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帶你認識膽囊

膽囊在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釐米,寬約2.2~3.5釐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遊離,體部位於肝臟髒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釐米,直徑約0.3釐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膽囊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膽囊在人體中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不僅有儲存、濃縮、排洩(收縮)功能;還有調節肝內外膽道壓力的重要作用;還有重要的分泌和免疫作用。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第一、膽囊的儲存膽汁功能: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肝臟每日分泌800―1000ml膽汁,大部分經膽囊濃縮後儲存在膽囊內。
第二、膽囊的濃縮膽汁功能: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粘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第三、膽囊的排洩膽汁功能:膽汁排出受體液因素和神經系統的調節,進食3~5min後,膽囊收縮素含量增加,膽囊收縮素有收縮膽囊和舒張膽總管下端及奧底斯括約肌的作用,膽囊收縮後可產生2.94Kpa的內壓,促使膽汁排至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但膽囊炎或奧底斯括約肌功能失調時,膽汁排出出現障礙,膽汁淤滯,固體成分沉澱,成為息肉或結石的成因之一。


第四、膽囊的分泌功能:膽囊粘膜每小時分泌約20ml粘液性物質,主要是粘蛋白,可保護和潤滑膽囊粘膜免受膽汁的溶解,並使膽汁容易通過膽囊管。膽囊管梗阻,膽汁中膽紅素被吸收,膽囊粘膜分泌粘液增加,膽囊內積存的液體呈無色透明,稱“白膽汁”。積存“白膽汁”的膽囊稱膽囊積水。當膽囊存在炎性和梗阻時,膽囊還可以分泌鈣。
第五、膽囊在調節膽道內壓力方面的作用:由於膽囊具有調節膽道內部壓力的重要作用,失去膽囊器官的病人,膽道內壓力失去平衡,壓力增大,奧底斯括約肌失去了膽囊的有規律的壓力調節,發生調節紊亂,形成了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
第六、膽囊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膽囊不僅具有貯存,濃縮和收縮功能;而且還有分泌和免疫功能。膽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體,據科學實驗,此種液體乃由膽囊粘膜固有層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膽囊內IgA的濃度遠遠高於血液,具有保護腸道粘膜不受(次級膽酸等)侵犯的作用。膽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體的功能,膽囊成為腸道Ig的主要供給來源,因而是具有保護性抗體的主要器官,這對於膽道系統的免疫防禦具有重要意義。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常見的膽囊疾病有哪些? 

一、膽囊炎:臨床常見病,也是多發病,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根據臨床表現和臨床經過,膽囊炎可以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類型。臨床上,我們可以見到右上腹劇痛或者絞痛,多見於結石或者寄生蟲嵌頓、梗阻膽囊頸部導致急性的膽囊膽管炎。疼痛往往會突然發作,十分劇烈,呈絞痛樣。膽囊管合併非梗阻性的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持續性的脹痛。隨著膽囊炎症的進展,疼痛也可以加重,疼痛往往是放射性的,最常見的放射部位是右尖部及右肩胛骨下角等處。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二、膽囊息肉:是指原發於膽囊的一類息肉樣病變,通常包括膽固醇性質的息肉,炎性的息肉,還有腺瘤性的息肉。在這3種息肉中,最多見的是膽固醇性質的息肉,就是膽囊壁的膽固醇沉積逐漸增多,累積形成膽固醇性質的息肉。腺瘤性的息肉比較少見,但是腺瘤性的息肉相對危險一些,應該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症狀包括幾類:第一類是,大多數的膽囊息肉是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這一類患者往往是在體檢做B超的時候發現。另外是,有的膽囊息肉引起慢性的膽囊症狀,比如右上腹的不適、反覆的針刺樣的疼痛、進食以後的飽脹感、不消化等等。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三、膽結石:從狹義上來講是膽囊裡的結石,廣義上來講,膽結石又分佈在好幾個部位,主要分佈在膽囊、肝外膽道,也就是膽總管,還有肝裡面也叫肝內膽管結石,老百姓通常印象膽結石就是膽囊結石。膽囊結石的發病率相當高,在普通人群當中大約有10%左右,也就是十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有這種病,相當廣泛的病。這個病對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發作的時候很痛,痛的前仰後突,有的時候膽結石不好好治療,會引起別的病。比如膽結石時間長了會出現膽管結石,出現急性膽管炎誘發胰腺炎,這都是比較嚴重的病,甚至還會出現膽囊癌,不可付出的代價。所以膽結石在生活中,包括醫療中一定要重視,要預防和治療。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膽囊切除後到底有沒有影響?

膽囊的功能主要是貯存和濃縮膽汁。膽汁經肝管排出,一般先在膽囊內貯存。膽囊的收縮排空受激素的調節,進食後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後,小腸內分泌細胞分泌膽囊收縮素,經血流至膽囊,刺激膽囊肌層收縮,排出膽汗。

膽囊--無論“膽量”大小,有膽最好無膽也行,帶你認識你的“膽”


所以,膽囊切除後膽汁無法貯存和濃縮,而是直接排入消化道,無法調控,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影響比較大,因此,膽囊切除的病人,飲食應以低脂清淡為主,不要吃的過多過飽,不要吃夜餐,而且飲食要規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愛護身體、健康相伴、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