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为何马良随军未指出刘备连营八百里的错误?

觉远18430097


其实呢,所谓的连营八百里或者七百里,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或是文学化的说法。因为,如果真连营七百里,大火恐怕就没法烧了。

换句话说,七百里连营,也就意味着刘备的军队非常分散,在这种背景下,它最大的危险,并不是被火烧,因为这样长的战线,本身就让火攻无法进行。

更何况,刘备一共就五万军队,怎么可能连营几百里?一把大火,把这样分散的军队,都烧得无处跑路,这怎么可能呢?

事实上,夷陵之战更真实地情况是这样的,在公元公元221年7月,刘备就开始东征,与此同时,孙权也让陆逊率军迎战。但是,直到第二年初,刘备的军队还在秭归停留!从某种意义上,刘备表面上看是愤怒得失去理智而发兵伐吴,但在实际的用兵过程中却是非常谨慎。



对于刘备来说,他是希望能够和陆逊在秭归展开决战。但问题是,陆逊却主动放弃了秭归。

虽然,秭归是孙权西部队线的前哨。但这个地方,距江陵太远,距益州太近了,而且全是山地,无论陆路、水路,东吴想派兵到这里,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陆逊选择在这个地方与刘备决战,虽然可以将刘备拒与国门之外,但陆逊却会因此面临非常大的后勤压力,而刘备则不用。所以,陆逊就主动收缩战线,总而言之,你有种就继续再往前推进,否则,等你退回去,这种地方我兵不血刃就可以收回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陆逊的这种战法,就和后来司马懿打诸葛亮的战法类似,让刘备也是有劲无处使。此时的刘备很清楚,再向前推进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从秭归再往前推进,就是夷陵山区,这片地去有多难走,相信去过的朋友都很清楚。

说得具体点,从秭归进入夷陵地区,那是一路下坡,尤其是走水路,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问题是,如果想往回走,那可难了!走水路,那是逆流而上,走陆路,那是断崖壁立、崎岖坎坷的西陵峡谷,难度之大,那是惊人的。

更关键是,陆逊大军就夷陵虎视耽耽,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刘备真的撤军,就是刘备动了撤军的念头,恐怕也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也正因此,刘备东征从221年7月,打到第二年2月,却仍然没有越过秭归一线。



其实,我们都不用看别的,仅看刘备这种进军速度,就可以知道,刘备当时那是谨慎到了极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战争耗到这个时候,胜负其实就已经分出,当时刘备如果识相,就应该退回去。

事实上,如果此时是诸葛亮,肯定就会选择知难而退。而且,回去还可以吹一番,总而言之,我把陆逊打得不敢出门!只敢躲在营寨中当缩头乌龟。但问题是,刘备不是诸葛亮。所以,刘备终于忍不住赌一把,他决定率领大军从秭归向夷陵推进。

这个时候,黄权告诉他。这样太危险了,即使需要这样做,您也应该让我率军前去。因为,这种地方,他是好进,难退啊!您进到那种地方,有个闪失,那问题可大了。但是,刘备还是拒绝了黄权的建议,于是在公元222年2月,刘备开始率领大军进入夷陵地区。

等到刘备进入夷陵地区后,陆逊依然不肯出战,而是继续和刘备耗,他要耗到刘备耗不来打算撤退时,果断给予雷霆一击。于是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刘备不断引诱陆逊出来决战,先是故意派部队到平原地带,接着又派部队猛攻孙桓,希望围点打援,但陆逊却始终不为所动。

这样折腾到最后,等到公元222年6月,刘备终于绝望了。因为,这样耗下去,好像一点结果也不会有的!在这种背景下,刘备军心开始浮动,人人思归,刘备也在撤与不撤之间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陆逊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如果陆逊等刘备真决定撤军时展开攻击,以刘备那种身经百战的人,肯定会做出精密的安排,而基于刘备的考虑,肯定会觉得陆逊会在他撤军开始时发动进攻,所以整个蜀军必然时高度戒备。



在这种背景下,陆逊如果真等刘备开始撤军时再进攻,也许有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却是很难把握的。但是,在刘备将撤未撤之际,显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空档。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一直是刘备在打压陆逊,所以,蜀军难免会感觉,陆逊不敢主动进攻。

与此同时,因为此时刘备的大军军心浮动,人人思归,所以防守也相对比较薄弱,在这种背景下,陆逊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进攻。但结果呢,进攻刘备的吴军,直接让刘备打的狼狈而逃。

表明上看,陆逊的第一轮进攻时因为策划不周,但实际上,这是陆逊刻意追求的效果。因为,面对陆逊第一轮进攻的失败,大家肯定会觉得,陆逊暂时不会发动进攻。问题是,就在此时,陆逊突然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进攻。

这一通进攻,直接把刘备亲率的前锋部队,打得溃败了。因为前锋部队是刘备亲自率领的,现在这枝前锋部队受到敌人雷霆一击,突然溃败。刘备后续军队,自然也就只能跟着溃败;但问题是,前面说过,从夷陵退回去,就是正常的退回,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被打败之后逃回去,那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黄权直接就被留在后方,退也退不回去。于是,黄权只好率军投降了曹丕。至于马良,就更惨,直接跑也没处跑,于是因此被杀。事实上,刘备的失败,主要是由此引来的。至于什么火烧连营七百里,只是文学化的描写或政治宣传的描写。


我是赵帅锅


马良不仅参与刘备伐吴之战,关羽荆州之失可能也与他有关。马良是襄阳人,马良有兄弟五人,他排老四,老五就是失街亭的马谡。因年纪轻轻,眉毛中却颇多白毛,人送外号“白眉”,为人儒雅好学有才华,善于辩论,有内政外交的才能,荆州当地流传童谣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因为五兄弟名字中都有一个常字,如老大马伯常,老二马仲常,老三马叔常,小弟马幼常,马良字季常。


把刘备连营八百里和马良挂钩起来,应该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东攻孙吴,一路势如破竹,孙权求和不成,便拜陆逊为都督,马良其时便劝刘备提防,但刘备又不听。(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陆逊采取诱敌深入和骄兵之守,坚守不出,马良认为吴军必定在等待蜀军的变化而作出行动,因天气暑势,刘备下令依山路扎营避暑拒敌,号称八百里连营,其时,马良感到不安,又看不出问题所在,自告奋勇携地理图本前往益州请教诸葛亮。诸葛亮一见扎营地图大惊,认为敌人一用火攻必全军覆没,但为时已晚。


事实上刘备伐吴的兵力并没有七十八那么多,蜀汉军大概五万,也没有连营八百里,但史书有连营七百里的词语,并非八百里,是曹丕说的,《三国志文帝纪》“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曹丕让人打探军情,得知刘备进攻陆逊撤退坚守不出,刘备在山上扎营,与树木连在一起绵延七百里,曹丕便自我感觉良好,进行点评,说哪有连营七百里打仗的,刘备要输了。然后史书后又有一句话“后七日,破备书到”,以曹丕的军事水平不如其父多矣,这种点评不值一晒,而史官为了拍马屁,又加了一句话,暗示明君明见万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历史上刘备进军,虽大捷却还未摸到荆州腹地“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刘备势大,陆逊拒守待变,把山路全让给刘备,刘备扎营在山上,一着不慎中了对方火攻,老将被新秀打败。既然没有八百里连营,自然不须马良劝告。而驻军期间,马良另有重任,刘备军打通前往武陵的道路,武陵多蛮族,知马良得当地人心并善于做统战工作,便派他前往拉拢他们。马良此去收获颇丰,得到当地五溪蛮的热烈反应,“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蛮王沙摩柯率兵三万参战。


南方鹏


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刘备的惨败似乎毁在过分自信的数百里连营,进而被陆逊各个击破,而在整个夷陵之战中,刘备带领了大量的精锐团队参战,众多谋士将领,为何却无人阻止或劝谏?尤其在战役中,颇被重用的马良,也为何没有说话?

事实上,如果结合真实的历史角度来说,刘备的连营战术没有任何错误,马良绝不可能选择阻止,或者退一步讲,即便马良发现了刘备指挥过程中的疏忽,他也不会阻止刘备,确切的说,在当年的战争中,马良虽然随军参战,但他很有可能与刘备根本没有处在一个战场上,连刘备具体干什么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选择当面阻止!



说刘备的战术没有错误,这取决于夷陵之战的实际情况,公元221年,刘备为收复荆州三郡替关羽报仇,挥军东征讨伐孙权,但经历了两年前荆州的丢失和东三郡的叛变,在荆州兵团和刘封孟达兵团相继全部损毁的情况下,损失惨重的刘备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军事力量对抗日渐强大的孙权,苦心经历了两年准备才率军四万出征,以至于中途甚至邀请荆州南部,还处于半原始状态的五溪蛮夷的部落参战,可见刘备军事力量已经捉襟见肘,在兵力不足,军队又纵深荆州境内近300里(小说中改成700里)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节节联营布防,为了占领收复的领土必须不断留守军队,也是刘备进攻孙权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占领区内不断留守军队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不断留守军队也造成了兵力上的分散,黄权率军前往江北防备曹丕,从夷陵到白帝城,又有近万人分段驻守,原本兵力不足的刘备,在夷陵前线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优势,也造成后来面对陆逊的突然反击,刘备在前线的兵团无法抵挡,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刘备的军事力量一开始就有限,造成了军事纵深和长期消耗战之下,刘备在军事上的劣势不断暴露。

所以面对蜀汉的现实问题,马良不可能选择劝阻,无论是他还是刘备,在这样的局面下也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有一州之地的刘备,根本不可能改变基础实力不足的现状,也正因为一开始就实力不足,为了弥补实力上的缺失,刘备委派的马良另外一个任务:前往荆州南部,策动当地少数民族叛乱响应刘备。



由于刘备在荆州地区经营十余年,虽然在两年前丢失了荆州的一切,但保留的人气和民心不会在短期之内消散,因此在军事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刘备派遣马良策动荆州南部叛乱,以求在孙权统治内部制造混乱,陆逊展开反攻后,马良则是在返回途中与东吴军队遭遇进而遇害,也可以推断,早在蜀汉与东吴在夷陵前线对峙期间,马良并不在夷陵前线而在荆州南部坐镇,由于特殊任务在身,他更不可能在刘备身边干预军事上的部署。

所以说刘备的选择没有错,马良也不会选择干涉,当然,根本没有与刘备在一起的他也干涉不了!


辽宁资深球迷


夷陵之战,刘备之所以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东吴的陆逊往后撤,退到山上防守,把一片几百里的平坦空间让给刘备。刘备要想打吴军,只得在这样的平坦空间上扎营。结果陆逊采用火攻的方式,烧毁蜀军营帐,让蜀军溃不成军。接着陆逊率各部乘胜追击,最终打败刘备。

(刘备剧照)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夷陵之战之所以打败,缺乏的就是谋略。一开始就进入了陆逊的圈套,在平地上扎营。依靠平地想要攻破陆逊居高临下的坚固防线,这怎么办得到呢?

当然了,刘备也用过一些谋略,比如,设下埋伏,想把吴军引出来,进入他的包围圈。比如,派士兵前往吴营前挑战,来回大声辱骂陆逊,想激起陆逊的怒火,从而出来和他决战。但是,这些所谓的谋略,显然都太小儿科了。只要陆逊沉住气,不理睬蜀军,可以说蜀军就对他无可奈何。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刘备的身边没有好的军师,没人给刘备出一个好的主意。如果庞统不死,跟随刘备前往。如果法正不死,被刘备带在身边。如果刘备相信诸葛亮,让他一同前往。这样的话,有人给刘备出谋划策,刘备是不是就不会打败呢?

又有人注意道,刘备前往夷陵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是跟在他身边的,这个人就是马良。为什么马良没有很好地为刘备出谋划策呢?

要知道,马良是相当不错的一个人,他是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谡一共五兄弟,他们的名字(字)里,都有一个“常”字,所以称为“马氏五常”。而这五兄弟中,数马良最突出,当时还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说法。这里的“白眉”,指的就是马良,因为他有白眉毛。

既然马谡读过很多兵法,马良从同样一个家里出生的,他应该也是读过不少兵书的。再一点,刘备瞧不上马谡,却一直把马良带在身边。从刘备当荆州牧开始,到当汉中王,到在成都称帝,马良就是他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最后前往夷陵讨伐东吴,刘备也把马良带在身边的。

(马良剧照)

那么,马良为什么不为刘备想些计策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马良“术业有专攻”。

马良确实很得刘备欣赏和信任,不过,他最大的才干,是行政和外交方面的。

刘备入川的时候,诸葛亮、马良一开始都没有随他前往。后来庞统战死,刘备征召诸葛亮前往。当刘备重新打下雒城后,马良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马良建议诸葛亮要注意当地民众的道德教化,让当地民众能够驯服蜀汉政权。诸葛亮给刘备说了这事,刘备很高兴,把马良调过去,让他担任左将军掾。

从这里可以看出,马良在行政治理上,确实很有想法。

后来,马良又奉命出使东吴。出使东吴前,需要先递交信函。当时诸葛亮对马良说,你自己写一下这个信函吧。于是马良写道:“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於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在这里面,马良不卑不亢地把自己夸了一通。这说明,马良是相当有自信的。而且后来马良去了东吴后,孙权对他非常尊重。

由此可见,马良的外交才干确实是不错的。

马良有行政才干和外交才干,但并不表明他也有军事才干。至少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夷陵大战)

二、马良当时可能并不在刘备身边。

《三国志》记载:“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就是说,刘备率军前往征讨东吴的时候,派马良去武陵,征召“五溪蛮夷”随军一起前往讨伐。也就是说,当时马良去了武陵。最后,“五溪蛮夷”各部落的首领,都接受了蜀汉的印信封号,同意出兵。

要知道,做这件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当时的“五溪蛮夷”并不是只有一个部落,是很多部落。要说服这很多部落,更得花时间。所以说,当刘备在夷陵列阵的时候,马良那时候很可能不在刘备身边。

虽然最终马良是死在夷陵大战中,但他应该是最后关头才赶到。但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三、马良提出好的谋略也没用。

其实,刘备在夷陵大战中下的是一盘死棋。蜀军远道而来,粮草很成问题,又没有好的防御工事。而吴军又据险防守,拒不出战。这种情况下,只要刘备把吴军调动不起来,这场仗就没办法打下去。你要撤退,吴军不跟你走;你要进攻,又过不去。总之,当时的情况下,就算诸葛亮、庞统在,可能也提不出好的策略,何况马良的军事上,本身就不怎么在行,又是后来才去的。

因此,就算有马良,当时确实也是无可奈何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连营七百里也就是连营三万五千米,刘备的夷陵之战上下不到七万人,一个营寨两个人就差不多能连营七百里。而据演义小说里讲于茂林处连营七百余里,那么这片茂林该有多大?实际上夷陵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连营,而是事先水路两线作战方针的持续性间断造成。

白眉马良

“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季汉辅臣赞》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指马伯孟常、马仲常、马叔常(史料并未留名)、马良、马谡。马良自荆州跟随刘备,算的上蜀汉政权谋士集团的佼佼者,裴松之注解《三国志》里提到诸葛亮与马良应该结拜为了兄弟,因此可见马良的学识还是很受诸葛亮的认可。在关羽镇守荆州之时,马良官拜左将军掾,是关羽的高级参谋,也是维持蜀吴关系的重要人物。刘备东征之时,马良任侍中,也就是主帅帐中的军事参谋,奉命游说五奚蛮夷协同作战,并成功说服沙摩柯等蛮夷一万余众参战。可以说马良是一名能够胜任主公所交代之任务的人才,但并非左右逢源,开天辟地之才,从平生为人来看,也相当低调,所以并不显眼。

夷陵之败

夷陵之战前期,蜀军的推进比较顺利,一路破巫县、秭归等重镇,这主要由蜀军东征的税气和陆逊的战略撤退有关,到公元222年正月的时候,蜀军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扎下大营。此时,蜀军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这个二三百公里也就是战争前期的秭归大本营到夷陵前线的距离。刘备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土地上建立了几十个营寨,但这些营寨实际上是补给链接点,并未纳入战略意图当中,兵力也都未分散其中,而是投入夷陵前线。在这一点上刘备没有指挥失当的地方,马良当然也不会指出问题。

在猇亭对峙之时,刘备为了引陆逊出战,令张南率兵围攻夷道的孙桓,一方面孙桓是孙权的侄儿,陆逊理当出兵相救,这样可以实现围城打援的战略计划;另一方面,如果陆逊不救,夷道一旦攻下,对峙之态势基本瓦解,蜀国水军可以一路东进直插陆逊后方。但天不遂人愿,陆逊看出刘备用意,坚决不救夷道,孙桓也不愧为东吴名将,坚守城池使蜀军久攻不下,将战斗从正月一直拖到六月。刘备还派遣吴班率数千人于平地扎营,于山谷中伏兵八千,诱吴军出战,企图伺机聚歼,但是此计亦未能得逞。陆逊避战坚守的策略破坏了刘备依仗优势兵力迅速决战的战略意图。

六月的江南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迫于无奈,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从这里看刘备的决策也并非不合理,毕竟蜀军深入敌境,加上酷暑难耐,如果不作修整,恐不战自溃,作为战时主帅的刘备,不仅要考虑战争走向,还要考虑士兵管理,舍舟入岸的调整也是当时最好的方式。

但水陆并进的作战方针放弃之后,就给了陆逊在反攻的机会,水路无法形成对吴军的制约,这使得陆逊反攻时,朱然能够突破蜀军前锋,插入蜀军的后方,与韩当所部在涿乡形成合围,切断了蜀军的退路。当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总攻时,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等于吴军三线作战,水陆均被控制,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这才造成刘备的溃败,张南、冯习及沙摩柯等相继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的后卫将军傅肜掩护刘备撤退时被杀。黄权所部也因水路被阻,在江北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纵观整场战争,刘备身为主帅,真正失误的地方在于深入敌境后放弃了既定战略,自行削弱水路控制力导致战场被分割以致全线溃败,马良如果聪慧,理当指出以退为进,收缩战线,酷暑之际退至秭归,入秋后再东进。但历史不容后世来平叛,面对当时的困难局面,你又会怎样指挥呢?


棍哥观史


刘备连营七百里是《三国演义》里瞎编出来的,由于《三国演义》作者不懂兵,把刘备打败仗的缘由归类于安营错误。实际上刘备在宜昌城下的排兵布阵并没有问题,刘备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刘备所谓的700里是指从宜昌城到永安白帝城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补给线,刘备的补给线太长了导致国力不支被拖垮了。

刘备夷陵之战实际上是战略上的错误,而不是战术上的错误,当时选择宜昌作为进军荆州的线路就是错的。宜昌距离荆州江陵城非常近只有不到百里,而且全是平原地带,这使得他们的后勤补给十分便利,按着当时的数据显示,孙权派战斗部队五万入荆州前线,其中两万人守江陵,三万人守宜昌(另有两万作为预备队守柴桑),而当时孙权只征调了大约五万名徭役农夫负责转运粮草,后勤作战比例是1比1;刘备一侧的补给线高达700里,而且全是山地,当时刘备派兵宜昌的战斗兵力是7万2,而刘备征调了23万的徭役农夫负责转运粮草,后勤作战比例是1比3。得出统计得,孙权总共消耗粮草的基数是10万人,刘备总共消耗粮草的基数是30万人。也就是说,国力消耗上刘备是孙权的三倍。

所以呢,夷陵之战战败的缘由是刘备在国力本身就不如孙权的情况下在错误的地点发动了错误的战争。


优己


我是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由来

简单介绍马良,这个可不是我们小时候了解到的神笔马良哦。《三国志》记载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家里兄弟五人,有才华,乡里为他们编有谚语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因此也称白眉马良。


马良的能力体现

马良是荆州本地人士,因有文采和才气,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征辟为州从事,后刘备称帝,升为侍中,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刘备很看重他。


马良曾出使东吴,不辱使命,加强了东吴和蜀国的关系,并受到孙权的礼待,外交这方面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马良随刘备东征伐吴时的表现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因马良外交方面能力突出,于是派马良联络五溪蛮,共同出兵伐吴,马良进入武陵一带招纳五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头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马良成功并完美的完成了刘备所交代的人物,随后回到刘备身边。

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

马良为何没能指出刘备连营七百里的战术错误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刘备连营七百里迎敌是对是错?另一方面,马良能否看出连营七百里的弊端?

一、刘备之所以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而大败逃回白帝城,至今为止,很多的观点在于刘备不懂兵法,连营七百里给陆逊火烧的机会。

我这里想表达的是,陆逊看到了刘备舍弃水军,在山地连营扎寨,陆逊命人准备好火把,准备放火,当时刚好在酷热的夏天,天时和地利加上东吴人和,成就了陆逊。刘备进军在夷陵一带,全是山地,如果兵力分开,容易被东吴逐一突破,这场战役很可能被变成长久战,而深入东吴腹地的刘备,长久战显然对东吴有利,而不利于刘备。



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刘备大败的原因在于舍弃了本有优势的水军,原本水陆并进,改成了陆地进军,而东吴避而不战,刘备军在酷热的天下,久不能胜,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军,而不是与东吴相持。


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二、马良为何没能看出连营七百里的弊端

马良更擅长外交,军事方面的能力与谋略史书没有记载,他并不能看出连营七百里的弊端,如果看出,肯定会劝刘备分兵扎营,或成掎角之势扎营,防备东吴偷袭。

马良看出了陆逊的谋略和才能,劝刘备要重视此人,奈何刘备还在气头上,听不进去劝告,说明马良也有过人的见识,这种见识并不能扭转战局的胜败。


总结:刘备连营七百里是对是错,各有各的看法,刘备作为一个多年征战的统帅,兵法和谋略还是不错的,不会犯这个这个错误。马良作为一个不懂军事的外交家,他可以很出色完成联络五溪蛮的任务,也体现了他自己的能力,可惜战死了在夷陵。在刘备出征东吴时,最厉害的谋士庞统和法正已死,没有一个优秀的军事谋主随军出征以及舍弃水军驻扎山地的部署,刘备这场战役的胜败显而易见。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刘备连营真的没有错,刘备,作为一个“老革”——老兵油子出身且曾被曹操评价为当世英雄的人,被才能远逊其父曹操的曹丕嘲笑不知兵,这本身殊为可笑。


我们看历史上陆逊能战胜刘备,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来是时间拖得太久,刘备军锐气尽失,二来是因为刘备失去了江面的控制权。

我们先看当地地理自然环境,《水调歌头•游泳》曾描述此地地貌: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水流尚能截断。

夷陵在现在的宜昌三峡一带,过于长条、狭岸的地形,使得刘备的蜀汉大军兵力完全没有办法可以铺展开来,连营百里实属无奈。而且蜀汉水兵整天待在船上的话,活动空间有限,可谓苦不堪言、而普通步兵又时常遭遇暴雨侵袭,日久自然倦怠。


而机智的陆逊面对刘备连营,一直是龟缩防守,等待时机——用拖时间的方法,等的就是刘备的军心懈怠。而且与凄惨的蜀军相比,东吴属于主场作战,它把守夷陵隘口(夷陵东部地形开阔,而西部是狭长河谷),蜀兵被阻挡在千里河谷内。

由于战事旷日持久、天气湿热难耐,蜀军锐气必然尽失。在蜀军锐气尽失之后,陆逊利用水军优势于刘备军身后登陆,前后夹击,而夷陵地理特点就是前文已经说了,十分狭窄,只要东吴绕后军队四处放火,蜀汉大军优势军力根本发挥不出来,而且反而成为累赘,踩踏伤亡无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根本无处可逃。


因此,当刘备后路被东吴水军截断后,只能沿着岸边狭道奔逃以希望可以躲避东吴水军追杀,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东吴水军借助地利绕后火攻,这才是夷陵之战的胜负手。

好了,现在我们分析完了刘备战术安排合理,我们再来看看问题的主人公——白眉最良的马良,他当时为何不劝阻刘备放弃连营百里的战术呢?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夷陵之战,刘备最大的失误是并不是因为连营八百里,而是因为被东吴水军放火登陆断了归路,导致全军覆没、几乎是仅以身免,至于连营?


那根本就没办法选,而从头到尾只有曹丕在那里对着刘备这位叔叔辈的枭雄叫嚣“刘备不知兵!”

所以,正史中随军的马良如果一定要谏,那也一定不会建议不连营,至于演义里的马良,倒是的确劝说过刘备,随后就被刘备派往成都送布置图给诸葛亮,诸葛亮看完之后大吃一惊,但也只是表示这样布置非常危险,应该把提议这样布置的这个人杀掉,说完了就赶快去布置著名的石兵八阵了,也就是说夷陵之战那个时候演义中的马良正在成都送信,按照古代那落后的交通,也根本来不及赶回夷陵通知刘备说诸葛亮说不能这么布置。


夏目历史君


因为当时情况来看联营几百里是不得不这样做,路狭还崎岖,沿江多峭壁。

马良不再刘备身边,远在武陵策反五溪蛮夷,大军溃退的时候他也是从南边往西北撤退的时候被步骘截杀的。

连营几百里,被付之一炬。曹丕讥笑他“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魏书·文帝纪》连曹丕这个以不知兵不善战而著称的人物都看出连营是自取灭亡。

但其实刘备连营数百里一方面受地理所限,一方面也是“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陆逊反击之前吴军其他将领这么担心道。

https://m.toutiaocdn.cn/item/6665326778808009219/?app=news_article×tamp=1554945303&req_id=20190411091503010029051144572E0A8&group_id=6665326778808009219


弓刀雪满


虽然说“五氏五常,白眉最良”,但是并没有说马良是以谋略见长,纵观马良历史中少的可怜的事迹,马良的才能可能是以治理和外交为主。因为,他曾经作为使者出使过东吴,后又被刘备派去安抚武陵蛮夷,至于马良为何没有指出刘备的错误,这就和武陵蛮夷以及夷陵之战有重大的关系了。事实上,夷陵之战就是因为武陵蛮夷而被分成两个战役阶段。



第一个阶段,刘备大军从陆路进攻,派冯习,吴班攻破东吴的陆逊,李异,刘阿等,控制了巫县,秭归。然后,刘备连围巫峡,建平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其中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屯夷陵,夹东西岸《三国志.陆逊传》。这一段刘备用兵是没有问题的,陆逊也知道此时和蜀汉硬干,结果就是失去夷陵防线,触动荆州。前面巫县,秭归之败就是例子。于是,陆逊不惜得罪东吴众将,拒绝了吴班的挑战,让刘备的“伏兵计”。因此,刘备没有进展,便先回秭归,待到二月再进兵,此时有了一个新的契机,即武陵的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所以,夷陵之战第二阶段,刘备不再以夷陵江北为主攻路线,而是走江南路线。江北交给黄权,刘备在江南佷山开路通武陵,派马良出使蛮夷,并攻打猇亭和包围狄道的孙桓。此时的局面对刘备很有利,一旦蜀汉和武陵连通,又攻破狄道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蜀汉可以从背后袭击夷陵或者南郡公安了。问题是,猇亭没有拿下来,狄道的孙桓能得众心,又城牢粮足(陆逊语),也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刘备第二阶段从二月对峙到六月,依然没有进展,反而因为酷暑,舍水上山,才被陆逊火烧连营。



刘备舍舟就步是在六月,马良是夷陵之战第二阶段初期,即二月出使的五谿蛮夷,可能此时还没回来呢。因为,第一,路途艰难,而且,五谿蛮夷不是一个部众,而是多个部众和酋长,要拜访都得花不少时间,更不用说让他们意见统一。第二,《三国志.马良传》原文是“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而提到冯习,张南,沙摩柯则是被斩首。所以,马良极有可能还在五谿蛮夷里,因为刘备的失败,被部分亲吴的蛮夷所害。第三,马良携带大量的黄金锦布,用来安抚收买蛮夷众酋长,不排除被人见财起意而杀害,反正刘备无法找他们算账了。

所以,马良出使前,刘备形势一片大好,等到刘备舍舟就步,马良还没回来,又怎么可能知道猇亭的战事?就算马良能及时得知,并看出破绽,也来不及劝刘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