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兴修梯田的过程当中就有墓葬发现。自 2006 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和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发掘墓葬 32 座,祭祀坑 2 座。随葬品的质地有金、银、铜、铁、锡、铅、陶、骨、玻璃、玻璃态材料、玛瑙、肉红石髓、绿松石等种类。功能上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武器、工具、车马器车马饰及人体装饰和服饰等。

其中铜器有容器、车饰件、车器、马具、兵器和工具,其中以车饰件和马具为大宗。多使用镀锡工艺。如今看来,大多数铜器依然光泽如初。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容器

容器有鼎、壶、鬲、甗、茧形壶、敦、釜、匜、盆、卮等。鼎均为带盖附耳鼎,腹部饰凸弦纹,兽蹄足。壶为高圈足,盖上有鸟形饰,腹部有三周凸弦纹及铺首衔环,有的在器身上饰夔龙纹。茧形壶在颈部饰绳索纹,腹饰瓦棱纹,其上再饰以蟠螭纹,矮圈足,底部刻有“鞅”字。鬲的足根有铲足根和方足根两类,饰竖线和弧线组成的蛇纹。敦有错金银、嵌绿松石和饰瓦棱纹者两类。甗以鬲、甑组合和釜、甑组合的两类。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M18 墓室随葬品出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鼎 M1∶118

口径14.5、腹径17.8、通高15厘米

扁球腹,子母口,双附耳,马蹄足。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盖上有三纽。底中部及三足上留有范线。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壶 M1∶111

口径9.9、腹径19.2、底径12.4、通高27.4厘米

侈口,长束颈,圆腹,高圈足,足壁稍外撇。腹部饰凸棱三周,第一周凸棱下饰衔环铺首一对。盖上有三个鸟形捉手。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鬲 M18MS∶4

口径13、最大腹径15.5、高13.4厘米

直口,窄平沿,沿面略外翻,高领,联裆,袋足,扁足根。领部有半环形耳一对。颈中部至腹上部饰三周弦纹,足上饰竖线和弧线弦纹。裆部及一足根有铜片补铸痕迹。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甗 M18MS∶1-1(甑)、M18MS∶1-2(鬲)

甑:口径28.5、底径15.8、高16.5厘米

鬲:口径16、腹径26.1、高22.2厘米

甑侈口,窄平沿,斜弧腹,高圈足。沿下有铺首一对,腹上部饰弦纹两周。底部有条形箅孔。器表残留有明显范线。鬲为直口,窄平沿,高领,弧裆较高,袋足,扁足根。肩颈部半环形耳一对。肩上部饰弦纹一周,足饰三道竖线和弧线弦纹。袋足外侧有纵向的范线,口部有补铸痕。鬲和甑以子母口套接。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甗 [贰] M18MS∶3

甑口径13.4、底径5.5、高10.4厘米,甗通高19.4厘米

甑口微敛,窄平沿,弧腹,腹部有铺首衔环一对,铁环已残。底有十字形、条形箅孔,高圈足套扣于鬲口外侧。鬲平肩,肩部铸一对环耳,弧裆极低。腹上部有一道范线,底部正中有两道范线。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茧形壶 M3∶6

口径9.3、最大腹径28.4、最大底径15.4、高25.6厘米

侈口,束颈,矮圈足。肩部有铺首衔环一对。颈部饰连接贝纹一周,圈足上饰绳索纹一周。器身饰纵向瓦棱纹,瓦棱内间隔饰以蟠螭纹。器底部铸有铭文“鞅”字。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敦 M18MS∶6

口径14.6、腹径16.3、通高21.4厘米

球形,子母口,上下器形和纹样相同,均有三鸟形纽和双鸟形耳。装饰纹样以两条三角卷云纹区隔为单个条带,上部饰卷云纹,中部为连续长方形卷云纹,下部为上下交错的三角纹,内填对称云纹。三角形纹饰一组以青铜为地,镶嵌黄铜丝为纹;另一组三角形以黄铜丝盘嵌为地,以青铜为纹。子口外缘亦饰上下交错的三角纹,一组三角形内填对称复杂的阴刻弧线,另组则以绿松石镶嵌,突出青铜纹样。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盆 M18MS∶8

口径24.6、底径10.7、高12.2厘米

口微敛,斜平沿,斜腹弧,小圈足。腹上部饰三条带状凸棱纹,凸棱纹间饰弦纹两周。圈足内底残留有一道范线。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车饰件

车饰件主要装饰在车轮、车舆、车衡和车毂上。轮、舆上为各类镂空的饰件,种类有方形、三角形、鸟形和动物造型,镂空花纹的母题是各类“S”形纹相互勾连组成的图案,动物造型主要为大角羊,其中方形和大角羊形饰件主要装饰在车舆上,转角处以铜泡固定,其他形状的装饰品装饰在车轮上。衡、毂上的装饰物主要为立体造型的人形俑和牦牛形俑。车舆的后部以折角形、条形和圆头亚腰形车饰装饰。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M10 车轮及装饰出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双鸟形铜车轮饰 M1

底边长17.2、高13厘米

相背的变形鸟纹。短边朝向轮心,长弧边朝向牙面,两两相接组成带状圆环装饰于车轮近车毂端。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弧边三角形铜车轮饰 M57MDC1LB∶1-1、1-2(上-下)

底边长16.7、高16.2厘米

底边外弧,顶尖向轮心。三角形边框内镂空相互勾连的“S”形,组成抽象的变体鸟纹。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矩尺形铜 较饰 M1L∶32

上边横长6.7、高4.4厘米

矩尺形,截面呈八棱形。内边两端及转角处各有半环形穿。表面镀锡。类似共4件。套于车 上部四个转角处。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牦牛 M14∶66

长6.5、高3.9厘米

立于马车车衡近衡末处。站立状,低头,双目圆睁,嘴半张。尾上卷至背部,末端为纺锤形,上饰瓜棱纹。腹下部以刻划竖线表示牦牛的长毛。前、后脚及腹部有铸孔,内残留范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大角羊形铜车舆饰 M1

长5.2、高5厘米

头前伸,杏眼,张嘴,竖耳,四足交错呈行走状,尾上翘。花边形大角弯曲至背中部,背部有突起的鸟喙形饰。背面有固定用的带状桥形纽。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车器

车器有较饰、軎、軎帽、车辖、伞杠箍、盖弓帽、车铃等。较饰呈矩尺形,套装于车 的转角处。车軎有軎与帽分体式和联体式两种,口部起台呈喇叭形,后段管状或圆锥体状,軎身以凸棱为格栏,栏间装饰纹样有蟠螭纹、三角纹、卷云纹、云雷纹和绳索纹等。軎帽多呈筒状、末端收棱成锥体。车辖条形,头端雕铸兽首。伞杠箍呈筒形。盖弓帽为截锥形,有末端封闭和开口两种,表面多饰有三角形人面纹。车铃为中部微鼓的椭圆筒形,铃舌以兽的肢骨制成。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M4 尖帽铜人俑出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车軎帽 M1L∶47、48(左-右)

口径4.6、通长16.7厘米

套装于一辆车轴的两端。身呈筒状,末端收棱两道成锥体。前段入毂,侧有圆形楔孔。表面镀锡,有打磨痕迹。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车軎及车辖 M16MDC4Z∶2

軎:口外径7、通长5厘米

辖:辖孔长1.2、宽0.5厘米

由軎、辖及軎帽组成。軎口起高台呈喇叭形,有条形辖孔,后段管状。軎身中部饰宽带格栏一周,上饰凸弦纹两周,两侧饰云雷纹。长条形辖。末端接筒形軎帽。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车軎 M3∶1

軎:口外径6.7、通长8.1厘米

辖:长6.6、宽1.6厘米,辖孔长2.2、宽1.1厘米

套装于一辆车轴的两端。軎口起高台呈喇叭形,有条形辖孔。后段饰凸宽带格栏一周,两侧各弦纹一周。两端镀锡。兽首辖。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M19 铜车軎出土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伞杠箍 M1L∶34

直径4.4、高7厘米

1套2件。筒形,一端有方形子母扣上下扣合,上下段各饰凸棱一周,中有圆形楔孔一对。饰镀锡等腰三角形。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马具

马具主要是泡、环、管组成的马络饰和十字形节约。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铃 M1L∶55

舞径12.5、通高17厘米,铃舌通长15厘米

中部微鼓的椭圆筒形。桥形纽。舞面中心有一圆孔,下系铃舌,平于。铃身有槽形孔六个,以带关节部的兽肢骨制成,上部一侧凿孔以系绳。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环形铜辔饰 M1∶79、83(左-右)

外径4.3、内径1.6厘米

环形,弧面。镀锡。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铜镜

侧装纽镜形饰在铜镜背面有星形装饰,近缘部有凸棱一周。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镜形饰 M14∶33

直径7.1厘米

圆形,宽缘,缘上端有一桥形纽。正面中间微鼓,背面中间略内凹。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镜形饰 M15∶9

直径6.1厘米

圆形,缘上端有一拱形纽。正面平滑光亮,背部边缘饰一周凸棱纹,中间饰圆圈,圈内饰三道交叉线。

马家塬战国墓出土铜器兵器和工具

兵器和工具主要是戈、镞和刀。戈的援部狭长、中起脊。镞多为管銎三翼式,翼呈燕尾形。刀为弓背、弧刃、尖微翘的形状。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镞 M1L∶82

长3.8、宽1.6厘米

管銎三翼式镞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铜器,很美!

▲铜戈 M1∶56

通长19.5、阑长11、内长7、内宽3厘米

援部狭长,中起脊,两边出刃,长胡,三穿。内长方形,中部有长方形穿。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