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在本地朋友邀约下,2020元旦蹭村到漳浦著名革命老区霞美镇眉田村;蹭村之余,了解一段当地开漳张氏历史,也品尝了有“海蛎之乡”称号之霞美本港海蛎煎。

此行,主要跟随漳州市老红军张志荣后代张黎萍先生走他的老家;见证张老致赠一块直径约一米大的圆形白玉给文佛庙的现场。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目的地是眉田小学边上的泗洲文佛庙。在庙里,66岁的村民张汶和介绍,该村主要居民是张姓,开基祖为张伯纪,当年与陈政陈元光父子一起开漳,而来到现址。


云霄《西林张氏家谱》也记载,先祖张凌“同陈元光来镇漳州”,其子孙分派各地,有的迁居粤东的饶平、潮州,成为客系。张伯纪,河南祥符人,从唐高宗总章其中有分营将张虎(伯纪)、张龙,医士张光达,队正张来(采)、张本仪等随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张汶和继续解释,庙里主祠的文佛自五台山请来,他指着神像后的五龙图像说,以前五台山就称五龙山。两侧陪祠的还有魏妈(陈元光的祖母)与开基祖张伯纪。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不少该支派张姓于淸代移居至宝岛开墾。)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驱车抵达眉田村时,村景跟闽南其他村落类似,城镇化明显;驶经几条新辟的大道,再拐到镇道、村道后,路旁可见堆积如山的海蛎壳。

据透露,霞美镇养殖海蛎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海蛎壳成为一大污染源,当地政府关切,也在想办法解决这问题。

记得几年前在古雷朋友半岛上老家作客,曾对蛎壳厝的海边农村景象留下深刻印象。望着那些海蛎壳,心中想着:如果能清理好那些蛎壳,不论入药或进行装置艺术,应该有些附加价值,或可发展成另一项产业。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品尝霞田本港美食是必须的。)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海蛎之乡”霞美眉田村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