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马志明,相声大师马三立之子,被尊称为“少马爷”,2020年已经75岁。

光看外表,少马爷年轻得很,实际上,这位少马爷的辈分在当今相声界,算得上是最高的。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在2018年谢天顺先生、尹笑声先生病逝以后,健在的宝字辈的相声演员应该不到二十人,比如杨少华等,能登台演出就更少。多数人都是身体原因,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马志明。他并没有正式告别舞台,只是不愿意去小剧场演出,也很少再上大舞台,过着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

按照马三立大师的回忆,马家在相声门的年头已近150年,可以说是与相声同生共长的一家。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马家祖辈世居甘肃省永昌县,是回族,第一代以曲艺为生的是马三立大师的祖父,艺名马诚方。

马诚方的父辈最早是在运河粮船上当船夫,1860年,也就是清朝咸丰十年,兵荒马乱,运河上的粮船烧的烧,沉的沉,马家赖以干活谋生的路也就断了。

马诚方没有可继承的家业,漂泊江湖,靠着一部《水浒》,托庇三十六位梁山好汉的福气,说评书居然糊住了口,而且娶妻生子,进了北京城,安了家,落了户。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马家的子孙作艺,就是从祖父马诚方说评书而开始的。马三立大师回忆说:

只知道他善说《水浒》,把宋江、晁盖等梁山好汉都说“活”了,可能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拾样杂耍艺门中享有一定声望,并且广交游,结识了一些艺友。

不过,马三立大师的父亲没有继承说书的衣钵,而拜在春长隆、恩绪的名下,学了相声。

此时的相声也是刚刚创立,当时落魄北京的文人朱少文(绰号“穷不怕”)在模仿人声及鸡鸣犬吠的口技的基础上掺入故事,发展成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三人相声,使之成为一个曲种。

据说,最初他是打个小花脸,数板说笑话或小段故事,发展成为单口,他传留下来的段子,有《饽饽名》、《百鸟名》、《百兽名》等等。后来,他又根据评书、戏曲的故事情节,编成段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创出相声这一行,并且带了徒弟,传了代。

而说相声的也有祖师爷,如同唱戏的供唐明皇的塑像那样,也供一尊泥塑木雕的偶像。他的相貌跟唐明皇有明显的区别:唐明皇没有胡须,他却有五绺胡须,据说他就是东方朔其人。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马三立大师自称见过这尊塑像,也给他作过揖,叩过头。不过,据马三立大师回忆,说相声的似乎也有把他和唐明皇供在一起的情况。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朱绍文雕塑

另外,虽然春长隆、恩绪算是相声门,但他们并非朱少文的徒弟。在北方的相声界里,都知道有位老前辈名叫恩培,殊不知恩培也就是恩绪。恩绪更名恩培,是因为清德宗载湉登基当了皇帝以后,帝号光绪为避圣讳,恩绪就改名恩培。恩培说相声以后,艺名“大恩子”。

春长隆、恩培二位都有过燕乐升平的日子,不仅见多识广,而且精通吹拉弹唱,善于插科打诨,肚子里还有点舞文弄墨的才气。而两人都是家道中落以后,才鬻艺京津,靠说相声、评书糊口。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恩培对穷不怕朱少文很崇拜,可能由于他自身是旗人的关系,并没有拜入朱门,而师承了阿彦涛。阿彦涛在同、光年间,也是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相声艺人。

由于是旗人而又半路出家,所以他们说的相声,多少有些与众不同。

从所说的内容到表观手法都趋向文雅,创出了许多属于文字游戏的段子,如《打灯谜》、《对对子》、《朱夫子》、《批三国》、《八扇屏》、《窝头论》等。讲求幽默尔雅,取笑而不庸俗,在相声中属于“文哏”类别。

所以一脉相承的马氏相声,与其他艺人的表演方式略有不同,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笑点。

而恩培还是马三立大师的外祖父。

马诚方与阿彦涛、春长隆、恩培都是同时代的艺人,而且又是好朋友,所以当马三立大师父亲九岁的时候,就让他拜了春长隆为老师,学相声,满师之后随恩培作艺。

恩培收的徒弟都以“德”字排名,因此马三立大师的父亲得名马德禄。

在这一辈艺徒中,成名的有名噪京津的“万人迷”李德钖,有技艺造诣较深的玉德隆、焦德海、张德全、周德山、刘德治、李德祥等;他们这八个师兄弟,在清末蜚声京津,有“相声八德”的称谓。这“八德”,无疑的都是恩培的得意传人,其中马德禄就是他的宠徒之一。

据说,马德禄十二岁的时候,随师父卖艺于北京天桥、鼓楼一带的市场上,艺名“小恩子”。他已经满师了,难度大的单口、一般的双口以及三人群活都能拿得起来。他能逗,能捧,“贯口活”、“子母活”、“倒口活”、“柳活”都能使。可是跟着师父撂地、下场子,他只能“挑笼子”。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说相声“挑笼子”的,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跟包”背着角儿的行头靴包,拿着包头用具的提盒子、饮场的壶碗等等,是专门侍候角儿的,后台扮戏,台上饮场,都是“跟包”的活。

“挑笼子”的虽然也提一个提盒,里面放上说相声的道具折扇、手绢,唱太平歌词的竹板,还有拍案的醒木,也有喝水的壶碗等等,但是无须侍候扮装及饮场。

“挑笼子”的既要干演出的一切杂活,如打扫场地、摆凳子、打水、敛钱等,还要为师父“使活”,或捧或逗,或在师父说累了的时侯“垫场”,说个笑话,来个单口,或者唱段太平歌词。

小恩子把这一切都做得很好,同时又以活儿磁实,为人老实厚道,博得了师父的信赖与喜爱,于是就由徒弟而变成了快婿,恩培将亲生闺女萃卿许配了他。

恩培成了马德禄的岳父,也就成了马三立的大师的外祖父。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在旧社会里,说相声、唱大鼓比唱戏更被轻贱,所以马诚方和马德禄夫妻虽然都是颇有点名气的艺人,而且各自怀有一身技艺,可是吃“开口饭”的屈辱,下九流的帽子,压了几辈子,就恨不得脱离这个行当。

所以,马家搬到天津后,马三立大师和哥哥马桂元都是自幼念书,上学堂,而马桂元还是天津东马路甲种商业学校的毕业生。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左一小女孩为马桂英无误,但非马桂元、马三立先生的胞妹,而是堂妹,系马德禄先生的三弟马恩荣先生的女儿,与马四立为亲兄妹。

可是生在相声马家,来来往往的大都是说相声的。马桂元耳濡目染,说、学、逗、唱,信手拈来。“贯口活”的“趟子”不管多长、多拗口,他说起来不费劲,嘴皮子利索,气口好,他又有记性,单口、对口、群活,有机会说上一段,味道真“正”。

万人迷李德钖就看中了马桂元,劝马德禄说:桂元是个说相声的料,瞧他说嘛是嘛,学味象嘛,唱什么有什么味儿,看来“命里注定”吃这碗饭!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从此,马桂元一方面拜李德钖为师,一方面接受父亲的家传,后来虽然技艺精湛,但沾染上不良嗜好,1942年年仅30岁就撒手人寰了。

而马三立大师入行就并非自愿了。他本是在天津万全道小学、汇文中学上学,但因父母先后去世,继母逃亡,家中贫困而不得不辍学,17岁就到南市撂地。

马三立大师一身技艺是父兄所传,尤其是哥哥马桂元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后来马三爷拜在了周德山门下,正式成为寿字辈的相声艺人。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马三立大师在1940年代末终于成名,与侯宝林、张寿臣、常宝堃等并列一流,解放后更是赢得巨大的名声。

而他的儿子马志明幼年学戏,进了天津市戏曲学校,毕业后应工是武花,演武花脸和小花脸的文戏。

后来,马志明在武打翻跟头中,腰部受了伤,1961年改行相声,调到天津曲艺团跟马三爷学。

马三爷就“因材施教”,教他练以说为主的段子,如《地理图》、《报菜名》、《八扇屏》、《夸住宅》以及《开粥厂》、《卖五器》等等,和一些高难度大的“贯口活”。

在1980年代,马志明以《纠纷》《大保镖》《夜来麻将声》《论拳》等经典作品,成为相声圈的名角。

另外,马三爷还有一个侄子,也就是哥哥马桂元儿子马敬伯,也是马三立亲手教出来的相声艺人。

到了1990年代,马志明先生的儿子马六甲作为童星,曾经在舞台展露头角,不过后来并没有从事相声这一行。

马三立儿子说自己辈份最高,马家“四辈儿”作艺是从咸丰年算起

这些就是马氏相声在2000年以前的传承,将近150年的时间,相声经历了多次起落,幸而马家在时代浪潮中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着一段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