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唯物辩证法都与《道德经》的“美不自美”相合

爱因斯坦说过:一刻钟这个时间段,相比于一秒钟就很长;但是要相比于一年就很短了。这就是长短的对比。还有同样是一刻钟,你在和最喜欢的人约会会显得较短,但是如果用这一刻钟来等公交车就感觉较长了。同样的一刻钟在相对论里就会有长有短。

相对论、唯物辩证法都与《道德经》的“美不自美”相合

道生一,一生二化为阴阳。阴阳相对,这就是世间万物都是与它的对比物(可以说是一个标准)共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和此相合。就好像美不自美。《道德经》第二章就这样展开:世间确实有美 这个东西存在,但也可以说没有没这个东西存在。美的体现是因为它的对立面恶的存在(这个恶其实也不能是恶,它也可以是比较次的美,对,它就是为了产生美而存在的一个辩证的标准)

相对论、唯物辩证法都与《道德经》的“美不自美”相合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相对论、唯物辩证法都与《道德经》的“美不自美”相合

这个世界,善恶相对,长短相对,难易相对,,,阴阳相对。这是浅显的意思,《道德经》真正要说的在后面两句,阴阳并不是相对,其实是共生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当你行善的时候也可能做了一件坏事,比如我在研究生期间,宿舍的一位舍友略有惰性,于是我出于好意,每天为他去水房打热水,给他到食堂带饭,,我本是一片善念;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位同学愈发懒惰,现在好多事都需要人帮忙,感觉啥都不能干。我突然提世道自己做了一件恶事,着实是此消彼长,这就是善恶共存的意思。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回顾历史,多少人因为功劳过大而断送前程。功劳大本事好事,但居功自傲是难免的,这是人性的弱点。就好像你做了一些成绩,难免心里高兴,就算你想要谦虚,但其实心里难免有这种优越感,这就是功过共生的显现。

相对论、唯物辩证法都与《道德经》的“美不自美”相合

所以说得道很难,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凡心,都有七情六欲。回到本章开头,先不要想着以后有什么样的作为,先保持一分好的心态。所以最好的境界可以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世间万物皆有美丑,善恶,阴阳共生,我们要做的是用美的心态去看待万物,那么万物皆美。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其实,也不用想的这么复杂,生活就是一场美的修行,用美的心态看尽世间一切美景。下一讲:《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