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興隆裡位於五通橋區竹根鎮花鹽街中部,地處青龍山和茫溪河之間的斜坡臺地上,有泉水在山腰噴湧而出。這裡依山傍水,茫溪河自東向西匯入湧斯江,再於道士觀匯入岷江中。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何家老宅 圖據網絡


1、在當地鮮有人知道“興隆裡”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興隆裡’是花鹽街中部的一塊區域,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名字,但後來被其它地名取代,‘興隆裡’就漸漸被人遺忘,很多土生土長的五通橋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一位知情人說。


在五通橋籍作家龔靜染先生的《橋灘記》中,有關於“興隆裡”的描述:花鹽街鎖龍巷“興隆裡”建築群,這裡大多是當年鹽商的宅院,保存得非常完整,是一個少見的鹽商聚集地。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2、多元文化交融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花鹽街412號旁一條狹長的巷子,便是著名的鎖龍巷。


穿行在曲折蜿蜒的小巷裡、行走在充滿歲月痕跡的青石板上,看百年黃葛樹破牆而出,望爬山虎緊貼牆壁與大自然交相輝映,別有意趣。走進巷子不遠,視線豁然開朗,紫藤花園、龍家大院、船形屋、何家老宅等建築安靜佇立。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船形屋”,房屋一角用青磚壘成高高的尖角,乍一看就像一艘在陸地上行駛的大船。拾級而上,一座大門緊閉的雙層小洋樓引人注目,綠色的藤蔓植物從屋頂傾瀉而下,如同披上一件綠色外套。這座名為“紫藤花園”的小樓,風格特徵明顯不同於當地的民居。“這裡大戶人家的宅第多以青磚砌築,西洋柱、馬頭牆、坡屋頂等元素形成了獨特的中西合璧式樣。這是由於‘川鹽濟楚’期間大鹽商經常運鹽至湖南、湖北一帶,使不同地域的建築文化得以交流融合。”


再往上走,一株巨大的黃葛樹緣牆生長,遮天蔽日。走進仍有人居住的小院,建築上的混搭元素格外引人矚目。人字水、青瓦屋頂、穿鬥木架構、用青石鋪砌的道路,以及木刻窗花盡顯傳統;建於清代的老宅,內部結構保存完好,蝙蝠雕花花紋極具特色。踏著長滿青苔的石階向坡地高處而去,巷子又變得幽深起來,獨棟的小洋樓、三合院、四合院依稀存在。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在石壘和木板的縫隙中,歲月緩緩溢出。踩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古房、古橋、古樹悠然而立。幽深的庭院、木柱的欄杆,這些殘留的氣息,不禁讓人想起“庭院深深幾許”的詩句。


“‘興隆裡’的房屋主要修建在清末民初,建築風格以川西民居為主,也有西洋風格等多種建築元素。”龔靜染在《橋灘記》中寫道。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綠陰深處的宅院大門/圖源:微五通橋


3、因鹽成街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說到興隆裡,繞不開樂山厚重的鹽文化歷史。

“先有永通,後有五通。”是老一輩鹽工口耳相傳的一句俗語,它也印證了樂山鹽業史的緣起、流變過程。


根據《華陽國志·蜀志》《水經注·江水》等記載和考證,蜀人在岷江治水和蓄滷製鹽的歷史開始於開明故治鱉靈時代,直到秦代李冰平鹽溉發現井滷,我國才開始進入人工鑿井製鹽時代。北宋慶曆年間,隨著“卓筒井”取滷製鹽技術的出現,井研縣馬踏、王村一帶(原永通鹽廠所在地)小口徑鹽井迅速增加,產鹽量大幅提升。其後,隨著燃料、滷源枯竭及運輸不便,曾在永通廠打拼的鹽商們便沿著茫溪河將廠址下移,以五通橋、牛華溪、金山、井研為連線,構建起一個鹽業產銷的金三角——五通廠。延續永通廠生產模式的五通廠依舊興隆,為清代的犍樂鹽場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鹽商們來到五通橋,自然要尋覓新的住所,興隆裡就是在這段時期逐漸修葺起的一個居民群。據《五通橋區志》記載,興隆裡開始建設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清末,主要完成於民國初期。是由當時較有威望的鹽商龍家聯合鹽的生產、銷售、運輸要素的老闆們一起統一規劃,按照“小區”理念分期分批建設起來的民居群。在鹽商們看來,興隆裡的選址在重視風水的同時,也注重了鹽業生產供銷服務的便捷性,既有奔騰不息的茫溪河從其旁東西流過,又隨山就勢有其獨特韻味。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4、期待振興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年近九旬的袁淑群老人依然記得興隆裡當年熱鬧的情景。


“人多得很哦,碼頭上停滿了船,行商的、跑幫的、下力的,都在這一帶,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袁淑群老人回憶道,自家堡坎底下就是當時著名的鹽商龍老闆的老宅“龍家大院”,在當時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只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興隆裡的繁華連同這個名字一道,淹沒在歷史的車輪中。近年來,當地居民相繼遷出,還有個別留守在這裡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由於缺少管理和維護,不少磚木結構的建築損毀嚴重,木製房梁朽壞、倒塌,牆體出現傾斜,屋內甚至長出了幾米高的小樹。一些建築年久失修,索性大門緊閉,以免外人隨意進入發生危險。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通往龍家大院的石階/圖源:微五通橋


早在十多年前,當地就開始編制針對老街的保護、開發計劃。去年底,市政府出臺《樂山市中心城區歷史建築保護規劃》,五通橋三條老街近20處歷史建築得以掛牌保護。竹根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興隆裡所在的花鹽街和臨近的群力街等老街,所涉及的建築產權狀況複雜,既有個人性質的民房,也有共有產權的公房,且規模巨大,引入社會資本統一規劃、打造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建成後如何運營才能盈利或至少平衡收支並非易事。面對這樣的狀況,不少文旅企業只得“觀望”。


“老街的規模和歷史文化內涵,獲得過不少文化界、學術界、旅遊界專家學者極高評價,著名傳統建築專家季富政甚至認為‘完全可與成都寬窄巷子媲美’。”當地社區居委會負責人說,“這麼好的資源,我們也特別期待有朝一日能夠重新振興起來,能重現昔日的熱鬧與繁華。”



有“鹽”有味!五通橋興隆裡,藏著多少古民居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