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洋口汀州會館

洋口汀州會館原址在本鎮下科(街區名)東端後門山麓,上坑壠口,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人字瓦頂,雕樑畫棟, 翹角飛簷,木柱木壁三進兩殿。四周大型長方磚圍牆支撐屋簷,牆內彩繪吉祥圖案壁畫。大殿前設木質舞臺(昔稱戲臺),兩邊是廂房,正殿中央是神龍,雄偉莊嚴。首任會長是洋口“仁義和”木行佬 、名流鄉紳鄭宗斌,在任二十多年。

在汀州會館右邊30米處,有木質結構的‘汀州義壇’,是客家人寄棺或停放屍骸、做道事場所。1955年修鷹廈鐵路,此義壇、包括福州會館門前部份和汀州會館後部(約整個會館四分之一部份)通通拆除。‘汀州義壇’是汀州會館的附屬建築,其石碑歷經輾轉至今還完好保存,成為寶貴文物。這塊石碑見證了客家人在洋口行善積德的一莊義舉,是客家人為同鄉行善義舉的活檔案。 石碑呈長方形,97cm×53cm,碑面上方右左陰鐫“汀”、“州”兩字,每字6cm見方,碑面正中豎排鐫刻“義壇”兩字,每字約40cm×15cm。碑面右邊題款是:“清道光十八年仲春月吉旦”,左邊是:“春秋社仝祀立”。 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00年。

洋口汀州會館,1955年被充作洋口雨傘生產合作社工場,1958年大火焚燬,成廢墟遺址閒置。

2015年,洋口鎮政府與順昌縣閩北客家聯誼會協商,利用汀州會館原址及周邊土地,興起文明鎮建設。其中大樓建好,鎮黨政重視光大客家精神,把一間房間無償提供給順昌縣閩北客家聯誼會洋口分會做弘揚客家文化之所。

洋口鎮客家人發展歷史悠久。中原漢人多條線路南遷入閩,洋口是其中線路上的一個經轉點。形成客家民系之後,明代就有閩西客家人在洋口鎮從事造紙業。接著,客家人陸續從閩西、贛南遷來定居,從事農林業、手工業、運輸業、商業。至今,本鎮客家人仍有3000多,約佔全鎮總人口的六分一,有的村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方言仍在許多村盛行。

客家人先是散居在洋口的沙墩、將軍、石溪、田坪、大坪、謝坊、道坪等村場,主要是從事手工造紙,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客家人為主的群體產業��紙業,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鼎盛。當時紙廠工人、行業主管,幾乎全是客家人。上世紀三、四、五十年代洋口毛邊紙遠近聞名,暢銷國內外。在東南亞諸國及日本等國家,唯標有“洋口毛邊紙”印章標籤的毛邊紙獨佔市場。1976年4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我縣召開全國毛邊紙生產技術革新現場會,以適應印刷“毛選”四卷的需要。洋口毛邊紙很大特點是:薄、白、光、防蛀、防腐、耐存。

在沙墩紮根創業者,稍有積蓄後逐步移居洋口開店經商,經營各類生產或生活資料商品,當時洋口主要街道商業店鋪,大多為客家人所擁有和經營。

洋口汀州會館,在幫助、協調客家人到洋口鎮立業謀生、溝通鄉情鄉誼、解決生活困難等方面所作的善舉好事功不可沒,對促進洋口經濟發展有過積極貢獻。

洋口汀州會館,對革命和抗日也有貢獻。1933年紅軍到此開展活動時,彭德懷、毛澤民拜訪過汀州會館,汀州會館積極支持紅軍開展工作,併為紅軍籌集經費捐款捐物。福建前省委書記項南(客家人),1938年秋始在洋口、順昌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時間達兩年半之久。期間也得到汀州會館的大力支持。1949年8月,在洋口的汀州船工與閩清、福州船工共組織40餘艘船隻,在工會幹部王德銘(客家人)和工人陳長仔帶領下,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某部運糧支前工作。從埔上河墩裝運稻穀15萬斤,在洋口加工成大米後,從水路運往福州支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