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愛de蘋果樹


閒說幾句個人看法。

演義中戰將還是能分級流的,同級流的,不到生死關頭,容易分勝負,卻難分高低。就是說,一方死戰,另一方只想取勝,一般死戰方會勝出,但不見得勝出方就高,只是取捨問題。真正要分高低,雙方必有一死才行,這在同一級流裡,怕是要在三百回合開外。舉例子,張飛和呂布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劉關張三戰呂布同樣不分勝負,張戰呂,雖不是生死,卻涉及名聲,不是死戰,卻也是力戰,而呂布則沒這要求,故而張呂平手,劉雖是三流以下,但關張都是一流戰將,僅關張兩人合力,肯定高於呂,但呂死,貂蟬必丟,呂必死戰,呂死戰,劉關張也無可奈何。

演義前部,趙雲張郃為二流戰將,趙為首。說趙為二流,其所殺沒什麼名將。顏良文丑,沒見其實戰,只有傳說,實力未必屬一流,如果確實一流!即便關羽因赤兔偷襲,帶傷逃總是可能的,即便不能逃,戰兩合總是有的,頭合受傷,二合死也就完了,一合都沒有,足見差別太大。

說中描述戰力不可信,大體上差不多,看戰例才能看出來。


修鞋的


為什麼張郃徐晃都不敢挑戰趙雲?就要從張郃和徐晃的經歷說起,他們親眼所見趙雲的騷操作,令他們折服。

古代的武將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沒有親眼所見的事情,都是不屑一顧。

如:張飛聽說呂布厲害,天天手癢癢要戳呂布一萬個血窟窿,但是和呂布打了一架以後,說法就變了,變成了我們來大戰三百回合,像張飛這樣子的武將,不勝枚舉,多得很,曹仁剛開始的自信爆表,到後來穩重多了,都是一樣的,18路諸侯會盟的時候,被華雄斬落馬下的那些吹牛皮英雄,不都是一群嘴上英雄,實際接受教訓之後,都開始務實起來。張郃和徐晃也是如此。



張郃不怕張飛的原因是,張郃是一個智將,是文武全才,論武功,拼蠻力,他肯定不是張飛的對手,但如果論智力,三個張飛也打不過一個張郃,張合在袁紹手底下當差的時候,尤其官渡之戰,準確分析預判了曹操奇襲烏巢的目的和意義,同時提出瞭解救烏巢的策略和方案,同時對田豐提出來的奇襲曹操大營的不利之處,分析的有理有據,可見他的謀略水平不簡單。

但為什麼張郃會怕趙雲呢?這不得不說,趙雲曾經幹過的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就是趙雲智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


八門金鎖陣
八門金鎖陣是曹仁學習奇門遁甲,演練的一種布兵方法,曾經讓曹仁在眾多戰鬥中收穫頗豐,因此曹仁在布8門金鎖陣的時候,自信到了極點,叫陣的時候,都用的是“識得此陣乎?”,在曹仁正志得意滿的時候,趙雲帶了500騎兵,衝進來一頓砍殺,破了此陣,還把人打傷了,趙雲的這次露臉讓張郃對趙雲的智力,心中有所忌憚,因為曹仁在官渡之戰中也用了此陣,官渡之戰之中,張郃以及袁紹所有的將領,沒有人能認得此陣,也沒有人能把它破了,八門金鎖陣,給張頜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但是趙雲把它破了,所以他對趙雲心中非常的敬佩。

三國演義中說,八門金鎖陣是徐庶所破,但是衝進去破陣的是趙子龍啊,那時候沒有人知道,劉備陣營中還有一個徐元直啊,功勞自然記在趙子龍身上啊!


趙雲單騎救主劇照

徐晃為什麼怕趙雲呢?

徐晃

是因為趙雲乾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趙雲單騎救主,在曹操陣營中七進七出,徐晃作為曹操的陣中大將,是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趙雲帶著一個孩子,在曹操的陣營中七進七出,這讓徐晃自愧不如,當年他與關羽戰鬥,兩個人是輕裝上陣,各憑力氣,各憑武功,加上曾經和關羽一起共過事,相對比較瞭解,打得難解難分,這屬於常理,而趙雲揹著一個孩子,還在萬人陣中,七進七出,成功逃脫了,這就嚇人了,徐晃還是能掂量出自己的輕重的。

通過這兩件事,趙雲身上不僅有智力加分,還有武功加分,論武功,張郃和徐晃都打不過趙雲,論智力,張郃和徐晃也不是對手,他們兩個作為一代名將怎麼會自取其辱呢?


少華聊史


千萬不要小瞧張郃,這個傢伙非常了不起。

在張郃的戰鬥生涯中,他單挑一共遇到過九個敵手:張遼、趙雲、馬超、張飛、楊昂、龐德、黃忠、魏延、關興。

在曹魏軍中,張郃遇到的敵手質量非常之高,幾乎都是硬碴子,戰鬥經歷非常豐富。但我們發現,張郃從未負過傷,在與如此眾多猛將的對戰中,他居然能夠全身而退了。

這說明張郃一個鮮明的特點:善於自保。


張郃若遇到差不多的敵手,他也敢力戰不退(比如張遼),而發現對手較弱,就迅速碾殺(比如楊昂),若遇到對方太強,他不冒任何一絲風險,轉身就跑(比如趙雲、馬超)。

憑著這個戰鬥原則,張郃成功地活到了後三國時代,熬死了所有武力排在他前面的諸位猛將,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

咱們來看看張郃對戰張飛,都是在漢中之戰時期,在《三國演義》第七十回中。

回目: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第一戰:





第一戰,
張飛與張郃戰到二十餘合,張郃後軍擾亂,退兵而去。

第二戰:


這第二戰,張郃夜襲失敗,被張飛截住,張郃臨危不亂,與張飛戰至三五十合方退。

第三戰:


第三戰,
張郃數合詐敗。第四戰,

張郃覺得上次戲演得不夠逼真,增加了回合數,十合後詐敗,想設伏困住張飛。

我們看到張郃並不懼怕張飛,屢次挑戰,還運用了各種方式,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1.隨著戰場經歷的逐步豐富,張郃的武力值有所提升;

2.張郃善於自保,他能夠保障自己即使敗陣也能全身而退;

3.自荊州以後,張飛在戰場上幾乎再無斬殺記錄,說明他戰鬥力下降。

4.劉備獲得益州以後,張飛受封為徵虜將軍、新亭侯,位高權重,不復當年玩兒命衝鋒陷陣之膽勇。

所以,張郃敢壯著膽子挑戰張飛,效果還蠻不錯,張飛也很難奈他何。

再來說說徐晃戰關羽。

徐晃的戰鬥質量也是驚人的高,看看徐晃在戰鬥生涯中曾經遇到過的強手:許禇、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龐德、關平、關羽。這樣的戰場經歷簡直太輝煌了,非常之難得。

徐晃與關羽一戰是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徐晃受命前去救援曹仁,在戰場上與關羽對陣。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六回中。

回目: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徐晃與關羽


兩人大戰八十餘合,書中沒有說“難分勝負”,可見當時關羽已經落在下風了。

那麼,我們分析,為什麼徐晃能夠在關羽面前耀武揚威呢?有幾個原因:

1.關羽戰鬥力下降了。自到荊州以後,和張飛一樣,關羽的戰鬥力也褪化很快,再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2.關羽地位上升。此時關羽已官至前將軍,漢壽亭侯,假節鉞,乃是一方重鎮首領,自重身份,不願意再拼命了;

3.關羽箭傷未愈。關羽戰龐德,捱了一箭。後來在樊城下,又被毒箭射傷,雖然有神醫華佗診治,但短短時間內,連續兩次手術,再健康的身體也扛不住;

4.徐晃有備而來,干擾了關羽的心態。我們看到,徐晃與關羽對戰前說了一句話:“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因私廢公。”

這句話其實是兩人上次見面時,關羽所說的。在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攔住,曹操求情,關羽曾經說:“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徐晃這是記仇啊!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忘了華容道之恥。今天這樣說出來,充滿了挖苦和嘲諷,關羽大怒,舉刀來戰。

正是以上原因,徐晃與關羽對戰就佔了上風。

再來說說張郃和徐晃對陣趙雲的情況,這是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中。

回目: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徐晃和張郃不敢戰趙雲,有以下幾個原因:

1.趙雲在亂軍中殺入重圍,在他們眼前一合挑翻慕容烈,又一合刺死焦炳,徐晃和張郃彷彿看到長坂坡的一幕又要重現,心裡緊張。

2.趙雲在他們面秀了一套槍法,“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和徐晃覺得太恐怖了,不敢當小白鼠嘗試。

3.重圍中還有個黃忠,趙雲衝進去就能與其會合,這兩個人若是聯起手來,張郃和徐晃恐怕要惹下大麻煩了。

4.最重要的一點,張郃心中有暗忌,不願意打。

張郃有什麼忌諱呢?其它他最忌諱的是身邊的戰友――徐晃。

我們都知道,張郃以前在河北袁紹麾下,被稱為“河北四庭柱”。但我們仔細看書,就會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河北四庭柱其他三人:顏良、文丑、高覽的死亡,徐晃都是見證人。

白馬坡一戰,顏良曾與徐晃交手,關羽在萬軍中取顏良首級,徐晃就在坡上看著。

文丑出陣,徐晃又出戰,關羽再斬文丑,徐晃又在旁邊看著。

穰山一戰,曹軍八面埋伏,徐晃也奉命率部圍堵,那一戰,趙雲槍挑高覽。

現在又遇到趙雲,身邊又是徐晃,張郃回頭看著徐晃那雙貓頭鷹一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心的不禁瀰漫起無邊的恐懼。

所以,張郃心中大忌,他是絕對不敢迎戰的。而旁邊徐晃看著張郃蒼白而恐懼的面容,瑟瑟發抖的雙腿,被他感染了,也不敢迎戰。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郃、徐晃不敢挑戰趙雲是因為打過了知道他厲害,張郃挑戰過張飛以後也沒膽子再打了,至於徐晃是已經知道東吳去偷襲荊州了,關羽不會和他在這耗費時間,所以不用擔心和關羽拼命。

張郃、徐晃在漢水之戰前其實都和趙雲打過,張郃還打了兩次。張郃第一次遇到趙雲是在穰山之戰,雖然此時趙雲已經廝殺了一夜,但是張郃還是隻在他槍下走了三十幾個回合就落敗了。第二次是赤壁之戰張郃、徐晃兩人聯手對戰趙雲,結果帶傷而逃。雖然赤壁戰趙雲時張郃、徐晃是敗軍之將,狀態不佳,不過他們兩個人眼光還在,知道自己和趙雲差距多大,漢水之戰時當然不敢上去。

而張郃挑戰張飛之前可沒和張飛交過手,所以還覺得自己能打一打。兩個人第一戰是在閬中,大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不過這不是張郃真的能和張飛一戰,而是張飛派了雷銅去抄張郃的後路,想包一個餃子,所以沒有出全力。所以到宕渠之戰時,張郃就很明智的堅守不出,顯然他已經發現自己和張飛的差距了。等劫寨中計時張郃能和張飛打上三五十個回合,不過是困獸猶鬥而已,張飛派了魏延、雷銅去抄張郃老窩,勝券在握,又何必和他拼命。張郃雖然再次僥倖脫險,但是已經不敢再和張飛打了,所以瓦口關時張飛只帶五百騎走小路殺進瓦口關時,張郃雖然有近萬軍馬,但是還是毫不猶豫的翻山跑路,決不再戰。

至於徐晃,那是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的,不過出發前曹操說的明白,“看東南有應,然後徵進”,讓他等孫權奪取荊州以後才進兵,又不用他真的去拼命,而且龐德死後,此時魏軍諸將裡以許褚和他武藝最高,但是漢中之戰被張飛殺傷後許褚再未出現,顯然是不能上陣了,徐晃也必須挑起這個擔子,所以最終他主動請纓。


不沉的經遠


張郃和徐晃都是曹操的“五子良將”,兩人地位相同,也都是中途轉投曹操的將領,為了曹操的霸業,南征北戰。張郃小覷張飛,而徐晃勇戰關羽,而他們二位,卻都不敢大戰同為“五虎上將”的趙雲。難道趙雲這麼厲害,嚇得這兩位連戰鬥的勇氣都沒?

張郃戰張飛

巖渠之戰中,張郃自恃文武雙全,沒有將“有勇無謀”的張飛放在眼裡,認為主帥曹洪太過於膽小,不敢出戰巴西的張飛。他在主帥曹洪面前,誇下海口,說取巴西如探囊取物,進而還可以佔據整個益州。曹洪再三勸告,張郃還是聽不進去,認為張飛和小孩子一樣,如此輕蔑張飛。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洪曰:“巴西守將張飛非比等閒,不可輕敵。”張郃曰:“人皆怕張飛,吾視之如小兒耳,此去必擒之。”

張郃為此次輕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僅剩十餘人,地向曹洪交差,差點被曹洪軍法處置。這所謂的不在乎張飛,是一個笑話,張郃以後估計再也不敢說這樣的話了。

徐晃勇戰關羽

關羽圍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嚇得曹操差點遷都,來避關羽鋒芒。此時,徐晃自告奮勇,作為第二路援軍,帶領五萬大軍馳援樊城。徐晃難道不知道關羽氣勢正盛嗎?

事實上,徐晃猜測關羽是最後的“迴光返照”了,只是一個“紙老虎”了。

其一,徐晃可能知道關羽在圍攻樊城時,兩臂都受過箭傷,雖經神醫華佗刮骨療傷。可是傷筋動骨一百天,短時間內關羽的戰鬥力是會受到影響的,能發揮出巔峰時期的一半就是不錯的。因此,他主動請纓,想要“欺負”受傷的關羽,建立不世之功。

其二,徐晃是一個聰明人,他在曹操的軍事會議上,聽到司馬懿、蔣濟等人和曹操商議,和東吳聯盟,一同除掉“釘子”關羽,並派人前去向東吳下書,兩面夾擊關羽。曹操剛剛說完和東吳聯盟,還需要派出一員得力干將,馳援樊城,抵禦關羽。曹操話還沒完畢,徐晃就搶著把任務接了。

這說明徐晃是去樊城看風向,如果東吳襲取荊州,他就可以撿人頭了,還能一戰勝過關羽,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張郃和徐晃兩人為何不敢挑戰趙雲,有下面三個原因。

其一,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殺了五十餘戰將,殺得曹營眾將心驚膽寒,張郃和徐晃也不例外。

其二,趙雲曾殺過與張郃並列的高覽,張郃心理有陰影。

演義中,高覽與顏良、文丑、張郃四人被並稱為“河北四庭柱”。而高覽曾和許褚、徐晃大戰許久,不分勝負。公元201年,劉備敗退時,高覽奉命追殺劉備,僅三合斬劉闢,卻被趙雲一槍刺死。張郃和高覽武功差不多,而高覽被趙雲秒殺,代表自己也可能被趙雲秒殺,他對趙雲也就害怕了,不敢單挑了。

徐晃是一個聰明人,他做事情謀定而後動,不會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所以他也不會輕易挑戰“戰將收割機”趙雲。

其三,漢中之戰,趙雲為救黃忠,,再一次大顯神威,嚇破了曹營眾將的膽子。從此之後,曹營眾將,只要聽到常山趙子龍的大名,四散奔逃。


魁哥說三國


在三國後期,張郃是個厲害的人,武力和謀略都具備。

可是在三國中期,強將燦若星辰,張郃能夠展現出的機會不多。

建安二十年(215年)末,進軍巴西,遷徙民眾到漢中,後被蜀將張飛擊敗。接任蕩寇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隨夏侯淵在漢中定軍山迎戰劉備軍。次年正月,夏侯淵戰死,曹軍危急。張郃此時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這時候顯示出他的才能了。

太和二年(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破蜀軍先鋒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太和五年(231年),被迫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身亡。諡曰壯侯。張郃用兵巧變,善列營陣,善估形勢,善用地形。蜀軍自諸葛亮起,皆忌憚張郃。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張郃與趙雲的第一戰是在穰山之戰的時候,在這次的戰爭中,張郃與趙雲爭鬥,兩人在大戰三十回合,張郃便敗下陣來,在之前與他名氣差不多的一位將領高覽在趙雲的手下沒有撐下一個回合就被殺死了,這使得張郃懼怕趙雲的強勢,另一個方面是張郃覺得自己沒有必要拼上性命,所以就直接逃走了。

他們的第二戰是在長坂坡戰鬥的時候,在趙雲前行的時候,張郃在路上攔截,趙雲直接提槍前去戰鬥,在征戰了十幾個回合之後,趙雲不敢戀戰便撤走了,張郃在後面追趕趙雲,趙雲加快行軍速度,結果掉到了陷阱中,張郃便趁機刺向趙雲,因為這次的趙雲是孤身陷入了重圍,而且這是的趙雲也是非常的疲憊的,所以張郃主動出擊,可是,紅光一閃,趙雲已經從坑中躍出,並且將數十名士兵斬殺。估計這時張郃嘴巴都合不上了。

張郃與趙雲的第三次戰鬥是在漢水之戰的時候,在當時的戰鬥中,黃忠被張郃與徐晃包圍了,趙雲便前去營救黃忠,當時的趙雲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根本沒有人能攔住他,就是想武神附體一樣,徐晃和張郃兩人非常的害怕,不敢出去迎戰,此時的趙雲與當初在長坂坡精疲力盡的趙雲是不一樣的,在當時趙雲斬殺了曹操的幾十名將領,張郃在想到這些之後便不敢與其交戰了。

所以張郃很會審時度勢,他不怕張飛關羽劉備諸葛亮,但是很怕趙子龍










南飛雁1988


先說張郃。

長坂坡之戰,張飛一嗓子吼死夏侯傑的時候,張郃也在場,而且也隨大部隊一起後退了,但他內心還是相當不服氣的,他認為張飛除了嗓門大,並沒有什麼真本事。巴西之戰時,他還曾對曹洪誇口,說視張飛如小兒,還要當場捉住他。



不過,張郃這次牛皮吹過頭了,帶去的三萬兵,被張飛打的只剩下十個人,灰頭土臉的去見曹洪,曹洪大罵道:“你還不如死了算了!還有臉回來!”張郃臉皮真是夠厚的。

張郃天不怕地不怕,唯獨畏懼趙雲,這是為何呢?

因為張郃見識過趙雲的能耐。長坂坡之戰的時候,趙雲七進七出,力救後主劉禪。當時張郃剛投降曹操不久,想趁機在新主人面前顯擺一下,於是一人一騎衝上前來,與趙雲打了十餘合。



趙雲大意,連馬帶人陷入了土坑,眼看張郃長槍就要刺到面門,這時候突然發生了靈異事件,只見坑裡紅光一閃,那馬如有神助,騰空躍起,將趙雲帶出土坑。為何會有紅光呢?因為趙雲懷中抱著阿斗,阿斗那是真命天子,是有神明保佑的,所以才閃出一道紅光。

當時張郃整個人都嚇傻了,打那以後,見趙雲都躲著走。這還不算,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張郃看見趙雲,更像老鼠見了貓!

後來,張郃與高覽一起追殺劉備,突然間趙雲就躥了出來,只一槍就刺死了高覽。要知道高覽實力非同小可,他與張郃曾經都是袁紹的部下,分別佔據河北四庭柱兩席。高覽被趙雲秒殺,加之之前的紅光事件,張郃更加確信趙雲是個神人。



再說徐晃。

關羽自認為與徐晃關係不錯,關羽投降曹操時,還時常指點徐晃刀法。但是後來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徐晃絲毫沒有顧及舊情,使出全力與關羽交戰,雙方打鬥了八十回合,關羽因為胳膊受傷未愈,明顯處於下風,這場對戰,顯然徐晃勝了。

徐晃之前並沒有與趙雲交戰過,他其實並不畏懼趙雲。後來在漢水之戰中,徐晃和張郃包圍了黃忠,二打一,黃忠漸漸體力不支,這時候一員猛將衝殺過來,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張郃一看是趙雲來了,嚇得轉臉就跑,徐晃看見張郃跑了,也一塊跟著跑了!


一半秋色


小孩子看三國演義,與正史牛頭不對馬嘴。

三國演義中,是羅貫中刻意抬舉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而歷史事實不是這樣的!

《三國志》的史料,記載很清楚:劉備手下“名將唯羽”。這四個字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劉備這邊只有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大將!其它都不算。

趙雲,在魏蜀吳三國中,排不上天下聞名的名將。他是劉備陣營的名將,三國志記載:劉備命趙雲主騎兵。

趙雲是劉備麾下騎兵主將,專門負責訓練騎兵的。

與曹操陣營“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等人相比,趙雲的名氣排後。

張郃不在乎張飛,這個可以理解,張郃是河北名將,在袁紹和曹操陣營都是威名赫赫!張郃怎會怕張飛呢?

徐晃曾經大戰關羽?不是大戰這麼簡單,歷史上的徐晃救援樊城,殺敗關羽,一直追著關羽攻打!連關羽重兵防守的四冢營寨都攻破了!

關羽丟荊州之前,是被徐晃殺敗的!因為徐晃知道呂蒙已經起兵襲擊荊州了,關羽必將丟掉後方大本營,還怕他什麼呢,所以就拼命攻打,關羽抵擋不住,一路退走。徐晃遵照曹操命令,故意將孫權寫給曹操的書信(孫權寫明已經起兵襲擊荊州)射給關羽看,本意是讓關羽趕緊退兵回荊州,但關羽以為是曹操的“離間計”,猶豫不決,沒能果斷撤兵。

注:關羽失荊州,兩大原因:①用人不當,糜芳和傅仕仁窩裡反;②徐晃將孫權書信射給他,明確告知呂蒙要偷襲荊州,他不信,從而耽誤時間撤兵回援荊州。

徐晃打敗關羽,不得了,威名遠播,曹丕建國後,封徐晃為右將軍。

三國中後期,曹操麾下“五子良將”的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已死,就剩下一個張郃了!司馬懿用張郃做先鋒,蜀國無人能擋!什麼魏延,姜維,關興,統統靠邊站!有張郃出場,如入無人之境,蜀兵都怕他!因為,張郃以前鎮守漢中關隘,曾經與張飛打仗,張郃的勇猛比張飛還厲害!所以很多蜀兵都曉得張郃勇冠三軍,銳不可當!這是曹操器重張郃的根本原因!

諸葛亮就是看到張郃勇猛無敵,明著幹仗打不過,所以他挖空心思設下埋伏,在木門道射殺張郃!

一個司馬懿,一個張郃,有這兩人配合出戰,諸葛亮還想佔便宜?什麼六出祁山,啥啥啥,都是白忙。

趙雲能打敗張郃?難。張郃不敢挑戰趙雲?開玩笑了,沒有撞上而已。看看《三國志》如何描寫魏國“五子良將”的張郃與徐晃,就知道了。這兩人的戰功絕不比趙雲差!

史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上表漢獻帝,稱讚樂進及於禁、張遼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

漢朝軍制,以前、後、左、右將軍分統軍隊,是僅次於統帥的軍銜了!

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五虎將):張遼是前將軍,于禁是左將軍,樂進是右將軍,張郃是左將軍,徐晃是右將軍。

劉備在漢朝獲得的官職,就是漢獻帝“體念皇叔”情誼封為左將軍。簡單地說,在魏國能做到右將軍,就相當於今天“前四名上將”了。(不設元帥、大將)

曹操是打天下佔地盤的主,魏國的實際建立者,他手下的“五虎將”能差嗎?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這五人,個個都能打,都能獨當一面統兵作戰,個個都立下赫赫戰功!都是牛人!

關羽北伐,攻打曹仁,曹操第一次是派于禁去救援(于禁軍隊駐紮低窪,被水淹敗亡);第二次是派徐晃去救援。

這說明什麼,于禁、徐晃都是曹操集團著名大將,是“五子良將”之二,在曹操眼裡,他們足有資格和能力與關羽對陣的!

劉備入川建政後,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封為“五虎上將”,關羽為啥不高興?抗議?

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大將,他能高興嗎?張飛是他兄弟,他可以接受,趙雲、馬超、黃忠三人,他是不接受並列排名的!這是評軍銜!因為曹操這邊看法也不一樣:劉備手下,就一個關羽稱得上天下聞名的大將!這是劉備為啥讓關羽鎮守荊州的根本原因,其他人不夠格!

《三國演義》是文學小說話本,不具備史料價值,表面上有很多歷史事件貫穿全書,但是作者不按歷史事實描寫,只憑個人喜好憎惡,抬舉劉備集團,壓曹操,醜化曹操,很多歷史事件搞張冠李戴,移花接木。

比如:張遼、樂進是天下聞名的大將,但在《三國演義》中,這兩人名氣不及趙雲!更比不上關羽!

是張遼和關羽解白馬之圍,斬殺顏良!但三國演義裡只寫關羽斬殺顏良,沒張遼的份。在三國演義中,張遼的出場率和名氣遠不如關羽、張飛、趙雲!

張遼乃是曹操打天下的頭號大將啊!帶八百精兵打敗孫權十萬大軍,這是正史《三國志》明確記載的事件!劉備手下五虎將,哪個有這等輝煌戰果?

總之,三國中後期,如果不是諸葛亮耍陰謀打埋伏射死張郃,張郃就是那個時期最牛逼的將軍。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大城公


先說徐晃為何敢大戰關羽?大飛熊分析過,這裡簡單說一下。第一,曹仁和樊城危在旦夕,此時若能解救樊城,不但解了荊州危局,還能讓蜀漢不能威脅中原,幫了曹操大忙,屬於一本萬利的買賣。第二,徐晃和關羽關係很好,陣前徐晃說:“承蒙指教”云云,可見二人切磋過刀法,徐晃了解關羽。第三,徐晃和龐德交手過,雖然屬於誘敵,不過足以瞭解他的武藝。襄樊之戰,關羽戰龐德一百五十回合平手,還被射傷了手臂,這事讓徐晃知道了,很容易判斷出關羽的狀態下滑不少。有此三點,武藝進入成熟期的徐晃自然不怕關羽,更何況徐晃還未必知道關羽在圍樊城時,又傷了右臂呢。



再說張郃又為何不在乎張飛呢?張飛屬於超一流高手,張郃大概屬於一流高手,論武藝張郃絕非張飛的敵手,這點恐怕張郃都自知,張郃又憑什麼不懼張飛呢?很簡單,張飛一向是給人“有勇無謀”的印象,而張郃武藝比不上張飛,但是也不弱呀。更重要的是張郃滑得像條魚一樣,多次經歷惡戰還能全身而退,河北四庭柱也只剩下張郃一人,可見張郃的機變智商是很高的。所以,巴西之戰主要打的是武將的綜合能力,而並非只有武將的單挑能力,所以論智謀張郃自然不懼張飛。可是,張郃不知道的是,自從諸葛亮加入後,張飛的智謀也有一個質的提高。比如,張飛智擒嚴顏,先諸葛亮趙雲一步到達成都,就是明證。所以,巴西之戰,張郃輸得一敗塗地,估計再也不敢說出“吾視之如小兒也”這種話了。



最後就是漢水之戰,為何敢戰關羽,輕視張飛的張郃為何不敢和趙雲交戰了?



趙雲屬於超一流武將,徐晃屬於強一流,張郃屬於一流,這兩人單挑本來就是絕非趙雲的敵手。特別是張郃,和趙雲交手多次,幾乎都是吃虧的。比如第一次,穰山之戰,趙雲在奮戰多時猶能三十回合擊敗張郃;第二次,長坂坡之戰,趙雲懷抱阿斗,不和張郃戀戰,卻陷入土坑。張郃一看,機會來了,一槍刺去,不想紅光一閃,趙雲連帶坐騎跳出土坑。趙雲有如神助,不要說張郃打不過趙雲,就算打得過,日後見到趙雲也要壓力山大了;第三次,赤壁之戰曹操戰敗,趙雲奉諸葛亮之命埋伏曹操,於是徐晃和張郃一起擋住了趙雲,最後趙雲也不追趕,只是搶了些物資了事;但是,這一戰,卻成漢水之戰徐晃,張郃不和趙雲交手的關鍵所在。



赤壁之戰,雖然趙雲只是打了個阻擊,過程也是平平無奇,但是,張郃卻在這一戰中負了傷。證據就在後來張飛埋伏,出來阻擋的是許褚(騎無鞍馬),張遼,徐晃三人,張郃沒有上場,這之後,曹操見諸將都帶著傷,由此可見張郃是在之前和趙雲交手中受的傷。所以,張郃在和趙雲交手中,一會兒“見鬼”,一會兒“負傷”,簡直不帶這樣玩的,自然不敢和趙雲再交手了。徐晃呢?沒有證據說明赤壁敗退時,徐晃是在趙雲槍下負了傷,也有可能是在阻擊張飛時受的傷。但是,這是徐晃唯一一次領教了趙雲的槍法,明白了長坂坡一戰趙雲名不虛傳。



到了漢水之戰時,趙雲的槍法是小說中唯一一次具體的描述,原文: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第七十一回》

這裡的趙雲有三個特性,第一,趙雲的武藝已經達到了個人的最高峰;第二,趙雲善於突襲的能力在這裡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連續秒殺慕容烈,焦炳二將;第三,這一戰和長坂坡一樣,趙雲也是為了救人,也是往來衝殺,不但徐晃,張郃似曾相識,連曹操也想起當年的常山趙子龍。所以漢水之戰,徐晃,張郃不敢和趙雲交戰,也是情有可原的。


大飛熊騎士


要說漢末的三國時期,可以說這是歷史上名將與良臣出現數量最多的一個時期,畢竟當時的天下實在是太亂了,但凡能打仗的地方都打的一塌糊塗。

那個時候的曹操的實力最強,他手下的大將張郃其實原本是袁紹的手下,戰敗之後才投降了曹操,但是我們不能小看他,可能是曹操這個人一直相當中原的霸主,所以周邊全是敵人,張郃跟了這麼一個主公,天天加班都沒有節假日,也不知道古代有沒有勞動法之類的東西。

大家都說張郃不在乎張飛,其實是想多了,不是不在乎,而是相當的在乎,但是張郃的戰鬥方式不一樣,屬於那種保守型的武將,說白了就是實力強但是主要技能都在防守上,也就是不怕對方強大,只要你秒殺不了我,那麼我就可以慢慢的拖垮你。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戰鬥方式,雖然我們看起來大同小異,可是他們之間都是不相同的,尤其是張郃在經歷過這麼多大戰後,早就有了一套防守反擊的招式,當然了對付普通的小兵小將也就沒有必要拿出來了。

可是在遇到實力強大的對手時,張郃瞬間就進了一種狀態,那就是無懈可擊的防禦能力,說白了就是張郃打算和那些武力值強大的高手比拼耐力。

在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對方的強烈進擊看起來搖搖欲墜,但是不論對方怎麼打就是不倒,尤其是張郃與張飛對戰的時候,就是用這種戰術,而且在張郃上場之前已經把張飛所有的能力研究了一遍。

只要在最開始的時候防禦住張飛的那前幾下,後繼可能張飛的攻擊力度就會慢慢減弱,而且還是越打越弱的那種,但是後期再弱也要能防住前期的那幾槍呀,一般人都挺不過張飛的前幾槍,所以大多數的時候張飛與人對戰都是幾回合之內打敗對後,只要過了幾回合之後大多數都是平手,因為沒有力氣了。

所以說不是張郃不太在意張飛,而是很在意,只是我們看起來他們之間的打鬥張郃表現的很隨意而已,主要原因也是張郃明白自己挺過前幾槍之後,後面幾乎就沒有太大的危險。

張飛與關羽比親兄弟還要親,所以他們經常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學習,所以他們之間的戰鬥方式都是一個類型的,就算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但是前期鼓足力量猛的給對方一擊的套路是一樣的。

當時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時候,就是慢慢鼓足力量一刀過去將華雄給斬首的。

徐晃的戰鬥方式其實和張郃不差多少,都是屬於防守反擊的那一類,而且防禦能力超級強大,所以不論是張郃對戰張飛,還是徐晃跟關羽打鬥,都是用了一個拖字,活生生的把這兩位高手拖垮的,當然了要說斬殺對方可能就有問題了。

畢竟我們都知道一個肉盾想要拿人頭是要有一定的運氣,還要有別人的幫助才行,但是最起碼他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會被對方拿了人頭,這就是他們敢與關羽還有張飛戰鬥的底氣。

可是這兩位敢與關羽還有張飛大戰三百回合的高手們看到趙雲後有點發毛,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就是趙雲的戰術問題了,說實話趙雲的槍法百鳥朝鳳,很明顯就是速度那一類的選手。

尤其是最開始的時候趙雲還在白馬義從待過一段時間,可以說把速度上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相對來說趙雲這樣的武將,除非遇到更強的速度選手,不然對方是不可能幹的過自己的。

這也是趙雲一生看起來從來沒有敗仗的主要原因,因為大多數的選手都是走得剛猛的路線,但是你再強打不中對方,說什麼也沒用,尤其是剛猛路線的都是如同張飛等人,越打越沒力氣的那種。

像張郃與徐晃都曾經研究過趙雲的戰鬥方式,發現趙雲在對戰大多數人的時候都是無解的,可能也是趙雲的基礎打的好吧,畢竟像速度與力量相結合之人可不好找,而且還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高度。

雖說張郃與徐晃都是屬於防守型的,慢慢拖死對方的,但是趙雲這個很明顯就是如同放風箏的方法來吊打你,你的防禦再高有什麼,全部的力量打不中人不說,而且還跑不過對方,這就讓人糾結了。

所以詳細的瞭解了趙雲的戰鬥方式之後,表示這個人不是一個人可以單挑過對方的,就算是呂布在世也不一定可以拿的下對方,主要是太能跑了,而且耐力方面不比張郃與徐晃差多少。

說實話在戰場上打仗這麼多年的武將們沒有一個是笨蛋,在明知道打不過對方的情況下,還要衝上去送死,那就是愚蠢,而不是勇敢。所以張郃挑戰過張飛,徐晃也大戰過關羽,但是看到趙雲的時候,都沒有勇氣去挑戰趙子龍,畢竟一個弄不好就陰溝裡翻船了,自己身為一個大將,為什麼要去找這種不痛快,能一起上就一起上不去講什麼江湖道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