓基本屬於變法派人物,損失的還有參加此次戰役還有魏國傾向變法的變法派勢力,基本全部報銷。讓魏國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

太子申可以作為新秀軍事將領加變法派代表,他與他的馬仔全部報銷。

變法派全軍覆沒,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完全決定了魏國未來百年的走向。魏國實力下滑的快主要還是魏國內部政治勢力的嚴重失衡


銫媒體


魏國的失敗不在於某一場戰爭,而是失敗在戰略上!魏國以為自己足夠強大,不顧自己身處四戰之地的事實,而四面出擊,北擊戰國,東擊齊國,南擊韓國、楚國,西擊秦國,在名將輩出的時代,還能夠勉強做得到,但是一旦失誤,作為四戰之地的魏國毫無疑問面臨的將是傷筋動骨的巨大挫折!

馬陵之戰後,魏國精銳十萬魏武卒幾乎損失殆盡,魏國的霸業也隨之東流,魏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再四面出擊了,而面臨的就是將來來自周圍國家的報復了,其中報復最強烈的就是秦國了,秦國為了收復河西之地,消滅了公子卬率領的最後一支魏國精銳,從此,魏國再不復強盛,最終失去了霸權。



如果魏惠王能夠採取大將軍龐涓的戰略,先消滅秦國,消滅背部的敵人後,沒有了後顧之憂再轉而征伐其他國家,或許魏國不會失去霸權,然而魏惠王以為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而且秦人好鬥,拿下了也沒有什麼價值,結果放棄了消滅秦國,最終給秦國做大的機會,然而,魏惠王沒有想到,自己最瞧不起的秦國將會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給自己造成最大創傷的敵人。


魏國擋住了秦國東出的道路,或者說秦國東出就是為了攻打魏國,在接近一百年的打擊下,魏國最終還是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