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将白起比起王翦的战功只高不低,为何两人结局不同?

大侃历史


武安君白起,一生征伐山东六国,屡立战功,无一场败绩,

“赵楚慑服,不敢攻秦,使秦业帝”;武成侯王翦,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颗“将星”,在秦国统一战争中,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可以说王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两人都有灭国之功,还都是手握精兵的重臣,为何王翦能够告老还乡、安度晚年,而白起却含恨自刎呢?

一、长平之战将相失和、赫赫战功难平国君怨气

白起,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少时喜好军事,与秦昭襄王的舅舅穰侯、母亲宣太后关系要好,并得到秦昭王重用。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伊阙之战中,白起率军击败东周、魏、韩的联军,一举成名,此后白起又经过多年征战,不论战绩大小,均无一败。史书有云白起:“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遂被封为武安君。一时间天下震动,或惊恐、或崇拜,白起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直到长平之战的到来。

长平之战的起因乃是上党之争,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上党郡被秦军隔断,韩国国君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但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于是上党之争便成了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线。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攻韩,秦将王龁夺得上党后率兵攻赵,初期赵国惨败,但好在名将廉颇老成持重,坚守不出,成功将秦军压制在长平城外。但打消耗战,秦国耗得起,赵国却被拖垮了,赵国朝堂一片喧哗之声。再加上秦国反间计和小人谗言的游说下,赵孝成王决定铤而走险,任用赵括为主将替换廉颇,决心与秦军决一死战。

只可惜赵孝成王“一举歼灭秦军”的美好想法,都是秦国应侯范雎的阴谋,“临阵换将乃兵之大忌”,赵国换上满腹战略经纶,但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军这边秦昭襄王可是把白起这个大杀器秘密派出,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结果是赵括力求决战,以身殉国,白起诈降赵卒,坑杀四十五万之众,赵国上下人心惶惶而秦境歌舞升平,白起的声望登上顶峰。范雎暗导一出反间好戏,白起深藏不露,避实击虚,本是精彩的将相配合,却因为范雎忌惮白起功劳高于自己,处处给白起“穿小鞋”,将相因此失和,也为白起身死留下伏笔。

当秦军的铁骑再次席卷赵境,一路奔向赵国都城邯郸,秦昭襄王原以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屠杀”,然而他太小看赵国的韧性、赵人的血性了。五大夫王陵攻邯郸,损失惨重,秦王又发重兵增援,但毫无起色。无奈之下,秦昭襄王只能请来大病初愈的白起。但当白起听说国君要自己进攻邯郸,便摇了摇头,分析其利弊,秦昭襄王并没有听进去,只是换了王龁为主将继续攻赵,结果依然是大败。当白起听闻后不禁感叹:“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这句话不仅是秦王不听自己的话而导致大军损失惨重的炫耀,更是含沙射影指出:“当时王上听从范雎之言不让我进攻邯郸,现在后悔了吧!”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称病婉拒。后来秦昭襄王让范雎来请也同样被白起拒绝了。秦王得知后冷笑:“既然你不想去,就赐你一死吧!”一国之君,竟然像个孩子一样蛮横无理,奈何君命难违,白起只得仰天长叹,含恨自刎。

二、虽有灭国之功,不敢居功自傲

王翦与白起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少时好武,是继白起之后的秦国第一大将。但与白起不同,王翦处事圆滑,善于心计,懂得左右逢源。此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说来好笑,王翦知道白起之死的罪魁祸首是应侯范雎,也清楚范雎是秦昭襄王身边的红人,这个人并非是个君子,但“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王翦怎么“巴结”他呢?只是略施小计,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应侯一高兴,自然会在秦昭襄王面前美言自己。王翦的平步青云之路跟范睢关系很大,王翦因此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

不仅如此,在举六十万大军攻楚之时,王翦还三番两次向秦始皇索要良田豪宅、金银财宝,外人不解,认为他过于贪婪,但此举却解了秦始皇心头之患,为何?王翦还未得战果便求田求地,这是给秦王一个台阶下,等到大胜归来,秦王也有“提前赏赐过”为借口,不再赐给他爵位;其二便是王翦自卖一个破绽给秦王,“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王翦这是想要王上安心:自己是个可以被金钱控制的人。也正因如此,王翦有赫赫战功,但始终让秦王认为自己“是可控制的”,才免了因功高震主引来的杀身之祸。

三、国君虽贤、但人心难测

秦昭襄王与秦王政,都是贤明的国君,然而他们也只是人,“所谓人心隔肚皮”,他们一方面在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轻易让他人揣摩出来,另一方面又提防着自己的臣子有无觊觎之心,时间久了,是个人都会磨出心病来。秦昭襄王因为白起不从自己的命令,一怒之下杀之,难道他不明白这样一位良将的死亡是整个大秦的损失吗?可能在他心里,还有一座大山堵在心中,那便是自己的舅舅魏冉,秦昭襄王能稳坐王位,不就是自己舅舅的支持吗?甚至自己即位后好几年都是自己的母亲与舅舅把持国政,而白起又和两人关系很好,谁能保证白起不会变成第二个魏冉呢?

相比之下,秦王政登基后,在王翦等臣子的帮助下,平定了成蟜之乱、铲除吕氏,这干老臣重臣功不可没。这可能也是秦始皇念及旧恩,不杀王翦的一个原因吧。

白起为将已久,个人声望已是如日中天,然而他虽善统兵征战,但可惜不查君王之心,还居功自傲,最后含恨而终;王翦位极人臣,经历与白起相似,当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失败,秦王请他出山时,他没有像白起那样冷嘲热讽,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不忘卖个面子,有白起这个“前车之鉴”,王翦处处小心做人,不贪功、不自傲,懂进退,才能够保全自己,得以善终。


邓海春


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都是秦国名将,军事才能不相上下,论军功也是旗鼓相当。要说他们为什么下场会决然不同,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词说,只能说是白起情商低,王翦情商高!白起自从昭襄王听从了应侯范雎之言,没有让他趁长平胜战之势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后,就一直和昭襄王怄气,到真正需要他出马的时候还称病不出,耍小孩子脾气,昭襄王多次派人去请仍拒不出山,最后落得个被昭襄王赐剑刎颈的下场。反观王翦情商就高多了,为了防止秦王猜忌,行军前数次请田(王翦请田的典故大家都应该知道),最后把秦国的几乎全部军力60万大军都带去攻打楚国,秦王(灭六国后才称始皇帝)也完全放心,这就是王翦的高明之处啊!现在不是有个说法,成功70%靠情商,30%才是智商么!武安君和武成侯都是杰出的军事将领,战国四大名将有其二,他们的军事才华(智商)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差就差在情商啊!





跃马吟鞭


首先说白起。

白起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一生几乎战无不胜,被后人称为战神,也有因为他杀人过多,称之为杀神的。当然,白起有足够的战功撑起“战神”这一称号。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为左更,是秦国军功爵位中的第十三级,带兵攻打韩、魏,斩首二十四万,还俘虏了敌方将领将公孙喜,占领了五座城。

仅仅一年后,白起被升为大良造,是秦国军功爵位中的最高级,掌握秦国的最高统兵大权。以后白起就开始横扫各国。迅速拿下魏国垣城,攻占赵国光狼城。过了七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国的鄢、邓等五城,第二年把楚国国都郢攻克,烧掉了夷陵,秦国把郢设为南郡。白起因此被封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攻占华阳,打跑了将领芒卯,而俘虏了赵国将领,斩首十三万。和赵军将领贾偃做战,将俘虏的士兵二万人赶到河中淹死。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占领了五座城,斩首五万。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万人投降了白起。这四十万人中,除了年纪太小的二百四十人,其余全部被坑杀。此次战役,前后共消灭赵军四十五万人。史载“赵人大震”。

此后应侯范雎担心白起功劳过大,以建议秦军休息为由令白起撤军,白起知道是针对自己,于是称病不出。后来秦国计划攻打魏国的邯郸,白起认为秦军攻战时间太长,人员损失也很大,应该休息一下,但秦王坚持出兵,结果被楚国和魏国联军打败。白起很得意:我早说了不能打,不听我的,吃亏了吧?!秦王听到这冷嘲热讽的话大怒,强制要求白起出来带兵。白起推脱自己病重,无法带兵。应侯范雎也来求他,白起依然不为所动。于是秦王一怒之下,将他贬出咸阳,迁之阴密。后来秦王又听到传言白起不服,于是派人送他剑自裁。白起临死感慨,自己因为何罪就至于死了呢?

其次说王翦

如果说白起的功劳是削弱了其他国家,王翦的功劳就是彻底拿下他们。秦始皇十八年,拿下赵国。十九年,拿下燕国。回来的路上顺便拿下了魏国。楚国出兵攻击秦军,也被打败。之后秦国的主要对手就是楚国了。

此时秦王和秦国将领都志得意满,觉得楚国也可以轻松拿下。于是秦王询问年轻将领李信,给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国?李信非常自信,二十万人足矣!秦王回头问王翦,老将军觉得给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国?王翦说,少于六十万是不行的。于是秦王嘲笑王翦说,将军真是老了啊!这么胆小!于是派李信带兵二十万攻打楚国。王翦就以回家养病为由告老还乡了,秦王也没挽留。开始的战役还很顺利,秦军胜利了几场,但随后被楚军追着打,一败涂地。秦王才发现自己错了,于是找到王翦道歉说,我不听老将军的话,导致今天打败,希望老将军能出马。王翦说,我老了,请您另找高明。秦王说,秦国就是靠你了,你不用多说了。王翦说,一定要用我,我必须要六十万人,不然我不干。秦王说你说什么都可以。

于是秦王送王翦出兵,到了灞上,王翦和秦王提要求,自己要很多豪宅良田。秦王说,老将军将来立了大功,还担心没钱吗?王翦说,给您当将军,有功劳也得不到封侯,还不如趁着您现在看我顺眼,多要一点东西,给子孙留一点家产。秦王听后大笑,答应了。王翦带兵快出关时,又多次派人跑回去和秦王要土地赏赐。有人和他说,老将军你这有点过分了吧,怎么能趁着大王依赖你就贪得无厌的索要好处啊!王翦说,你知道什么!大王疑心很重,不轻易相信别人。我如今几乎把全国的军队都带出来了,我不多要点东西让大王认为我还是会回去秦国的,还是要长久在秦国待下去的,岂不是让大王怀疑我吗?王翦到了楚国,严守不出。楚国多次挑战王翦都不为所动。王翦还故意让士兵放松,每天做游戏玩。楚军于是开始撤退,秦军立刻追击,大破楚军,杀了楚国将军项燕。最后拿下了楚国。

二人结局不同的关键原因

白起忽略了真正决定他的命运的是秦王,而不是他的战功。当他被秦王认可的时候,战功才是功劳,不被认可时,以往的战功都是功高震主的“罪证”。

王翦很明显早就想通了这一点。他从来不显示自己战功卓著,军事才能无敌,而是给秦王谨慎、贪财好利的印象。谨慎就能让秦王放心把军队交给他,贪财好利是缺点,但有缺点才好控制。对君主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没有缺点还能力超强的人更可怕的了。

当然,白起还告诉我们一个教训:管好自己的嘴。本来就被怀疑的人,还大放厥词,就是自己断自己的活路了。

(回答内容主要来自本人之前所写文章,欢迎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