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森行草书作品,能与其隶书相提并论吗?


刘先生一生以隶书见长,但是草书也很潇洒,绝对称得上当代大家。我认为其草书风格最其码有三个特点;

1、没有其隶书那么标准化、程式化、模式化;

2、回归了书法的自然书写状态,显示了更多的书卷气;

3、体现了矛盾对比关系,具有行草书的韵律和情趣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名人辈出。一副好的字,让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刘先生的字就有这样的成就!





巴尔扎克的粉丝


刘炳森是我国当代非常著名的泰斗级书法大师,他最擅长的还是隶书。刘炳森老师的楷书和草书也很有功力,基本功很扎实。但相对于他的隶书,我感觉他的草书要逊色不少。

刘炳森先生其人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在文化界享有盛誉。他还倾心于文物研究和佛教推广,为中国国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炳森先生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生于1937年,于2005年去世,享年68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十分可惜。他的去世也是中国文化界、书法界、佛学界的重大损失。

刘炳森先生的书法

刘炳森先生自小受过正规的书法训练,严格临帖学书,1949年11岁时便名扬乡里。1957年19岁时因其文采、书法超众,被当时研究书法的权威机构“中国书法研究社”破格吸收为最年轻的社员,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荣誉。1962年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在这里他广采博取,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在书法、绘画、文物鉴赏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刘炳森先生的楷书主要写颜体,非常敦厚古朴。他的草书,传世作品不多,能够看见的多是他的隶书作品落款,但能够看得出写得非常流畅,基本功很扎实。

刘炳森先生在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应该还是他的隶书,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文革”期间抄写大字报而练就的,他最快时一分钟可以写90个字,是了不起的速度。他的隶书多取法于《乙瑛碑》,并创造性地将草书笔法应用到隶书中,又不同于传统的章草,大气舒展,美观方正,独成一体,现在人们一般称为“刘体”隶书。

他的隶书也被收录到计算机中,成为电脑字体。

刘炳森先生的文化成就

刘炳森先生生前著述和研究成果丰硕,为世人留下了很宝贵的文化研究成果。他编写有20余种书法专业书籍,出版有《刘炳森楷书千字文》,《刘炳森隶书千字》、《刘炳森隶书板桥道情》、《刘炳森选编勤礼碑字帖》、《刘炳森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刘炳森主编中国隶书名帖精华》等,发行总量近300万册。著有《刘炳森隶书杜诗》、《刘炳森楷书滕王阁序》、《刘炳森隶书历代游记选》。出版有多部书法作品集,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出版有《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隶书字帖、《鲁迅诗歌选》隶书字帖、等,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编有《选字放大北魏刁遵墓志》等。其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展览。

刘炳森还是一位画家,但他的画作却因为他的隶书成就而被埋没,也是一件憾事。


方圆居文化


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虽然他曾经是中书协副主席,隶书成就很高(在当时还高,与今天的隶书高手比,规范整齐有余,变化势态不足),其行草完全没有入门,处于自由体阶段,只是因为受到隶书功力的影响,运笔能力与线务质量尚好!

行书草书与楷、篆、隶一样,不是楷书的快写、连写,而是需要专注一家临摹,久而久之,用某一家或者两三家的笔法、字法行成自己的行书或草书……

而刘炳森先生的行草,只是楷书的快写、连写,看不到哪一家的笔法、字法……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陈天哲


不好意思,我孤陋寡闻,没欣赏过他的书法作品,所以没资格评论其熟优熟劣。但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长处与短处,刘炳森先生也不能例外。我想,对比他的隶书和草行书,也一定会有高下强弱之分吧!但即便如此,只要师古而不泥古,写出自已的风格来,又有何妨?


三峡硬汉


其隶书成就最高,最先得到海外大奖,国内纷纷叫好。其行草也佳,尤其是在为隶书作品落款时,隶书与行草相映成趣,隶书的端庄古朴稚拙,与行草落款的灵动俊俏飞白,静动呼应,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曾几何时,隶书,因与奴隶和奴隶创造历史有关,被热用。后知,盛唐时,书法的尊卑等级就逐步明确,篆书,楷书,行书,为官方贵用。魏碑,隶书,另册。因此,刘大师能续古开今,力度可叹,成就斐然,至今无二。但隶书热随着书法各个书体历史性地归位,盛唐之风得再识,各个书体又百花齐放。


internationalpersion


刘炳森先生是当代的书法大家,做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书协副主席,以隶书闻名,其次是楷书,然后才是行草。

他的隶书取法《华山庙碑》和《乙瑛碑》,后期吸收了其它汉碑的风格特点,又加入了行草笔意,形成了端正匀称的风格。

对于他的书法艺术争议也很大,有人就说他的隶书太平、太俗,像馆阁体一样,虽然挑不出大毛病来,但也没有太多创新。虽然这样,也不影响刘炳森先生当代隶书大家的地位。因为隶书这个书体,笔法相对于楷行草来说相对简单,入门很容易。正因为很简单,想写好,有突破,就更难上加难了。

从整个书法史上来说,隶书出道即巅峰,最高水平在东汉,清代又有所复兴,其它时间段连点水花都没有。



刘炳森先生的书法成就,田蕴章先生在他的书法视频讲座里也讲过,隶书最好,楷行草次之。


时间DE味道


刘炳森的隶书当属隶书一绝,在书法圈内有口皆碑。在社会上亦广受推崇。至于行书及草书也算说得过去,但与其隶书之成就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虎是我学生一望江山


我非常喜欢刘炳森先生的书法 ,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尤其是以隶书见长,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但刘炳森的先生的楷书 ,行, 草书也很棒。


老g3231676013


原来只知道刘炳森写隶书,没见过行书和楷书,现在看他还是个书家,值得点赞。


埂石斋


绝对是约的为一代宗师!隶书著称刘隶,草书也一流,不是今天那些书风能同日而语的,刘炳森如果仍在中书协,不至于丑书泛滥成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